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給力的二代們
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 作者:火紅年代一俗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曉光麵色凝重地緊緊盯著苗德方,語氣嚴肅地追問道:“苗工!你別怪我存在質疑,你清楚垂直發射技術預示著什麽嗎?”
苗德方一臉鄭重地點點頭,迴應道:“知道!導彈采用垂直發射的方式,可以迅速穿越大氣層。
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空氣阻力對於飛行速度產生的負麵影響,進而顯著提升了導彈的射程和速度。
而且,垂直發射技術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極大程度地簡化發射設備。
如此一來,我們在應對各種複雜戰場情況下,導彈發射能快速部署以及反應……”
高曉光微微頷首表示認可,接著道:“既然苗工你清楚垂直發射的重大意義,那你也應該理解我為什麽會如此謹慎。”
苗德方再次重重地點了下頭,表示完全理解高曉光作為一院之長所承受的壓力與責任。
緊接著,他從隨身的文件夾裏取出一份文件遞給高曉光,並說道:“院長,這是關於垂直發射的詳細設計原理圖,還有所有相關的參數都在這裏麵了。
您可以組織相關專家對垂直發射技術進行驗證。”
高曉光接過圖紙,第一時間通過意念圖紙、參數導入空間石碑進行驗證。
此刻,苗德方繼續道,“院長!之前分配的10名中專生,他們對彈體技術沒有絲毫經驗,目前隻能輔助工人師傅們打打下手。
您看……能盡快通過組織能給我們調派一些專業人才嗎?”
“我不是將編寫的彈體相關教材下發了嗎?怎麽……你們彈體組沒組織他們進行理論實踐學習?”
“院長!您也知道我們彈體組目前一個研究員當十個人在用,根本抽不出時間,對他們進行專業性培訓以及授課……”
“苗工啊,在這裏我可就得好好地批評你一下了!
那些中專生雖然確實缺乏紮實的理論基礎知識。
但你要知道,他們的學習能力那可是相當強的呀!
隻要我們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悉心教導,這些中專生們肯定能夠被培養成才的。
要是一味等待組織給我們分配相關專業的人才......你心裏應該也很清楚,以目前咱們龍國的現狀來看,哪裏能有那麽多彈體專業的人才呢?”
聽到這話,苗工張了張嘴,似乎想要反駁些什麽:“院長......可是......”
然而還沒等他把話說完,高曉光便大手一揮,直接打斷道:“沒有可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彈體組每天必須至少抽調兩名研究員出來,專門負責給那些中專生講授理論知識。
還有,等到附屬大學正式落成之後,至少要有四名彈體研究員進入到學校裏去授課。”
說到這,高曉光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放緩了語氣,語重心長地繼續說道:“苗工啊,你仔細想一想,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成功地培養出大量優秀的人才。
而且還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培養出來的。這樣一來,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追趕約翰牛、超越老禿鷲的目標啊!”
他並不清楚,苗德方是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想法。
“院長,我知道錯了,現在我就安排人,每天抽出幾小時,根據你們編寫的教材,教導他們。”
送走苗德方,高曉光同卞工,屈工討論了會相控陣雷達,以及龍盾導彈攔截係統,便前往行政辦公區找何韜,王德彪兩人。
沒錯!
他要將教學任務落實到實處,因為他發現飛行器中心,敷衍教學不是個例。
當然,他也沒想責怪各研究中心負責人。
畢竟5712工程嚴重缺乏專業人才是事實。
……
……
行政辦公區。
高曉光敲門進入王德彪辦公室,不等他開口,王德彪起身笑著道,“曉光!你來的正好,我正想著找你去呢。”
“老師,你找我什麽事?”
“剛才褚世昌發來電報,他們在魔都那邊,挖了180位中專生。”
聞言!
高曉光欣喜若狂,原本他將二代們搭配出去,想著能挖來幾十位中專生就非常不錯了。
沒成想,一群二代們還真給力,單褚世昌一個小組就挖來180位……
王德彪看到自己弟子喜形於色的模樣,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輕輕咳嗽一聲,接著說道:“曉光啊,先別急著高興呢,其實還有一件能讓你更為欣喜若狂的事情哦!”
高曉光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地催促道:“老師您就別賣關子啦,趕快告訴我吧!”
王德彪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開口道:“褚世昌可不簡單呐!他們竟然不辭辛勞,從東邊那個地方成功挖掘到了整整十二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而且這些學生可都是空氣動力學、力學以及飛行器設計等相關專業出身的精英人才!”
聽到這,高曉光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之情,隻見他緊緊地握住雙拳,由於太過用力,手指關節都微微泛白。
緊接著,他奮力揮動起雙臂,仿佛想要將這份喜悅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
“老師,這次一定要給褚世昌記大功才行啊!”
高曉光此刻太激動了!
他沒想到褚世昌竟然能從東邊大學挖來大學生。
要知道,東邊大學的畢業生安置,有時一二機部都做不了主。
而褚世昌一挖……直接挖來十二位!
王德彪點頭同意後,突然開口,“對了,曉光你這個這時間來我辦公室,一定不單單是來看老師我吧?”
高曉光點了點頭,將各大研究中心,關於400名中專生學習的事,以及自己的想法如實告訴老師。
王德彪思索片刻,“曉光!你看這樣好不好?”
