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與李超人論天下大勢
幣圈:半年賺千億,我該怎麽花? 作者:蝦裏蝦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席間,蘇哲再一次感謝了李超人與長實集團給予的幫助。
李超人表示這都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兩人吃飯的時候,並沒有聊的很深,隻是一些閑聊。
淺聊了一會兒之後,蘇哲說道:“我已經把全球總部搬到香江來了,以後可要李先生多照顧啊。”
李超人說道:“蘇總客氣了,九神集團現在已經是世界著名的投資公司。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很樂意大家一起相互合作。”
李超人待人接物很是謙和,跟國內的很多老一輩企業家不一樣。
國內的富豪,大多牛氣哄哄,說一不二。
就是那種說著謙和的話,但在他心裏,依然是天第一,他第二的架勢。
李超人又說道:“不過我現在已經不過問公司事務了,現在企業是大巨在管理。大巨啊。”
“爸。”
“以後要跟蘇總多交流,九神集團能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發展的這麽好,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是的,爸。我以後一定跟蘇總多學習。”
其實李嘉誠兩個兒子的年紀,都超過了50歲,給蘇哲當爸都綽綽有餘了。
不過蘇哲現在的身份地位,給李超人當個晚輩,那肯定沒問題。
但他兩個兒子,那肯定隻能以平輩相交了。
一個是創一代,一個是富二代。
找到話頭,李大巨開口說道:“蘇總在緬北的事我也聽說了,關貿協議通過以後,口岸正常化、便捷化,我相信特區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旅遊事業。”
李大巨主動提及,蘇哲心裏很是高興,他說道:“是的,這次去京都收獲還是很大的。上麵還親口對我說,跨國高速鐵路的事,是可以研究的。如果高速鐵路一旦上馬,那特區和國內的聯動就更加深了。而我的執政策略一定是開放的,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我的目標是向新加坡看齊。”
李大巨點點頭道:“這是好事啊,本身蘇總實力就很強。加上這些政策便利,我相信特區的發展一定會很快的。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過去考察一下,看看投資機會。”
蘇哲笑道:“那我肯定掃榻相迎,歡迎你來特區考察。”
這時,一直沒開口的李小凱說道:“我也相信特區一定會發展的很好,可是要追上新加坡的話,恐怕有些難。畢竟新加坡是海貿的重要中轉站,轉口貿易在世界範圍內排名都靠前的城市。特區在內陸,在產業優勢上,恐怕還有很大的距離。”
李小凱是典型的西方思維模式,他從小就被送出去讀書,一直到大學畢業才迴來。
他除了長相,已經基本西化。
像這種第一次吃飯,當麵質疑的話,華人一般是不會開口的。
華人一般比較講究照顧臉麵,而西方思維是有什麽就說什麽。
蘇哲解釋道:“在地緣上,確實沒法跟新加坡比優勢。但時代在發展,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就像李先生最早是從辦工廠開始的,後麵涉及房地產,然後又是海運碼頭,如今又在多國民生能源領域布局,總結的話,就是在做實業。”
李超人點點頭,蘇哲繼續說道:“再看我,我的第一桶金是炒虛擬貨幣得來的。後來建立九神集團從事投資,無論是股票還是期貨,我都有做。可唯獨,目前我沒有從任何實業上獲得迴報。”
李超人繼續點頭,他的兩個兒子也陷入思考。
蘇哲繼續說道:“新加坡的轉口貿易,其實就是實業的代表。當然他現在叫金融中心,也是從貿易中聚集商業公司,然後慢慢進化而來。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全球信息化的現在,這些金融公司在不在貿易發生地,其實都沒關係。”
“我其實想表達的是,現在這個時代。無論是個人或者是城市,其實不一定完全需要依托於地緣上的優勢才能發展。”
“打個比方,我沒有一克黃金。但我在特區搞一個全球黃金交易所,我敢說,全球前十的投行,都會做我的代理商。同理,其他的金融衍生品,我都可以做。幣圈就不用說了,當著李先生麵,我說句張狂的話,我在幣圈,那就是神。我已經和彼岸交易所談好了,它馬上就入駐特區,在這裏建立實體總部。”
蘇哲句句擲地有聲,他在李超人麵前侃侃而談。
這種自信,來自於財富,來自於戰績。
一個可以讓泰國金融風雲變幻的人,他說的話,值得任何人深思。
李小凱雖然也很有商業天賦,但與他爹相比,那眼光就短淺了太多。
當年手握20%藤訊的股份,本來可以成為一段傳奇的金手指投資。
結果早早就清倉走人了,成為一個大笑話。
但不可否認,商業能力和見識還是有的。
所以蘇哲的一段話,他聽懂了。這話如果別人說,他還能噴一句口出狂言。
但這話是蘇哲說的,他根本無法質疑,因為蘇哲有實現它的實力。
這時,李超人忽然問道:“蘇總,你對國內的房地產行業怎麽看?聽說你之前投資了千達集團。你看好房地產行業會依舊繁榮嗎?”
