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雲通在旁邊補充道:“這個姓楊的好像和刺史元子明有挺大的矛盾,兩個人在堂上罵起來了,姓楊的被打了板子,關在大牢旁邊的禁閉房!”
吳雲富聽到這裏,心中稍安。
他盤算了一會兒,說道:“被關起來的人裏,隻有你們兩個入了【大乘全一道】,其他人,他們問不出什麽。隻要你們咬定牙關繼續這麽說,我有信心救你們出去。”
聽到這裏,任風忽然想到了什麽,急忙說道:“大爺,一開始跟楊忠來擂台踢館的還有一個小子!他中了我的毒藥袖箭先跑了。這人也知道我們的底細。這個人大概二十歲的年紀,直眉鳳眼,,身穿灰布武士服,腰下佩戴一把綠色魚皮鞘的寶劍,為了以防萬一,大爺最好處理掉這個人。”
吳雲富用心記下任風描述的李孝明的情況,然後對外麵喊了一聲。
不多時,孫牢頭來開門,帶吳雲富出去了。
吳雲富又來到關押其他武士的房間,一一叮囑被關起來的武士如何說話,大半天之後,他才辭別孫牢頭,離開大牢。
吳雲富心想:在曆山擂上,孫亮是見過任風說的那個人的,於是他打發手下親信去找孫亮,讓他尋找李孝明。
然後他轉向城東,很快就來到一所整齊的宅院門口。
這裏住的正是東嶽岱州府的黃通判。
通判主要就是管理州府衙門之內的官司案件,因此吳雲富經常來,門房自然也認識他,很快引他進入正堂。
正堂之上,黃通判剛吃完午飯,在喝茶,一看到吳雲富進來,黃通判站起身來,笑道:“吳老弟怎麽有時間來我這裏?快快請坐,看茶。”
仆人過來給吳雲富倒茶。
吳雲富落座之後,也不客氣,對黃通判說道:“黃大人,剛才我弟弟在州府衙門裏被冤枉,您難道不知嗎?”
黃通判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說道:“吳老弟,我就在堂上,怎能不知道?你弟弟是被副都尉獨孤信和密水縣的一名楊團練抓來的,一同被抓的還有五十多人。他們手持武器圍攻官差,這是重罪阿。”
吳雲富趕緊說道:“黃大人,我弟弟是被那個姓楊的團練冤枉的!”
黃通判點點頭道:“不錯,我也跟刺史大人多次提起這點,所以大人才沒有立刻治他的罪,而是先押了起來。”
其實這個老狐狸哪裏替吳雲通說話了?這麽說隻是為了讓吳雲富欠他人情。
吳雲富心知肚明,說道:“多謝黃大人,所以我想請黃大人再次疏通疏通,把我弟弟放出來。”
黃通判眼皮一抬:“疏通?這事情已經到了刺史大人的堂上,原告是密水縣的團練官,另外還有曆山城的副都尉獨孤信和不知道多少圍觀的百姓作見證,基本不可能有什麽變數了。”
吳雲富低聲道:“我願意花大價錢。”
黃通判神色詭秘地搖頭道:“難呐。”
吳雲富一看就明白了,這是沒看到錢。
隻見吳雲富拿出一個箱子,放在二人之間的茶幾上。
蓋子打開,裏麵露出一堆白花花的銀子。
吳雲富低聲說道:“這是二千兩白銀,500兩是酬謝黃通判你幫忙,500兩你用來上下打點,1000兩給刺史大人,隻要能把我弟弟救出來,我還有厚報專門給您。”
黃通判此時被著這白花花的一片震驚了。
半晌,他才想起來把蓋子蓋上。
他閉上眼睛想了想,忽然問道:“那團練官口口聲聲說你弟弟是【大乘全一道】,是北魏的反叛,你可知道?”
吳雲富裝作吃驚的樣子說道:“什麽【大乘全一道】?我們兄弟在這曆山城這麽多年,一直都是做生意,對此聞所未聞。”
黃通判沒看出他有什麽破綻,因為他也不相信吳家兄弟會是【大乘全一道】。
在他看來,這【大乘全一道】的反叛應該都是窮兇極惡的強盜樣子,這兩兄弟有的是錢,造反幹什麽?
