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下法門後,劉邦為李小蘭解釋了一些修行上的疑難之處。


    思忖片刻,又對李小蘭道:“我給你念一首詩,你日後每日誦讀揣摩,也能養煉自己的劍心。


    你的劍心,便是心之氣所在。


    溫養積累愈多,以後燃亮心火,受益就愈多,修成的風雷秘劍威能愈強。”


    “是,師父。”李小蘭低眉順眼,很好奇呢能養蘊自己劍心的詩歌會是什麽?


    “天下都遊半日功,不須跨鳳與乘龍。


    偶因博戲飛神劍,摧卻終南第一峰!”


    一首詩念完,李小蘭眼中已是異彩連連。


    劍客的恣意豪縱,瀟灑寫意在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讓她不由得心向往之。


    這一整日,劉邦便在教導李小蘭修持風雷秘劍之中渡過。


    直到傍晚吃過晚飯後,李小蘭才戀戀不舍地與師父道別,離開了他的院子。


    他總算有些空閑,在院裏練了幾遍養身拳,讓精氣逐漸被調動開,自去屋裏取了精元丹、赤神蜂蜜服食修煉。


    隨著他吸納精氣元陽愈多,搬運調遣諸氣之能便愈強。


    如今已經可以同時服下精元丹與赤神蜂蜜,一心二用,一邊調集精氣煉入自身以增壯體魄,一邊煉化元陽入心田,以凝練純陽光點。


    每日修煉消耗之下,他從飛熊那裏拿來的精元丹還剩三顆,且能支撐幾日。


    其實飛熊所煉的精元丹,一顆能抵正常四五顆。


    劉邦還將精元丹給李小蘭吞服煉化過一些,她的體質較差,也煉化不了多少。


    然而,他的赤神蜂蜜就隻剩今天這一碗。


    吃完之後,再聚集陽氣,就隻能煉化吸納院內遊散的雜蕪陽氣。


    以及靜等種在關白河體內的那一縷純陽氣的養成。


    精元丹與赤神蜂蜜先後下肚,劉邦隨即分神二用,一邊運轉鯨吞法以煉化滾滾精氣,一邊運轉煉陽真解以匯集元陽。


    此番修煉一直持續了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之後,劉邦霍然張目,雙眼裏霎時金光升騰,良久之後方才消寂下去。


    他心念一動,周身氣息交替,精氣內煉,而純陽外擴。


    轟!


    宛若一座火爐在院子裏爆炸開來,烈烈陽氣直衝出小院外,將圍攏著小院的陰氣灰霧都焚燒大片!


    位於心田的純陽光點,今夜徹底煉成,已凝成鴿卵大小!


    劉邦旋即將外擴陽氣、匯同小院裏的雜蕪陽氣一並吸納,再度以煉陽真解煉去雜蕪,隻留純陽之氣紮根於丹田,凝練成渺若微塵的一個光點。


    丹田,是他凝聚第二個純陽光點的所在!


    為第二個純陽光點打下根基之後,劉邦停止了修煉,迴到臥房裏。


    坐在書桌前,他麵露沉思。


    自己的體魄增壯已完成初步目標。


    現下點燃心火,踏入照之境,必然能照出一身銅筋鐵骨。


    ‘銅筋鐵骨’比前世的‘金身玉骨霜雪髓’要差至少五個層次,但原身根基如此,能把體魄增壯到這種程度已屬不易。


    想更進一步,唯有服食能提升人資質,甚至令人脫胎換骨的金丹大藥。


    大元五行丹便屬此類。


    然而,金丹大藥價值連城,自己身處荒僻山野,卻沒有機會獲得。


    就連其中最低等的大元五行丹,有飛熊每日搜尋,至今也沒找到其中任一味主藥。


    此事隻能循序漸進,徐徐圖之。


    好在能映照出銅筋鐵骨,就算是夯實了根基。


    如此點燃心火,自身成長下限低是低了點,但至少上限不會被封鎖。


    踏入照之境後,可以繼續搜尋靈藥金丹,提升資質。


    日後再煉就九大純陽光點,返化後天太陽神胎,那就與前世雖仍有差距,但差距總算不大了。


    現在,自己該考慮養煉心氣,點燃心火之事了。


    前世自己靜讀道藏,參悟黃庭,養出一道‘清淨自然,赤心體道’之心氣。


    此氣雖妙,但與自己的純陽元神甚不匹配,甚至有所衝突。


    今世不必再走前世的路。


    得好好想一想,要養出怎樣一道心氣?


    如今太陽消失,諸邪流雜大地,天道難明,正是匡正大道之時。


    不妨養出一道浩然正氣。


    此亦能與自己的純陽元神、日後的後天太陽神胎相配,更合冥冥之中的規律,太陽一出,諸邪避退!


    ……


    “唿……”


    劉邦定下心念,便開始思索如何養煉浩然正氣。


    這個世界,還未聽說溫養出浩然正氣的先例。


    但在劉邦穿越之前的那個世界,自孟子提出浩然正氣的這一概念之後,以言行養浩然氣,為天地立心,匡扶社稷正道,已是一個國度絕大多數生民的信念。


    ‘不妨就以孟聖提出浩然正氣之概念的那篇文章,作為自己溫養浩然正氣的起始。’


    心氣溫養,講究無有根脈,如此養出的心氣方才隻屬於自己。


    現今多數修行者為求速成照之境,uu看書ww.uukanshu.cm已不太遵循這一原則。


    但劉邦卻知道,不遵循這一原則的後果是什麽。


    ——如果自己所養之心氣,有跡可尋,那它就既可以屬於自己,亦可以屬於別人,更可被天道窺知。


    如此,便有根基被道鬼吞噬之危。


    重活一遭,劉邦不會再讓自己麵臨如此兇險。


    以自己穿越前的那一個世界,聖者賢明的文章養煉浩然正氣,正合了‘無有根脈’這個原則。


    因為,穿越前的那個世界,經劉邦幾世推演,已能確定。


    那方世界早已湮滅於亙古歲月裏。


    自己能來到這個世界,隻是一個偶然。


    既然如此,那方世界所存在的東西,也就隻獨屬於自己這個唯一的後人。


    劉邦排除雜念,拿起一支毛筆,蘸了蘸墨水,提筆寫下: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何所謂浩然之氣?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


    一個個墨字落於紙麵。


    屋外天空,橫過一道道雷光,竟將大地映照得比白晝還要亮堂。


    堂皇雷光之下,包圍著劉邦小院的陰氣紛紛流散,退避三舍,仿佛屋內蘊藏著讓它們恐懼的事物。


    劉邦提筆寫字,渾然忘我。


    在他頭頂,虛空似乎裂開了一道縫隙,趕在陰煞充塞,填補縫隙之前,內中降下濛濛清光,融於劉邦體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的我又要轉世重修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野大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野大刀客並收藏無敵的我又要轉世重修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