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出征在即,所幸因為東征之故,整個帝國的軍政後勤係統都在快速運轉,所以右屯衛出征前的準備事宜有條不紊,很是便利。
一大早,房俊便來到兵部衙門,處置一些緊急公文。
剛剛進了值房準備處置公文,晉王李治便走了進來,尚未來得及說話,休息了一天便前來衙門當值的崔敦禮敲門而入,手裏捧著一份戰報。
“啟稟尚書,哦,殿下也在,正巧微臣稍後還要前去尋您。這是遼東送迴的戰報,請殿下、尚書過目。”
崔敦禮施禮之後,將戰報放在房俊案頭。
房俊趕緊拿起,仔細翻閱,晉王李治也甚為關注,幹脆來到書案之後,站在房俊一側,微微俯身偏頭去看房俊手中的戰報。
崔敦禮想要提醒一下,但是嘴唇動了動,卻又忍住了。
一君一臣,一立一坐,偏偏兩人都為察覺其中失禮之處,或許早習以為常……
房俊一目十行,將手中戰報看完,抬頭見到李治正站在自己一旁,隨手將戰報遞給他,歎了口氣,道:“大軍猛攻安市城數日不克,傷亡慘重,敵軍支援源源不斷……戰事焦灼,令人擔憂啊。”
李治麵色凝重,接過戰報,就站在書案一側,仔仔細細讀了一遍。
房俊讓書吏進來沏了一壺茶,自己給李治斟了一杯放在麵前,然後自己斟了一杯喝了一口,嘖嘖嘴,心情沉重。
果然如同曆史中那樣,東征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卻在安市城下遭遇到高句麗軍隊頑強之抵抗。因為遼東進入夏日颶風季節,沿海多有颶風登陸,導致整個遼東大雨連綿數日不絕,火藥無法派上用場,隻能強攻安市城。
開戰之初,高句麗節節敗退,將遼東所有精銳都撤迴到安市城,不僅備足糧秣軍械,更加固城牆,將城中房舍盡皆拆除,所有能夠用以守城之物資全部堆積在城牆之下,唐軍攻城之時,上下一心同效死力。
另有平穰城方麵源源不斷的派出援軍,自打雀穀等處不斷襲擾唐軍後陣,牽扯唐軍兵力,致使唐軍始終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兵力優勢,戰事陷入焦灼,每日裏攻守雙方都傷亡慘重。
狂攻多日,安市城上的弓箭礌石對唐軍所造成的傷亡太大,李二陛下命人挖土堆丘,生生在安市城外堆出一座小山丘,唐軍弓弩手居高臨下壓製城牆上的高句麗守軍,一度取得不小優勢。
李二陛下見到此策奏效,幹脆命人繼續挖土,意欲將小山丘一直堆到城牆之下,最終與城牆連為一體,供唐軍將士能夠直接衝上安市城的城牆。
房俊喝著茶水,心中感歎。
此等“堆土攻城”之戰術倒也並非李二陛下首創,東魏丞相高歡曾在“玉璧之戰”中使用此等戰術,率重兵攻伐玉璧城,意欲打通西進之通道。
而駐守玉璧城的則是西魏大將韋孝寬。
正是韋妃的太爺爺……
當時高歡統禦大軍陣容鼎盛,來到玉璧城下,先是挖開汾河河堤,使得汾河改道繞過玉璧城,致使城中水源匱乏。繼而便是在城外挖土堆丘,使得兵卒立於其上可將城內形勢一目了然,更適合兵卒居高臨下以弓箭射殺守軍。
韋孝寬的應對之策更有意思,每當城外的東魏軍隊將土丘堆高一分,他便命人將城樓用木料接高一層,始終保持對敵軍的壓製……
高歡見到堆土成丘之戰術不頂用,便來了一個逆向思維,高處奈何不得你,那咱就往低處來。
於是指揮兵卒開始挖地道……
韋孝寬在城牆上發現了高歡的意圖,趕緊讓人在城牆內挖了一道土溝,派兵卒看守。東魏軍隊剛從地道之中挖通,直接從土溝之中出來,被早已埋伏在此的兵卒斬殺幹淨。
