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溫柔懇請太後賜婚
嫡女歸來:皇叔,本妃有喜了 作者:王大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坐在旁邊的顧含嬌看似雲淡風輕,實際上心裏麵說不上來的不是滋味。
怎麽什麽好事都讓顧清婉給趕上了,要是顧清婉真的成功了,那麽以後豈不是要成為她的長輩了,見麵行禮不說還要叫上一聲皇嬸。
想到此處,顧含嬌早就趁人不注意找了一個小宮女。
她給了小宮女一個玉鐲子讓她去給太後宮裏的溫小姐報信兒去了,隻是這個溫小姐怎麽行動這麽慢,不是傳言她心悅楚王很久了嗎,再不來,可就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臣女顧清婉拜見皇上。”
“起來吧,剛才楚王的話你也聽到了,朕想聽聽你的意思,雖然是皇家,但是也不能強迫人家姑娘嫁人的道理。”
作為一個姑娘,顧清婉的臉紅的像熟透的蘋果一樣,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迴答才好了。
寧家席上,寧城霖手握著拳頭在桌子下麵,隱忍克製著自己。
寧夫人自然是知道自家兒子的心思,在桌下悄無聲息地握住了寧城霖的手,寧城霖知道自己此刻應該怎麽做但是他卻沒有辦法這樣輕易的放手。
“皇上,臣以為不能隻聽表妹一人所言,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陛下還是要問一下祖父和祖母的意思,畢竟當初您答應了清婉表妹的婚事由祖父和祖母做主的。”
寧夫人歎了一口氣,她這兒子還是沒能忍住,是啊從小喜歡到大的女孩子要嫁給別人了,他總要想辦法為自己爭取一下才是,不然以後想起來也會悔恨終身的。
“寧大公子說的沒錯,那正好老國公和老夫人也在,您二老是什麽意見呢?”
寧老國公那個暴脾氣,直接就要開口拒絕:“老臣自然……”
隻不過被老夫人給攔住了。
她站起身來客氣尊敬地說:“臣婦家中的這個孩子能被楚王看上是三生有幸,不過正如皇上所說,孩子們的事情還是尊重孩子們吧,如果清婉不願意的話,臣婦就算是拚上一家子也要跟皇上爭一爭的。”
這話就很有意思了,他們是開明的長輩,如果孩子們願意那就皆大歡喜,畢竟都要嫁人,隻要不涉及到黨爭那就可以。
寧國公現在的地位很是香都想要咬上一口才行,但是老夫人也說了要是她家孩子不願意,那拚死他們也不會同意的。
蕭玉恆在一旁提醒道:“老夫人,皇叔常年征戰沙場,能夠陪顧大小姐的時間也很少,就算是以後隨軍了,那就意味著和您見麵的次數也不多的,您當真舍得?”
蕭玉恆也不怕得罪楚王了,他必須做點什麽才行,不然顧清婉真的就要成為他的皇嬸了,要是那個樣子,他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皇兒,你瞎操什麽心。”玉貴妃不滿地在上麵小心提醒道,他本來就是戴罪之身,還在這裏惹皇上不高興做什麽。
“母妃,兒子也隻是關心老夫人的身體和心情,眾所周知老夫人是真的把顧大小姐捧在心尖尖的。”
“多謝三皇子的提醒,我寧家世代馬上討生活,多少次在沙場裏麵死裏逃生,早就習慣了,如果清婉選擇了那就是她的命,說不得什麽的,再說我寧家也會以保家衛國為驕傲自豪的,豈會因聚少離多而產生什麽怨言。”
“不是,老夫人,本皇子沒有那個意思……”
壞了,老夫人這樣一說就好像是他故意挑撥寧家和皇室之間的關係似的。
聚少離多什麽意思是在暗示皇上不近人情,一邊讓人上戰場拿命搏,一邊又不放心拿著人家家眷做人質所以才聚少離多的嗎?
