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劉山等人的安置問題,第二天商戢就召集了商戢軍高級文武會議,商討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說起來,討董之戰商戢可以說賺得盆滿缽滿,但唯一讓商戢比較鬱悶的是,他沒能趁機收服幾位得力文臣。
雖然有鄧言、陳昂、荀彧、戲誌才、郭嘉等文臣頂著,但與商戢軍堪稱華麗的武將陣容相比,文臣序列實在太過單薄,而且戲誌才、郭嘉還更傾向於軍略。
商戢本來目標都定好了,就是那位有“毒士”之稱的賈詡,實在不行李儒也能湊合。
然而,賈詡早在董卓魔化之前就悄然失蹤了,別說商戢了,就連董卓都不知道賈詡的下落,這令商戢的謀劃落空。
至於李儒,葵城之戰過後,李儒就此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是死在亂軍之中,還是被其它諸侯秘密俘虜了,反正商戢是沒看到李儒的身影。
順帶說一句,趙雲洗刷了冤屈之後,荀彧自度冤枉了好人,羞愧難當,一度愧不敢見商戢,最後還是商戢親自登門拜訪,才將荀彧又請了出來。
經過這一場波折,荀彧的忠誠度提升了不少,對商戢的信任更是大幅度增加。
照例,鄧言先是將商戢出征期間的一些重要事項匯報了一遍,主要是期間各城發展狀況,辰州新附之地的大致情況,簡單匯報一下境內糧食產量、人口增長等商戢比較關心的問題。
具體的就不再累述,總之就是形式一片大好。就連之前的平州較為弱項的文教事業都有長足的發展。
除襄平書院外,另外兩座頂級書院也相繼建成,並且正式開始招錄學子,比當初規劃的提前了許久。
能快速建成兩座頂級書院,並配齊需要的大儒,還多虧了蔡邕。當初蔡邕替董卓傳旨嘉獎商戢,因為董卓心性突變,在雒陽大肆屠殺文武百官,蔡邕無奈,隻能暫時滯留襄平。
留著留著,蔡邕就慢慢的適應了平州和平的環境,在管寧、王烈等人的勸說下,決定在平州定居下來,躲避中原戰亂。
盧植死後,蔡邕可以說是當今天下的文壇領袖,有他出手,幾封書信下去,開設頂級書院所需的大儒就這麽簡單的配齊了。
唯獨讓蔡邕不滿的是,商戢沒把他女兒蔡琰帶迴來。
對此商戢也隻能苦笑不已,把蔡琰帶迴來?他倒是想啊,可貂蟬不允許他“橫刀奪愛”啊!
另外,讓商戢感到驚喜的是,蔡邕可不僅僅是一位活著的千金馬骨,他還有海內鴻儒,極擅教化!
教化,這個詞聽起來感覺似乎比較虛,讓人不明白具體有什麽作用,隱約間似乎還下意識的有些反感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
然而,蔡邕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告訴商戢,什麽叫教化!
他帶著一幫大儒,組團去了一趟辰州。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將辰州八郡挨個轉了一遍,每到一地都開壇講學,教化萬民。
而這麽做的結果就是,辰州的平均民心提升的五點!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辰州可是有數億居民,數以萬計的城市,平均民心提升五點,具體體現就是辰州的治安狀況大幅提升,連帶著賦稅都有了明顯增長,不少辰州本地人才自薦投效,甚至還有不少流竄鄉野的抵抗勢力主動繳械投降!