高歡不甘心,又讓兵卒將地道挖至城牆下,先以木棍支撐,<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支撐,而後撤掉木棍,致使城牆倒塌。
韋孝寬命人緊急製作木柵,擋住了敵人的狂攻。
高歡苦戰兩月,兵卒傷亡達七萬之眾,元氣大傷,最終玉璧城非但沒有攻陷,反而被韋孝寬反攻占據了土山,萬不得已隻得退兵……
這時候,軍中出現高歡中箭傷重的消息,導致士氣渙散,高歡不得不帶病坐帳,穩定軍心。
兩個月後,高歡病重不治,鬱鬱而終。
瞧瞧,安市城之戰的過程,與玉璧之戰幾乎完全吻合,房俊更知道用不了多久,安市城守軍便迴放出李二陛下中箭之消息……
李治看完戰報,不禁憂心忡忡,扼腕道:“區區安市城,焉能阻我百萬大軍?不日定將再有捷報送抵。”
房俊悶聲不語,不敢過於樂觀。
見到崔敦禮在一旁垂手而立,便溫言道:“元禮出使吐穀渾,費盡心力遷延日久,且路途遙遠舟車勞頓,不妨在家中歇歇,過幾日再來當值不遲。”
崔敦禮搖頭,肅容道:“尚書出征在即,東征偶遇不順,兵部之職責太過重大,下官即便在府中安歇,怕也是食不甘味、睡難安寢,還不如到衙門裏來盡一份心力。局勢危難,吾輩正當報效君王,不敢有片刻懈怠。”
還有句話沒說出口,他覺得房俊此番出鎮河西,怕是前途堪憂,搞不好性命都很難保證。所以放棄了休息的機會,迴到衙門裏事必躬親,希望能夠多盡一份力氣,使得此次西征多一分勝算。
房俊不僅是他的官場貴人,人品才能更令他心折欽佩,可不願房俊大好前程一朝盡毀,喪命在河西之地……
房俊頷首道:“也罷,正值多事之秋,該當奮起餘勇竭盡全力,待到陛下東征、吐穀渾覆亡,再論功行賞,好生歇一歇!”
事實上,自從去年開始,兵部衙門上下便一直高負荷運轉,官員書吏都卯著一股勁兒,力求讓所有部務都不出差錯,立下一樁大大的功勞。
而今吐穀渾即將反叛,兵部官員更是同仇敵愾,不約而同的放棄了一切休沐的時間,全心全力撲在兵事之上。
兵部固然非是鐵板一塊,但是在房俊治下,麵對危難之時卻能夠摒棄紛爭一致對外,這令他甚為欣慰。
若是手底下沒有一群能打硬仗的兵,怎麽可能創下彪炳青史之功業?
那些閃曜千古的一代人傑,背後都有無數個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李治在一旁坐下,呷了一口茶水,看著房俊道:“此番出鎮河西,兇險莫測前途未卜,姐夫定要當心才行。”
房俊坐在書案後,似笑非笑的看著李治,挑眉道:“隻怕殿下心裏正琢磨著,若是這廝能夠葬身於吐穀渾鐵蹄之下,那才最為完美吧。”
李治登時瞪大雙眼,依舊滿是青澀的麵容滿是怒氣,不爽道:“姐夫將吾當成什麽人?固然心中對姐夫略有成見,那隻是因為姐夫一心一意輔佐太子哥哥,故而有些不滿。但此時正值國難,吾亦知吐穀渾一旦攻陷河西諸郡之後果,豈能將帝國基業與個人恩怨混為一談?姐夫太也小瞧本王!”
他一直覺得自己比太子哥哥更加適合做太子,心胸氣魄都遠超太子,此刻卻被房俊視為公私不分的小人,隻覺得被小瞧了去,如何不生氣?
房俊對他的怒氣不以為然,淡淡笑了笑,輕聲道:“隻希望殿下能夠謹記這番話,明白何謂公、何謂私,懂得‘國家利益至上’這句話的道理,莫要受到某些人的蠱惑,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將帝國卷入動蕩之中。”
李治陡然色變,怒道:“姐夫這是什麽話?難不成本王還能趁機作亂不成!”