“老師您講…”
“這400名中專生可是咱們附屬大學第一批學員,既然要將教學當任務來抓。
我建議開設一個基礎知識培訓講座。
由你親自授課。
等這批中專生基礎打牢,在根據個人能力,分配給九大研究中心……”
苗德方一臉鄭重地點點頭,迴應道:“知道!導彈采用垂直發射的方式,可以迅速穿越大氣層。
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空氣阻力對於飛行速度產生的負麵影響,進而顯著提升了導彈的射程和速度。
而且,垂直發射技術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極大程度地簡化發射設備。
如此一來,我們在應對各種複雜戰場情況下,導彈發射能快速部署以及反應……”
高曉光微微頷首表示認可,接著道:“既然苗工你清楚垂直發射的重大意義,那你也應該理解我為什麽會如此謹慎。”
苗德方再次重重地點了下頭,表示完全理解高曉光作為一院之長所承受的壓力與責任。
緊接著,他從隨身的文件夾裏取出一份文件遞給高曉光,並說道:“院長,這是關於垂直發射的詳細設計原理圖,還有所有相關的參數都在這裏麵了。
您可以組織相關專家對垂直發射技術進行驗證。”
高曉光接過圖紙,第一時間通過意念圖紙、參數導入空間石碑進行驗證。
此刻,苗德方繼續道,“院長!之前分配的10名中專生,他們對彈體技術沒有絲毫經驗,目前隻能輔助工人師傅們打打下手。
您看……能盡快通過組織能給我們調派一些專業人才嗎?”
“我不是將編寫的彈體相關教材下發了嗎?怎麽……你們彈體組沒組織他們進行理論實踐學習?”
“院長!您也知道我們彈體組目前一個研究員當十個人在用,根本抽不出時間,對他們進行專業性培訓以及授課……”
“苗工啊,在這裏我可就得好好地批評你一下了!
那些中專生雖然確實缺乏紮實的理論基礎知識。
但你要知道,他們的學習能力那可是相當強的呀!
隻要我們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悉心教導,這些中專生們肯定能夠被培養成才的。
要是一味等待組織給我們分配相關專業的人才......你心裏應該也很清楚,以目前咱們龍國的現狀來看,哪裏能有那麽多彈體專業的人才呢?”
聽到這話,苗工張了張嘴,似乎想要反駁些什麽:“院長......可是......”
然而還沒等他把話說完,高曉光便大手一揮,直接打斷道:“沒有可是!從今天開始,你們彈體組每天必須至少抽調兩名研究員出來,專門負責給那些中專生講授理論知識。
還有,等到附屬大學正式落成之後,至少要有四名彈體研究員進入到學校裏去授課。”
說到這,高曉光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放緩了語氣,語重心長地繼續說道:“苗工啊,你仔細想一想,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成功地培養出大量優秀的人才。
而且還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培養出來的。這樣一來,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追趕約翰牛、超越老禿鷲的目標啊!”
他並不清楚,苗德方是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想法。
“院長,我知道錯了,現在我就安排人,每天抽出幾小時,根據你們編寫的教材,教導他們。”
送走苗德方,高曉光同卞工,屈工討論了會相控陣雷達,以及龍盾導彈攔截係統,便前往行政辦公區找何韜,王德彪兩人。
沒錯!
他要將教學任務落實到實處,因為他發現飛行器中心,敷衍教學不是個例。
當然,他也沒想責怪各研究中心負責人。
畢竟5712工程嚴重缺乏專業人才是事實。
……
……
行政辦公區。
高曉光敲門進入王德彪辦公室,不等他開口,王德彪起身笑著道,“曉光!你來的正好,我正想著找你去呢。”
“老師,你找我什麽事?”
“剛才褚世昌發來電報,他們在魔都那邊,挖了180位中專生。”
聞言!
高曉光欣喜若狂,原本他將二代們搭配出去,想著能挖來幾十位中專生就非常不錯了。
沒成想,一群二代們還真給力,單褚世昌一個小組就挖來180位……
王德彪看到自己弟子喜形於色的模樣,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輕輕咳嗽一聲,接著說道:“曉光啊,先別急著高興呢,其實還有一件能讓你更為欣喜若狂的事情哦!”
高曉光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地催促道:“老師您就別賣關子啦,趕快告訴我吧!”
王德彪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開口道:“褚世昌可不簡單呐!他們竟然不辭辛勞,從東邊那個地方成功挖掘到了整整十二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而且這些學生可都是空氣動力學、力學以及飛行器設計等相關專業出身的精英人才!”
聽到這,高曉光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之情,隻見他緊緊地握住雙拳,由於太過用力,手指關節都微微泛白。
緊接著,他奮力揮動起雙臂,仿佛想要將這份喜悅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
“老師,這次一定要給褚世昌記大功才行啊!”
高曉光此刻太激動了!
他沒想到褚世昌竟然能從東邊大學挖來大學生。
要知道,東邊大學的畢業生安置,有時一二機部都做不了主。
而褚世昌一挖……直接挖來十二位!
王德彪點頭同意後,突然開口,“對了,曉光你這個這時間來我辦公室,一定不單單是來看老師我吧?”
高曉光點了點頭,將各大研究中心,關於400名中專生學習的事,以及自己的想法如實告訴老師。
王德彪思索片刻,“曉光!你看這樣好不好?”
“老師您講…”
“這400名中專生可是咱們附屬大學第一批學員,既然要將教學當任務來抓。
我建議開設一個基礎知識培訓講座。
由你親自授課。
等這批中專生基礎打牢,在根據個人能力,分配給九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