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月天,美景隨處見,賞花、踏青、遊園正當時。譬如北海公園,便是京城百姓和赴京遊客喜歡的去處。


    當您徜徉於北海公園那湖光塔影、楊柳依依的美景之中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公園西牆外側的一座院落,這裏放置著卷帙浩繁的煌煌巨著——《四庫全書》,集納著華夏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這便是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文津之要地圖書之盛世


    咱北京大大小小的圖書館有很多,如紫竹院附近的國圖,十裏河附近的首圖,以及各大高校內的圖書館;而北海公園西側的古籍館,便是國家圖書館的分館,號稱是京城最美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主館場景


    這裏琉璃瓦頂大門氣勢恢弘,把守的石獅子威武莊嚴,院內更是雕梁畫棟,富麗典雅,樓閣錯落有致,遊廊環繞兩邊。


    這裏東臨燕京八景的太液秋風和瓊島春陰,湖光塔影,景色怡人;遙借景山之山嵐紫氣和故宮的肅穆莊嚴;麵向人心仰慕的中南海,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曆史淵源決定了她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


    在元代,這裏是興聖宮,到明代提升為禦用“玉熙宮”,崇信道教的嘉靖皇帝常來這裏做醮供,到了清代這裏又成為皇家的禦馬圈。


    終於到了民國時代,當時的教育部,將北平圖書館選址在了這處北海之畔的皇家重地,這也可看作前清年間京師圖書館在新時代的延續。


    1931年館舍落成,由德國設計師主持建造,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精華,和之前建好的燕京大學、輔仁大學一脈相承。


    不僅建築外觀華麗大氣,內部設施更是全部為當時最先進的西式設備,比之於大洋彼岸的美國國會圖書館都毫不遜色。而這筆建造費用,據說是庚子賠款的退還銀兩。


    先後參與籌劃開館和主持館務的有夏曾佑、魯迅、梁啟超、陳垣、馬敘倫、蔡元培、李四光......這些名家大師幾乎撐起了民國文化領域的黃金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北平圖書館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市民無需交納任何費用,隻需每次在圖書館入口處領取具有借書證性質的門牌就可以在圖書館中任意借書閱覽,隻是不能借出。


    但無門檻不代表沒規矩:讀者必須著中式長衫,或西式襯衫西褲,並衣著整潔,否則謝絕入內。


    而說到這裏的鎮館之寶,自然是那部《四庫全書》了。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一部全書經史子集


    前文提到,北平圖書館的前身京師圖書館,原先為皇家督辦故而這裏藏書之豐富,非其他圖書館可比。


    其在繼承了故宮文淵閣內宋、元、明、清四代皇家藏書的基礎上建立的,同時又購買了歸安姚覲元“咫進齋”和南陵徐乃昌“積學齋”的私人藏書。因此草創之初,藏書就達十萬多冊。宋、元刻本,善本無數。


    《四庫全書》是清乾隆年間,由大學士紀昀領銜編纂的我國曆史上最大的百科叢書,分經、史、子、集四大部分,一共抄寫了七部。其中抄寫最工整,字體最優美的有三部。


    紀曉嵐畫像


    圓明園文源閣本《四庫全書》被英法聯軍焚毀、紫禁城文淵閣本則流落台灣,而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本,則正身在此。但在民國初年亂世中,這一本也變得岌岌可危。


    幸虧時任教育部第一科科長、主管圖書館和博物館工作的魯迅先生,對於《四庫全書》一事的努力和堅持,才讓這一國寶全部移交到北圖,一直存放至今。


    魯迅先生


    除去文津閣本《四庫全書》,京師圖書館中還藏有敦煌石窟的寫經,明《永樂大典》的殘書等珍貴的文化遺產。


    新中國成立後,這裏作為國家圖書館,館藏更是一擴再擴,如今光是甲骨實物就有3.5萬塊,占去全國館藏大半;還有古今輿圖20餘萬幅,外文善本2.5萬件,其中包括反映西方早期書籍形態的搖籃本;


    另外還藏有3萬餘件新善本,主要內容包括辛亥革命前後的進步書刊、馬列經典著作的早期譯本以及革命文獻、近代名家手稿等。


    真乃名副其實的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藏經閣”!