房俊搖頭道:“殿下想要做什麽都行,隻是需要好生考慮後果……五日之後,微臣即將出征,麵對強敵尚不知能否自保,殿下何去何從,自然不需微臣考量,好自為之吧。”
一大早,房俊便來到兵部衙門,處置一些緊急公文。
剛剛進了值房準備處置公文,晉王李治便走了進來,尚未來得及說話,休息了一天便前來衙門當值的崔敦禮敲門而入,手裏捧著一份戰報。
“啟稟尚書,哦,殿下也在,正巧微臣稍後還要前去尋您。這是遼東送迴的戰報,請殿下、尚書過目。”
崔敦禮施禮之後,將戰報放在房俊案頭。
房俊趕緊拿起,仔細翻閱,晉王李治也甚為關注,幹脆來到書案之後,站在房俊一側,微微俯身偏頭去看房俊手中的戰報。
崔敦禮想要提醒一下,但是嘴唇動了動,卻又忍住了。
一君一臣,一立一坐,偏偏兩人都為察覺其中失禮之處,或許早習以為常……
房俊一目十行,將手中戰報看完,抬頭見到李治正站在自己一旁,隨手將戰報遞給他,歎了口氣,道:“大軍猛攻安市城數日不克,傷亡慘重,敵軍支援源源不斷……戰事焦灼,令人擔憂啊。”
李治麵色凝重,接過戰報,就站在書案一側,仔仔細細讀了一遍。
房俊讓書吏進來沏了一壺茶,自己給李治斟了一杯放在麵前,然後自己斟了一杯喝了一口,嘖嘖嘴,心情沉重。
果然如同曆史中那樣,東征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卻在安市城下遭遇到高句麗軍隊頑強之抵抗。因為遼東進入夏日颶風季節,沿海多有颶風登陸,導致整個遼東大雨連綿數日不絕,火藥無法派上用場,隻能強攻安市城。
開戰之初,高句麗節節敗退,將遼東所有精銳都撤迴到安市城,不僅備足糧秣軍械,更加固城牆,將城中房舍盡皆拆除,所有能夠用以守城之物資全部堆積在城牆之下,唐軍攻城之時,上下一心同效死力。
另有平穰城方麵源源不斷的派出援軍,自打雀穀等處不斷襲擾唐軍後陣,牽扯唐軍兵力,致使唐軍始終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兵力優勢,戰事陷入焦灼,每日裏攻守雙方都傷亡慘重。
狂攻多日,安市城上的弓箭礌石對唐軍所造成的傷亡太大,李二陛下命人挖土堆丘,生生在安市城外堆出一座小山丘,唐軍弓弩手居高臨下壓製城牆上的高句麗守軍,一度取得不小優勢。
李二陛下見到此策奏效,幹脆命人繼續挖土,意欲將小山丘一直堆到城牆之下,最終與城牆連為一體,供唐軍將士能夠直接衝上安市城的城牆。
房俊喝著茶水,心中感歎。
此等“堆土攻城”之戰術倒也並非李二陛下首創,東魏丞相高歡曾在“玉璧之戰”中使用此等戰術,率重兵攻伐玉璧城,意欲打通西進之通道。
而駐守玉璧城的則是西魏大將韋孝寬。
正是韋妃的太爺爺……
當時高歡統禦大軍陣容鼎盛,來到玉璧城下,先是挖開汾河河堤,使得汾河改道繞過玉璧城,致使城中水源匱乏。繼而便是在城外挖土堆丘,使得兵卒立於其上可將城內形勢一目了然,更適合兵卒居高臨下以弓箭射殺守軍。
韋孝寬的應對之策更有意思,每當城外的東魏軍隊將土丘堆高一分,他便命人將城樓用木料接高一層,始終保持對敵軍的壓製……
高歡見到堆土成丘之戰術不頂用,便來了一個逆向思維,高處奈何不得你,那咱就往低處來。
於是指揮兵卒開始挖地道……
韋孝寬在城牆上發現了高歡的意圖,趕緊讓人在城牆內挖了一道土溝,派兵卒看守。東魏軍隊剛從地道之中挖通,直接從土溝之中出來,被早已埋伏在此的兵卒斬殺幹淨。
高歡不甘心,又讓兵卒將地道挖至城牆下,先以木棍支撐,<style>.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y:block;margin:0010px0;border-radius:3px3px;border:1pxsolid#f2f2f2;}.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3px003px;line-height:22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10px;height:40px;width:40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float:left;}.