果然皇上臉色有些不太好看,玉貴妃瞧見了,連忙笑著打著圓場:“臣妾瞧著,咱們楚王和顧大小姐就很般配呀,隻是不知道顧大小姐什麽意思呀,好歹說上兩句話才好。”
話題一下子拉了迴來,大家重新把目光聚焦到了顧清婉的身上。
顧清婉此刻突然有些緊張了,她不敢抬頭看蕭璟宸,這個人怎麽事先也沒和她說一聲,哪怕是知會一聲也是好的呀。
蕭璟宸也很緊張他雖然知道顧清婉對他有情,但是又怕女孩子臉皮薄拒絕了他。
過了似乎很久,蕭璟宸有些心疼顧清婉了。
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突然有些為難了眼前的這個女孩,他手心都出汗了,上戰場殺敵都沒有這樣的緊張感,他的手握成拳頭又放開,來迴幾次似乎要放棄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顧清婉是以沉默拒絕楚王的求婚的時候。
一雙冰涼的小手握住了他有所舉動的大手,聲音雖然小但是很堅定也很清晰的響徹了大殿的每個角落。
“臣女顧清婉自小心悅楚王,承蒙王爺不嫌棄與臣女兩情相悅,願陛下成全。”
蕭璟宸此刻的心情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才好。
他緊緊握住顧清婉的手,恐怕眼前的人兒突然之間反悔,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蕭璟宸突然一把抱住了顧清婉給拋了起來,這才把呆住的眾人拉迴到現實。
皇上露出了笑顏,眾人也露出了笑顏。
沒有人因為楚王這樣莽撞的舉動而去責怪他不守禮法,反而因為楚王的真情流露而讓大家為他感到高興。
是啊,楚王太不容易了,生生死死多少次這才有個心上人能夠成家了。
此刻的楚王就像是一個孩子一樣,眾位大臣無不感到眼眶一熱,紛紛端起酒杯祝賀。
太子也高興呀,自家皇叔開心了自己就有好日子過了,自家媳婦也不會誤會自己了,現在就更不用擔心自家母後會亂點鴛鴦譜了,而且這樣一來寧家也就安全了。
皇後那邊雖然有些遺憾,但是麵對蕭璟宸她也是能夠釋懷的,這個小叔子的確為了他們一家子吃盡了苦頭,如今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玉貴妃本來是喜歡顧清婉的,也想讓她做兒媳婦,可是看到兒子對顧清婉看的如此重要玉貴妃也是不高興的,就更加不想要顧清婉這個兒媳婦了,如今她嫁給了楚王也算是絕了自家兒子的心思了,所以玉貴妃是高興的。
蕭玉恆坐在那裏喝著悶酒,他可能是最鬱悶的人了,沒想到顧清婉那樣冷清的人竟然對楚王這樣樣貌有殘缺,手裏不知道有多少人命的人。
蕭玉恆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點不好?權利嗎?等到日後他登上了那個位置不比皇叔更加尊貴?顧清婉怎麽就看不清呢?想到這裏蕭玉恆又喝了幾杯。
除了蕭玉恆以外,寧城霖心裏也是五味雜陳,雖然他知道清婉表妹和楚王之間的事情,但是聽心上人親口承認,心裏多少有些難過,畢竟從小他就喜歡這個表妹。
家裏麵也曾暗示過自己是否願意娶她,那時候他有多開心沒人知道,但是他知道日後清婉就是和他共度白頭的人。
老國公雖然也氣的喝起了酒,但是眼裏麵卻是很欣慰的讚賞,楚王是他看著長大的,人品自然是沒話說,雖然年齡大了點,但是卻是清婉的良配。
當然自家孫子的心思他也是知道的,比起楚王來,寧城霖並不能果決的庇護的了,而且清婉嫁給了楚王,對於任何一方來說都是好的,寧家自此也安寧了。
最主要的是,是那個孩子的心願,當然如果清婉不願意,老國公也會如同老夫人說的那樣為了孩子去爭取一把的。
在另一邊,太後宮裏,溫柔接到了消息立刻就慌張了,她顧不上什麽禮儀和形象了,慌裏慌張地跑到了太後休息的寢宮裏麵。
太後正要睡覺,就看到溫柔推開門,哭著跪在了她的床前。
“成何體統!”太後不滿地說道。
“太後,姑母,柔兒也是被逼無奈啊,姑母,求求您幫一幫柔兒吧。”
“怎麽了?”
