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擦嘴角的血跡,我猶如行屍走肉一樣。就這樣渾渾噩噩的走在街上,我為什麽突然或者說不是突然,“啊,對,我已經不是人類了。”我似乎確認了自己的想法。
“算了,就這樣吧。”我或許是出於自我安慰,完全不想要想有關我的食物的問題了,“天亮了啊。”我抬頭看著升起的初陽,陽光似乎對於我並沒有什麽威脅,“那麽要不要去吃個早飯呢?”或許是出於某種我自己都不清楚的心思,我隨便挑了個早餐攤,眼睛則是被我利用從小混混那裏搶來的眼鏡擋了起來。
“老板,給我來兩根油條,一碗豆漿。”我坐在一個小桌子邊。
“好嘞,稍微等一下。”老板把麵放進油鍋裏麵,刺啦刺啦的聲音一下子就響了起來。
可是讓我心中一驚的是,聞著油炸的味道,竟然沒有一丁點香的感覺,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惡心感。
“給你。”老板端上來一碗豆漿,然後又遞上來一個小金屬托盤,上麵擺著兩根油條。
“謝謝。”我向著老板點了點頭,“麻煩你了。”
“沒事,沒事,那裏有小鹹菜,你如果需要的話可以自己去盛。”老板指了指自己的電三輪,然後就接著忙去了。
“小鹹菜?”我走到電三輪旁邊,然後拿出一個小碟子給自己盛了一盤,問這那個味道同樣讓我反胃。
“希望我還吃的下去。”我夾起油條放進嘴裏,一股惡臭傳了過來,就像是地溝油的味道一樣,油條鬆脆的口感就像是一片片木頭屑一樣,我下意識的端起來豆漿喝了一口,隻不過豆漿入口,一股沙沙的口感,喝下一口就像是再喝泥漿一樣,我的胃直接就頂了上來。
“哦……”我強忍著惡心咽了下去,感覺自己的胃都要爛掉了。
“怎麽了?”老板似乎注意到我的異常,“我做的飯不和你的胃口?”
“沒事,沒事。”我的臉色有些難看,隻不過還是強忍著不適,再次喝了一口豆漿,然後吃了一口油條,“做的很好吃。”我死命的把口中的食物咽了下去,衝著老板笑了一下。
“真的沒問題?”老板還是有些擔憂,“要是身體不舒服的話就說就好了。”說完老板就離開了我的身邊。
“這簡直就像是上刑一樣,估計就算是貝爺也沒有吃過這種口味的東西吧。”我苦笑著搖了搖頭,再次喝了一口豆漿,我現在感覺自己的嘴巴已經麻木了,有一種完全感覺不出來自己到底吃了些什麽的感覺。
“謝謝。”我終於吃完了兩根油條和一碗豆漿,然後把錢遞給了老板。
離開了早餐攤,我不服輸的來到了一個零食店,我在裏麵尋覓著,可是進了零食店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進了垃圾場一樣,那種味道簡直快要把我逼瘋了。
我在店員古怪的視線下離開了零食店,隨處找了一個咖啡店坐了下來,可能因為還是上午的原因,並沒有多少人在,店員很快就來到了我的身邊。
“您想喝些什麽?”店員很有禮貌的問著我。
“嗯……”我突然被一陣香氣吸引,“這是什麽味道?”