    記得念中學那會兒,文津街國圖的個別閱覽室,是向公眾開放的,很多中學生甚至大學生以及參加社會考試的上班族,會常來這裏上自習。


    小北也是如此,中考和高考前,來這裏狂“刷”模擬卷、複習題的夜夜夜夜,至今記憶猶新......


    不論您是如小北這般對國圖古籍館懷有情懷的“老北京”,亦或是逢景點必打卡的“職業旅客”,請來文津街附近走走,這條街不僅“海麵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更有存放《四庫全書》的“皇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


    地址:西城區文津街7號


    交通:103路、101路西安門站“


    這兒什麽都有,有禦河,有故宮的角樓,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鼇玉蝀橋,有團城,有紅牆,有圖書館,有大號的石獅子,多美,多漂亮。


    ——老舍”


    大師就是大師,老舍先生的這段話真是說到小北心坎裏去了,從文津街到西安門的這一段,從皇家園囿、湖光塔影,到王府別院,胡同巷陌,當真是京城最瑰麗多姿的一寸方圓!


    西安門“西北偏北”權力的遊戲


    老北京的城門設置,基本都是東西唿應、南北對稱,不僅在名稱上如此,方位上也是大體相當。


    比如西直門和東直門,朝陽門和阜成門,都是東西對應,近乎平行。


    不過在皇城四門中,因西安門居於“西北偏北”,讓這種對稱平衡的格局被打破了。


    永樂帝朱棣


    西安門始建於永樂十五年(1417年),是明清兩代皇城西門。這裏本為元大都的蕭牆西門,名為紅門。永樂帝遷都後,開始營建北京城,在元大都蕭牆基礎上稍加拓展,修築皇城,改紅門為西安門。


    著名民俗畫家方硯筆下“西安門”圖


    西安門無城台,門基為青白石料砌成,單簷歇山黃琉璃瓦頂,麵闊七間、進深三間。


    金鱉玉蝀橋舊照


    明清時期,沿西安門內向東,可到達橫跨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的金鱉玉蝀橋,兩側有司鑰庫、果園廠、藏經庫、西花房、西酒房、惜薪司、大光明殿、贓罰別庫等衙署、寺廟及作坊、倉庫。1950年,西安門毀於火災。


    今天的西安門地區,通指西安門大街與西黃城根北街、西黃城根南街相交十字路口附近,西起西四南大街,東至府右街與文津街相連。


    從古至今,西安門都毗鄰權力中樞要地,地位特殊。有明一代,多少驚心動魄,在這裏演繹。


    影視作品中的朱高煦


    明宣德六年(1441),明宣宗的叔叔,漢王朱高煦謀反,明宣宗親征,押解其迴京拘於西苑,為此拓展西皇城,並於西安門內營造其禁居。


    影視劇中的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年間,因差點被宮女勒死而對故宮心有餘悸的明世宗朱厚熜,移駕西苑(今中南海一帶),一心求道玄修的他卻不忘把控權柄,多次重修西安門附近的西苑仁壽宮。


    崇禎十七年(1644),“闖王”李自成帶領大順農民軍由西安門攻入皇城,進而占領紫禁城,明朝宣告滅亡。


    進入清代,緊靠大內禁地的西安門一帶,被八旗貴胄們看重,很多貝勒、親王的府邸就安置於此。西安門詭異的禮王府


    禮王府位於西黃城根南街7號、9號,原是明朝最後一位國丈、崇禎皇帝的嶽父周奎的私宅。


    清軍進駐北京後,這裏成為禮親王府。


    禮親王代善


    禮親王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此處府邸並非最初的禮親王之府,而是代善之孫傑書襲封後擇址新建的王府。


    影視劇中的愛新覺羅.傑書


    傑書時稱康親王,故府亦稱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複禮王的封號,改稱禮王府。嘉慶十二年(1807)王府毀於火災,由當時的禮親王昭連集資於原址重建,即成為如今的府邸。


