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踏破樊籠飛彩鳳
施法不用吟唱,苟著就能稱王 作者:雲中歌渺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具體形容天際要塞就是一個進出的大門,北境則是一個私人住宅,聖教國帶著手下進入私宅和房子主人打架。
前期占著己方人多優勢,將原主人打退到了主臥,自己則占領了客臥。
然後在攻占主臥的過程中,原主人身邊突然出現了一個實力強大的幫手,入侵團夥幾次對陣都沒有討到好處,反而還被揍個鼻青臉腫。
眼看情況不對,一些吃到肉的成員開始心生退意。
反正他們在前期就已經撈夠了利益,甚至連領地都打下來了好幾塊,就算最後領地占不了,賣出去也能獲得一大筆收益,完全沒必要繼續留下來和房屋主人死磕。
但等他們開始準備撤離時,突然發現帶自己來的人,此時正堵在出口處。
並且看意思,顯然沒有開門讓人離開的意思。
這也是前麵為什麽說天際要塞對盟軍成員國有鉗製的緣故,聖教國不鬆口,盟軍成員國便隻剩下腿迴去這條路。
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過程,先得穿過危機四伏的龍脊山脈,然後是萬裏無人煙的冰雪煉獄。
出發時十多萬人,最後安全歸家的可能連一半的都不到。
看到行程圖的那一瞬間你就會覺得與其選這條路,還不如老實待著,隨著時間流逝後續還有轉機也說不一定。
並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聖教國可不是什麽大度的性格。
之前成員國退出聯盟,迴去路上遭到了伏殺,最後逃迴去的隻有數百人,並且連海拉王國的港口駐點也被殃及池魚...
雖然事後聖教國付出一定利益安撫了內部的聲音,但兇殘行為卻深深烙印在了所有人心中。
隻待一個契機,這些不滿便會徹底爆發出來,屆時聖教國也將嚐到被自己親手養的獵犬噬主的滋味。
而眼下傀儡軍做的就是加速這一個進程。
不遠萬裏橫穿北地摧毀天際要塞是為了解開盟軍成員國掛在脖子上的繩套,讓雙方的猜忌徹底暴露在陽光下,再無緩和的可能。
不過天際要塞雖然被攻破了,但要說勝利天枰徹底倒向傀儡軍了...也為時過早。
因為聖教國的主力部隊並沒有出現太多的傷亡,這次戰爭中死的最多的是艾瑞希和盟軍成員國的士兵。
聖教國在傀儡軍手裏折損了幾次人手後,便開始嚴格執行“隔岸觀火中間商,到最後才肯親自登場”這一行動準則。
所以迄今為止,聖教國在北境的士兵折損率仍舊在可接受範圍內,這裏麵也包括高階職業者。
...
聖教國現在對於要塞被摧毀已經有了免疫力,因為他們已經明白盟軍設立在北地的要塞以及據點,對傀儡軍而言隻是待宰的羔羊而已,隻要傀儡軍願意,他們隨時可以在盟軍反應過來之前將其拔除,並全身而退。
所以當耶格爾得知天際要塞淪陷時,內心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
反而在獅虎騎士團被打殘這一點上,耶格爾連續說了三次可惜。
獅虎騎士是所有盟軍裏最聽聖教國話的軍團,聖教國之前一直拿獅虎騎士來做表率,如果不是沒有選擇,聖教國也不想讓這支軍團去承擔先鋒軍的任務。
畢竟聽話的家犬,總比其他散養的野狗更受寵。
但可惜後勤總部被毀後,盟軍內部怯戰風氣濃重,指派的兩支軍團都以各種方式拒絕了任務,最後為了挽迴一點麵子,聖教國隻能派出了忠犬。
原先的作戰計劃是獅虎騎士纏住傀儡軍,等待後方主力部隊抵達,然後對傀儡軍展開圍剿。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獅虎騎士團冒進讓傀儡軍抓到了機會,直接被一波打殘。
失去了手上唯一一支能指揮動的軍團,聖教國立馬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境地。
