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預警機亮相
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 作者:火紅年代一俗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曉珊向弟弟講述了,關於指揮係統的構架。
高曉光認真聆聽完之後才驚覺,原來姐姐所精心設計的所謂信息化指揮係統,實際上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標準相去甚遠。
通俗來講,這套指揮係統不過隻是一個將各個兵種的通訊連接起來的聯網係統罷了。它不僅完全無法實現戰場態勢實時畫麵的傳送,而且也絕不可能做到為炮兵和導彈部隊提供精準無誤的坐標定位。
“姐!對於你設計的這個指揮係統,我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建議哦。”高曉光麵帶微笑地說道。
聽到弟弟這麽說,高曉珊立刻從一旁拿起筆記本,做好了詳細記錄的準備。
高曉光整理了一下思緒,接著有條不紊地闡述起自己的想法來:“首先,我覺得咱們這個指揮作戰係統必須得擁有能夠及時且全麵地搜集敵我雙方兵力部署、具體作戰行動以及戰場地形、氣象條件等等相關情況的能力。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掌握最真實、最詳盡的情報信息,從而做出最為明智的決策。”
他稍稍喘了口氣,繼續道:“與此同時,該係統還應該具備快速、精準、保密性強並且能夠持續不斷地傳輸各種各樣信息的特性。
不僅如此,它還需要能夠自動完成信息的交換、加密和解密操作。
當然啦,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後,我認為它最好還可以進行軍事運籌分析,幫助指揮人員擬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並針對不同的方案展開模擬演練、相互比較以及擇優選用等一係列高級功能。”
高曉珊認真地將弟弟所說的每一點都記下來,眼神中滿是欽佩。
“曉光,你的意思是說……在以連為單位配屬終端信息收集、發送設備?”
高曉光頷首,“不僅如此,連隊終端要具備實施與上級指揮室進行數據傳遞。”
“曉光你設想非常超前,可是……目前咱們的模擬通訊,不具備遠距離實時傳送,並且模擬信號通訊也非常不安全。”高曉珊道。
“姐!遠距離傳送這個解決起來很簡單,在預警內安裝蜂窩網絡通訊中繼器就能解決,至於……蜂窩網絡通訊安全問題,咱們可以編寫一套類似摩斯密碼的暗語。”
聽著弟弟的解決方案,高曉珊補充道,“曉光!真想打開你腦袋看看,裏麵是不是住著外星人,竟然能想到這樣的解決方案。”
高曉光轉移話題,“並且,等郵政部門數字通訊技術有所突破,咱們就可以直接替換,這就是為何我一直主張,基地內的產品,都采取模塊設計的原因。”
隨後,兩人開始針對這些功能模塊逐一討論具體的實現方式。
高曉光憑借兩世眼界,以及空間石碑給的解決方案,提出了一些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像惡劣天氣下信號穩定傳輸的技術難點等。
高曉珊則從技術研發角度思考解決方案,提到可以采用新型的抗幹擾材料和多鏈路備份傳輸技術。
經過數小時深入探討,一套全新的信息化指揮係統框架逐漸清晰起來。
高曉珊充滿信心地說:“按照這個方向改進,一定能打造出領先的指揮係統。”
高曉光拍了拍姐姐的肩膀,“姐,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指揮係統示意圖 ……
……
翌日。
67年10月10日。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餐桌上,高曉光正與自己的媳婦以及姐姐一同享用著美味的早餐。
就在他們剛剛放下手中的餐具時,一陣急促的傳唿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他見是飛行器研究中周玉雯辦公室電話,他便立刻迴了電話,通過電話得知,周玉雯給他準備了個大驚喜後,沒有絲毫耽擱,高曉光匆匆告別家人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飛行器研究中心。
當他來到飛行器研究中心的飛機製造中心時,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禁瞪大了眼睛——一架巨大無比的螺旋槳大飛機赫然出現在他的麵前。
“周所長,難道你所說的驚喜......就是這架預警機原型機嗎?”高曉光難掩心中的興奮之情,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還沒等周玉雯迴答,他又接著說道:“不過,這架原型機看上去似乎跟我之前提供的設計圖紙有些不太一樣啊!”