“剛剛,剛剛有人來說楚王在大殿上跟顧大小姐求婚。”
“顧大小姐?就是寧國公府家的那個?今日哀家賜項圈的孩子?”
溫柔點點頭。
太後想了想,那個孩子禮儀方麵都令人滿意,長相也好,除了性格上有些冷清也沒什麽,“倒是也能配的上宸兒。”
溫柔大驚失色,“姑母!姑母您知道柔兒的心意的啊,求求姑母成全了柔兒。”
太後雖然之前糊塗過,但是能當上太後自然也是有一定的眼界的。
論私心她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娶一個配得上他的女子,也希望能夠拉扯娘家一把,溫柔這孩子也是在自己眼前長大的,論起來她也希望親上加親。
可是兒子的選擇她也是能夠理解的,寧國公的身份足以讓顧清婉那孩子的身份不比別人低,而且還是寧家裏唯一的女孩子,朝堂之事她雖然不過問,但是她也聽皇上說過一兩句關於寧國公的站位很重要。
如今這樣一來,皇上的後顧之憂解了,又是宸兒自己喜歡的,也就罷了。
“姑母,顧大小姐自小長在邊關,根本就配不上表哥的呀,表哥應該有個賢內助才是。”
“孩子,哀家怎能不知道你的心思,隻是宸兒那邊對你似乎……”
“姑母,隻要您老人家給柔兒一個機會,哪怕是側妃也可以,姑母求求您了。”溫柔一邊哭一邊磕頭。
太後到底是有些於心不忍,問道:“那你想如何?”
“柔兒……柔兒懇求姑母能賜柔兒一道懿旨,將柔兒指給楚王。”溫柔想了想還是咬牙說出了自己的訴求。
太後皺了皺眉頭,問:“你想讓下旨賜婚?”
溫柔瞧著太後似乎有些不太高興,於是趕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連忙解釋道:“姑母,柔兒都是為了姑母著想,表哥雖然喜歡那顧大小姐,顧大小姐家勢背景也的確是好,可是到底不是姑母瞧著長大的,相處起來也沒有那麽知根知底。”
瞧著太後在聆聽,溫柔繼續說道。
“溫柔自小就仰慕表哥,表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包括他的喜好,柔兒總是一一記在心上的,姑母您是知道柔兒的心思的,再說如果有了自家人的照顧,姑母也會更放心不是?”
太後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小兒子要娶媳婦,雖然說像他們這樣的家庭用不著處理婆媳關係,但是到底有一個知根知底的還和自己貼心的兒媳婦會更好些。
本來自己和兒子的關係就比較疏遠,如果有一個這樣的人在中間調和著,那她和小兒子之間的距離也會不知不覺之間拉近。
“可是……如果哀家下旨賜婚,會不會惹宸兒不高興呢?”太後也比較憂心這一點,她欠這個孩子太多,所以也很少強迫他做什麽,即便是自己有什麽想法也都會提前和他商量,要不然她早就賜婚了,也不會等到這個時候。
眼瞧著太後似乎有些鬆動了,溫柔繼續再接再厲。
“姑母,柔兒沒有什麽野心的,左右表哥都是王爺,也不會隻有王妃一人,王爺喜歡顧大小姐就娶迴家就是,隻是希望姑母能夠可憐可憐柔兒,哪怕讓柔兒做個側妃也算成全了柔兒的一片癡情啊。”
“什麽!你要做側妃!”太後有些吃驚,“那怎麽行,我們溫家嫡出大小姐怎麽能夠做側妃呢。”
“姑母,柔兒是不會在乎這些的。”
“你不在乎哀家在乎,你父親在乎,整個溫家都在乎!這麽多年你守著宸兒替他在哀家身前盡孝,有哀家在還讓你給人家做了側妃,那整個溫家都會責怪哀家的。”太後有些生氣了,她認為溫家的女兒不該如此卑微的。
可是太後還是有些顧慮,她小心翼翼地問道。
“柔兒,要不哀家問問宸兒,如果他沒有那個意思,哀家親自給你指一門婚事,去做當家主母如何?”