這一點在臨時召開的緊急會議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中軍大帳內,嫋嫋升起的熏香將所有人的麵孔都掩的若隱若現。
這些麵孔後站著全副武裝的披甲騎士,騎士雙手搭劍,盔甲上晦澀的魔紋在壁燈照射下泛著冷凝的光澤,十字盔後如同鷹隼一樣銳利的雙眸警惕的注視著周圍,這架勢,不像是麵對盟友,更像是麵對敵人。
擺出這副模樣的不單單隻是一人,而是現場所有人。
現場氣氛冷凝如冰。
首座上的耶格爾將周圍人的表現全部看在眼裏。
遙想南征前期,這些成員國代表還在私下裏給自己送各種禮物,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盟軍中獲得更多的分配權。
但眼下,接連的失利讓這群人暴露出了貪婪的本性,開始聯合起來主動給聖教國擺臉色。
而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傀儡軍。
吸了一口氣,將心底雜亂的情緒壓下,耶格爾抬手敲了敲桌子,打破了下一秒就可能拔刀相見的肅殺氣氛。
“板著臉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胡思亂想也隻會加快盟軍的敗亡過程。
在座的都是這場戰爭中受益方,肯定也不想吐出好不容易獲得的利益,在這一點上我相信大家都是抱著同樣的想法,所以讓我們把目光放迴到眼下。
傀儡軍的強勢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單獨任何一支軍團麵對他們,都沒有獲勝的希望,包括深淵裏的那種強力種族也一樣。
你...我們,想要保住眼下的利益,除了徹底抱團外沒有其他選擇,我不相信傀儡軍在能夠擊潰盟軍的前提下,會接受我們的投降。
所以你們大可不必如此劍拔弩張。”
耶格爾嚐試著消除各國代表的警惕,但顯然沒有成功。
就算他剖析了利弊,但是在場代表仍舊沒有人搭腔,所有人還是之前那副“公事公辦”的司馬臉。
見狀,耶格爾明白語言已經很難打動這群人了,不過還好他做了備用的計劃。
“鑒於傀儡軍的強大,聖教國一方決定更改戰利品的分配方案。
如果有人願意擔任先鋒軍參與追擊計劃,不論最後成敗,都可以獲得一塊子爵領。
如果能夠成功將傀儡軍拖住,將視殲滅數量給與最低伯爵領、最高公爵領的獎勵。
並且戰後該軍團還擁有提前三天進城的權力。”
這裏的提前三天進城是美化後的說法,真正的意思是該軍團可以在某個城市無限製的劫掠三天。
說白了就是獲得承認的劫掠令,並且劫掠的目標也絕不會是用來混弄人的小城市,而是類似海上明珠珀斯那樣的大城。
利益是無色無味的毒藥,即便知道背後隱藏著致命的危險,但還是會有人控製不住內心的貪欲。
在耶格爾說出這段話後,在座代表臉上冷硬的線條稍稍緩和了一些,並且也有人開了口。
“既然你都說了傀儡軍難以抵抗,我覺得再派先鋒軍前往毫無意義,純粹送人頭不說,還平白漲了傀儡軍的威名,我個人覺得不如大家湊一支職業者軍團出來,這樣或許還有咬住對方的機會。”
這個方案可行性其實很高,開口的代表也不是無故放失,但他卻忽略了一個情況,那就是私心。
很快就有人出來反駁道:
\"組建正式級職業者兵團我沒有意見,但是我想問,這支兵團由誰來指揮?指揮官又能否確保, 自己不會因為某些上不了台麵的理由,故意針對某一國的職業者...\"
話落,現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盟軍這麽大的體量,如果能擰成一股繩,傀儡軍再強,武器、戰爭模式差距再大,也絕對不會打成眼下這副模樣。
他們的最根本問題還是彼此私心太重。
這是利益團體無法解決的最根本矛盾。
就比如眼下,之前的提議所有人都知道是最正確的決定。
普通軍團無法突破傀儡軍的火力網,那就讓職業者去,職業者不行,穿上魔紋盔甲再試!
