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鄧子超癱瘓在家這兩年多,宋雅梅一次不曾露麵,更不曾到家看看她的丈夫。那時孩子還小,全都是老母一個人拉扯,吃盡一般人家一生都不會經曆的苦。


    家有一個癱瘓的兒子,鄧父整日鬱鬱寡歡,憂慮成疾,早早離開人世,若不是她宋雅梅把賠償金拿走大半,何至於沒錢看病,任憑他一直癱著嗎?


    更有甚者,宋雅梅不同意返迴賠償金,鄧子超就不同意離婚,她居然以訴訟方式強行判離,而對於那筆錢她說有權享有,由於他出了車禍,耽誤了她過正常人的生活。


    錢也用完了,看到前夫家開了餃子館,又要來分一杯羹,最好的形式就是尋求與前夫複合,她有膽量說出口嗎?


    不過一連兩日到飯館來,意思何在?分明她是有企圖的,不然不會就為了賴著吃口飯而不厭其煩地討擾吧。


    人的底線哪裏去了,如果宋雅梅是尋求與鄧子超複婚,那是她高估對自己的自信,她可否想到她這樣的女人,前夫會接納她嗎?


    首先婆婆這關就過去,因為她,老伴過早含苦而死,她這一樣出走,毀的可是兩個家庭,三代人。


    也許宋雅梅覺得有孩子的存在,修合他們的關係隻是時間問題,她想過沒有,有一天鄧子超又窮困潦倒,她還會不離不棄,同甘共苦嗎?


    就在第三天上午十點,宋雅梅又來到飯館,直言不諱要跟鄧子超提出複婚,被斷然拒絕,理由是他哪怕找個聾啞人或是殘疾人,也不會與她破鏡重圓,重歸於好,更別說做夫妻了。


    不是翻臉,是維護自尊,也不是不大度,是情何以堪。歹人就是歹人,軟的不行,硬的也拿不出,就來陰的,當晚九時許,宋雅梅拿了一捆稻草放到餃子館門前,倒上一瓶汽油點燃,人就跑了。


    運氣的是,有一群從鄰居飯店吃飯出來的顧客,發現餃子館門前起火,七手八腳就給撲滅了。


    次日上午鄧子超到飯館上班,才發現昨晚飯店門前有人縱火,通過調取監控,事情查明——縱火人是宋雅梅。


    他迴家取了一個優盤,把那段視頻拷貝下來,留作以後備用。


    放火後,宋雅梅連夜買票迴了老家,她以為飯館都被燒光了,擔心會懷疑到她,趕緊鋪墊不在現場的假象。


    “子超啊,你打算怎麽處理這件事?”鄧母問兒子。


    “又沒造成更大的損失,”鄧子超不在乎地說,“不追究了。”


    “你也太好說話了,”鄧母氣哼哼地說,“你就袒護她吧!”


    鄧子超不語,他不想讓孩子的母親在公安局有案底,那樣會對兒子名譽不好,換個門就過去了,但這扇門就花去他好幾百塊,若是買新的得一千多。


    鄧母看出兒子對前妻還留有舊情,這倒不是什麽大逆不道,就是有點好賴不分,等於是對她的縱容,那樣她永遠得不到報應。


    對於宋雅梅的行為,鄧子超默認了,決定不予追究,放她一馬不是因為自己心軟,對她還殘留一絲舊情,而是出於對孩子的考量。


    都說火燒旺運,那天餃子館被宋雅梅放了火後,餃子館越發火了,而且外賣也增多了,有一半的流水是靠外賣賺迴來的。


    盡管鄧子超饒過了宋雅梅,但也不能讓她安生,鄧子超掏弄著她的微信,以更換的昵稱賬戶加了她,通過後,他把拷貝的視頻推送給她。


    做賊心虛,宋雅梅立刻把鄧子超的微信拉黑,興許她猜到了事情敗露,再去糾纏,於己不利,索性采取隱身,不敢再迴旺順鎮,生怕自投羅網。


    這日初寒妞又來餃子館,鄧奶奶跟她學了宋雅梅放火的事,都是鄧子超不肯追究,這事就被他壓下了。


    “寒妞,”鄧奶奶說,“我今天拌了香菜餡,你吃過香菜餡餃子嗎?”


    “吃過,”初寒妞說,“是用的我家自己種的香菜。”


    “但今天的肉是笨豬肉,”鄧奶奶說,“是我妹妹從老家帶過來的,她過來幫我,在後廚忙著呢。”


    “這幾日效益怎麽樣?”初寒妞關切地問。


    “能賣出家裏用度的費用開支,”鄧奶奶無奈地說,“還沒真正實現太多利潤。”


    “增加個早點吧,”初寒妞建議,“這樣早晨還能賣出一塊費用,而你現在就中午晚上兩個飯口,正好你也會包餃子,可以包包子加幾樣米粥,那樣效益肯定要好於現在的?”


    “姑娘,你說的方法挺好,我決定試試,”鄧奶奶認可道,“店裏多了一個幫手,我可以考慮開早點,若不是考慮我兒子剛恢複,我說啥也不會自己開店,太操心,不如我在韋勝飯館打工,到月拿工資,和我自己開店到手的錢也差不了多少。”


    聽信了初寒妞的提議,鄧奶奶開了早餐服務,配以多種肉素餡包子,周圍人家,不願早晨做飯的,會到飯館吃飯,這下業績有了改觀,僅早餐一項就可把飯館的水電費帶出來。


    變化了經營方式,立竿見影,才兩天效果凸顯,高興得鄧奶奶趕緊打電話向初寒妞報喜,還邀她過來吃飯。


    這天正好去了葉秋的托兒所,中午她開車拉著葉秋同去餃子館,這個所長還沒吃過鄧奶奶包的餃子。


    “這餃子太夠味了,”葉秋誇道,“明天給我們托兒所包五十盤餃子,要寒妞種的有機白菜和笨豬肉的,多錢無所謂,我讓員工和入托兒童也都嚐嚐鄧奶奶的手藝。”


    “一下來這麽多,人手不夠啊,”鄧奶奶自語道。


    “奶奶,你別擔憂,我派幾個員工過來,”初寒妞說,“你管他們吃頓餃子,這人手不就解決了嗎?”


    “還是寒妞會救急,”鄧奶奶開心地說,“那我今下午就得準備餃餡,還得把麵提前和出來。”


    “餃子我給送去,”初寒妞說,“我下午有音樂課,隻要能包出來就行,不用煮出來,到托兒所現煮。”


    ……


    沒想到葉秋受初寒妞之邀,到鄧奶奶開的“鄧奶奶餃子館”吃了一頓,她吃著好吃,當即為明日中午定了五十盤餃子。


    一開始,初寒妞說包好送去,可轉念一想,怕餃子在路上遝了,煮的時候會飛了皮兒,影響口感。於是,她改變主意,決定帶飯館的人去托兒所現包現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借我一縷陽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鬥七星202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鬥七星2022並收藏借我一縷陽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