    北京有句老話:“禮王府房,豫王府牆”,就是說禮王府的房子多,豫王府的院牆高。由此不難看出禮王府的規格,在北京諸多王府裏麵的等級之高。禮王府南起大醬房胡同,北至頒賞胡同,占地約30公頃。


    本來尊貴華麗的禮王府,卻曾演繹過一段淒世絕戀。


    話說,禮親王的二格格蘭心留洋歸來,無意間認識了唱戲的馮躍聰,並對他一見鍾情,兩人瘋狂墜入愛河,蘭心將自己的“八寶手鏈”作為信物,贈給了馮躍聰。


    所謂“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馮躍聰的師兄嫉妒他的才華,便將事情捅給了禮親王,後者聞聽女兒和戲子戀愛,勃然大怒,將馮躍聰毒啞後關進了大牢。


    出獄後馮躍聰被一個單弦藝人收留,學會技藝後,馮躍聰便每晚到王府牆外給蘭心彈奏她最喜歡的《風讚》,蘭心也隔牆應和,怒不可遏的禮親王,便命人將馮躍聰殺害,隨後蘭心也殉情自殺。


    這幕愛情悲劇就像一道詛咒,從此怪談奇事籠罩在了禮王府上空。三米旋風平地起


    據說有位姓石的大媽,曾是禮親王家的包衣家奴,在禮王府當仆奴期間,經常能看見王府周圍被三米多高的旋風環繞,然而奇怪的是,十步之外根本就沒有一絲風。


    舊樓三層的“滴答滴”


    禮王府對麵有一座廢棄的三層樓房,一層是被一家化妝品公司的庫房,二層是拆遷辦公室,三層大部分房子廢棄閑置,其中三間是化妝品公司的員工宿舍。


    據說站在三層走廊中間,常能聽到“滴答滴答”的水滴聲,可其實走廊空空如也,並無晾曬的衣物。


    1927年,禮王的後人將王府前半部租給華北學院。新中國成立後,華北大學為國家接管華北地區的機關、企業單位培訓了大批幹部。


    華北大學在完成了曆史使命後改為內務部(後改民政部)辦公用地。西安門“北堂”沉浮錄


    西什庫教堂,俗稱北堂,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是一座天主教堂。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天主教教士洪若、劉應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瘧疾,因而獲賜皇城西安門內蠶池口的一塊地皮,建築教堂,這便是今天西什庫教堂的前身救世堂。


    清朝中葉,民間反對天主教的勢力與天主教會不斷發生摩擦,清政府於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查封了蠶池口天主教堂,並沒收了全部教產。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歸還北堂並重新修建,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蠶池口原址建立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築。


    光緒即位後,因北堂的位置緊鄰中南海,教士可從大堂鍾樓窺見皇家禦苑內的一舉一動,這讓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臥不安,下令要將教堂從蠶池口遷走。


    光緒十三年(1887年),北堂在西什庫新址建成。北堂正中尖拱形大門上方,木匾上書“光緒十三年敕建天主堂”。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西什庫教堂成為拳民進攻的焦點,曾有順口溜:“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這西什庫指的便是西什庫教堂。


    1900年6月15日,由端王載漪所率領的義和團和清軍聯手對西什庫教堂發起攻擊,圍困半個月後,將教堂守軍和主教等神職人員悉數擊斃。直至8月16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馳援北堂,打退了清軍和義和團,這才讓轟動一時的西什庫教堂事件宣告終結。


    遭義和團重創的北京西什庫教堂俯視舊照


    《辛醜條約》簽訂後,由清政府賠償出資重修了損毀嚴重的西什庫教堂建築,形成了如今的西什庫教堂的建築群。


    教堂的主體建築為一座三層哥特式建築,頂端共由11座尖塔構成,建築平麵呈十字形,建築麵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鍾樓尖端高約31米,曾經是北京內城最高的單體建築。


    圖書館、孤兒院、後花園、光華女子中學和若瑟修女院......西什庫教堂的附屬建築群幾乎將遍及西安門地區,其中那座配樓格外引人注目。


    西安門教堂咖啡館“1901cafe”