隻要舍得下本錢,肯定是能夠打破傀儡軍的不敗神話的。
但關鍵就在這個“舍”上,盟軍成員國誰也不想自己成為“舍”的那一部分,所以便陷入了僵局。
這場會議最後也沒討論不出啥來。
各國代表都不願意讓擔任“敢死隊”的角色,到最後場上就耶格爾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其他代表則低頭看著桌麵,似乎上麵的紋理蘊含著遠古傳承密技,比眼前崩壞的局勢更加的值得讓人細思探究。
盟軍浪費掉了最佳的追擊時間。
無奈之下,最後隻能聖教國自己咬牙擔任起這個任務。
和傀儡軍交手這麽多次,挨了那麽多次毒打,聖教國也從盟友身上吸取了教訓,沒有在散去軍隊漫天尋找傀儡軍的蹤跡,而是花大代價請來了某個宮廷占卜師的弟子,讓他用占卜術來確定傀儡軍的行軍路線。
在經過幾次錯誤的占卜結果後,聖教國通過局勢推演和占卜的結合,成功猜到了傀儡軍的行軍路線。
由“焚滅的黑焰”率領龍心騎士從空中逼近傀儡軍。
地麵則由“稱量罪罰”帶領聖劍騎士團從後方向著傀儡軍不斷推進。
上麵這兩個都是聖教國從國內征召過來的強者,雖然是名義上統帥軍隊,但實際軍隊指揮有專門的人負責,他們隻是占了一個名義,真正的目的是專門用來對付羅寧的。
聖教國曾多次派遣強者試圖對傀儡軍進行轟殺,但都被羅寧攔下來。
傀儡軍至今未嚐一敗,除了本事實力足夠硬外,也和羅寧庇護有一定的關係。
想要擊敗傀儡軍,就必須將羅寧和傀儡軍兩者進行切割,這樣才能打破神話的可能。
在追上傀儡軍後,耶格爾想要故技重施,像之前一樣圍剿傀儡軍。
耶格爾讓龍心軍團從高空騷擾傀儡軍,拖緩他們的行軍速度,接著又給盟軍成員國下令,讓他們不斷往前挖壕溝。
對於這種沒有多大危險的事,各國代表沒有推卻,紛紛派出輔兵。
在十多萬人的努力下,戰線正以極快的速度朝著傀儡軍合圍,看得出來耶格爾是想要穩紮穩打的去蠶食掉傀儡軍的生存空間。
龍心軍團作為人類最頂級的空中力量,實力確實非常強勁,除了第一次交手沒估算好高度,讓傀儡軍一輪齊射轟下來幾十具屍體後,再往後交戰對方就學聰明了,隻在高空進行襲擾,並且還將自己武裝到了牙齒...
從那之後雙方再次交手,傀儡軍就再也沒有超過兩位數的擊殺了。
龍心騎士活動的高度魔能火神炮很難造成致命傷害。
魔能狙擊炮和魔導炮倒是可以,但是不劃算啊。
對方分那麽散,你一輪炮擊過去可能就炸下來十多具屍體,但是消耗的魔核卻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如果不去節約,隻為了開心胡亂開炮,還沒到界河,傀儡背上的魔導炮就要停火了。
戰爭打的就是資源,羅寧承受不起這樣的消耗,所以隻能忍受著龍心騎士的騷擾,偶爾用魔能狙擊炮給與反擊。
羅寧也嚐試過讓狼蛛攻擊機去迎敵,但對方指揮官很聰明,絕不在空曠的空域和狼蛛攻擊機交戰。
第一次交鋒中,對方將狼蛛攻擊機編隊引誘到雲層中,對方事先設置了靜默結界,阻斷了傀儡軍的通訊,然後埋伏好的龍心騎士從上方突襲了狼蛛攻擊機編隊...
那一戰傀儡軍損失了近三百架狼蛛攻擊機,拖著黑煙墜落的流星幾乎照亮了整片天穹。
從那之後雙方就進入了纏鬥模式,小規模的廝殺每天都在上演,盟軍地麵部隊也越逼越緊。
但隨著雙方距離的越發接近,戰鬥頻率反而降低了。
兩邊都清楚這不是和平的信號,而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雙方都在為接下來的一戰做最後的準備,那種天災出現在自己麵前的不安,已經滲入到了所有參戰士兵的內心。
對於要不要打接下來這一戰,盟軍那邊態度應該是很堅定的,畢竟聖教國急於證明自己“拳頭並沒有軟”。
但是傀儡軍這邊卻有相反的意見。
卡特琳娜覺得可以打,如果能挫敗聖教國展示武力的計劃,那麽盟軍內部的矛盾將會再一次加劇。
老薩裏則覺得不穩妥,傀儡軍沒必要放棄自己擅長的作戰方式去選擇和對手硬碰硬。
老薩裏更傾向於去攻打黑騎士兵團駐紮的防線。
這麽做的理由有三。
