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晉國,其他國家呢,有沒有答應”,齊國相田恆再問。


    “相國勿憂,除了楚盟內部的幾個國家,秦、燕等國家都拒絕了”,田氏家宰說道。


    “這麽說我們主要的敵人就是楚國還有其他幾個小國嘍”,田恆臉上緊張的神色頓時消散了不少。


    “相國大人,縱然如此,但我們齊國的壓力依然很大,畢竟楚國軍隊善戰之名,傳遍列國,當初在魯地,五萬楚軍壓著八萬齊軍打,這場景乃是相國大人親眼看到的”,田氏家宰一臉正色的對田恆說道。


    “楚軍的戰力,本相當然清楚,不然我們也不必如此忌憚楚國”,說到這裏,齊相田恆將目光看向殿內的左邊一人。


    “田將軍,對於楚軍,你麾下的技擊軍能否正麵一戰?”,齊相田恆問道。


    “相國大人,臣麾下六萬技擊軍本就是為了應對楚國的精銳大軍,臣麾下兒郎各個武藝高強,再加上人人身披鐵甲,精通陣戰,戰力乃是齊國諸軍之最,臣有信心與同等數量的楚軍野戰,並且能取得勝利”,那田姓將軍起身迴答道。


    粗獷的聲音之中彰顯了自信。


    這位田姓將軍乃是那齊國戰神田穰苴的嫡孫田廣,精研司馬法,乃是齊國名將。


    五年前受齊相田恆的命令,在臨淄招攬武藝高強的遊俠為軍,精挑細選,共得六萬,苦練數年,雖然還沒有名噪天下的戰績,但作為主將田廣,他十分明白自家麾下技擊軍有多強。


    “傳聞楚國最強之軍乃是陌刀軍,倚仗鐵甲和陌刀之利個個能以一當十,本相希望田廣將軍能夠擊敗他們,萬不可墮了你祖司馬穰苴的威名,也要讓楚人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齊相田恆對將軍田廣說道。


    “臣一定不會讓相國大人失望”,田廣將軍躬身拜道。


    “技擊司可查到楚國什麽時候出兵?”,齊相田恆將目光看向技擊司統領田樂問道。


    看到田恆冷冽的目光,田樂不敢直視,剛才就因為吳地的事情被田恆給狠狠的訓斥了一番。


    “相國,臣已經查到,明年三月,楚王熊章將會與楚盟諸國在宋國睢陽會盟。”技擊司統領田樂說道。


    “明年三月,莫非楚軍出兵的時間是明年三月?”,齊相田恆有些不確定。


    “相國大人,楚國曆來重視春耕,臣以為楚國出兵日期至少也該是在春耕之後”,上大夫陳逆說道。


    “如今籌措的糧草已經有多少了”,齊相田恆對家宰鮑息問道。


    “相國大人,如今府庫隻有存糧六十萬石,臣已經開始向齊國的大小商賈購買糧食,預計可得四十萬石”,家宰鮑息說道。


    “如此加起來也才一百萬石,楚軍來勢洶洶,雖然不知道楚國的兵力,但絕對不會少,戰事肯定不會在短期結束,這點糧食肯定是不夠的,不管如何,從即日起,全麵備戰,所有糧食不得有一顆流出齊國之外,全力向商賈購買糧食”,齊相田恆對鮑息說道。


    “臣領命”,家宰鮑息應道。


    “陳大夫,由你出使晉國,要求晉國支援齊國,若是晉國還是不願,那至少讓晉國向齊國提供糧草”,齊相田恆對上大夫陳逆說道。


    “臣領命”,陳逆應道。


    之後數月的時間裏,楚國和齊國都進入了緊張的備戰之中。


    一些戰略物資的價格幾乎達到了一日三漲的局麵,各國的商賈都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都拉著兩國急需的物資前往楚齊兩國。


    齊楚兩國即將大戰的消息隨著商賈的流動,很快就傳遍了天下諸國。


    齊國乃是當世霸主,雖然名聲不好,但這些年靠著卑劣的手段先是吞並魯國,後又攻占衛國,實力可是實打實的得到了極大的增長。


    至於楚國,這些年發展勢頭也是非常迅猛,被楚國滅掉的國家不在少數,就連齊晉兩國也打過,兵鋒犀利,諸國忌憚。


    這兩個國家突然間交戰,使得齊楚周邊小國瑟瑟發抖,生怕交戰的一個餘波就能將他們給覆滅。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楚王章二十一年三月。


    三月十八日,乃是特意挑選的一個黃道吉日。


    這一日,草長鶯飛,這一日,楚王熊章親率一萬禁衛軍到達了宋國都城商丘附近的一座城邑睢陽。


    而在楚王熊章到達之前,鄭國、陳國、宋國、任國、滕國、剡國這六個國家的君主已經到來。


    “恭迎楚王”,在楚王熊章到達的時候,宋國還有其他幾位君主都走出自己的營帳前來相迎。


    “見過宋公、陳侯、鄭伯、任子、滕侯、剡子”,楚王熊章見到幾位君主親自來迎,也沒有擺架子,而是熟絡且親切的與幾位君主一一見禮。


    “王上,吉時已到,還請大王還有幾位國君登台告祭天地”,楚國現任太史令太史銘走過來跟楚王熊章還有其他幾位君主說道。


    此次會盟的地方雖然在宋國的睢陽,但一切操辦的事情都是楚國在負責。


    太史銘乃是楚國前任太史令的長子,如今其父親因為編寫楚國新曆法的事情,早在五年前就將太史令的職位交給了他的兒子太史銘手裏,他自己本人則待在天文學宮之中帶著一幫學生觀看天象,計算四時,為編寫楚國新曆法做準備。


    以楚王熊章為首,之後分別跟著的是宋公和鄭伯,再其次是陳侯,這些都是按照國家的實力來排的名。


    當楚王熊章帶著其他六國君主祭拜天地之後,楚王熊章就當著幾位諸侯的麵,宣告了齊國的罪狀:


    其一,不仁。


    派遣國內的奸細進入楚國,屠戮平民百姓,是為不仁。


    其二,不義。


    在宿地彌兵之際,就扣押魯國國君,覆滅彌兵之盟的東道主,是為不義。


    其三,不信。


    攻滅自己的盟友衛國,是為不信。


    其四,無德。


    齊國恃強淩弱,毫無天下諸侯伯長之胸懷,是為無德。


    當楚王熊章宣讀完齊國的罪行之後,其他幾個諸侯國都表示讚同,並當場歃血為盟,願意合兵攻打齊國,以慰覆滅在齊國手中的國家。


    太史銘為包括楚國在內一共七個國家攻打齊國之事做了一個占卜,結果顯示為大吉。


    幾位國君都表示滿意。


    當會盟結束之後,楚、宋、鄭、陳、任、滕、剡這七個國家都開始集結軍隊。


    楚國出兵二十萬,宋國出兵三萬,陳國出兵一萬,鄭國出兵兩萬,任、滕、剡三國加起來兩萬。


    合計二十八萬大軍。


    楚國實際上是出兵三十萬的,隻不過有十萬大軍留在三川郡,監督晉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