溫柔一聽立刻哭的梨花帶雨,連忙搖頭。
“不,姑母,求求姑母疼疼柔兒,柔兒從來沒有要求過什麽,就這一件事,哪怕是做側妃,柔兒心甘情願,哪怕父親責罰,也問心無悔。”
說罷深深地給太後叩首,久久不願起來。
怎麽什麽好事都讓顧清婉給趕上了,要是顧清婉真的成功了,那麽以後豈不是要成為她的長輩了,見麵行禮不說還要叫上一聲皇嬸。
想到此處,顧含嬌早就趁人不注意找了一個小宮女。
她給了小宮女一個玉鐲子讓她去給太後宮裏的溫小姐報信兒去了,隻是這個溫小姐怎麽行動這麽慢,不是傳言她心悅楚王很久了嗎,再不來,可就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臣女顧清婉拜見皇上。”
“起來吧,剛才楚王的話你也聽到了,朕想聽聽你的意思,雖然是皇家,但是也不能強迫人家姑娘嫁人的道理。”
作為一個姑娘,顧清婉的臉紅的像熟透的蘋果一樣,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迴答才好了。
寧家席上,寧城霖手握著拳頭在桌子下麵,隱忍克製著自己。
寧夫人自然是知道自家兒子的心思,在桌下悄無聲息地握住了寧城霖的手,寧城霖知道自己此刻應該怎麽做但是他卻沒有辦法這樣輕易的放手。
“皇上,臣以為不能隻聽表妹一人所言,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陛下還是要問一下祖父和祖母的意思,畢竟當初您答應了清婉表妹的婚事由祖父和祖母做主的。”
寧夫人歎了一口氣,她這兒子還是沒能忍住,是啊從小喜歡到大的女孩子要嫁給別人了,他總要想辦法為自己爭取一下才是,不然以後想起來也會悔恨終身的。
“寧大公子說的沒錯,那正好老國公和老夫人也在,您二老是什麽意見呢?”
寧老國公那個暴脾氣,直接就要開口拒絕:“老臣自然……”
隻不過被老夫人給攔住了。
她站起身來客氣尊敬地說:“臣婦家中的這個孩子能被楚王看上是三生有幸,不過正如皇上所說,孩子們的事情還是尊重孩子們吧,如果清婉不願意的話,臣婦就算是拚上一家子也要跟皇上爭一爭的。”
這話就很有意思了,他們是開明的長輩,如果孩子們願意那就皆大歡喜,畢竟都要嫁人,隻要不涉及到黨爭那就可以。
寧國公現在的地位很是香都想要咬上一口才行,但是老夫人也說了要是她家孩子不願意,那拚死他們也不會同意的。
蕭玉恆在一旁提醒道:“老夫人,皇叔常年征戰沙場,能夠陪顧大小姐的時間也很少,就算是以後隨軍了,那就意味著和您見麵的次數也不多的,您當真舍得?”
蕭玉恆也不怕得罪楚王了,他必須做點什麽才行,不然顧清婉真的就要成為他的皇嬸了,要是那個樣子,他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皇兒,你瞎操什麽心。”玉貴妃不滿地在上麵小心提醒道,他本來就是戴罪之身,還在這裏惹皇上不高興做什麽。
“母妃,兒子也隻是關心老夫人的身體和心情,眾所周知老夫人是真的把顧大小姐捧在心尖尖的。”
“多謝三皇子的提醒,我寧家世代馬上討生活,多少次在沙場裏麵死裏逃生,早就習慣了,如果清婉選擇了那就是她的命,說不得什麽的,再說我寧家也會以保家衛國為驕傲自豪的,豈會因聚少離多而產生什麽怨言。”
“不是,老夫人,本皇子沒有那個意思……”
壞了,老夫人這樣一說就好像是他故意挑撥寧家和皇室之間的關係似的。
聚少離多什麽意思是在暗示皇上不近人情,一邊讓人上戰場拿命搏,一邊又不放心拿著人家家眷做人質所以才聚少離多的嗎?