一首先黑騎士兵團已經被打退一次,軍團實力不是全盛時期,並且也對傀儡軍有心理陰影。
隻要再次擊敗對方,既能震懾敵人,也能提高傀儡軍以及艾瑞希全國人民的士氣,也方便羅寧後續推出傀儡解開限購的計劃。
黑騎士兵團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傀儡軍再次進攻的目標,如果得知這一切,恐怕要打出一個?號了。
不過兩人的計劃最後都被羅寧否決了,怎麽打羅寧心裏早就有備案。
三人簡短開了一個小會,最終卡特琳娜和老薩裏都被羅寧說服了,放棄了幹一仗的念頭。
前期占著己方人多優勢,將原主人打退到了主臥,自己則占領了客臥。
然後在攻占主臥的過程中,原主人身邊突然出現了一個實力強大的幫手,入侵團夥幾次對陣都沒有討到好處,反而還被揍個鼻青臉腫。
眼看情況不對,一些吃到肉的成員開始心生退意。
反正他們在前期就已經撈夠了利益,甚至連領地都打下來了好幾塊,就算最後領地占不了,賣出去也能獲得一大筆收益,完全沒必要繼續留下來和房屋主人死磕。
但等他們開始準備撤離時,突然發現帶自己來的人,此時正堵在出口處。
並且看意思,顯然沒有開門讓人離開的意思。
這也是前麵為什麽說天際要塞對盟軍成員國有鉗製的緣故,聖教國不鬆口,盟軍成員國便隻剩下腿迴去這條路。
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過程,先得穿過危機四伏的龍脊山脈,然後是萬裏無人煙的冰雪煉獄。
出發時十多萬人,最後安全歸家的可能連一半的都不到。
看到行程圖的那一瞬間你就會覺得與其選這條路,還不如老實待著,隨著時間流逝後續還有轉機也說不一定。
並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聖教國可不是什麽大度的性格。
之前成員國退出聯盟,迴去路上遭到了伏殺,最後逃迴去的隻有數百人,並且連海拉王國的港口駐點也被殃及池魚...
雖然事後聖教國付出一定利益安撫了內部的聲音,但兇殘行為卻深深烙印在了所有人心中。
隻待一個契機,這些不滿便會徹底爆發出來,屆時聖教國也將嚐到被自己親手養的獵犬噬主的滋味。
而眼下傀儡軍做的就是加速這一個進程。
不遠萬裏橫穿北地摧毀天際要塞是為了解開盟軍成員國掛在脖子上的繩套,讓雙方的猜忌徹底暴露在陽光下,再無緩和的可能。
不過天際要塞雖然被攻破了,但要說勝利天枰徹底倒向傀儡軍了...也為時過早。
因為聖教國的主力部隊並沒有出現太多的傷亡,這次戰爭中死的最多的是艾瑞希和盟軍成員國的士兵。
聖教國在傀儡軍手裏折損了幾次人手後,便開始嚴格執行“隔岸觀火中間商,到最後才肯親自登場”這一行動準則。
所以迄今為止,聖教國在北境的士兵折損率仍舊在可接受範圍內,這裏麵也包括高階職業者。
...
聖教國現在對於要塞被摧毀已經有了免疫力,因為他們已經明白盟軍設立在北地的要塞以及據點,對傀儡軍而言隻是待宰的羔羊而已,隻要傀儡軍願意,他們隨時可以在盟軍反應過來之前將其拔除,並全身而退。
所以當耶格爾得知天際要塞淪陷時,內心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
反而在獅虎騎士團被打殘這一點上,耶格爾連續說了三次可惜。
獅虎騎士是所有盟軍裏最聽聖教國話的軍團,聖教國之前一直拿獅虎騎士來做表率,如果不是沒有選擇,聖教國也不想讓這支軍團去承擔先鋒軍的任務。
畢竟聽話的家犬,總比其他散養的野狗更受寵。
但可惜後勤總部被毀後,盟軍內部怯戰風氣濃重,指派的兩支軍團都以各種方式拒絕了任務,最後為了挽迴一點麵子,聖教國隻能派出了忠犬。
原先的作戰計劃是獅虎騎士纏住傀儡軍,等待後方主力部隊抵達,然後對傀儡軍展開圍剿。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獅虎騎士團冒進讓傀儡軍抓到了機會,直接被一波打殘。
失去了手上唯一一支能指揮動的軍團,聖教國立馬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境地。
