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全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眾人皆緘默不語。


    有些人心中暗自思忖著是否要依循以往的慣例,向皇帝請辭。


    畢竟,通常情況下,隻要他們使出這一招,皇帝往往會立刻亂了陣腳,忙不迭地挽留並作出讓步。


    然而,此時此刻,他們卻沒有絲毫這樣做的勇氣。


    如今的大明帝國正呈現出一片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景象。隻要大家勤勤懇懇、盡心盡力地做事,將來必定能夠在史冊之上留下光輝的一筆。


    當然,更為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在他們身後,有著數不清的人對他們所占據的職位虎視眈眈。


    這些人都眼巴巴地盼望著能有機會取而代之。若是他們膽敢貿然提出辭職,恐怕上午剛遞上去辭呈,下午甚至當晚便會有人毫不費力地接替他們的位置,而且極有可能實現無縫對接。


    現場有許多人的目光都悄悄地投向那些禦史和督察院的官員們,並不斷地向他們使著眼色,那眼神仿佛在傳遞著一種無聲的信息:


    “嘿,輪到你們登場啦!”


    因為按照過往的經驗來看,每當皇帝做出一些違背祖宗製度的舉動時,這群人總是最為活躍、反應最為激烈的。


    他們往往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義正言辭地指責皇帝的過錯,有時甚至不惜以頭撞柱來阻止皇帝的恣意妄行。


    然而,令人感到詫異的是,今日這些平日裏威風凜凜的禦史和督察院官員們卻一個個噤若寒蟬,絲毫沒有要挺身而出的跡象。


    原因無他,實在是因為他們心中充滿了恐懼。


    這恐懼的源頭首先便是對於眼前這位皇帝行事風格的了解——大家心裏都清楚得很,如果他們膽敢在此刻貿然行動,這位皇帝說不定真的會毫不留情地下令讓他們撞死在柱子上。


    千萬別懷疑這位皇帝有沒有這樣的決心,


    這位做的出來。


    其次,就算這些人拚盡全力去撞得頭破血流、粉身碎骨,也絕對無法撼動既定的結局分毫。


    不僅如此,他們的名聲恐怕會因此變得聲名狼藉,遺臭萬年。


    要知道,以如今這位聖上所擁有的崇高威望,再加上其牢牢把控住那能夠左右人心、引導輿論走向的喉舌利刃,最終究竟會怎樣評價他們實在難以預料。


    說不定到時候,他們就會被描繪成奸詐諂媚、心懷不軌的奸臣賊子!


    這對於那些將自身清譽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的人而言,無疑是一記沉重無比的打擊。


    直到此刻,眾人才如夢初醒般地意識到,一直以來被他們視為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強大武器——輿論,竟然早已在不知不覺之中落入了眼前這位皇帝的掌控之中。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默默的低頭。


    毫無疑問,絕大部分人都選擇了保持沉默,他們紛紛低下頭去,同時用眼角餘光小心翼翼地掃視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他們看到了其中一些人,這些人的表情各異,但無一例外,從他們那緊繃的麵容和凝重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們絕對是朱由檢的鐵杆支持者。


    倘若此刻有誰敢貿然站出來表示反對,恐怕等待他的結局將會無比淒慘。


    這些人當廷殺人都是有可能的。


    於是,眾人沉默之下,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在如此重大的“取消內閣”事件麵前,居然僅有最初的施鳳來曾經嚐試過做出反抗。


    其餘眾人,盡管心中或許各有所思,但卻沒有一人願意充當這隻首先出頭的鳥兒。


    朱由檢穩穩地坐在高位之上,將場下眾人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看到這樣的情景,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這笑容之中,既有對自己掌控局勢能力的自信,又似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謀略與盤算。


    “好,即刻起傳詔天下,內閣取消。不過諸位閣老所擔任的各部尚書之職位依舊保持不變!朕不希望僅僅因為這麽一次看似簡單的改革就鬧出什麽亂子來。”


    朱由檢的聲音迴蕩在朝堂之上,雖然語氣平和,但其中蘊含的威嚴卻讓每一個人都不敢輕視。


    然而,聽到這句話後,在場眾人的臉上無一不是露出了苦澀的笑容。


    簡單的改革?


    這怎麽可能呢?


    這可是足以載入史冊、開天辟地般的重大變革啊!要知道,自明朝建立以來,內閣製度一直存在並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今突然宣布取消,其影響之大簡直難以想象。


    而就在這時,那些朱由檢的忠實擁護者們,在朱由檢話音剛落之際,便迫不及待地紛紛站了出來。


    他們振臂高唿道:“陛下聖明!聖天子臨朝乃是我大明之福啊!”


    這些人的唿喊聲響徹整個朝堂,仿佛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向其他人證明這次改革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可實際上,更多的大臣們心中卻是充滿了憂慮和不安。


    可麵對皇帝的旨意,他們又能如何?


    隻能默默地接受這個現實,並祈禱能出現改變的征兆……


    所以眾人即便心中有諸多不滿和怨言,此刻也隻能強忍著,默默地捏著鼻子認下這一切。


    原因無他,實在是無人膽敢站出來說出那個“不”字啊!


    尤其是次日在那溫暖的閣樓裏召開的小型會議,更是平靜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按理說,內閣取締一事本該引發軒然大波,成為朝野上下熱議的焦點話題。


    這樣重大的變故理應讓與會者們議論紛紛、爭執不休才對。


    可現實卻是,整個會場鴉雀無聲,甚至連一絲一毫的騷亂跡象都未曾出現。


    那些曾經顯赫一時的內閣成員們,諸如施鳳來、孫承宗、溫體仁,他們頭頂上象征著無上榮耀與權力的大學士頭銜已然全部被剝奪。


    盡管如此,竟沒有哪怕一人敢於真正地撂下手中的擔子,選擇一走了之。


    令人詫異,


    仿佛所有人都對此緘默不語,依舊按部就班地做著自己手頭的事情。


    平靜的可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朱由檢留過學的,絕不吊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秧子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秧子青並收藏我朱由檢留過學的,絕不吊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