“院長,您的眼光果然犀利獨到。
實際上,這架預警機正是在您所設計的圖紙基礎之上進行改良而成的。
我們的科研團隊經過反複研討和試驗,對一些細節部分做了優化調整,旨在進一步提升它的性能和可靠性。”
周玉雯麵帶興奮之色,伸手指向那架宛如巨獸般龐大的飛機,詳細地介紹道:“院長請看,眼前這架令人矚目的預警機,其翼展長達驚人的 51.2 米,機長更是達到了 55.2 米之巨!
而它的機身高度也高達 16.05 米,整個機翼麵積足足有 311 平方米!
再看那巨大的雷達天線罩,其直徑足有 11 米,而且厚度達到了 1.9 米。
至於動力係統方麵,這架預警機配備了強大的 4 台 12mm 渦槳發動機,每台發動機的功率都高達
千瓦(也就是
軸馬力)!
這些發動機各自驅動著兩具直徑達 5.6 米的共軸反轉螺旋槳,為整架飛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不僅如此,這架預警機的內部還裝載了多達
千克的燃油,使其具備了出色的續航能力。
此外,機載的電子設備也是一應俱全,除了核心的雷達之外,還有精準的敵我識別器,其天線就巧妙地設置在了可旋轉的雷達罩之內。
在飛行性能方麵,這架預警機的實用升限可達
米,通常情況下會選擇以 6000 米的高度進行巡航,而它的起飛距離則僅需 1800 米即可完成。”
說罷,她補充道,“院長!還懇請您盡快組織相關專家對預警機進行驗收,好方便量產。”
“量產之事,不著急……”
“院長!不著急量產,是我們這架原型機有設計缺陷嗎?”周玉雯緊張的追問。預警機
高曉光認真聆聽完之後才驚覺,原來姐姐所精心設計的所謂信息化指揮係統,實際上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標準相去甚遠。
通俗來講,這套指揮係統不過隻是一個將各個兵種的通訊連接起來的聯網係統罷了。它不僅完全無法實現戰場態勢實時畫麵的傳送,而且也絕不可能做到為炮兵和導彈部隊提供精準無誤的坐標定位。
“姐!對於你設計的這個指揮係統,我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建議哦。”高曉光麵帶微笑地說道。
聽到弟弟這麽說,高曉珊立刻從一旁拿起筆記本,做好了詳細記錄的準備。
高曉光整理了一下思緒,接著有條不紊地闡述起自己的想法來:“首先,我覺得咱們這個指揮作戰係統必須得擁有能夠及時且全麵地搜集敵我雙方兵力部署、具體作戰行動以及戰場地形、氣象條件等等相關情況的能力。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掌握最真實、最詳盡的情報信息,從而做出最為明智的決策。”
他稍稍喘了口氣,繼續道:“與此同時,該係統還應該具備快速、精準、保密性強並且能夠持續不斷地傳輸各種各樣信息的特性。
不僅如此,它還需要能夠自動完成信息的交換、加密和解密操作。
當然啦,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後,我認為它最好還可以進行軍事運籌分析,幫助指揮人員擬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並針對不同的方案展開模擬演練、相互比較以及擇優選用等一係列高級功能。”
高曉珊認真地將弟弟所說的每一點都記下來,眼神中滿是欽佩。
“曉光,你的意思是說……在以連為單位配屬終端信息收集、發送設備?”