蘇哲如實的迴答道:“我不看好,我認為房地產行業的泡沫危機即將到來。”
“那你怎麽…”
蘇哲笑道:“我投資千達有一些個人因素,千達王總是我個人比較欽佩的企業家。他求上門,我也不忍拒絕。另外,他畢竟是做商業地產。現在也轉型為商業管理,不再持有物業,與傳統的房企產開發企業還是有區別的。”
李超人點點頭道:“原來是這樣,我其實也覺得國內的房地產泡沫有些嚴重了,存量房太多了,根本無法消化。所以我準備不再增加土地儲備,現有的庫存慢慢消化掉。”
麵對蘇哲的坦誠,李超人也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蘇哲的判斷來自於後世看到的場景,本質上就是個馬後炮,事後諸葛亮。
但李超人,卻實實在在的有超人的眼光。
他就在這幾年,公開講話讓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
而在國內,就是這兩年,網絡媒體大喊李超人要跑,然後各種惡評都出來了。
蘇哲就覺得很搞笑。
我覺得它要跌,然後我抱著死扛?
不知道那些罵的人,要知道跌,能不能選擇扛著不賣。
而且蘇哲非常討厭製造這種輿論的行為。不管是哪個富豪,人家合法賺錢,就應該允許人家合法轉移資產。
搞什麽道德綁架,這完全就是耍流氓的行徑。
市場不自由,嚐惡果的往往是自己。
你家賺錢你家花,一分別想帶迴家?
要真成這樣了,誰特麽還往你家投資?
李超人表示這都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兩人吃飯的時候,並沒有聊的很深,隻是一些閑聊。
淺聊了一會兒之後,蘇哲說道:“我已經把全球總部搬到香江來了,以後可要李先生多照顧啊。”
李超人說道:“蘇總客氣了,九神集團現在已經是世界著名的投資公司。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很樂意大家一起相互合作。”
李超人待人接物很是謙和,跟國內的很多老一輩企業家不一樣。
國內的富豪,大多牛氣哄哄,說一不二。
就是那種說著謙和的話,但在他心裏,依然是天第一,他第二的架勢。
李超人又說道:“不過我現在已經不過問公司事務了,現在企業是大巨在管理。大巨啊。”
“爸。”
“以後要跟蘇總多交流,九神集團能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發展的這麽好,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是的,爸。我以後一定跟蘇總多學習。”
其實李嘉誠兩個兒子的年紀,都超過了50歲,給蘇哲當爸都綽綽有餘了。
不過蘇哲現在的身份地位,給李超人當個晚輩,那肯定沒問題。
但他兩個兒子,那肯定隻能以平輩相交了。
一個是創一代,一個是富二代。
找到話頭,李大巨開口說道:“蘇總在緬北的事我也聽說了,關貿協議通過以後,口岸正常化、便捷化,我相信特區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旅遊事業。”
李大巨主動提及,蘇哲心裏很是高興,他說道:“是的,這次去京都收獲還是很大的。上麵還親口對我說,跨國高速鐵路的事,是可以研究的。如果高速鐵路一旦上馬,那特區和國內的聯動就更加深了。而我的執政策略一定是開放的,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我的目標是向新加坡看齊。”
李大巨點點頭道:“這是好事啊,本身蘇總實力就很強。加上這些政策便利,我相信特區的發展一定會很快的。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過去考察一下,看看投資機會。”
蘇哲笑道:“那我肯定掃榻相迎,歡迎你來特區考察。”
這時,一直沒開口的李小凱說道:“我也相信特區一定會發展的很好,可是要追上新加坡的話,恐怕有些難。畢竟新加坡是海貿的重要中轉站,轉口貿易在世界範圍內排名都靠前的城市。特區在內陸,在產業優勢上,恐怕還有很大的距離。”