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p{margin:0;}@media(max-width:768px){.show-app2-content.show-app2-detail.show-pc{disy:none;}}.show-app2-content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3px3px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rtive;line-height:22px;}.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style>支撐,而後撤掉木棍,致使城牆倒塌。
韋孝寬命人緊急製作木柵,擋住了敵人的狂攻。
高歡苦戰兩月,兵卒傷亡達七萬之眾,元氣大傷,最終玉璧城非但沒有攻陷,反而被韋孝寬反攻占據了土山,萬不得已隻得退兵……
這時候,軍中出現高歡中箭傷重的消息,導致士氣渙散,高歡不得不帶病坐帳,穩定軍心。
兩個月後,高歡病重不治,鬱鬱而終。
瞧瞧,安市城之戰的過程,與玉璧之戰幾乎完全吻合,房俊更知道用不了多久,安市城守軍便迴放出李二陛下中箭之消息……
李治看完戰報,不禁憂心忡忡,扼腕道:“區區安市城,焉能阻我百萬大軍?不日定將再有捷報送抵。”
房俊悶聲不語,不敢過於樂觀。
見到崔敦禮在一旁垂手而立,便溫言道:“元禮出使吐穀渾,費盡心力遷延日久,且路途遙遠舟車勞頓,不妨在家中歇歇,過幾日再來當值不遲。”
崔敦禮搖頭,肅容道:“尚書出征在即,東征偶遇不順,兵部之職責太過重大,下官即便在府中安歇,怕也是食不甘味、睡難安寢,還不如到衙門裏來盡一份心力。局勢危難,吾輩正當報效君王,不敢有片刻懈怠。”
還有句話沒說出口,他覺得房俊此番出鎮河西,怕是前途堪憂,搞不好性命都很難保證。所以放棄了休息的機會,迴到衙門裏事必躬親,希望能夠多盡一份力氣,使得此次西征多一分勝算。
房俊不僅是他的官場貴人,人品才能更令他心折欽佩,可不願房俊大好前程一朝盡毀,喪命在河西之地……
房俊頷首道:“也罷,正值多事之秋,該當奮起餘勇竭盡全力,待到陛下東征、吐穀渾覆亡,再論功行賞,好生歇一歇!”
事實上,自從去年開始,兵部衙門上下便一直高負荷運轉,官員書吏都卯著一股勁兒,力求讓所有部務都不出差錯,立下一樁大大的功勞。
而今吐穀渾即將反叛,兵部官員更是同仇敵愾,不約而同的放棄了一切休沐的時間,全心全力撲在兵事之上。
兵部固然非是鐵板一塊,但是在房俊治下,麵對危難之時卻能夠摒棄紛爭一致對外,這令他甚為欣慰。
若是手底下沒有一群能打硬仗的兵,怎麽可能創下彪炳青史之功業?
那些閃曜千古的一代人傑,背後都有無數個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李治在一旁坐下,呷了一口茶水,看著房俊道:“此番出鎮河西,兇險莫測前途未卜,姐夫定要當心才行。”
房俊坐在書案後,似笑非笑的看著李治,挑眉道:“隻怕殿下心裏正琢磨著,若是這廝能夠葬身於吐穀渾鐵蹄之下,那才最為完美吧。”
李治登時瞪大雙眼,依舊滿是青澀的麵容滿是怒氣,不爽道:“姐夫將吾當成什麽人?固然心中對姐夫略有成見,那隻是因為姐夫一心一意輔佐太子哥哥,故而有些不滿。但此時正值國難,吾亦知吐穀渾一旦攻陷河西諸郡之後果,豈能將帝國基業與個人恩怨混為一談?姐夫太也小瞧本王!”
他一直覺得自己比太子哥哥更加適合做太子,心胸氣魄都遠超太子,此刻卻被房俊視為公私不分的小人,隻覺得被小瞧了去,如何不生氣?
房俊對他的怒氣不以為然,淡淡笑了笑,輕聲道:“隻希望殿下能夠謹記這番話,明白何謂公、何謂私,懂得‘國家利益至上’這句話的道理,莫要受到某些人的蠱惑,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將帝國卷入動蕩之中。”
李治陡然色變,怒道:“姐夫這是什麽話?難不成本王還能趁機作亂不成!”
房俊搖頭道:“殿下想要做什麽都行,隻是需要好生考慮後果……五日之後,微臣即將出征,麵對強敵尚不知能否自保,殿下何去何從,自然不需微臣考量,好自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