這一點在臨時召開的緊急會議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中軍大帳內,嫋嫋升起的熏香將所有人的麵孔都掩的若隱若現。
這些麵孔後站著全副武裝的披甲騎士,騎士雙手搭劍,盔甲上晦澀的魔紋在壁燈照射下泛著冷凝的光澤,十字盔後如同鷹隼一樣銳利的雙眸警惕的注視著周圍,這架勢,不像是麵對盟友,更像是麵對敵人。
擺出這副模樣的不單單隻是一人,而是現場所有人。
現場氣氛冷凝如冰。
首座上的耶格爾將周圍人的表現全部看在眼裏。
遙想南征前期,這些成員國代表還在私下裏給自己送各種禮物,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盟軍中獲得更多的分配權。
但眼下,接連的失利讓這群人暴露出了貪婪的本性,開始聯合起來主動給聖教國擺臉色。
而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傀儡軍。
吸了一口氣,將心底雜亂的情緒壓下,耶格爾抬手敲了敲桌子,打破了下一秒就可能拔刀相見的肅殺氣氛。
“板著臉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胡思亂想也隻會加快盟軍的敗亡過程。
在座的都是這場戰爭中受益方,肯定也不想吐出好不容易獲得的利益,在這一點上我相信大家都是抱著同樣的想法,所以讓我們把目光放迴到眼下。
傀儡軍的強勢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單獨任何一支軍團麵對他們,都沒有獲勝的希望,包括深淵裏的那種強力種族也一樣。
你...我們,想要保住眼下的利益,除了徹底抱團外沒有其他選擇,我不相信傀儡軍在能夠擊潰盟軍的前提下,會接受我們的投降。
所以你們大可不必如此劍拔弩張。”
耶格爾嚐試著消除各國代表的警惕,但顯然沒有成功。
就算他剖析了利弊,但是在場代表仍舊沒有人搭腔,所有人還是之前那副“公事公辦”的司馬臉。
見狀,耶格爾明白語言已經很難打動這群人了,不過還好他做了備用的計劃。
“鑒於傀儡軍的強大,聖教國一方決定更改戰利品的分配方案。
如果有人願意擔任先鋒軍參與追擊計劃,不論最後成敗,都可以獲得一塊子爵領。
如果能夠成功將傀儡軍拖住,將視殲滅數量給與最低伯爵領、最高公爵領的獎勵。
並且戰後該軍團還擁有提前三天進城的權力。”
這裏的提前三天進城是美化後的說法,真正的意思是該軍團可以在某個城市無限製的劫掠三天。
說白了就是獲得承認的劫掠令,並且劫掠的目標也絕不會是用來混弄人的小城市,而是類似海上明珠珀斯那樣的大城。
利益是無色無味的毒藥,即便知道背後隱藏著致命的危險,但還是會有人控製不住內心的貪欲。
在耶格爾說出這段話後,在座代表臉上冷硬的線條稍稍緩和了一些,並且也有人開了口。
“既然你都說了傀儡軍難以抵抗,我覺得再派先鋒軍前往毫無意義,純粹送人頭不說,還平白漲了傀儡軍的威名,我個人覺得不如大家湊一支職業者軍團出來,這樣或許還有咬住對方的機會。”
這個方案可行性其實很高,開口的代表也不是無故放失,但他卻忽略了一個情況,那就是私心。
很快就有人出來反駁道:
\"組建正式級職業者兵團我沒有意見,但是我想問,這支兵團由誰來指揮?指揮官又能否確保, 自己不會因為某些上不了台麵的理由,故意針對某一國的職業者...\"
話落,現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盟軍這麽大的體量,如果能擰成一股繩,傀儡軍再強,武器、戰爭模式差距再大,也絕對不會打成眼下這副模樣。
他們的最根本問題還是彼此私心太重。
這是利益團體無法解決的最根本矛盾。
就比如眼下,之前的提議所有人都知道是最正確的決定。
普通軍團無法突破傀儡軍的火力網,那就讓職業者去,職業者不行,穿上魔紋盔甲再試!
