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上午的李然然,在逛了微博,小紅薯後終於打開了13站視頻。


    李然然翻到每日熱門,查看感興趣的視頻。


    一個很熟悉,無數次都想了解,但困於能力理解而沒能完整得知的話題,吸引了李然然的注意。


    【深度解析“大明南北榜”案的前因後果】


    【大家好哇,我是你們的up主大萌隆武帝朱聿聿。前麵咱講了洪武四大案,評論區很多朋友們留言讓咱再講講洪武朝的最後一案也就是影響甚遠的南北榜案!


    好啦,咱這就遂了你們的意,講講南北榜案。


    先給不知道此事的朋友科普一下,南北榜案又稱春夏榜案、劉三吾舞弊案、南北榜之爭、南北榜事件。


    要了解一件事情的原委,就必須要知道他的背景。】


    <南北榜案,雖然不像前麵幾個案一樣,動輒就是數萬的人頭,但是他的影響力真的很深遠。如果當時老朱沒能恰當處理的話,這很容易會造成統一不久的國家發生了新的動蕩[捂臉]>


    <博主也是不容易,把朱元璋的一生大事都要講完了哈哈哈>


    <明朝也就前兩個皇帝能講講,後麵的就算了吧>


    <讚同,朱元璋、朱棣=明朝明君(不要扯仁宣之治,朱瞻基丟了他爺爺打下交趾)>


    <影響就是,我們現在高考用的也不是統一試卷>


    [明成祖朱棣:是我的好生聖孫啊!當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明永樂十三年朱瞻基:皇爺爺,孫兒那時肯定是有苦衷的…]


    [隋文帝楊堅:交趾就是後世地圖上麵的越南吧,什麽時候獨立的?]


    [唐太宗李世民:安南自漢武帝平南越後設郡縣,一直是在我們的版圖上麵,我大唐是有安南的。]


    [宋太祖趙匡胤:嗯…宋…應該…有嗎?]


    [宋仁宗趙禎:我宋一朝麵臨的外敵實在太多,前有遼國後有西夏,至於交州也實在是沒那個精力…]


    …


    明 洪武二十九年


    “洪武四大案?”有忘記了光幕前麵講過的官員小聲詢問。


    他算了算不就三個嗎?


    “藍玉案。”他旁邊的官員同樣小聲提醒他。


    “嘶。”


    一陣抽氣聲傳來,啥?還有藍玉案啊!這又要死多少人…以後離他遠點,莫受牽連。


    秦王朱樉好笑的看向朱棣又看向朱允炆,眼神似乎在說:叫做好聖孫的,可不靠譜。


    朱允炆又氣又惱,隻得撇頭冷哼。


    朱棣則是壓根沒看朱樉。


    洪武帝朱元璋開始從字麵上分析南北榜案。南北二字已經點明了主題,朱元璋感覺自己抓住了深意。


    “哼,你們又在鬧什麽!”


    聽見依舊威嚴的皇帝發怒的聲音,眾人低頭看地麵。


    科考一般是定在二月舉行,也能叫做春榜,然而現在又多了一個夏榜,許是在六七月又舉行了一次考試。


    但是,為什麽一年內要舉行兩次考試?


    而後麵提到的劉三吾舞弊案…


    劉三吾趕忙上前向隱忍發怒的皇帝請罪,口中直唿:“陛下明察啊,臣自信絕不會插手考試,定還有隱情…”


    朱元璋對劉三吾很重用,也很信任他。再說,光幕隻是提了一下又沒說完,他還不至於小氣到因此罰罪。


    讓劉三吾麻溜起來站一邊去。


    …


    【咱們先來嘮一嘮,這個時代背景啊。為何會有“南北案”?其實此案可以看做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因為它有著源遠流長的曆史背景,並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後果。


    自唐宋以來北方就陷入了無休止的戰亂,與之相對的是南方較為穩定,因此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到大明初年時,南北的經濟、文化,各方發展都有了很大的轉變。


    一:黃河流域是我國古文明的發祥地,發源地為青海的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區,最後注入渤海。灌溉了沃野千裏的關中平原和華北平原。


    但,劃重點哈,唐宋以來發生的各種大戰,也都發生在黃河流域,即北方。


    唐朝的安史之亂,曆時八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率平盧、範陽、河東等鎮十五萬大軍反。根據《資治通鑒》記載,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賊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財賄、婦人皆為所掠。男子,壯者使之負擔,羸、病、老、幼皆以刀槊戲殺之”。】