    西安門大街101號是一座巴洛克式的三層建築,始建於1901年,歐式的複古氣質至今保存依舊。


    這棟樓的建造者為張文榮先生,後來張先生把這棟樓捐給了北京西什庫天主教堂,成為配樓。


    如今這裏變成了1901cafe館,推開吱紐的木門,昏黃的燈光,上了年歲的木質樓梯,彩色的花磚.....時間仿佛倒流,迴到了一個世紀前,這裏仿佛也不是北京,而是置身巴黎或者是維羅納。


    提拉米蘇、焦糖瑪奇朵、三明治,這裏的西式簡餐味道雖好卻並不稀奇,大家置身這裏,就是想體驗那種難以名狀的時空交錯感。


    建國後,西安門地區匯集了很多京華印刷總廠、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宗教事務局很多國有企事業單位,不過要說和老百姓關係最密切的,要數那所著名的醫院了。


    西安門北大婦產兒童醫院


    實際上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婦產科和兒科獨立出來,對外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兒童醫院(也稱北大婦幼、北大婦產兒童醫院),位於北大醫院南邊的西安門大街1號。


    小北初中時在這裏住過院,不久前小北的閨女剛於這裏呱呱墜地,對這個醫院的醫療水平和設施都有切身體會,病房的翻修升級大概是在2000年後進行的。


    醫院內還有北京水準原點舊址,算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信不少送孫子、孫女去自忠小學、西什庫小學上學,然後順道去北海公園晨練的大爺大媽,以及在北大婦幼做孕檢或待產的孕媽和寶爸們,一定對西安門大街的那幾家知名飯館如數家珍,這裏絕對算條美食街!慶豐包子鋪


    最早的慶豐,開在西單,1999年遷到了西安門,後來慶豐開了無數分店,也就隻有這家店,算是一直保有當年老西單店的風味。


    去北海轉悠完來這家慶豐吃點三鮮包子,喝碗炒肝或者紫米粥,挺舒坦挺滋潤。


    華天延吉冷麵


    府右街和西安門大街交接路口的這家延吉冷麵館,小北吃了小20年了。價格從4,5塊漲到了如今的小20塊了,u看書.uukanshu.cm 除了冷麵,麻辣牛肉,拌桔梗,炸羊肉串,幾乎是每個夏季都要必點的。


    白醋精、泡菜,還有擰開水龍頭送冷麵湯水,那份衝勁兒,霸氣勁兒,看著就帶勁。眼瞅著夏天就快到了,又要來頻繁打卡了。


    華天小吃西安門店


    挨著慶豐包子鋪,也算是西安門一帶,甚至是老西城人的一個早點“食堂”了。


    麒麟酥、麵茶、奶油炸糕做的尤其好,小北最愛這裏的肉餅,現出鍋的,外焦裏嫩。


    美栗鄉


    每當秋冬時節,在西安門丁字路口的美栗鄉拎一袋香甜爽口的糖炒栗子迴家已經成為了習慣,不過您要耐得住性子,因為這裏排隊是常態。


    目前門店位置稍微改動了下,不過距離原址還是不遠。


    鮑師傅


    鮑師傅後來是如何火起來的,小北記不清了,反正還沒太火之前,小北就被這裏的肉鬆小貝和鴛鴦酥整的五迷三道了。


    印象裏,這又是家必須排隊的街邊小店。新川麵館


    緊靠北大婦幼醫院的新川麵館,芥末涼麵清爽北京人一個夏季。


    所以說您得空一定要來西安門走走,既可以去北海公園,國圖古籍館轉轉,還有好吃的美食店麵任君挑選,小北的推薦和安排,不一直就是這麽明明白白的麽!


    參考文獻


    楊多傑周末去哪玩北京站《世界上最美圖書館就藏在京城,魯迅、梁啟超等曾在此主持館務!》


    北京市方誌館《老街|中南海讓出來的文津街》


    善本古籍《文津街與國圖古籍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第一妹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不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不白並收藏天下第一妹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