“嗯……”店員很明顯沒有想到我會問這個問題。
“嗯,那個應該是烤咖啡豆的味道吧。”店員不確定的說道。
“這樣啊,那麽麻煩幫我來一杯咖啡好了。”我笑了笑對著店員說道,“那個味道似乎很香。”
“要原味的?還是焦糖?拿鐵?或者是卡布奇諾?”店員疑惑的問道。
“嗯,給我一杯特濃吧。”我衝著店員說道。
“嗯,好的。”店員點了點頭,然後就離開了。
我並不想就這樣坐著,我起身來到了吧台或者說收銀台,看著一個店員正在處理咖啡豆。
“呃,你好?”似乎被我注視的不好意思了,店員有些苦惱的看著我。
“沒事,我就是看看。”我聳了聳肩,然後默默地享受著咖啡豆的香味。
“很喜歡?要不要試試?”店員似乎看出來我對於這個很感興趣,對著我做了個請的手勢。
“嗯,不不,我隻是對於咖啡豆比較感興趣。”我不好意思的說道。
“咖啡豆?”店員輕輕笑了一下,“廣義的講世界上有2種咖啡豆,阿拉比卡豆和羅伯斯塔豆。要了解生產咖啡的國家,最理智實用之法,是將它們分類為世界三大主要咖啡栽培生長地區:非洲、印度尼西亞及中南美洲。一般來說,鄰近生長的咖啡都有相似的特色。如果一個特定的豆子缺貨,製造綜合品的廠商買家,一般就會找附近的國家。做綜合品的會說:我想用一個“中”的。這表示要清淡可口、充滿活力的中美洲豆子。又或許加個“非洲”更有滋味。非洲是長滿野味豆子的土地;又譬如用“印度尼西亞”作為基礎。因為沒有其它的豆子有如此富威力、飽滿的口感。
豆子依生長地區的不同而有味道差異。影響味道的因素是咖啡樹的品種類別、生長的土壤性質、栽培園的氣候及海拔、采摘成果的謹慎、以及豆子處理的過程等。這些要素依地區而異,而烘培商及綜合廠商尋找各區域的特性,使綜合品有其獨特的典型風味。”
“一個咖啡豆還有這麽多的門道?”我感興趣的說道,隨手拿起一顆咖啡豆放進嘴裏,然後默默地嚼了起來,完全不同於吃東西的時候的感覺,反而有一些讓我似乎迴到了當人的感覺,那種品嚐美味的感覺。
“咖啡豆不僅僅是有著產地的問題,什麽時候喝也是一個問題。選用新鮮的咖啡豆。在購買時注意豆的顏色和顆粒的大小是否一致,好的咖啡豆外表光鮮有光澤,並帶有濃鬱的香氣而沒有混入異味。不論是哪一種咖啡豆,新鮮度都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選購時,抓一兩顆咖啡豆在嘴中嚼一下,要清脆有聲(表示咖啡未受潮)、齒頰留香才是上品,但最好還是用手捏捏,感覺一下是否實心,而不是買到脆殼的咖啡。如咖啡豆已失去香味或聞起來有陳味,就表示這咖啡豆已不再新鮮,不適合購買。
剛炒好的咖啡豆並不適合馬上飲用,應該存放一周以便將豆內的氣體完全釋放出來。
咖啡美味之處在於香氣;而香氣會在烘焙完成後的一刻開始流失。無論多貴的咖啡豆,不新鮮的話,味道會大打折扣。意式咖啡老號illy現任掌舵人andreailly在其著作espressocoffee:thescienceofquality裏,有一篇詳述咖啡豆「走味」和不同包裝方法對質量的影響。每公斤咖啡豆,在非飽和的環境下,大概會放出6至10公升二氧化碳,相當於豆總重量的1%至1.2%。當中三成半,是在烘焙後首3天排出。而隨著二氧化碳排走的,還有等量的芳香揮發物(vtilearomatics)。亦即是說,有一些味道,在咖啡豆炒畢首3天不喝便會消散。而作者進一步提到,不新鮮的豆,不單「走」了好的味道,亦同時會製造出壞的味道來。豆內的化合物受氧化(oxidation)影響,味道會變得負麵。所以在超市貨架上的咖啡,一般都會略帶油脂味。因為從外國烘焙、進口到上架,一般要數個月。「賞味期」(注:不是有效日期)早就過了。
一般來說,咖啡的最佳飲用期為炒後一周後,此時的咖啡豆最新鮮,香味(aroma)口感的表現最佳。
