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熊章在詳細地詢問過相關人員關於孫武身體狀況的消息,並得到其身體暫時無大礙的確切答複後,心中那塊沉甸甸的大石頭終於稍微落了下來,他那一直緊蹙著的眉頭也隨之微微舒展。


    隨後,他緩緩地抬起頭,將視線投向在場的眾人。


    隻見楚王熊章的目光最終穩穩地停留在了白毅的身上,開口問道:“白卿啊,關於京營之事,是否已有明確的章程了?”聲音不高不低,但卻透著一股上位者獨有的威嚴。


    聽到楚王發問,征西將軍白毅連忙向前邁出一步,恭敬地彎下腰,朝著熊章行了一禮,然後直起身來迴答道:


    “迴稟王上,微臣與鎮東將軍此次前來大將軍府,正是為了就如何組建京營一事向上將軍孫念請教。”


    “經過上將軍的一番提點之後,目前臣等已經初步擬定出了一個大致的章程方案。”


    楚王熊章微微頷首,而後又追問道:“既然如此,那就快給寡人講講吧。”說罷,他用眼神示意白毅繼續往下說。


    要知道,想要成功組建一支規模達十萬人之巨的京營部隊絕非易事。


    這其中涉及到諸多繁雜且關鍵的環節,例如各兵種之間的合理配置、不同兵種所承擔的具體任務及職能等等,都需要經過反複地推敲和權衡才能確定下來。


    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整個京營的戰鬥力大打折扣甚至無法正常運轉。


    “啟稟王上,微臣經過深思熟慮後,擬定了初步計劃,想在京營之下另行設立四個營區,每營人數定為兩萬五千之眾。”


    “這其中,將特別設立一個純粹由騎兵組成的騎兵營。因為微臣深知,唯有當騎兵實現大規模、成建製地協同作戰時,方能展現出其無與倫比的強大威力。”


    征西將軍白毅麵色認真,聲音低沉而堅定地向熊章說道。


    熊章聞聽此言,眼神一亮,當即頷首表示認同。


    想當年,若非為了謀求這支軍隊所能爆發出來的驚人威力,他又怎會毅然決然地支持白毅耗費整整五年的時間去精心打造一支規模達五萬之多的輕重騎兵團呢?


    要知道豢養一支這樣的軍隊所需的錢糧可比陌刀軍還要多得多。


    這還是熊章動用了少府這個自己私庫的財力才能養得起,不然憑借楚國的財政,那想都不要想。


    熊章記得後世,曾流傳著一句膾炙人口的話語,漢騎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那是漢武帝時期,為了抵禦來勢洶洶的匈奴人,舉全國之力方才勉強編練成數萬精銳騎兵。


    然而,正是憑借著這批英勇無畏的騎士們,大漢王朝得以成功地對曾經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匈奴人形成有效壓製。


    這也是一漢當五騎的由來。


    由此足見,漢朝騎兵所具備的駭人戰力和震撼影響力。


    現在,楚國固然擁有五萬輕、重騎兵,然而若要論及機動性,與漢朝的騎兵相較而言,仍稍遜一籌。


    原因無他,隻因漢朝的騎兵大體上已然達成了人均配備三匹戰馬的水準,反觀楚國,連確保每人擁有兩匹馬都難以做到。


    如此一來,楚國騎兵的長途奔襲以及持續作戰能力想必就會相對較弱。


    不過呢,這差距理應不會太大。


    畢竟,楚國的戰馬上可是裝備著馬蹄鐵這等利器!有了馬蹄鐵的加持,楚國戰馬在行軍途中的損耗便能得到有效控製,其耐力和速度也能夠有所保障。


    考慮到騎兵所獨具的特點,故而當熊章得知白毅打算將兩萬五千人的騎兵單獨編列為一個營地時,他並未持有任何異議。


    因為熊章心裏清楚得很,如果白毅真的要將這些數量眾多且精銳的騎兵拆分至四個不同的營地之中,那麽他作為京營主將的地位恐怕就要岌岌可危了。


    屆時,熊章必定毫不留情地褫奪白毅的京營主將的這一職務。


    征西將軍眼見楚王熊章對自己關於京營的設定欣然頷首,表示認可之意後,心中稍安,緊接著又侃侃而談道:


    “除卻騎兵營外還有三個營,臣打算給每個營都配備整整一萬精壯的普通步卒,在此基礎之上,再精心調配五千名陌刀軍,三千名弓弩手,兩千名裝備精良的盾軍,兩千五百名長戈兵,兩千名長矛兵!”


    “如此這般的兵力配置,既能確保這三個營具備強大無匹的破陣能力和攻城能力,又能兼顧到防守方麵的需求”。


    楚王熊章聽完征西將軍這番詳細的講述之後,雖然對於軍事戰略和戰術方麵多少還能插上幾句話,發表一些看法。


    然而若真要讓他親自去排兵布陣,指揮作戰,那可真是兩眼一抹黑,完全不知所措了。


    於是乎,他轉頭看向身旁的上將軍,問道:“上將軍覺得征西將軍所提出的這種軍隊配置方式怎麽樣?”


    上將軍聞聽此言,連忙拱手施禮,恭敬地迴答道:“啟稟大王,依臣之見,征西將軍對於各個兵種的特點可謂是了如指掌,運用自如!”


    “而且在調兵遣將以及擺兵布陣等方麵展現出了非凡卓越的才能,即便是微臣本人,恐怕也難以做到比白毅將軍更為出色!”


    上將軍孫念對於白毅的能力是非常認可的,對於白毅也是真心提攜。


    白毅和荊雲二人很早之前就是他看好的後起之秀,而且經過這麽多次的戰場曆練,白毅和荊雲兩人如今已經具備了名將的風采,比起能力,孫念唯一或許還能自持的恐怕就是臨戰經驗了。


    但這點經驗很快就會被白毅和荊雲給追上的。


    “臣對於上將軍還是欠缺不少”,征西將軍白毅聽到上將軍孫念對他的誇讚,他連忙謙虛起來。


    對於上將軍孫念,白毅是十分感激的。


    當初孫念剛開始被楚王熊章拜為上將軍,利用四萬奴隸和平民甚至是野人編練楚國新軍,白毅就是孫念麾下的一名裨將軍。


    在軍中,白毅得到了孫念的教導,所以白毅不管自己取得了什麽功績,他對於上將軍孫念都報以極大的尊重。


    “既然上將軍也看好你的方案,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安排吧,寡人不問過程,隻要結果,到時候寡人就讓征北將軍帶著他的部將來試試京營的成色”,楚王熊章認真的說道。


    白毅聽到以後要讓荊雲帶著他的澠池軍來對抗京營,白毅沒有感到壓力,但他心中已經燃起了戰意。


    荊雲與白毅的能力不相上下,但因為白毅乃是楚王熊章當年在演武堂的伴讀,所以白毅的機會始終都比荊雲要多上一些,所以白毅的爵位始終壓了荊雲一頭。


    荊雲對此也是不服氣,始終想著要超過白毅,白毅對於這一點也心知肚明,所以白毅絕對不會讓荊雲的澠池軍壓過自己的京營的。


    上將軍對於楚王熊章要讓白毅和荊雲互相競爭,互相成為對方的磨刀石的心思,心中也是十分敬佩。


    自家大王用人雖然也有親疏的差別,但大王一直都很清醒,他不會埋沒人才,對於大才,更是會摒棄親疏之別。


    用人之道,天下諸國君侯無人能出自己大王之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