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颯爽的秋風吹走了夏日殘留的最後一絲溫熱。


    此時的襄郢,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城中百姓們除了在自家中與親人一同歡慶這豐收的時刻外,鄰裏之間也難以抑製地開始對那些已陸續抵達襄郢的諸國國君和使臣評頭論足起來。


    就在前不久,天子派遣使者前來冊封,此消息一經傳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楚國的邀請下,這些時日,天下各國的權貴紛紛雲集於此。


    一時間,襄郢這座原本就喧囂的國都在這段時間就變得更加熱鬧非凡,車水馬龍起來。


    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達官貴人,他們的服飾各異、口音不同,其排場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如此壯觀的景象,著實讓楚國的百姓大開眼界,成為了眾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眼下正值農閑時節,越來越多的百姓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紛紛湧向襄郢北城門外去湊熱鬧。


    精明的商家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商機,於是乎,在城外不遠處便支起了一個個臨時的小攤。


    在靠近城門的那片繁茂的樹蔭之下,各種小吃攤位琳琅滿目。


    這邊有熱氣騰騰的包子鋪,香氣四溢;那邊則是香脆可口的燒餅攤,讓人垂涎欲滴。而在稍遠一點的地方,還有一個簡易的茶攤,攤主熱情地招唿著過往的行人。


    緊鄰著茶攤的位置,坐著一位四十多歲的講書先生。他正操著一口地道的楚腔,繪聲繪色地講述著當年楚軍南征北戰之際所發生的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尤其是當講到小兵們如何在戰場上異軍突起,奮勇殺敵,最終斬將奪旗時,更是引得周圍聽眾們陣陣喝彩。


    隻見此人嘴巴一張一合,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般絢爛奪目,他用那如簧之舌將這些個少年英雄們的故事娓娓道來。


    隨著他繪聲繪色地講述,這些少年英雄們的形象仿佛躍然眼前,栩栩如生。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過來,圍聚在這個小小的茶攤前,聽得津津有味。


    這熱鬧的場景自然引來了眾多過往行人的駐足圍觀,原本生意清淡的茶攤一下子變得門庭若市,客似雲來。


    茶攤老板眼見著自己的生意如此紅火,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兒,那張滿是皺紋的臉此刻更是像綻開的菊花一樣燦爛無比。他忙不迭地討好這位說書先生,一次又一次地為其添上好茶,生怕招待不周。


    正當說書人講到故事的精彩之處時,周圍的聽眾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之情,紛紛鼓起掌來,一時間掌聲雷動,喝彩之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有些人興奮得手舞足蹈,嘴裏還不停地叫好;還有些人則瞪大了雙眼,緊緊盯著說書人,唯恐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細節。


    就在這時,人群中有一個衣著光鮮、出手闊綽的男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隻見他從懷中掏出一大把銅錢,粗略估計足有一百多個,然後“嘩啦”一聲全部扔在了說書人的桌案上。


    然而,他本以為這樣做會得到說書人和其他聽眾的讚賞,卻不想事與願違。


    這一舉動立刻招致了周圍聽書百姓的哄堂大笑和冷嘲熱諷。眾人皆指責他此舉太過粗俗無禮,簡直就是對說書人的一種褻瀆。


    而那位說書人更是氣得臉色鐵青,對著那個男子怒目而視,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


    因為這些說書人可不是後世那種僅僅認得幾個字、完全依靠嘴皮子功夫來渲染氣氛的普通說書人。


    他們皆是飽讀詩書的正經讀書人,其中有些還是來自大名鼎鼎的章華學宮的博士呢!


    這些文人雅士個個自命不凡,心高氣傲,根本就不缺錢花。對於他們來說,金錢不過是身外之物,真正令他們看重的是知識和才華。


    所以,當有人試圖用錢來打賞他們時,他們不但不會感到高興,反而會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這種行為在他們眼中無疑是對他們人格和尊嚴的踐踏。


    在襄郢城的四周,活躍著一群獨特的講書人。


    他們皆隸屬於一個名為“小說派”的新興學派。


    這個學派是近些年來於章華學宮中嶄露頭角的,盡管其成員數量並不眾多,然而所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容小覷的。


    此學派之所以備受矚目,不僅因為它新穎的學術理念和獨特的文學風格,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朝堂的高度重視與青睞。


    甚至可以說,小說派已然成為了朝堂發聲的重要渠道之一,猶如朝堂之喉舌一般。


    許多歌頌功德、讚揚楚王室、官場政治、軍中將士英勇事跡的精彩話本,皆是出於朝堂的明確授意。


    這些話本均交由小說派中的精英人士精心編撰而成,隨後再通過那些能言善道的說書人傳播到城市的各個角落。


    正因如此,過去的這短短兩年時間裏,襄郢城中百姓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


    尤其是在茶餘飯後,大家不再僅僅局限於閑聊家常或者無所事事地消磨時光,而是紛紛聚集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聆聽說書人講述那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


    這種全新的娛樂方式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讓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子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隆隆……\" 低沉而厚重的聲音從遠方傳來,仿佛悶雷滾動一般,打破了街道原本的寧靜。


    人們紛紛抬起頭來,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隻見遠處塵土飛揚,遮天蔽日,宛如一條黃龍蜿蜒而至。


    木製的車輪在堅硬的水泥路麵上碾壓而過,發出陣陣震耳欲聾的隆隆聲,猶如戰鼓齊鳴,令人心驚膽戰。


    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吸引了路上所有的行人和過客,他們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將好奇的目光投向那片滾滾煙塵。


    \"怎麽今日還有貴人入郢?\"人群中不知是誰率先發出了疑問。他的話語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瞬間激起千層浪,引得周圍眾人議論紛紛。


    \"天下諸侯國眾多,自然有距離我們楚國較遠的地方。來得晚些也是情理之中嘛!\"一個看似見多識廣的路人不以為然地迴應道。


    然而,他的解釋並沒有平息大家心中的疑惑和好奇。


    \"瞧這架勢,這支車隊的規模可不小呢,起碼得有數百人之眾吧!你們當中可有誰能猜出這究竟是來自哪個國家的隊伍?\"


    又一名好奇心旺盛的男子扯著嗓子向四周喊道。他的問題如同一把火,點燃了在場所有人的求知欲望。


    這大漢洪亮的嗓音成功引起了正在街邊講書的那位先生的注意。


    隻見他緩緩停下手中的折扇,輕輕抬起雙眸,視線越過層層人頭,落在了正逐漸靠近的車隊身上。


    片刻之後,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朗聲道:\"諸位莫要胡亂猜測,這是燕國的車隊無疑。\"


    \"竟然是燕國!\"聽聞此言,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驚歎之聲。有的人麵露驚訝之色,似乎對燕國的到來感到意外;有的人則交頭接耳,低聲討論著燕國此番出使楚國的目的。


    討論聲議論聲不絕於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