於是他點點頭道:“也幸虧不是,如果是的話,我想幫也幫不了你。”
吳雲通趕緊說道:“這都是那個團練官誣陷的,絕無此事。”
黃通判說道:“好,你迴去聽信。”
吳雲通就明白黃通判接下了自己的要求,二人又寒暄了幾句,吳雲富告辭了黃通判,迴轉群賢會館。
等迴到會館,他立刻給自己的父親二寨主吳誌良寫了一封信,說明了大概情況,然後讓手下的親信,火速送到抱犢山牛頭寨。
當天夜裏,用過晚飯之後, 刺史大人元子明獨自在書房喝茶。
他正為白天的案件煩惱。
元子明自知對於這些武林之事了解不多,所以又想起範先生的好。
想到範先生還沒迴來,心裏又是一陣上火。
正在這時,有衙役進來報告,說黃通判求見。
刺史大人元子明說道:“有請。”
很快黃通判進來,給大人行禮,刺史大人讓黃通判坐下,仆人獻上茶水,然後退了出去。
二人閑聊了幾句,元子明就問道:“黃通判現在來找本官,是不是有什麽事?”
黃通判放下手中的茶杯,拱手說道:“大人英明,下官確實有事!”
元子明微笑道:“黃通判但說無妨嘛。”
黃通判道:“大人,今天白天那件案子,我當時就覺得有些蹊蹺。迴去想了半天,覺得有很多懷疑不吐不快,因此想和大人匯報一下。”
刺史大人一聽黃通判要說的是楊忠和吳雲通的事,他正好也想有個人說說,於是說道:“不錯,我也正在思考此事,不知道黃通判有何高見?”
黃通判說道:“大人,以下官二十多年辦案的經驗來看,那個密水縣的團練官楊忠說的話,隻怕水分不少。”
刺史大人一聽,和自己想的差不多,笑容更和藹了:“黃通判,這何以見得?”
黃通判說道:“大人你想,此人據說在密水縣就抓了好些【大乘全一道】賊子,等來到咱們曆山城,又發現了【大乘全一道】賊子。這是否太過巧合?莫非全天下的【大乘全一道】賊子,都安排好了等他一個人去抓?咱們東嶽岱州太平了這麽多年,怎麽他一來,忽然就全蹦出來了?這是第一個蹊蹺。”
吳雲富聽到這裏,心中稍安。
他盤算了一會兒,說道:“被關起來的人裏,隻有你們兩個入了【大乘全一道】,其他人,他們問不出什麽。隻要你們咬定牙關繼續這麽說,我有信心救你們出去。”
聽到這裏,任風忽然想到了什麽,急忙說道:“大爺,一開始跟楊忠來擂台踢館的還有一個小子!他中了我的毒藥袖箭先跑了。這人也知道我們的底細。這個人大概二十歲的年紀,直眉鳳眼,,身穿灰布武士服,腰下佩戴一把綠色魚皮鞘的寶劍,為了以防萬一,大爺最好處理掉這個人。”
吳雲富用心記下任風描述的李孝明的情況,然後對外麵喊了一聲。
不多時,孫牢頭來開門,帶吳雲富出去了。
吳雲富又來到關押其他武士的房間,一一叮囑被關起來的武士如何說話,大半天之後,他才辭別孫牢頭,離開大牢。
吳雲富心想:在曆山擂上,孫亮是見過任風說的那個人的,於是他打發手下親信去找孫亮,讓他尋找李孝明。
然後他轉向城東,很快就來到一所整齊的宅院門口。
這裏住的正是東嶽岱州府的黃通判。
通判主要就是管理州府衙門之內的官司案件,因此吳雲富經常來,門房自然也認識他,很快引他進入正堂。
正堂之上,黃通判剛吃完午飯,在喝茶,一看到吳雲富進來,黃通判站起身來,笑道:“吳老弟怎麽有時間來我這裏?快快請坐,看茶。”
仆人過來給吳雲富倒茶。
吳雲富落座之後,也不客氣,對黃通判說道:“黃大人,剛才我弟弟在州府衙門裏被冤枉,您難道不知嗎?”
黃通判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說道:“吳老弟,我就在堂上,怎能不知道?你弟弟是被副都尉獨孤信和密水縣的一名楊團練抓來的,一同被抓的還有五十多人。他們手持武器圍攻官差,這是重罪阿。”
吳雲富趕緊說道:“黃大人,我弟弟是被那個姓楊的團練冤枉的!”