這也讓商戢對“大儒”二字刮目相看。
其次,鄧言又簡單介紹了一下對商戢帶迴來的數萬高級生活人才的安置規劃。
因為底蘊不足,平州的發展很不均衡,襄平已經是不遜於內地州治的正牌王城了,很多郡的郡治發展的還比較緩慢,不少郡治名義上是巨城,但虛有圖名,隻有巨城之名缺乏巨城之實。
各個大城相差更是懸殊,有些城市發展勢頭非常猛,時機合適就能晉級巨城,有些還靠著平州中央財政補貼艱難度日。
歸結原因,所有發展的好的城市都有主導產業。
比如說遝氏依靠航運和水產品加工興旺發達,龍喉城依托醫藥產業後來居上,鎮北城靠著畜牧養殖和皮毛加工初步恢複了元氣。而發展產業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才,本來想要彌補落後城市的不足,就是鄧言有意向落後地區傾斜資源和人才,也得三五年才能初見成效,真正做到均衡發展更是百年大計。
可商戢帶迴來的數萬高端人才給鄧言提供了一個捷徑,按照鄧言他們的計劃,每一區域、每一座大城都設定一主導產業,將相關行業的人才安置到該地區,這些人才為依托,創建自己的獨特城市經濟。
當然,這一計劃牽扯太大,主導產業不是拍腦袋設定的,它需要因地製宜審時度勢,根據不同區域的現實情況科學合理設置。工作量之大,所需時間之長,絕非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即使以鄧言、荀彧等人的才能,想要製定這樣的百年大計,也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故而這計劃目前隻是提出一了個大致方針,詳細的內容還需等些時日。
商戢聽著鄧言的介紹,頻頻點頭,雖然他其實沒聽懂多少東西。
什麽協調發展、統籌兼顧、產業鏈、循環經濟等等,不少名詞還是鄧言在商戢帶來的“異界書籍”中學到的,聽的商戢一腦門的問號。
商戢不懂歸不懂,不過他有一優點,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並且充分的放權!
鄧言介紹結束之後,商戢看了眾人一眼,裝出胸有成竹的樣子,淡然道:“既然鴻著已經有了大致規劃,那就放手去做吧,需要的人員、物資盡管抽調,本將一應應許!”
“感謝主公信任!”
雖然早就預料到商戢會支持這一計劃,但商戢果斷的態度仍舊令鄧言有些感動,連帶著旁邊的荀彧、陳昂、陽儀、邵雲等文臣都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武將最渴望的是領百萬之兵,開疆擴土,擒敵酋於馬下;而文臣對建功立業的熱情絲毫不遜於武將,隻是他們建立功業的表現形式與武將不同罷了,現在有如此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荀彧等人莫不是激動不已,恨不得現在就開始行動。
說起來,討董之戰商戢可以說賺得盆滿缽滿,但唯一讓商戢比較鬱悶的是,他沒能趁機收服幾位得力文臣。
雖然有鄧言、陳昂、荀彧、戲誌才、郭嘉等文臣頂著,但與商戢軍堪稱華麗的武將陣容相比,文臣序列實在太過單薄,而且戲誌才、郭嘉還更傾向於軍略。
商戢本來目標都定好了,就是那位有“毒士”之稱的賈詡,實在不行李儒也能湊合。
然而,賈詡早在董卓魔化之前就悄然失蹤了,別說商戢了,就連董卓都不知道賈詡的下落,這令商戢的謀劃落空。
至於李儒,葵城之戰過後,李儒就此下落不明。也不知道是死在亂軍之中,還是被其它諸侯秘密俘虜了,反正商戢是沒看到李儒的身影。
順帶說一句,趙雲洗刷了冤屈之後,荀彧自度冤枉了好人,羞愧難當,一度愧不敢見商戢,最後還是商戢親自登門拜訪,才將荀彧又請了出來。
經過這一場波折,荀彧的忠誠度提升了不少,對商戢的信任更是大幅度增加。
照例,鄧言先是將商戢出征期間的一些重要事項匯報了一遍,主要是期間各城發展狀況,辰州新附之地的大致情況,簡單匯報一下境內糧食產量、人口增長等商戢比較關心的問題。
具體的就不再累述,總之就是形式一片大好。就連之前的平州較為弱項的文教事業都有長足的發展。
除襄平書院外,另外兩座頂級書院也相繼建成,並且正式開始招錄學子,比當初規劃的提前了許久。
能快速建成兩座頂級書院,並配齊需要的大儒,還多虧了蔡邕。當初蔡邕替董卓傳旨嘉獎商戢,因為董卓心性突變,在雒陽大肆屠殺文武百官,蔡邕無奈,隻能暫時滯留襄平。
留著留著,蔡邕就慢慢的適應了平州和平的環境,在管寧、王烈等人的勸說下,決定在平州定居下來,躲避中原戰亂。
盧植死後,蔡邕可以說是當今天下的文壇領袖,有他出手,幾封書信下去,開設頂級書院所需的大儒就這麽簡單的配齊了。
唯獨讓蔡邕不滿的是,商戢沒把他女兒蔡琰帶迴來。
對此商戢也隻能苦笑不已,把蔡琰帶迴來?他倒是想啊,可貂蟬不允許他“橫刀奪愛”啊!
