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道長又抿了一口酒,低聲說道:“按照師父的意思,是要將大師兄推上來。”


    “陳師兄不論修為,還是德行,都是上上之選。且不論還是掌教的女婿,開山大弟子。”小的時候,大師兄在幾個師弟眼中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所以覺著由他接掌茅山便是理所應當。


    “本來誰當掌教,我並不在乎,但是聽師父這麽一說,事關上清道統存亡,便不得不身陷其中,也隻有大師兄任掌教,才能秉承師父的意誌,複興上清宗壇。”


    史道長夾了一塊豬頭肉,細細嚼著,“小時候,咱師兄弟能吃上一塊,可別提多開心了。走了很多地方,最想念的還是茅山的這些美味。”


    “師兄那咱就天天來,吃膩為止。”


    “那便是自己把一件美事糟蹋了。”史道長吃了兩口菜,便繼續低聲說起來。


    “昨日見了師父和大師兄,和我簡要說了說了目前派中的情形,你在山上應該比我更是清楚。”


    “眼下這幾位當中萬福宮的陶宗旺,剛任觀主不久,根基尚淺,還有我和你在九霄萬福宮中看著。還有元良師伯是師父一手提拔的,師父這也才能放心讓他接任住持。”


    “他背後的陶家往上追溯,可以論到陶弘景祖師,山上又有不少陶家子弟。未來可能有些影響,但是此刻還是不足為慮。”


    “萬寧宮的沈啟元對一統正一之事熱心的很。”史道長繼續說道。


    “他是張天師的妹夫,能不熱心麽!他能當上萬寧宮的宮主,也是張天師走了禮部的門路。本來張天師也是提點天下道門事,給自己妹夫謀點職務也無不可。隻是這按在茅山,其意太深。”陸乘風對靠著夫人上線的沈啟元倒是很看不上。


    “當年張天師熱心聯姻,便是朝茅山的胸口釘了釘子,怕是關鍵時候出問題。張天師在朝廷的影響太大。這是茅山沒法抗衡的。”


    “萬壽宮的辛良燮道長是紹真人的師弟,接任也幹不了幾年。他不會自己爭,但是威望很高,怕是會為了為了世家的利益而左右搖擺。”


    “接下來便是乾元觀的陳師兄了,這幾年將乾元觀打理的井井有條。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有掌教支持,希望是最大的。”


    “德佑觀的汪元量真人是辛道長的弟子,也是有些機會的。但是應該比不過陳師兄。”


    “仁佑觀的程師行真人也是紹真人的小師弟,才過花甲之年,精氣神都很健旺。不少長老是支持他的。”


    “玉晨觀觀主之位空缺,由楚師弟主事,師父怕是最近也要將其扶正。玉晨觀無人可爭,但是楚師弟還未入禹餘天, 怕是幫不上什麽忙。”


    “如此一來,整個上清宗有師父主導的複興上清宗壇的複興派,辛良燮道長代表的世家派,沈啟元的正一一統派。”


    “複興派裏二代弟子程師行真人,三代弟子陳懷虛師兄,相互之間恐怕也得爭上一爭。”


    一切便是看天意,多給紹真人一些時間,布局便能更穩妥些。


    史道長與陸乘風又對飲幾杯,二人說的這些,張小峰已經分不清楚了,不過他也無心分辨,什麽都不如眼前的美食誘人。


    陸乘風也是道門世家,史道長接著便問問世家的看法。


    上清派源於士族,自東晉起,司馬家對江南的士族便一直抱有戒心,所以原本的士族在官場上鬱鬱不得誌,便在黃老之學中尋找解脫。這才有了上清派,上清初代宗師均為士族出身。


    魏晉隋唐,高道輩出,有唐一代,出現了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和李含光等宗師深受唐高祖,太宗,玄宗信賴,上清茅山乃是當時地位最高教派。宋代以後,天師府勢起,上清逐漸式微,這才逐漸歸於正一。


    千年之前的世家已不複存在,但又有別的世家更替,這些家族子弟有些讀書,有些修道,資質差些的便經營族產。這些家族在當地綿延數百年,影響力不可小覷。


    這幾十年碰上萬壽帝君這樣的皇帝,這些士族便覺著遇到了盛世。所有教派都望著能一飛衝天。


    史道長便問道:“你們支持誰呢?”


    陸師叔說:“現在世家也是一團散沙,隻是現在辛師叔為首。不到最後,看不出風向。”


    “茅山未來如何,還是看未來掌教的想法,至於掌教是誰,還是看禹餘天如何博弈,所以紹真人寧願將萬福宮的宮主讓出來,也要給你爭取到一個進入禹餘天的名額。”


    陸乘風這番話讓史道長頓感身上的擔子又重了,便是連杯中酒都覺著沒了滋味。陸師叔一看,連忙招唿起來。


    “來來來,幹了此杯,更盡杯中酒,休管明日愁。”


    “不如其他家如何,我陸家便唯師兄馬首是瞻。”


    “掌教已經盡其所能送陳師兄一程。咱們也盡力便是,至少明麵上優勢在掌教手裏。”


    師兄弟二人一直喝到深夜,張小峰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


    三天之後便是十五,禹餘天議事之日。


    史道長天還沒亮便到紹真人房中,攙扶著紹真人步行前往高真堂,其他人已經都到了。


    這還是史道長第一來高真堂,堂中高掛一副匾額,上書“上清真境。”中堂懸掛太上大道君神像,


    中間一把圈椅,乃是掌教之位,下麵左右各是十五把靠椅。這次序便是按照進入禹餘天的次序排列。三宮五觀十九把靠椅,椅背上刻著宮觀的名字,高功耆老是一位,椅背上都刻著上清茅山。


    不過這禹餘天三十一位多數時候是不滿員的,左邊隻有十位,右邊有十二位,再加上紹真人,目前的禹餘天便是有二十三位。


    待紹真人落座之後,兩邊眾人起身行禮而後各自坐下。


    清脆的玉磬聲響,禹餘天議事便開始了。


    紹真人開口道:“上清真境,禹餘之天,論宗門之事,揚上清道統。今日所議便隻有一件事。”


    而後便看向陶宗旺。他無奈起身,麵向眾人。


    “九霄萬福宮史懷仙真人於去歲突破桎梏,得證虛境。其品性高潔,道法深厚,特將九霄萬福宮知院之重擔交與他。”


    “禹餘天之規定,三宮三人,五觀兩人,宗派高功耆老十一人,所進之人需要玉虛之修為,由宮觀或掌教提名,得三分之二道友之首肯。”


    “九霄萬福宮還有一個名額,今日提名納史懷仙真人為禹餘天之道友。”


    此言一出,有人感歎,有人沉默。


    此刻便有人開口,“這為史真人不太在茅山見著,怎麽就是九霄萬福宮的弟子了?”說話的是玉晨觀的一位長老。


    “我在九霄萬福宮逾一甲子,史懷仙是我的弟子,度牒在此,可以上來看看。”


    這位長老啞口無言,哼的一聲便也坐下了。幾十年前的度牒都能找出來,還有何可說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清宗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封壬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封壬居士並收藏上清宗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