另外,咖啡豆的純度也是另一個考慮因素,內行人選咖啡,倒不見得是看顆粒的大小,而是抓一把單品咖啡豆(regionalcoffee),大約數十顆的份量,看一看每顆單豆的顏色是否一致,顆粒大小、形狀是否相仿,以免買到以混豆偽裝的劣質品。但如果是綜合豆(blendedcoffee),大小、色澤不同是正常的現象。另外重火和中深的焙炒****造成咖啡豆出油,可是較淺焙炒的豆子如果出油,則表示已經變質,不但香醇度降低,而且會出現澀味和酸味。總之在選購咖啡時應注意其新鮮度、香味和有無陳味,而理想的購買數量是以半個月能喝完為宜。”店員一說起來咖啡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andreailly對咖啡包裝和保持質量做了相當多的科學研究。他認為炒好的咖啡在包裝前需要在可監控的環境下熟成(aging)。因為熟成的咖啡豆味道更穩定。但他亦明確指出,aging和stale的界定很模糊。筆者認為,這正是坊間對「養豆」觀念的盲點。所謂養豆,是類似紅酒開瓶後需要適度氧化才變得順喉和有層次;但放得久了,酒又會變酸。剛炒好的咖啡豆有時會帶青澀(grassy,peasy),此味道隔一晚後便會消失。另一方麵,新豆有一股出爐麵包的味道,堅持養豆的人可能未曾品嚐。在筆者的咖啡店,剛炒好的豆待上一晚便會上架。味道雖然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客人亦可視之為一份額外旅程,見證著咖啡如花開花落般的起伏變遷。當然,要棄掉已炒了兩周的豆,是做精品咖啡店基本的堅持。”
“呃。”我愣愣的看著端上來的一杯咖啡,突然感覺自己喝的並不是咖啡,而是一種文化。
“咖啡的泡法也有很多種,其中有濾紙衝泡,法蘭絨濾網衝泡,蒸氣加壓煮咖啡器,虹吸式,水滴法和濾壺式,每一種方法根據時間,水,哪怕是衝水的位置不同都會使得咖啡最後呈現出不同的味道。”店員一邊說著一邊為我介紹著每一樣器具,“我個人比較喜歡水滴式,那樣一點一點看著咖啡出來,我覺得是一種無上的享受。”
“真好。”我羨慕的說了一聲,“人可以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奉獻自己的一生,還真是讓人羨慕呢。”
“哈,你就沒什麽追求?”店員笑了。
“暫時沒有。”我搖了搖頭,把錢放在桌子上,然後就離開了這個小店。
“算了,就這樣吧。”我或許是出於自我安慰,完全不想要想有關我的食物的問題了,“天亮了啊。”我抬頭看著升起的初陽,陽光似乎對於我並沒有什麽威脅,“那麽要不要去吃個早飯呢?”或許是出於某種我自己都不清楚的心思,我隨便挑了個早餐攤,眼睛則是被我利用從小混混那裏搶來的眼鏡擋了起來。
“老板,給我來兩根油條,一碗豆漿。”我坐在一個小桌子邊。
“好嘞,稍微等一下。”老板把麵放進油鍋裏麵,刺啦刺啦的聲音一下子就響了起來。
可是讓我心中一驚的是,聞著油炸的味道,竟然沒有一丁點香的感覺,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惡心感。
“給你。”老板端上來一碗豆漿,然後又遞上來一個小金屬托盤,上麵擺著兩根油條。
“謝謝。”我向著老板點了點頭,“麻煩你了。”
“沒事,沒事,那裏有小鹹菜,你如果需要的話可以自己去盛。”老板指了指自己的電三輪,然後就接著忙去了。
“小鹹菜?”我走到電三輪旁邊,然後拿出一個小碟子給自己盛了一盤,問這那個味道同樣讓我反胃。
“希望我還吃的下去。”我夾起油條放進嘴裏,一股惡臭傳了過來,就像是地溝油的味道一樣,油條鬆脆的口感就像是一片片木頭屑一樣,我下意識的端起來豆漿喝了一口,隻不過豆漿入口,一股沙沙的口感,喝下一口就像是再喝泥漿一樣,我的胃直接就頂了上來。
“哦……”我強忍著惡心咽了下去,感覺自己的胃都要爛掉了。
“怎麽了?”老板似乎注意到我的異常,“我做的飯不和你的胃口?”
