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細細端詳著手中裝著的禮盒,作為此次大會的最終獎勵,想來裏麵靈寶想來不會太差。
打開一看,沒有耀眼的金光閃爍,也沒有震撼人心的威壓,裏麵靜靜的躺著一枚龜甲,這龜甲上布滿了玄奧的紋路,一縷縷細微的光澤在其上流轉。
這是,楊戩略一迴憶就想起來了,這是一件傳說中的靈寶,人類始祖之一的伏羲氏用過的洛書。
傳說遠古時期,有神龜感念人族之不易,於是自洛水而出,背負洛書獻於伏羲人皇。
洛書通曉命運,知古今,明變遷。伏羲人皇依靠此物帶領人族避過了不少災禍,可以說人族能有今天,洛書功不可沒。
有洛書自然就有河圖,二者結合才是真正的人皇至寶。不同於其他先天靈寶,洛書可以說沒有任何戰鬥力,但能力絕對讓人驚喜。
王母娘娘為何單單隻拿出了洛書,楊戩不得而知,但這東西不簡單,洛書不是普通的先天靈寶。
古人皇所持有之物怎麽可能普通,楊戩有些懷疑,洛書河圖融為一體後極有可能是先天功德至寶!
不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楊戩要盡快掌握洛書的用途,寶物好則好,也要會用才行。
盤膝而坐,手持龜甲,楊戩放出一縷心神潛入龜甲內部,片刻後,他得到了這枚洛書的信息。
但,正因為如此,楊戩的臉色顯得頗為複雜。是這東西不適合他嗎?不是,這東西對他很有幫助。但……
洛書:先天靈寶,可與河圖融合,作用於占卜吉兇,窺探命運的前行的道路,伏羲人皇所留,每次使用皆需要消耗功德,消耗量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功德,單單這兩個字就得難倒絕大部分神仙,自己的功德都不夠用,還要分出一些來喂靈寶,這屬實不能接受。
想來,這應該就是王母娘娘將其拿出來的原因吧,既發了獎勵,又處理了占位置的庫存,何樂而不為。
伏羲人皇那個年代和現在真的不同,那個時候還是洪荒,人族披荊斬棘,薪火相傳。作為天地間的主角,幾乎每個人族都有功德附體。作為人皇,伏羲的功德已經多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如此,那個年代的寶物大多是消耗功德的,不用白不用,反正到死都用不完,心態甚是光棍。
隻是如今,洪荒時代已經過去了,天地之間,眾生平等,人族不再弱小,也就沒有了功德附體,這些先天靈寶就閑置下來了。
功德,楊戩是不缺的,至少在拿到這件靈寶前是這樣。隻是有這等未卜先知的寶貝,功德就稍有些不足了,也就,億點點不足吧。
先試試,也許可以用洛書窺探出快速功德獲取的方法。
閉目,心神遊走在洛書之內,引一縷縷金色的功德之力沒入其中,楊戩的心神感受到了這奇特的變化。這是正常現象,沉寂了千年萬年的洛書重現威能。不一會兒,一副畫麵出現在楊戩的腦海中。
這裏有凡人,有城池,也有……戰爭。
士兵們戰鬥不斷,平民流離失所,家園不在了,化為一堆廢墟,廢墟之上還殘留著一簇簇火焰。這火焰吞噬的不僅是建築,更是生命。
多少人,多少無辜的鮮活的生命被這亂世踐踏,亂世裏,人命是最不值錢的。那些凡人流亡,哀嚎,重傷,身死,好好一紅塵宛若閻羅地獄。
一切現象皆出有因,隻是,為何會出現這樣一副畫麵,楊戩默默思索著。
這副畫麵應該是如今的人間,戰爭不斷,人命如草芥,怎一個亂字了得。可是,楊戩占卜的是功德不是凡間啊!
等等,功德,凡人,戰爭,庇護。
楊戩恍然大悟,上古時期的人皇伏羲憑什麽擁有雄厚到一生也用不完的功德?
憑的不是那人皇尊位,而是披荊斬棘,庇護褥弱人族於遠古星火不滅,憑的就是那無私奉獻,守護最後的文明永存。
現在不是上古,楊戩也不是伏羲,但這不妨礙具體的借鑒意義。
隻要盡力庇護戰火中的凡人,功德自然會來,人在做,天在看。在這方麵,天道大老爺不會虧待任何人。而且正好,這件事也不用楊戩親自出手沾染因果,三生道人還在凡間傳教呢。
…………
殘破,沒落,隨處可見野火,斷壁上灑滿了幹涸的鮮血,現實遠遠比畫麵更為複雜。此時的三生道人變化成了一個仙風道骨的白胡子老頭兒,默默遊走世間。
一步步走著,這沿途的風景不怎麽好看,到處都是戰火肆虐的痕跡。
不僅如此,道路兩旁的景色也分外淒涼。滿地的青草早就消失不見了,就連那一顆顆樹,無論是大,是小,其上的樹皮都被刮得一幹二淨,樹皮,能充饑啊……
這裏空空的,仿佛隻有三生一人的足記,他就像是行走在歲月的縫隙中,孤獨前行,他是傳教的,他是來收功德的,可,這些人呢?