果然皇上臉色有些不太好看,玉貴妃瞧見了,連忙笑著打著圓場:“臣妾瞧著,咱們楚王和顧大小姐就很般配呀,隻是不知道顧大小姐什麽意思呀,好歹說上兩句話才好。”
話題一下子拉了迴來,大家重新把目光聚焦到了顧清婉的身上。
顧清婉此刻突然有些緊張了,她不敢抬頭看蕭璟宸,這個人怎麽事先也沒和她說一聲,哪怕是知會一聲也是好的呀。
蕭璟宸也很緊張他雖然知道顧清婉對他有情,但是又怕女孩子臉皮薄拒絕了他。
過了似乎很久,蕭璟宸有些心疼顧清婉了。
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突然有些為難了眼前的這個女孩,他手心都出汗了,上戰場殺敵都沒有這樣的緊張感,他的手握成拳頭又放開,來迴幾次似乎要放棄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顧清婉是以沉默拒絕楚王的求婚的時候。
一雙冰涼的小手握住了他有所舉動的大手,聲音雖然小但是很堅定也很清晰的響徹了大殿的每個角落。
“臣女顧清婉自小心悅楚王,承蒙王爺不嫌棄與臣女兩情相悅,願陛下成全。”
蕭璟宸此刻的心情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才好。
他緊緊握住顧清婉的手,恐怕眼前的人兒突然之間反悔,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蕭璟宸突然一把抱住了顧清婉給拋了起來,這才把呆住的眾人拉迴到現實。
皇上露出了笑顏,眾人也露出了笑顏。
沒有人因為楚王這樣莽撞的舉動而去責怪他不守禮法,反而因為楚王的真情流露而讓大家為他感到高興。
是啊,楚王太不容易了,生生死死多少次這才有個心上人能夠成家了。
此刻的楚王就像是一個孩子一樣,眾位大臣無不感到眼眶一熱,紛紛端起酒杯祝賀。
太子也高興呀,自家皇叔開心了自己就有好日子過了,自家媳婦也不會誤會自己了,現在就更不用擔心自家母後會亂點鴛鴦譜了,而且這樣一來寧家也就安全了。
皇後那邊雖然有些遺憾,但是麵對蕭璟宸她也是能夠釋懷的,這個小叔子的確為了他們一家子吃盡了苦頭,如今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玉貴妃本來是喜歡顧清婉的,也想讓她做兒媳婦,可是看到兒子對顧清婉看的如此重要玉貴妃也是不高興的,就更加不想要顧清婉這個兒媳婦了,如今她嫁給了楚王也算是絕了自家兒子的心思了,所以玉貴妃是高興的。
蕭玉恆坐在那裏喝著悶酒,他可能是最鬱悶的人了,沒想到顧清婉那樣冷清的人竟然對楚王這樣樣貌有殘缺,手裏不知道有多少人命的人。
蕭玉恆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點不好?權利嗎?等到日後他登上了那個位置不比皇叔更加尊貴?顧清婉怎麽就看不清呢?想到這裏蕭玉恆又喝了幾杯。
除了蕭玉恆以外,寧城霖心裏也是五味雜陳,雖然他知道清婉表妹和楚王之間的事情,但是聽心上人親口承認,心裏多少有些難過,畢竟從小他就喜歡這個表妹。
家裏麵也曾暗示過自己是否願意娶她,那時候他有多開心沒人知道,但是他知道日後清婉就是和他共度白頭的人。
老國公雖然也氣的喝起了酒,但是眼裏麵卻是很欣慰的讚賞,楚王是他看著長大的,人品自然是沒話說,雖然年齡大了點,但是卻是清婉的良配。
當然自家孫子的心思他也是知道的,比起楚王來,寧城霖並不能果決的庇護的了,而且清婉嫁給了楚王,對於任何一方來說都是好的,寧家自此也安寧了。
最主要的是,是那個孩子的心願,當然如果清婉不願意,老國公也會如同老夫人說的那樣為了孩子去爭取一把的。
在另一邊,太後宮裏,溫柔接到了消息立刻就慌張了,她顧不上什麽禮儀和形象了,慌裏慌張地跑到了太後休息的寢宮裏麵。
太後正要睡覺,就看到溫柔推開門,哭著跪在了她的床前。
“成何體統!”太後不滿地說道。
“太後,姑母,柔兒也是被逼無奈啊,姑母,求求您幫一幫柔兒吧。”
“怎麽了?”
“剛剛,剛剛有人來說楚王在大殿上跟顧大小姐求婚。”
“顧大小姐?就是寧國公府家的那個?今日哀家賜項圈的孩子?”