“沒事,沒事。”我的臉色有些難看,隻不過還是強忍著不適,再次喝了一口豆漿,然後吃了一口油條,“做的很好吃。”我死命的把口中的食物咽了下去,衝著老板笑了一下。
“真的沒問題?”老板還是有些擔憂,“要是身體不舒服的話就說就好了。”說完老板就離開了我的身邊。
“這簡直就像是上刑一樣,估計就算是貝爺也沒有吃過這種口味的東西吧。”我苦笑著搖了搖頭,再次喝了一口豆漿,我現在感覺自己的嘴巴已經麻木了,有一種完全感覺不出來自己到底吃了些什麽的感覺。
“謝謝。”我終於吃完了兩根油條和一碗豆漿,然後把錢遞給了老板。
離開了早餐攤,我不服輸的來到了一個零食店,我在裏麵尋覓著,可是進了零食店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進了垃圾場一樣,那種味道簡直快要把我逼瘋了。
我在店員古怪的視線下離開了零食店,隨處找了一個咖啡店坐了下來,可能因為還是上午的原因,並沒有多少人在,店員很快就來到了我的身邊。
“您想喝些什麽?”店員很有禮貌的問著我。
“嗯……”我突然被一陣香氣吸引,“這是什麽味道?”
“嗯……”店員很明顯沒有想到我會問這個問題。
“嗯,那個應該是烤咖啡豆的味道吧。”店員不確定的說道。
“這樣啊,那麽麻煩幫我來一杯咖啡好了。”我笑了笑對著店員說道,“那個味道似乎很香。”
“要原味的?還是焦糖?拿鐵?或者是卡布奇諾?”店員疑惑的問道。
“嗯,給我一杯特濃吧。”我衝著店員說道。
“嗯,好的。”店員點了點頭,然後就離開了。
我並不想就這樣坐著,我起身來到了吧台或者說收銀台,看著一個店員正在處理咖啡豆。
“呃,你好?”似乎被我注視的不好意思了,店員有些苦惱的看著我。
“沒事,我就是看看。”我聳了聳肩,然後默默地享受著咖啡豆的香味。
“很喜歡?要不要試試?”店員似乎看出來我對於這個很感興趣,對著我做了個請的手勢。
“嗯,不不,我隻是對於咖啡豆比較感興趣。”我不好意思的說道。
“咖啡豆?”店員輕輕笑了一下,“廣義的講世界上有2種咖啡豆,阿拉比卡豆和羅伯斯塔豆。要了解生產咖啡的國家,最理智實用之法,是將它們分類為世界三大主要咖啡栽培生長地區:非洲、印度尼西亞及中南美洲。一般來說,鄰近生長的咖啡都有相似的特色。如果一個特定的豆子缺貨,製造綜合品的廠商買家,一般就會找附近的國家。做綜合品的會說:我想用一個“中”的。這表示要清淡可口、充滿活力的中美洲豆子。又或許加個“非洲”更有滋味。非洲是長滿野味豆子的土地;又譬如用“印度尼西亞”作為基礎。因為沒有其它的豆子有如此富威力、飽滿的口感。
豆子依生長地區的不同而有味道差異。影響味道的因素是咖啡樹的品種類別、生長的土壤性質、栽培園的氣候及海拔、采摘成果的謹慎、以及豆子處理的過程等。這些要素依地區而異,而烘培商及綜合廠商尋找各區域的特性,使綜合品有其獨特的典型風味。”
“一個咖啡豆還有這麽多的門道?”我感興趣的說道,隨手拿起一顆咖啡豆放進嘴裏,然後默默地嚼了起來,完全不同於吃東西的時候的感覺,反而有一些讓我似乎迴到了當人的感覺,那種品嚐美味的感覺。
“咖啡豆不僅僅是有著產地的問題,什麽時候喝也是一個問題。選用新鮮的咖啡豆。在購買時注意豆的顏色和顆粒的大小是否一致,好的咖啡豆外表光鮮有光澤,並帶有濃鬱的香氣而沒有混入異味。不論是哪一種咖啡豆,新鮮度都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選購時,抓一兩顆咖啡豆在嘴中嚼一下,要清脆有聲(表示咖啡未受潮)、齒頰留香才是上品,但最好還是用手捏捏,感覺一下是否實心,而不是買到脆殼的咖啡。如咖啡豆已失去香味或聞起來有陳味,就表示這咖啡豆已不再新鮮,不適合購買。