天色陰暗,氣氛壓抑,他進入了一個小村,靜靜的看著殘垣斷壁上那些模糊不清的夾雜著血跡的塗鴉,三生依稀能想象到昔日的幸福以及戰爭的殘忍,這裏的人大概是搬走,或者說是流亡更準確。
即如此,不妨換個模樣。三生道人手中拂塵輕輕一揮,一道清光灑向了廢墟,奇跡出現了,廢墟逐漸消失了,一座座純白的建築憑空出現,閃著光輝,如同仙境。
天上白玉京,九宮十二城。
在這比地獄更像地獄的人間裏,眼前的小村煥發著別樣的光芒,這些光芒被人敬仰,人們大多稱它為希望。
三生不想做救世主,救世主不是那種整天將仁義道德掛在嘴上,遇事又猶豫不決的人。
真正的救世主願意犧牲一切來換取最終的和平,這其中包括他自己。不能成為照亮黑暗的光,就將自己化身成最大的惡,然後,拖著黑暗一起同歸於盡。
三生做不到,他隻是個化身罷了,很多事情他不想管,也管不了。在這亂世裏,他能做的不過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
神仙貿然幹涉凡間的事會引來可怕的業障,萬物存在皆有其道理,殘酷的戰爭也是如此。
掐指一算,人跡在西邊,三生道人身影淡化,消失在原地。
……
“娘,我好餓“
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少年蜷縮著單薄的身子,看起來很痛苦很虛弱。他麵黃肌瘦,眼睛浮腫,好些頭發粘在了一起,一看就知道很長時間沒打理了。
他身旁坐著個同樣麵容憔悴,衣服髒亂隻能勉強蔽體的中年婦人。
“兒啊,娘,娘沒用。”
她抱著少年低低的抽泣,四周都是光禿禿的地皮廢墟,哪裏有食物可尋。
饑寒交迫,走投無路,婦人已經放棄了,她和兒子隻能長眠於此。這並不罕見,每天餓死的普通人人不計其數,他們也隻是普通人中的一員。
“吃吧,別餓著了孩子“
幾個白麵饅頭突兀出現在婦人的懷中。婦人懷疑已經出現了幻覺,索性閉上了眼睛。隻是那個溫和的聲音再次響起。
“別嫌少,隻能……給你這麽多了,後麵還有些人在等著我呢。“
不是幻覺,婦人睜開了眼睛,她想看看是誰給的食物。
隻是她睜開時,眼前什麽人也沒有,仿佛隻是做了一場夢。但,她懷裏的有幾個圓圓滾滾的白麵饅頭,這一切都是真的!
“兒子,兒子,快起來,我們有吃的了“
婦人一手扶著虛弱的兒子,一手拿著白麵饅頭放在他的嘴邊。孩子一點一點的吃著,他已經沒有了更多的力氣。
看到孩子沒事了,uu看書 .uukashu 婦人不爭氣的流下了淚水,她的兒子終於有救了。
一對母子,幾個饅頭,便淚流滿麵,這就是該死的亂世……
“哎,罷了,日後若是再有難處可來三生教,天上白玉京,十五二十樓。一直向東走就能看見。“
蒼老的聲音自天上傳來,婦人依稀看見雲端之上有一道仙風道骨的身影禦風而行,踏空離去,這正是經過偽裝的三生道人。
無需多想,婦人向著三生道人離去的方向一拜,長跪不起,她流著淚,口中不斷呢喃著“仙人顯靈了,多謝仙人,多謝仙人。“
這對母子絕不是特例,這一日,很多被戰亂逼得活不下去的人都受到了仙人的救濟。太陽出來了,陽光很溫暖。
……
三生道人的心有些堵,這戰爭為什麽會出現?
他看見了那些流離失所的,他們有的是小孩,有點是老人,至於青壯年,那就隻有在鮮血橫飛的戰場才能看見了。
那些孩子本應該在這個最快樂年紀裏享受父母的關心,享受愉快的童年。但,現在,他們隻能混跡在流亡的人群中默默忍受饑餓,忍受困苦,獨自承受失去父母的哀思。
他們稚嫩的心被劃得千瘡百孔,他們被迫長大,被迫忍耐,他們拿起利刃,成為了真正的戰士。
可這不是他們該經曆的!
