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相田恆聽到其家宰鮑息的撤軍全力保住淳於的計策之後,謹慎思考一番之後,還是決定采納。


    如今楚國在東西兩線都給了齊國極大的壓力,齊國兵力受創之後,可用的軍隊已經差不多少了一半,所以舍棄一些土地,將軍隊撤迴齊國核心的地方,這樣也便於田氏更好的凝聚力量。


    於是,齊國相田恆立刻給琅琊那邊的齊軍下令,讓其放棄其地-琅琊防線,全力防守高密和淳於。


    即墨這邊,五萬援軍主將李木已經采納了其副將孫明的建議,不去直接攻打琅琊或者高密,而是說動夜城的齊侯薑荼,讓其舉起討伐叛逆田氏的旗幟西進攻打淳於,五萬楚軍將是其助力。


    留在文登的齊侯薑荼這邊,其左相卜子夏也成功說動了齊侯薑荼西進攻打田氏。


    於是齊侯薑荼和楚將李木一拍即合,雙方達成了合作。


    李木先是率軍再度攻下了夜城,齊侯薑荼再次迴到夜城,但這次齊侯薑荼是挺直了腰杆子進來的。


    之前那般的惶恐不安的心思早已經消散,如今已經是躊躇滿誌。


    到夜城的第二日,齊侯就在夜城打出了清掃叛逆田氏的旗號。


    第三日的時候,楚軍已經全部更換了齊國的旗幟,向西進發,往淳於而去。


    淳於城源於淳於國,薑姓,淳於國在夏朝的時候名為州國,後來周王朝取代了商王朝之後,周武王將這州國改封於淳於國,仍舊是公爵,地位尊貴,之後這淳於國被杞國所滅,杞國被齊國攻掠魯國的時候順勢所滅。


    淳於城曆史悠久,周邊人口也不少,是連接齊國中部與東部的戰略要地。


    所以當齊侯薑荼要攻取淳於的時候,立刻就刺激到齊相田恆敏感的神經了。


    若是丟了淳於,偽齊侯繼續西進,就要打到臨淄城的門戶劇地,最關鍵的是淳於和劇地都是空虛的狀態,如今齊國也就臨淄尚有五萬大軍,其他地方已經無兵可用。


    所以田恆為了保住淳於城,他果斷放棄琅琊,讓十五萬齊兵撤到淳於,這十五萬齊兵已經是齊國田氏最後可以動用的力量了。


    齊國琅琊城將軍內,齊國東線的將領田邕拿著技擊司剛給其送來的來自臨淄城田恆的密令。


    家主要求其立刻領兵撤離其地-琅琊防線,退守淳於。


    在密信之中,田邕將軍已經得知偽齊侯已經反攻夜城,如今已經派出大軍正在朝著淳於進兵。


    他們沒想到偽齊侯之前還被攆得四處逃竄,現在居然已經成勢,已經可以威脅到田氏的根基了。


    偽齊侯現在進軍淳於城,沿途也根本就沒有力量阻擋,自己再堅守在琅琊這條防線上已經沒有了意義。


    “來人,去請諸位將軍前來議事”,田邕將軍對著左右命令道。


    很快軍中的主要將領都到了,田邕將軍出示了齊相田恆的密令,要求各部準備撤軍。


    十五萬大軍想要撤軍肯定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為了迅速支援淳於,田邕已經派出一支三萬人的大軍趁著夜色離開了其地。


    至於剩下的兵馬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才能撤走。


    若是不能謹慎,不僅不能及時撤離,還會被楚軍找到可趁之機。


    也許齊軍謀劃周全,也有可能是楚軍也想早些拿下琅琊城,所以十幾萬齊軍撤軍之事非常順利。


    在齊軍偷偷撤軍的第二日一早,荊雲將軍就帶著八萬諸國聯軍進駐琅琊城。


    一天之內,楚軍順利的突破了齊國琅琊-其地防線,如此,整個齊國東部就除了高密、夷維等地之外,已經全部落到了齊侯薑荼和楚國的手裏。


    楚軍在占據琅琊和其地之後,楚將荊雲留下兩萬大軍駐守這兩地之後,就帶著剩下的兵馬往高密城而去。


    楚軍想要拿下高密這顆齊國在東部的釘子了。


    楚國襄郢城外,一名騎士正使勁抽著胯下的駿馬,迅速往襄郢城靠近。


    當他已經快要靠近城門口的時候,城門口的守卒見這個騎卒還沒有減速的趨勢,連忙想要揮動兵戈阻攔。


    在襄郢城內縱馬而行在楚國乃是重罪,這是襄郢令將數個在城內縱馬的勳貴子弟貶入治河大營充當疫夫之後才震懾住了城內的那些勳貴子弟。


    門前的這些守卒們沒想到今日又有人敢以身試法。


    就在守卒舉戈喝止的時候,那騎士突然抽出一道紅色的令旗,看到這麵小旗,那些想要攔截此騎卒的守卒們嚇得立刻往城門兩邊靠去,生怕自己擋了這騎卒的道路。


    這是軍中八百裏加急的信使旗幟,阻擋者死罪。


    “上將軍孫念在宋國陶丘境內大敗齊軍,斬首三萬,降者七萬”,那策馬入城的騎卒在進城之後立刻就扯著嗓子大喊道。


    本來城內的人看到有人橫街縱馬的時候,一邊慌忙躲避,還準備破口大罵,但當他們聽到這騎卒的喊話,他們嘴裏要吐出的言語立刻生生的咽了迴去。


    “那人喊的什麽?我們楚軍打贏了?”,有人有些興奮但又怕自己聽錯了,連忙找旁人確認一番。


    “應該是我們打贏了”,那旁邊的人也有些不確定。


    “上將軍孫念在宋國陶丘境內大敗齊軍,斬首三萬,降者七萬”


    就在這時,前方的再次傳來信使的聲音。


    這次襄郢城內沿街百姓都有了準備,這才真正聽清楚了縱馬騎士的話。


    “勝了,我們楚國又贏了,斬首三萬,降者達七萬人”,這時有百姓激動的大喊了一聲。


    這時,其他的楚國百姓都激動的大喊道。


    雖然這些年楚國對外連戰連捷,但楚國的每一次勝利還是讓楚國百姓興奮異常。


    他們巴不得自己的國家不停的贏下去呢。


    更有商家心情大好,對路邊的行人抱拳喊道:“今日有捷報傳來,我們楚國大勝齊國,凡是入店購買商品者,一律八折優惠,隻此一日哦”。


    見有了第一個商家開了這個優惠的頭,其他商家也或主動或被動的打起了折扣。


    周邊的百姓也許也因為楚國大勝而心情大好,也舍得花錢了,出入各家店鋪者不計其數。


    有楚國之外的商人或者遊學士子看到這一幕,都露出羨慕的神色。


    楚國大敗了齊國,齊國損失了十萬大軍,這可是一場能決定齊楚兩國交戰最後勝負的戰果啊。


    此戰過後,有實無名的楚國將會毫無爭議的成為諸夏的霸主。


    “楚人好戰,也不知道對於諸國而言是兇還是吉啊”,有楚國之外的人看到城內的楚人在知道自己國家大勝之後喜不自勝的表現,他突然生出了憂慮。


    既是對自己的母國,也是對其他諸侯國的前途擔心。


    這些年齊國和楚國可覆滅了不少的國家,如衛國、魯國、莒國、邾國、杞國、薛國、邳國、許國、蔡國、巴國、蜀國等。


    齊人暴虐,但楚人也貪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