李小凱是典型的西方思維模式,他從小就被送出去讀書,一直到大學畢業才迴來。
他除了長相,已經基本西化。
像這種第一次吃飯,當麵質疑的話,華人一般是不會開口的。
華人一般比較講究照顧臉麵,而西方思維是有什麽就說什麽。
蘇哲解釋道:“在地緣上,確實沒法跟新加坡比優勢。但時代在發展,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就像李先生最早是從辦工廠開始的,後麵涉及房地產,然後又是海運碼頭,如今又在多國民生能源領域布局,總結的話,就是在做實業。”
李超人點點頭,蘇哲繼續說道:“再看我,我的第一桶金是炒虛擬貨幣得來的。後來建立九神集團從事投資,無論是股票還是期貨,我都有做。可唯獨,目前我沒有從任何實業上獲得迴報。”
李超人繼續點頭,他的兩個兒子也陷入思考。
蘇哲繼續說道:“新加坡的轉口貿易,其實就是實業的代表。當然他現在叫金融中心,也是從貿易中聚集商業公司,然後慢慢進化而來。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全球信息化的現在,這些金融公司在不在貿易發生地,其實都沒關係。”
“我其實想表達的是,現在這個時代。無論是個人或者是城市,其實不一定完全需要依托於地緣上的優勢才能發展。”
“打個比方,我沒有一克黃金。但我在特區搞一個全球黃金交易所,我敢說,全球前十的投行,都會做我的代理商。同理,其他的金融衍生品,我都可以做。幣圈就不用說了,當著李先生麵,我說句張狂的話,我在幣圈,那就是神。我已經和彼岸交易所談好了,它馬上就入駐特區,在這裏建立實體總部。”
蘇哲句句擲地有聲,他在李超人麵前侃侃而談。
這種自信,來自於財富,來自於戰績。
一個可以讓泰國金融風雲變幻的人,他說的話,值得任何人深思。
李小凱雖然也很有商業天賦,但與他爹相比,那眼光就短淺了太多。
當年手握20%藤訊的股份,本來可以成為一段傳奇的金手指投資。
結果早早就清倉走人了,成為一個大笑話。
但不可否認,商業能力和見識還是有的。
所以蘇哲的一段話,他聽懂了。這話如果別人說,他還能噴一句口出狂言。
但這話是蘇哲說的,他根本無法質疑,因為蘇哲有實現它的實力。
這時,李超人忽然問道:“蘇總,你對國內的房地產行業怎麽看?聽說你之前投資了千達集團。你看好房地產行業會依舊繁榮嗎?”
蘇哲如實的迴答道:“我不看好,我認為房地產行業的泡沫危機即將到來。”
“那你怎麽…”
蘇哲笑道:“我投資千達有一些個人因素,千達王總是我個人比較欽佩的企業家。他求上門,我也不忍拒絕。另外,他畢竟是做商業地產。現在也轉型為商業管理,不再持有物業,與傳統的房企產開發企業還是有區別的。”
李超人點點頭道:“原來是這樣,我其實也覺得國內的房地產泡沫有些嚴重了,存量房太多了,根本無法消化。所以我準備不再增加土地儲備,現有的庫存慢慢消化掉。”
麵對蘇哲的坦誠,李超人也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蘇哲的判斷來自於後世看到的場景,本質上就是個馬後炮,事後諸葛亮。
但李超人,卻實實在在的有超人的眼光。
他就在這幾年,公開講話讓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
而在國內,就是這兩年,網絡媒體大喊李超人要跑,然後各種惡評都出來了。
蘇哲就覺得很搞笑。
我覺得它要跌,然後我抱著死扛?
不知道那些罵的人,要知道跌,能不能選擇扛著不賣。
而且蘇哲非常討厭製造這種輿論的行為。不管是哪個富豪,人家合法賺錢,就應該允許人家合法轉移資產。
搞什麽道德綁架,這完全就是耍流氓的行徑。
市場不自由,嚐惡果的往往是自己。
你家賺錢你家花,一分別想帶迴家?
要真成這樣了,誰特麽還往你家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