不知怎的,三生道人不想單單為了功德奔波,他得做些事,既能讓這亂世結束,又能收獲功德。
穿起道袍,一手拿洛書,一手拿起算命幡,三生繼續前行,隻是這次他有了目的。
打開一看,沒有耀眼的金光閃爍,也沒有震撼人心的威壓,裏麵靜靜的躺著一枚龜甲,這龜甲上布滿了玄奧的紋路,一縷縷細微的光澤在其上流轉。
這是,楊戩略一迴憶就想起來了,這是一件傳說中的靈寶,人類始祖之一的伏羲氏用過的洛書。
傳說遠古時期,有神龜感念人族之不易,於是自洛水而出,背負洛書獻於伏羲人皇。
洛書通曉命運,知古今,明變遷。伏羲人皇依靠此物帶領人族避過了不少災禍,可以說人族能有今天,洛書功不可沒。
有洛書自然就有河圖,二者結合才是真正的人皇至寶。不同於其他先天靈寶,洛書可以說沒有任何戰鬥力,但能力絕對讓人驚喜。
王母娘娘為何單單隻拿出了洛書,楊戩不得而知,但這東西不簡單,洛書不是普通的先天靈寶。
古人皇所持有之物怎麽可能普通,楊戩有些懷疑,洛書河圖融為一體後極有可能是先天功德至寶!
不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楊戩要盡快掌握洛書的用途,寶物好則好,也要會用才行。
盤膝而坐,手持龜甲,楊戩放出一縷心神潛入龜甲內部,片刻後,他得到了這枚洛書的信息。
但,正因為如此,楊戩的臉色顯得頗為複雜。是這東西不適合他嗎?不是,這東西對他很有幫助。但……
洛書:先天靈寶,可與河圖融合,作用於占卜吉兇,窺探命運的前行的道路,伏羲人皇所留,每次使用皆需要消耗功德,消耗量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功德,單單這兩個字就得難倒絕大部分神仙,自己的功德都不夠用,還要分出一些來喂靈寶,這屬實不能接受。
想來,這應該就是王母娘娘將其拿出來的原因吧,既發了獎勵,又處理了占位置的庫存,何樂而不為。
伏羲人皇那個年代和現在真的不同,那個時候還是洪荒,人族披荊斬棘,薪火相傳。作為天地間的主角,幾乎每個人族都有功德附體。作為人皇,伏羲的功德已經多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如此,那個年代的寶物大多是消耗功德的,不用白不用,反正到死都用不完,心態甚是光棍。
隻是如今,洪荒時代已經過去了,天地之間,眾生平等,人族不再弱小,也就沒有了功德附體,這些先天靈寶就閑置下來了。
功德,楊戩是不缺的,至少在拿到這件靈寶前是這樣。隻是有這等未卜先知的寶貝,功德就稍有些不足了,也就,億點點不足吧。
先試試,也許可以用洛書窺探出快速功德獲取的方法。
閉目,心神遊走在洛書之內,引一縷縷金色的功德之力沒入其中,楊戩的心神感受到了這奇特的變化。這是正常現象,沉寂了千年萬年的洛書重現威能。不一會兒,一副畫麵出現在楊戩的腦海中。
這裏有凡人,有城池,也有……戰爭。
士兵們戰鬥不斷,平民流離失所,家園不在了,化為一堆廢墟,廢墟之上還殘留著一簇簇火焰。這火焰吞噬的不僅是建築,更是生命。
多少人,多少無辜的鮮活的生命被這亂世踐踏,亂世裏,人命是最不值錢的。那些凡人流亡,哀嚎,重傷,身死,好好一紅塵宛若閻羅地獄。
一切現象皆出有因,隻是,為何會出現這樣一副畫麵,楊戩默默思索著。
這副畫麵應該是如今的人間,戰爭不斷,人命如草芥,怎一個亂字了得。可是,楊戩占卜的是功德不是凡間啊!
等等,功德,凡人,戰爭,庇護。
楊戩恍然大悟,上古時期的人皇伏羲憑什麽擁有雄厚到一生也用不完的功德?
憑的不是那人皇尊位,而是披荊斬棘,庇護褥弱人族於遠古星火不滅,憑的就是那無私奉獻,守護最後的文明永存。
現在不是上古,楊戩也不是伏羲,但這不妨礙具體的借鑒意義。
隻要盡力庇護戰火中的凡人,功德自然會來,人在做,天在看。在這方麵,天道大老爺不會虧待任何人。而且正好,這件事也不用楊戩親自出手沾染因果,三生道人還在凡間傳教呢。
…………
殘破,沒落,隨處可見野火,斷壁上灑滿了幹涸的鮮血,現實遠遠比畫麵更為複雜。此時的三生道人變化成了一個仙風道骨的白胡子老頭兒,默默遊走世間。
一步步走著,這沿途的風景不怎麽好看,到處都是戰火肆虐的痕跡。
不僅如此,道路兩旁的景色也分外淒涼。滿地的青草早就消失不見了,就連那一顆顆樹,無論是大,是小,其上的樹皮都被刮得一幹二淨,樹皮,能充饑啊……
這裏空空的,仿佛隻有三生一人的足記,他就像是行走在歲月的縫隙中,孤獨前行,他是傳教的,他是來收功德的,可,這些人呢?