剛炒好的咖啡豆並不適合馬上飲用,應該存放一周以便將豆內的氣體完全釋放出來。
咖啡美味之處在於香氣;而香氣會在烘焙完成後的一刻開始流失。無論多貴的咖啡豆,不新鮮的話,味道會大打折扣。意式咖啡老號illy現任掌舵人andreailly在其著作espressocoffee:thescienceofquality裏,有一篇詳述咖啡豆「走味」和不同包裝方法對質量的影響。每公斤咖啡豆,在非飽和的環境下,大概會放出6至10公升二氧化碳,相當於豆總重量的1%至1.2%。當中三成半,是在烘焙後首3天排出。而隨著二氧化碳排走的,還有等量的芳香揮發物(vtilearomatics)。亦即是說,有一些味道,在咖啡豆炒畢首3天不喝便會消散。而作者進一步提到,不新鮮的豆,不單「走」了好的味道,亦同時會製造出壞的味道來。豆內的化合物受氧化(oxidation)影響,味道會變得負麵。所以在超市貨架上的咖啡,一般都會略帶油脂味。因為從外國烘焙、進口到上架,一般要數個月。「賞味期」(注:不是有效日期)早就過了。
一般來說,咖啡的最佳飲用期為炒後一周後,此時的咖啡豆最新鮮,香味(aroma)口感的表現最佳。
另外,咖啡豆的純度也是另一個考慮因素,內行人選咖啡,倒不見得是看顆粒的大小,而是抓一把單品咖啡豆(regionalcoffee),大約數十顆的份量,看一看每顆單豆的顏色是否一致,顆粒大小、形狀是否相仿,以免買到以混豆偽裝的劣質品。但如果是綜合豆(blendedcoffee),大小、色澤不同是正常的現象。另外重火和中深的焙炒****造成咖啡豆出油,可是較淺焙炒的豆子如果出油,則表示已經變質,不但香醇度降低,而且會出現澀味和酸味。總之在選購咖啡時應注意其新鮮度、香味和有無陳味,而理想的購買數量是以半個月能喝完為宜。”店員一說起來咖啡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andreailly對咖啡包裝和保持質量做了相當多的科學研究。他認為炒好的咖啡在包裝前需要在可監控的環境下熟成(aging)。因為熟成的咖啡豆味道更穩定。但他亦明確指出,aging和stale的界定很模糊。筆者認為,這正是坊間對「養豆」觀念的盲點。所謂養豆,是類似紅酒開瓶後需要適度氧化才變得順喉和有層次;但放得久了,酒又會變酸。剛炒好的咖啡豆有時會帶青澀(grassy,peasy),此味道隔一晚後便會消失。另一方麵,新豆有一股出爐麵包的味道,堅持養豆的人可能未曾品嚐。在筆者的咖啡店,剛炒好的豆待上一晚便會上架。味道雖然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客人亦可視之為一份額外旅程,見證著咖啡如花開花落般的起伏變遷。當然,要棄掉已炒了兩周的豆,是做精品咖啡店基本的堅持。”
“呃。”我愣愣的看著端上來的一杯咖啡,突然感覺自己喝的並不是咖啡,而是一種文化。
“咖啡的泡法也有很多種,其中有濾紙衝泡,法蘭絨濾網衝泡,蒸氣加壓煮咖啡器,虹吸式,水滴法和濾壺式,每一種方法根據時間,水,哪怕是衝水的位置不同都會使得咖啡最後呈現出不同的味道。”店員一邊說著一邊為我介紹著每一樣器具,“我個人比較喜歡水滴式,那樣一點一點看著咖啡出來,我覺得是一種無上的享受。”
“真好。”我羨慕的說了一聲,“人可以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奉獻自己的一生,還真是讓人羨慕呢。”
“哈,你就沒什麽追求?”店員笑了。
“暫時沒有。”我搖了搖頭,把錢放在桌子上,然後就離開了這個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