隻要舍得下本錢,肯定是能夠打破傀儡軍的不敗神話的。
但關鍵就在這個“舍”上,盟軍成員國誰也不想自己成為“舍”的那一部分,所以便陷入了僵局。
這場會議最後也沒討論不出啥來。
各國代表都不願意讓擔任“敢死隊”的角色,到最後場上就耶格爾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其他代表則低頭看著桌麵,似乎上麵的紋理蘊含著遠古傳承密技,比眼前崩壞的局勢更加的值得讓人細思探究。
盟軍浪費掉了最佳的追擊時間。
無奈之下,最後隻能聖教國自己咬牙擔任起這個任務。
和傀儡軍交手這麽多次,挨了那麽多次毒打,聖教國也從盟友身上吸取了教訓,沒有在散去軍隊漫天尋找傀儡軍的蹤跡,而是花大代價請來了某個宮廷占卜師的弟子,讓他用占卜術來確定傀儡軍的行軍路線。
在經過幾次錯誤的占卜結果後,聖教國通過局勢推演和占卜的結合,成功猜到了傀儡軍的行軍路線。
由“焚滅的黑焰”率領龍心騎士從空中逼近傀儡軍。
地麵則由“稱量罪罰”帶領聖劍騎士團從後方向著傀儡軍不斷推進。
上麵這兩個都是聖教國從國內征召過來的強者,雖然是名義上統帥軍隊,但實際軍隊指揮有專門的人負責,他們隻是占了一個名義,真正的目的是專門用來對付羅寧的。
聖教國曾多次派遣強者試圖對傀儡軍進行轟殺,但都被羅寧攔下來。
傀儡軍至今未嚐一敗,除了本事實力足夠硬外,也和羅寧庇護有一定的關係。
想要擊敗傀儡軍,就必須將羅寧和傀儡軍兩者進行切割,這樣才能打破神話的可能。
在追上傀儡軍後,耶格爾想要故技重施,像之前一樣圍剿傀儡軍。
耶格爾讓龍心軍團從高空騷擾傀儡軍,拖緩他們的行軍速度,接著又給盟軍成員國下令,讓他們不斷往前挖壕溝。
對於這種沒有多大危險的事,各國代表沒有推卻,紛紛派出輔兵。
在十多萬人的努力下,戰線正以極快的速度朝著傀儡軍合圍,看得出來耶格爾是想要穩紮穩打的去蠶食掉傀儡軍的生存空間。
龍心軍團作為人類最頂級的空中力量,實力確實非常強勁,除了第一次交手沒估算好高度,讓傀儡軍一輪齊射轟下來幾十具屍體後,再往後交戰對方就學聰明了,隻在高空進行襲擾,並且還將自己武裝到了牙齒...
從那之後雙方再次交手,傀儡軍就再也沒有超過兩位數的擊殺了。
龍心騎士活動的高度魔能火神炮很難造成致命傷害。
魔能狙擊炮和魔導炮倒是可以,但是不劃算啊。
對方分那麽散,你一輪炮擊過去可能就炸下來十多具屍體,但是消耗的魔核卻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如果不去節約,隻為了開心胡亂開炮,還沒到界河,傀儡背上的魔導炮就要停火了。
戰爭打的就是資源,羅寧承受不起這樣的消耗,所以隻能忍受著龍心騎士的騷擾,偶爾用魔能狙擊炮給與反擊。
羅寧也嚐試過讓狼蛛攻擊機去迎敵,但對方指揮官很聰明,絕不在空曠的空域和狼蛛攻擊機交戰。
第一次交鋒中,對方將狼蛛攻擊機編隊引誘到雲層中,對方事先設置了靜默結界,阻斷了傀儡軍的通訊,然後埋伏好的龍心騎士從上方突襲了狼蛛攻擊機編隊...
那一戰傀儡軍損失了近三百架狼蛛攻擊機,拖著黑煙墜落的流星幾乎照亮了整片天穹。
從那之後雙方就進入了纏鬥模式,小規模的廝殺每天都在上演,盟軍地麵部隊也越逼越緊。
但隨著雙方距離的越發接近,戰鬥頻率反而降低了。
兩邊都清楚這不是和平的信號,而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雙方都在為接下來的一戰做最後的準備,那種天災出現在自己麵前的不安,已經滲入到了所有參戰士兵的內心。
對於要不要打接下來這一戰,盟軍那邊態度應該是很堅定的,畢竟聖教國急於證明自己“拳頭並沒有軟”。
但是傀儡軍這邊卻有相反的意見。
卡特琳娜覺得可以打,如果能挫敗聖教國展示武力的計劃,那麽盟軍內部的矛盾將會再一次加劇。
老薩裏則覺得不穩妥,傀儡軍沒必要放棄自己擅長的作戰方式去選擇和對手硬碰硬。
老薩裏更傾向於去攻打黑騎士兵團駐紮的防線。
這麽做的理由有三。
一首先黑騎士兵團已經被打退一次,軍團實力不是全盛時期,並且也對傀儡軍有心理陰影。
隻要再次擊敗對方,既能震懾敵人,也能提高傀儡軍以及艾瑞希全國人民的士氣,也方便羅寧後續推出傀儡解開限購的計劃。
黑騎士兵團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傀儡軍再次進攻的目標,如果得知這一切,恐怕要打出一個?號了。
不過兩人的計劃最後都被羅寧否決了,怎麽打羅寧心裏早就有備案。
三人簡短開了一個小會,最終卡特琳娜和老薩裏都被羅寧說服了,放棄了幹一仗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