溫柔點點頭。
太後想了想,那個孩子禮儀方麵都令人滿意,長相也好,除了性格上有些冷清也沒什麽,“倒是也能配的上宸兒。”
溫柔大驚失色,“姑母!姑母您知道柔兒的心意的啊,求求姑母成全了柔兒。”
太後雖然之前糊塗過,但是能當上太後自然也是有一定的眼界的。
論私心她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娶一個配得上他的女子,也希望能夠拉扯娘家一把,溫柔這孩子也是在自己眼前長大的,論起來她也希望親上加親。
可是兒子的選擇她也是能夠理解的,寧國公的身份足以讓顧清婉那孩子的身份不比別人低,而且還是寧家裏唯一的女孩子,朝堂之事她雖然不過問,但是她也聽皇上說過一兩句關於寧國公的站位很重要。
如今這樣一來,皇上的後顧之憂解了,又是宸兒自己喜歡的,也就罷了。
“姑母,顧大小姐自小長在邊關,根本就配不上表哥的呀,表哥應該有個賢內助才是。”
“孩子,哀家怎能不知道你的心思,隻是宸兒那邊對你似乎……”
“姑母,隻要您老人家給柔兒一個機會,哪怕是側妃也可以,姑母求求您了。”溫柔一邊哭一邊磕頭。
太後到底是有些於心不忍,問道:“那你想如何?”
“柔兒……柔兒懇求姑母能賜柔兒一道懿旨,將柔兒指給楚王。”溫柔想了想還是咬牙說出了自己的訴求。
太後皺了皺眉頭,問:“你想讓下旨賜婚?”
溫柔瞧著太後似乎有些不太高興,於是趕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連忙解釋道:“姑母,柔兒都是為了姑母著想,表哥雖然喜歡那顧大小姐,顧大小姐家勢背景也的確是好,可是到底不是姑母瞧著長大的,相處起來也沒有那麽知根知底。”
瞧著太後在聆聽,溫柔繼續說道。
“溫柔自小就仰慕表哥,表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包括他的喜好,柔兒總是一一記在心上的,姑母您是知道柔兒的心思的,再說如果有了自家人的照顧,姑母也會更放心不是?”
太後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小兒子要娶媳婦,雖然說像他們這樣的家庭用不著處理婆媳關係,但是到底有一個知根知底的還和自己貼心的兒媳婦會更好些。
本來自己和兒子的關係就比較疏遠,如果有一個這樣的人在中間調和著,那她和小兒子之間的距離也會不知不覺之間拉近。
“可是……如果哀家下旨賜婚,會不會惹宸兒不高興呢?”太後也比較憂心這一點,她欠這個孩子太多,所以也很少強迫他做什麽,即便是自己有什麽想法也都會提前和他商量,要不然她早就賜婚了,也不會等到這個時候。
眼瞧著太後似乎有些鬆動了,溫柔繼續再接再厲。
“姑母,柔兒沒有什麽野心的,左右表哥都是王爺,也不會隻有王妃一人,王爺喜歡顧大小姐就娶迴家就是,隻是希望姑母能夠可憐可憐柔兒,哪怕讓柔兒做個側妃也算成全了柔兒的一片癡情啊。”
“什麽!你要做側妃!”太後有些吃驚,“那怎麽行,我們溫家嫡出大小姐怎麽能夠做側妃呢。”
“姑母,柔兒是不會在乎這些的。”
“你不在乎哀家在乎,你父親在乎,整個溫家都在乎!這麽多年你守著宸兒替他在哀家身前盡孝,有哀家在還讓你給人家做了側妃,那整個溫家都會責怪哀家的。”太後有些生氣了,她認為溫家的女兒不該如此卑微的。
可是太後還是有些顧慮,她小心翼翼地問道。
“柔兒,要不哀家問問宸兒,如果他沒有那個意思,哀家親自給你指一門婚事,去做當家主母如何?”
溫柔一聽立刻哭的梨花帶雨,連忙搖頭。
“不,姑母,求求姑母疼疼柔兒,柔兒從來沒有要求過什麽,就這一件事,哪怕是做側妃,柔兒心甘情願,哪怕父親責罰,也問心無悔。”
說罷深深地給太後叩首,久久不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