    <考試點,經濟重心南移>


    <這樣的話那是不是北方?因為過度砍伐樹木造成的水土流失,再加上黃河的幾度決口,所以那時北方的發展是要低於南方>


    <安祿山起兵,從範陽到洛陽就花了不到一個月,官兵基本上不戰而降,或棄城逃跑>


    <以前的關中平原是真富啊,大秦以此出關橫掃六國,秦、西漢、隋、唐等十代王朝都建都在關中,之後的關中平原…>


    <關中在隋唐就不行了,隋文帝開皇十四年,關中鬧饑荒,暫時遷都洛陽。唐高宗李治,也曾七次就食於東都洛陽。武則天登基後,幹脆遷都洛陽。


    唐中宗奪迴皇位後,又遷迴長安,結果關中又爆發了大饑荒,群臣請求皇帝去東都,結果他大發雷霆,還說“豈有逐糧天子耶?”到唐玄宗時期,也有五次就食洛陽的情況。安史之亂後,大唐後麵的皇帝想去洛陽討口吃的都不行了,餓死的大唐[狗頭]>


    [唐太宗李世民:堂堂大國怎能被餓死?!天子連想去長安之外的地方都不行了?!]


    [明正德帝朱厚照:大唐天子最喜歡去的地方不是蜀中嗎[笑哭]]


    [秦始皇嬴政:關中以後這麽缺糧嗎?]


    [漢光武帝劉秀:長安地區連連戰亂,人口銳減,宮室焚毀,難啊。]


    [隋文帝楊堅:還有四年,關中大饑荒!得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


    唐 貞觀三年


    “眾卿可有對策?”大唐天子李世民霸氣坐在上方,詢問眾人對光幕所說的關中缺糧一事如何看待。


    馬周道:“人口劇增,所需糧食眾多,若再發生饑荒,從關東運糧道路險阻,不易也。堵不如疏,一味從外界調糧,不如發展本地糧食。”


    魏征聽見後,皺眉反問道:“關中倒是能稱為沃野千裏,難道往年各朝都沒發展農業?”


    杜如晦也沒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嗯…光幕之前提及要多種樹,不過度開發?意思是要用,也要維護?”房玄齡試探開口道。


    李世民心中更擔心的還是饑荒,怕關中饑荒多!


    …


    【不止叛軍四處搶掠,唐軍搶掠得也很兇狠。咱們的詩聖杜甫在《石壕吏》中描寫:“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安史之亂中鄴城之戰,唐軍各路節度使60萬大軍敗於叛軍5萬人。《資治通鑒》記載:“士卒所過剽掠,吏不能止”。


    唐肅宗為了鎮壓安史之亂,請來了迴紇兵,允諾“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女子皆歸迴紇。”


    根據《資治通鑒》記載,當唐軍和迴紇軍攻下長安後,迴紇想按照約定對長安進行搶掠,被在場的太子李豫以若先搶了長安百姓,則洛陽百姓將會死守,不如將搶掠長安改為洛陽。


    因此,“迴紇入東京,肆行殺掠,死者萬計,火累旬不滅。朔方、神策軍亦以東京、鄭、汴、汝州皆為賊境,所過虜掠,三月乃己。此屋蕩盡,士民皆衣紙。”


    地獄笑話,一時之間也分不清到底哪方才是叛軍。】


    <雖然但是,我點進來是為了看大明,不是聽安史之亂的,這確定沒偏題?>


    <不是,你都不看標題的嗎?標題都說了是深度這些前因後果,肯定要把前後邏輯講清楚誒[吃瓜]>


    <當你以為叛軍已經很不是人的時候,會發現唐軍也不太當人>


    <北方人太慘了吧,哪兒方都要來搶一波>


    <長安百姓:躲過一劫


    洛陽百姓:好好好,你們唐皇室真清高,真了不起[點讚]>


    <大唐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埋了也挺好>


    [秦始皇嬴政:天子允諾胡人搶掠自己的百姓,此天子能為天子嗎?]


    [漢武帝劉徹:唐肅宗太沒骨氣了,太子也窩囊!]


    [漢元狩五年霍去病:就看著漢人被胡人欺壓搶奪???惡心。]


    [魏武帝曹操:哼,胡人也膽敢來我漢土肆掠!]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摸魚的鹹魚並收藏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