如果貿然出兵,被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李自成的十幾萬大軍包了餃子,大清就玩完了。


    可見,關寧軍的實力其實是很強悍的。


    如果關寧軍一心為了大明,全心全意的和清朝作戰,根本就不會有清軍六次繞道蒙古入關的事情。就不會有流寇和清軍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情況的發生。每一次流寇要被消滅,清軍必然大舉入關。


    等搞定了清軍,流寇又再度星火燎原了。大明就是被這樣耗死的。這也是關寧軍做的好事。他們是直接責任人。


    從這個角度上說,崇禎殺袁崇煥欠考慮了。


    不聽話的軍隊,還不如沒有。有了反到對皇帝有威脅。


    崇禎需要的解決整個關寧軍,而不是殺了袁崇煥。殺了袁崇煥,這種私人軍隊就極難處理了。


    他又沒有錢,當兵的吃誰的糧餉,就給誰賣命,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他搞錢的本事,還不如袁崇煥呢。


    殺了是痛快了,之後怎麽辦。


    當初處理魏忠賢的時候,能那般忍耐,苦等良機,一擊必殺。怎麽坐穩了龍椅反到不中用了呢。


    想解決這種有了根據地,已經落地生根的精銳軍隊。方法還是有很多的。崇禎的問題是操之過急了。他一輩子做事,除了鬥垮魏忠賢可圈可點外,全部都操之過急。


    當初他要不是急於收付遼東,用錯了袁崇煥,那裏有後來的局麵。


    這個錯誤他用了一生時間,都沒有解決。真是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一失足成千古恨。


    他一生犯了太多的錯誤,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明末名將如雲,忠臣賢能如過江之鯽。如果換了太祖皇帝,哪怕是換了朱棣,朱詹基也肯定不是這種結局。


    就是成化皇帝,也不至於此啊。至少成化皇帝能識人,會用人。


    多爾袞當時全盤答應了吳三桂,但是就是按兵不動。讓吳三桂和李自成火拚。吳三桂一個勁的求援,即使多爾袞看出來,吳三桂是真心合作,也不出兵。直到關寧軍全線潰敗。


    多爾袞不相信任何人,他相信的是你沒有暗算他的實力。


    直到這個時候,他確定了關寧軍失去了從背後攻擊他的實力,這才全軍壓上,孤注一擲。


    多爾袞是一個從不輕易下注的人,可是一旦下注,他就敢壓上全部身家。結果為他的族人賭贏了一個天大的未來。


    清朝能成事,就在開國的一個太後和一個攝政王,再加上一個小皇帝的組合。關鍵還是多爾袞的能力。


    清朝倒台時,也是一個太後和一個攝政王,加小皇帝的組合。隻是這三位綁到一塊,也抵不上多爾袞一個腳趾。


    曆史的巧合,往往比任何戲劇更加離奇。


    說來也是吳三桂命好,全軍崩潰,兵敗如山倒時,突然刮起了一陣大風。


    一時間,灰塵滿天,沙塵暴之中,什麽也看不見了。他帶著敗兵從容逃脫。就在這個時候,八旗大軍突然從風沙中衝出。十萬生力軍,一戰擊潰李自成。


    李邦華躊躇半晌,說道:「臣的建議是禦敵於國門之外。」


    此言一出,李標、錢龍錫大喜。李邦華是兵部尚書,他的發言有極大的影響力。


    孫承宗則是一聲歎息,默然無語。


    今日的東林,早已不是當年他那一輩人的東林了。現在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了。那一刻,他似乎蕭索了很多,也老去了很多。


    「陛下,諸位臣僚,如今一個小小的平胡堡,尚能抵擋建奴大軍七日,到現在也沒有被攻破。可見建奴的能力主要在野戰,攻城並非他們所長。就像袁督師在遼東一樣。憑堅城用大炮。消耗他們,他們打不下來就自然撤


    退了。」


    這倒是實話,袁崇煥在錦州和寧遠就是這麽打的。


    關寧錦防線固若金湯。自從孫承宗主持修建之後,到現在幾十年了,硬生生的把建奴擋住了。這段話別管對不對,至少是實情。一時間,崇禎也有些動搖了。


    畢竟他現在十五萬京營在手,還是被楊凡親自帶去戰場曆練過的百戰精兵。又被孫承宗好生梳理了一番。重新打散了編組。即去除了軍閥化的可能,又保留了基層戰鬥力。


    中層以上軍官還都是崇禎自己選的。高級軍官都是勳貴。現在京營已經徹底掌控在皇帝的手中。


    兵是將之膽,也是皇帝的膽。


    現在他信心膨脹,即使沒有楊凡,他自信也能搞定一切。建奴再厲害,還能抵得上兩個蒙古人嗎。


    因為有京營在,赤峰的大軍不是他的唯一本錢,所以他敢於冒險。如果他隻有一支大軍,他是大概率會聽孫承宗的。


    而且,楊凡和他年紀相仿,沒大他幾歲。他心裏總是覺得你行朕也行。


    之前楊凡的一連串的勝利,其實讓他心裏也有幾分不爽。大概是對同齡人的嫉妒之心吧。


    他總想證明自己是知兵的,總是越級瞎指揮,在原本的曆史上,多次對農民軍的功虧一簣,都是他越級瞎指揮造成的。


    「臣的建議是,利用已有的屯堡,來逐級消耗建奴。所以,不但屯堡的守軍不能撤退,還要在赤峰外圍的城堡增兵。趁著平胡堡沒有陷落,加緊部署,以赤峰為中心,周圍的屯堡增兵五萬。剩下的五萬人馬,先潛伏準備著。等建奴大軍在拔點作戰中疲憊。然後突然襲擊之。必能大破建奴大軍。」李邦華振振有詞的說道。


    他也是沒有辦法,思前想後,隻能選擇在赤峰決戰。而不是到元寶山去選擇決戰戰場。


    崇禎頓時動心了。李邦華說的有理有據,寧錦大捷就是這麽打的。搬到赤峰,沒道理不行。因為有先例擺著。所以,崇禎立刻就動心了。


    「孫師傅,你怎麽看。」崇禎轉頭問向孫承宗。


    「老臣老了,精力腦力都大不如前,前線的事情,就讓兵部做主吧。老臣沒意見。臣請陛下派老臣坐鎮通州,協調京營拱衛京師。」


    李標和錢龍錫對視一眼,這事成了。


    他倆也認為,憑借赤峰和周圍的小堡壘,足夠消耗建奴。畢竟十萬人守城,可不是那麽好打的。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