另外,讓商戢感到驚喜的是,蔡邕可不僅僅是一位活著的千金馬骨,他還有海內鴻儒,極擅教化!
教化,這個詞聽起來感覺似乎比較虛,讓人不明白具體有什麽作用,隱約間似乎還下意識的有些反感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
然而,蔡邕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告訴商戢,什麽叫教化!
他帶著一幫大儒,組團去了一趟辰州。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將辰州八郡挨個轉了一遍,每到一地都開壇講學,教化萬民。
而這麽做的結果就是,辰州的平均民心提升的五點!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辰州可是有數億居民,數以萬計的城市,平均民心提升五點,具體體現就是辰州的治安狀況大幅提升,連帶著賦稅都有了明顯增長,不少辰州本地人才自薦投效,甚至還有不少流竄鄉野的抵抗勢力主動繳械投降!
這也讓商戢對“大儒”二字刮目相看。
其次,鄧言又簡單介紹了一下對商戢帶迴來的數萬高級生活人才的安置規劃。
因為底蘊不足,平州的發展很不均衡,襄平已經是不遜於內地州治的正牌王城了,很多郡的郡治發展的還比較緩慢,不少郡治名義上是巨城,但虛有圖名,隻有巨城之名缺乏巨城之實。
各個大城相差更是懸殊,有些城市發展勢頭非常猛,時機合適就能晉級巨城,有些還靠著平州中央財政補貼艱難度日。
歸結原因,所有發展的好的城市都有主導產業。
比如說遝氏依靠航運和水產品加工興旺發達,龍喉城依托醫藥產業後來居上,鎮北城靠著畜牧養殖和皮毛加工初步恢複了元氣。而發展產業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才,本來想要彌補落後城市的不足,就是鄧言有意向落後地區傾斜資源和人才,也得三五年才能初見成效,真正做到均衡發展更是百年大計。
可商戢帶迴來的數萬高端人才給鄧言提供了一個捷徑,按照鄧言他們的計劃,每一區域、每一座大城都設定一主導產業,將相關行業的人才安置到該地區,這些人才為依托,創建自己的獨特城市經濟。
當然,這一計劃牽扯太大,主導產業不是拍腦袋設定的,它需要因地製宜審時度勢,根據不同區域的現實情況科學合理設置。工作量之大,所需時間之長,絕非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即使以鄧言、荀彧等人的才能,想要製定這樣的百年大計,也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故而這計劃目前隻是提出一了個大致方針,詳細的內容還需等些時日。
商戢聽著鄧言的介紹,頻頻點頭,雖然他其實沒聽懂多少東西。
什麽協調發展、統籌兼顧、產業鏈、循環經濟等等,不少名詞還是鄧言在商戢帶來的“異界書籍”中學到的,聽的商戢一腦門的問號。
商戢不懂歸不懂,不過他有一優點,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做,並且充分的放權!
鄧言介紹結束之後,商戢看了眾人一眼,裝出胸有成竹的樣子,淡然道:“既然鴻著已經有了大致規劃,那就放手去做吧,需要的人員、物資盡管抽調,本將一應應許!”
“感謝主公信任!”
雖然早就預料到商戢會支持這一計劃,但商戢果斷的態度仍舊令鄧言有些感動,連帶著旁邊的荀彧、陳昂、陽儀、邵雲等文臣都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武將最渴望的是領百萬之兵,開疆擴土,擒敵酋於馬下;而文臣對建功立業的熱情絲毫不遜於武將,隻是他們建立功業的表現形式與武將不同罷了,現在有如此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荀彧等人莫不是激動不已,恨不得現在就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