黃通判點點頭道:“不錯,我也跟刺史大人多次提起這點,所以大人才沒有立刻治他的罪,而是先押了起來。”
其實這個老狐狸哪裏替吳雲通說話了?這麽說隻是為了讓吳雲富欠他人情。
吳雲富心知肚明,說道:“多謝黃大人,所以我想請黃大人再次疏通疏通,把我弟弟放出來。”
黃通判眼皮一抬:“疏通?這事情已經到了刺史大人的堂上,原告是密水縣的團練官,另外還有曆山城的副都尉獨孤信和不知道多少圍觀的百姓作見證,基本不可能有什麽變數了。”
吳雲富低聲道:“我願意花大價錢。”
黃通判神色詭秘地搖頭道:“難呐。”
吳雲富一看就明白了,這是沒看到錢。
隻見吳雲富拿出一個箱子,放在二人之間的茶幾上。
蓋子打開,裏麵露出一堆白花花的銀子。
吳雲富低聲說道:“這是二千兩白銀,500兩是酬謝黃通判你幫忙,500兩你用來上下打點,1000兩給刺史大人,隻要能把我弟弟救出來,我還有厚報專門給您。”
黃通判此時被著這白花花的一片震驚了。
半晌,他才想起來把蓋子蓋上。
他閉上眼睛想了想,忽然問道:“那團練官口口聲聲說你弟弟是【大乘全一道】,是北魏的反叛,你可知道?”
吳雲富裝作吃驚的樣子說道:“什麽【大乘全一道】?我們兄弟在這曆山城這麽多年,一直都是做生意,對此聞所未聞。”
黃通判沒看出他有什麽破綻,因為他也不相信吳家兄弟會是【大乘全一道】。
在他看來,這【大乘全一道】的反叛應該都是窮兇極惡的強盜樣子,這兩兄弟有的是錢,造反幹什麽?
於是他點點頭道:“也幸虧不是,如果是的話,我想幫也幫不了你。”
吳雲通趕緊說道:“這都是那個團練官誣陷的,絕無此事。”
黃通判說道:“好,你迴去聽信。”
吳雲通就明白黃通判接下了自己的要求,二人又寒暄了幾句,吳雲富告辭了黃通判,迴轉群賢會館。
等迴到會館,他立刻給自己的父親二寨主吳誌良寫了一封信,說明了大概情況,然後讓手下的親信,火速送到抱犢山牛頭寨。
當天夜裏,用過晚飯之後, 刺史大人元子明獨自在書房喝茶。
他正為白天的案件煩惱。
元子明自知對於這些武林之事了解不多,所以又想起範先生的好。
想到範先生還沒迴來,心裏又是一陣上火。
正在這時,有衙役進來報告,說黃通判求見。
刺史大人元子明說道:“有請。”
很快黃通判進來,給大人行禮,刺史大人讓黃通判坐下,仆人獻上茶水,然後退了出去。
二人閑聊了幾句,元子明就問道:“黃通判現在來找本官,是不是有什麽事?”
黃通判放下手中的茶杯,拱手說道:“大人英明,下官確實有事!”
元子明微笑道:“黃通判但說無妨嘛。”
黃通判道:“大人,今天白天那件案子,我當時就覺得有些蹊蹺。迴去想了半天,覺得有很多懷疑不吐不快,因此想和大人匯報一下。”
刺史大人一聽黃通判要說的是楊忠和吳雲通的事,他正好也想有個人說說,於是說道:“不錯,我也正在思考此事,不知道黃通判有何高見?”
黃通判說道:“大人,以下官二十多年辦案的經驗來看,那個密水縣的團練官楊忠說的話,隻怕水分不少。”
刺史大人一聽,和自己想的差不多,笑容更和藹了:“黃通判,這何以見得?”
黃通判說道:“大人你想,此人據說在密水縣就抓了好些【大乘全一道】賊子,等來到咱們曆山城,又發現了【大乘全一道】賊子。這是否太過巧合?莫非全天下的【大乘全一道】賊子,都安排好了等他一個人去抓?咱們東嶽岱州太平了這麽多年,怎麽他一來,忽然就全蹦出來了?這是第一個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