高曉光頷首,“不僅如此,連隊終端要具備實施與上級指揮室進行數據傳遞。”
“曉光你設想非常超前,可是……目前咱們的模擬通訊,不具備遠距離實時傳送,並且模擬信號通訊也非常不安全。”高曉珊道。
“姐!遠距離傳送這個解決起來很簡單,在預警內安裝蜂窩網絡通訊中繼器就能解決,至於……蜂窩網絡通訊安全問題,咱們可以編寫一套類似摩斯密碼的暗語。”
聽著弟弟的解決方案,高曉珊補充道,“曉光!真想打開你腦袋看看,裏麵是不是住著外星人,竟然能想到這樣的解決方案。”
高曉光轉移話題,“並且,等郵政部門數字通訊技術有所突破,咱們就可以直接替換,這就是為何我一直主張,基地內的產品,都采取模塊設計的原因。”
隨後,兩人開始針對這些功能模塊逐一討論具體的實現方式。
高曉光憑借兩世眼界,以及空間石碑給的解決方案,提出了一些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像惡劣天氣下信號穩定傳輸的技術難點等。
高曉珊則從技術研發角度思考解決方案,提到可以采用新型的抗幹擾材料和多鏈路備份傳輸技術。
經過數小時深入探討,一套全新的信息化指揮係統框架逐漸清晰起來。
高曉珊充滿信心地說:“按照這個方向改進,一定能打造出領先的指揮係統。”
高曉光拍了拍姐姐的肩膀,“姐,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指揮係統示意圖 ……
……
翌日。
67年10月10日。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餐桌上,高曉光正與自己的媳婦以及姐姐一同享用著美味的早餐。
就在他們剛剛放下手中的餐具時,一陣急促的傳唿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他見是飛行器研究中周玉雯辦公室電話,他便立刻迴了電話,通過電話得知,周玉雯給他準備了個大驚喜後,沒有絲毫耽擱,高曉光匆匆告別家人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飛行器研究中心。
當他來到飛行器研究中心的飛機製造中心時,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禁瞪大了眼睛——一架巨大無比的螺旋槳大飛機赫然出現在他的麵前。
“周所長,難道你所說的驚喜......就是這架預警機原型機嗎?”高曉光難掩心中的興奮之情,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還沒等周玉雯迴答,他又接著說道:“不過,這架原型機看上去似乎跟我之前提供的設計圖紙有些不太一樣啊!”
“院長,您的眼光果然犀利獨到。
實際上,這架預警機正是在您所設計的圖紙基礎之上進行改良而成的。
我們的科研團隊經過反複研討和試驗,對一些細節部分做了優化調整,旨在進一步提升它的性能和可靠性。”
周玉雯麵帶興奮之色,伸手指向那架宛如巨獸般龐大的飛機,詳細地介紹道:“院長請看,眼前這架令人矚目的預警機,其翼展長達驚人的 51.2 米,機長更是達到了 55.2 米之巨!
而它的機身高度也高達 16.05 米,整個機翼麵積足足有 311 平方米!
再看那巨大的雷達天線罩,其直徑足有 11 米,而且厚度達到了 1.9 米。
至於動力係統方麵,這架預警機配備了強大的 4 台 12mm 渦槳發動機,每台發動機的功率都高達
千瓦(也就是
軸馬力)!
這些發動機各自驅動著兩具直徑達 5.6 米的共軸反轉螺旋槳,為整架飛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不僅如此,這架預警機的內部還裝載了多達
千克的燃油,使其具備了出色的續航能力。
此外,機載的電子設備也是一應俱全,除了核心的雷達之外,還有精準的敵我識別器,其天線就巧妙地設置在了可旋轉的雷達罩之內。
在飛行性能方麵,這架預警機的實用升限可達
米,通常情況下會選擇以 6000 米的高度進行巡航,而它的起飛距離則僅需 1800 米即可完成。”
說罷,她補充道,“院長!還懇請您盡快組織相關專家對預警機進行驗收,好方便量產。”
“量產之事,不著急……”
“院長!不著急量產,是我們這架原型機有設計缺陷嗎?”周玉雯緊張的追問。預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