天色陰暗,氣氛壓抑,他進入了一個小村,靜靜的看著殘垣斷壁上那些模糊不清的夾雜著血跡的塗鴉,三生依稀能想象到昔日的幸福以及戰爭的殘忍,這裏的人大概是搬走,或者說是流亡更準確。
即如此,不妨換個模樣。三生道人手中拂塵輕輕一揮,一道清光灑向了廢墟,奇跡出現了,廢墟逐漸消失了,一座座純白的建築憑空出現,閃著光輝,如同仙境。
天上白玉京,九宮十二城。
在這比地獄更像地獄的人間裏,眼前的小村煥發著別樣的光芒,這些光芒被人敬仰,人們大多稱它為希望。
三生不想做救世主,救世主不是那種整天將仁義道德掛在嘴上,遇事又猶豫不決的人。
真正的救世主願意犧牲一切來換取最終的和平,這其中包括他自己。不能成為照亮黑暗的光,就將自己化身成最大的惡,然後,拖著黑暗一起同歸於盡。
三生做不到,他隻是個化身罷了,很多事情他不想管,也管不了。在這亂世裏,他能做的不過是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
神仙貿然幹涉凡間的事會引來可怕的業障,萬物存在皆有其道理,殘酷的戰爭也是如此。
掐指一算,人跡在西邊,三生道人身影淡化,消失在原地。
……
“娘,我好餓“
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少年蜷縮著單薄的身子,看起來很痛苦很虛弱。他麵黃肌瘦,眼睛浮腫,好些頭發粘在了一起,一看就知道很長時間沒打理了。
他身旁坐著個同樣麵容憔悴,衣服髒亂隻能勉強蔽體的中年婦人。
“兒啊,娘,娘沒用。”
她抱著少年低低的抽泣,四周都是光禿禿的地皮廢墟,哪裏有食物可尋。
饑寒交迫,走投無路,婦人已經放棄了,她和兒子隻能長眠於此。這並不罕見,每天餓死的普通人人不計其數,他們也隻是普通人中的一員。
“吃吧,別餓著了孩子“
幾個白麵饅頭突兀出現在婦人的懷中。婦人懷疑已經出現了幻覺,索性閉上了眼睛。隻是那個溫和的聲音再次響起。
“別嫌少,隻能……給你這麽多了,後麵還有些人在等著我呢。“
不是幻覺,婦人睜開了眼睛,她想看看是誰給的食物。
隻是她睜開時,眼前什麽人也沒有,仿佛隻是做了一場夢。但,她懷裏的有幾個圓圓滾滾的白麵饅頭,這一切都是真的!
“兒子,兒子,快起來,我們有吃的了“
婦人一手扶著虛弱的兒子,一手拿著白麵饅頭放在他的嘴邊。孩子一點一點的吃著,他已經沒有了更多的力氣。
看到孩子沒事了,uu看書 .uukashu 婦人不爭氣的流下了淚水,她的兒子終於有救了。
一對母子,幾個饅頭,便淚流滿麵,這就是該死的亂世……
“哎,罷了,日後若是再有難處可來三生教,天上白玉京,十五二十樓。一直向東走就能看見。“
蒼老的聲音自天上傳來,婦人依稀看見雲端之上有一道仙風道骨的身影禦風而行,踏空離去,這正是經過偽裝的三生道人。
無需多想,婦人向著三生道人離去的方向一拜,長跪不起,她流著淚,口中不斷呢喃著“仙人顯靈了,多謝仙人,多謝仙人。“
這對母子絕不是特例,這一日,很多被戰亂逼得活不下去的人都受到了仙人的救濟。太陽出來了,陽光很溫暖。
……
三生道人的心有些堵,這戰爭為什麽會出現?
他看見了那些流離失所的,他們有的是小孩,有點是老人,至於青壯年,那就隻有在鮮血橫飛的戰場才能看見了。
那些孩子本應該在這個最快樂年紀裏享受父母的關心,享受愉快的童年。但,現在,他們隻能混跡在流亡的人群中默默忍受饑餓,忍受困苦,獨自承受失去父母的哀思。
他們稚嫩的心被劃得千瘡百孔,他們被迫長大,被迫忍耐,他們拿起利刃,成為了真正的戰士。
可這不是他們該經曆的!
不知怎的,三生道人不想單單為了功德奔波,他得做些事,既能讓這亂世結束,又能收獲功德。
穿起道袍,一手拿洛書,一手拿起算命幡,三生繼續前行,隻是這次他有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