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趙氏之謀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作者:法師小麵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那場盛大的宴會終於落下帷幕,趙無恤親自將楚國使者端木賜送出府門後,便與他的心腹大臣張孟談一同移步至偏室之中。
趙無恤輕聲吩咐下人取來幾條熱氣騰騰的毛巾,送到他們麵前。接過毛巾,二人輕輕地敷在臉上,感受著那股溫熱帶來的舒爽,仿佛能驅散些許疲憊,讓精神重新振作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良久之後,趙無恤方才揮手示意一旁伺候的寺人退下。
待室內隻剩下他們二人時,趙無恤一邊輕輕揉著臉頰,一邊開口向張孟談問道:“今日與那楚使端木賜交談之時,他所說之話究竟是真是假,不知你對此作何看法?”
聽到趙無恤的問話,張孟談的臉色依舊平靜如水,他目光直直地看向趙無恤,反問道:“卻不知主君所指的,是端木賜所言的哪一句話呢?”
趙無恤見張孟談如此神情,心中不禁一緊,臉上立刻浮現出一絲苦笑,連忙賠罪道:“哎呀呀,還望張子莫要怪罪於我。今日之事,確實是本相太過衝動魯莽了些。”
張孟談不僅是趙無恤的親密摯友,更是趙無恤最為信賴的心腹謀士。因此,在私下相處之際,二人之間的關係頗為隨意自在,彼此間無需過多拘泥於禮節。
而張孟談也向來直言不諱,從不因顧及趙無恤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保留。
張孟談眼見自家主君已然放低姿態,主動向自己承認錯誤,原本緊繃著的麵龐終於有所舒緩,神色也逐漸變得嚴肅且專注起來。
隻見他微微頷首,緩聲說道:“臣認為,端木賜所提及的楚王有意聯合晉國共同征伐齊國這一言論應該是真的,而且楚國將澠池等地域歸還於晉國一事亦非虛言,至於讓晉國出兵攻取衛國領土之事,同樣屬實。”
趙無恤聽聞此言,劍眉微蹙,凝視著張孟談,開口追問道:“那麽依你之見,此事應當如何處置?”
然而,麵對主君的詢問,張孟談並未即刻作答,而是稍作沉默後,反問道:“主君莫非當真渴望得到衛國之地嗎?”
趙無恤目光堅定地點了點頭,坦然應道:“衛地人口多達百萬之眾,其境內盡是肥沃良田。晉國數百年來一直對這片土地夢寐以求卻始終未能如願以償,就連本相我亦是如此。”
“倘若此次能夠成功攻占衛地,便可徹底填補先前失去河西之地所造成的損失。故而,本相的確對衛地心馳神往。”說罷,趙無恤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貪婪之色。
張孟談聞聽此言,臉色愈發凝重,他直視著趙無恤,鄭重其事地提醒道:“主君可曾知曉,如今的衛地已然落入齊國之手。”
“本相當然清楚,但現在楚國要攻打齊國,齊楚兩國實力應該差不多,若是晉國攻取衛地,料想齊國也不敢與晉國翻臉”,趙無恤說道。
“主君若是真要這麽做,恐怕齊晉聯盟不再,說不定下次就該輪到齊、楚、秦三國分晉了”,張孟淡搖著頭對趙無恤說道:“為了一個衛地,就要主動攻打自己的盟友,這是不智”。
張孟淡的話讓趙無恤的臉有些滾燙,但趙無恤本是梟雄,很快就明白了張孟談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張孟談見趙無恤麵露思索之色,於是繼續說道:“主君,楚國用一個已經屬於齊國的土地就來誘導晉國進攻自己的盟友,伐齊之後,楚國不論勝負,齊晉兩國決裂就是必然”
“齊晉聯盟決裂,但秦楚聯盟可還在,到時,秦國繼續東出,楚國繼續北上,我們晉國還能求助哪一國,是齊國還是其他小國?”
“你是說,楚國這麽做的目的就是想要分化晉齊聯盟?”,趙無恤緊了緊眉頭沉聲問道。
“依臣看來,楚國此舉主要還是不想讓晉國相助齊國”,張孟談眼眸之中露出精芒,笑著說道。
“這麽說來,楚國討伐齊國是一定的了?”,趙無恤問道。
“楚國恐怕已經決定攻打齊國了”,張孟談說道。
“那我們該怎麽辦?”,趙無恤問道。
聽到趙無恤的話,張孟談抬起頭看著趙無恤,臉上帶著似有似無的笑,說道:“看來主君依舊不想放棄衛地”。
“還請張子助我”,趙無恤起身對著張孟談鞠躬說道。
張孟淡見自家主君這般模樣,臉上露出苦笑,而後對趙無恤還禮說道:“主君又何苦執著於衛地呢,須知齊楚乃是第一第二的強國,此兩國相鬥,如同兩頭老虎爭鬥,必有一傷,若是齊國勝利,晉國可揮師南下攻楚,不論是攻取三川郡、潁川郡,還是攻滅鄭國,所得之利不亞於衛地”。
“那若是齊國輸了呢?”,趙無恤問道。
“若是齊國不敵楚國,損兵折將,那楚國一定會狠狠的在齊國身上咬下一大口肉,到時候齊國就隻能求助晉國,而到時那衛地就是我們晉國出兵的酬勞,如此我們也不會得罪盟友,最重要的是,經此一役,齊晉聯盟就要以我們晉國為主了”,張孟淡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說道。
“善”,聽到張孟淡的話,趙無恤臉上也露出笑意。
齊楚爭霸,得利將會是自己的晉國,若是能收複被楚國占去的晉國土地,那趙氏在晉人心中的形象將會得到極大的改善,日後代晉也能更加的順理成章。
看到趙無恤臉上的笑容,張孟淡心裏卻有著些許的愁緒。
坐看齊楚爭霸成敗雖然能讓晉國得利最大,但他自己卻更傾向於聯齊抗楚。
隻要齊晉兩國齊心,楚國就算打著大義之名,也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楚國的盟友秦國現在內部出現了傾軋的局麵,無法幫助楚國。
隻要楚國沒有以一敵二的實力,楚國就得老實起來。
這樣天下依舊還是兩個聯盟互相牽製的局勢,這樣一來晉國就能有更多的時間發展。
晉國坐看齊楚兩國相爭,或許大概率會獲取巨大利益,但天下局勢也一定會發生大改變。
這種改變或許是利於晉國,也許是不利於晉國。
這是張孟淡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張孟淡乃是智謀之士,胸中自有韜略,他不願意看到局勢超出自己的掌控。
但自家的主公太過看重利益了。
到了第二日,端木賜在晉國相趙無恤的帶領下晉見了晉侯。
晉侯姬鑿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表示晉國一切事物皆可由相國趙無恤處理,端木賜對於這情況一點也沒有意外。
之後,端木賜趁著與趙無恤獨處的時候,再次詢問了晉楚聯合攻齊的事情。
這次趙無恤表現得十分精明,既不答應,也不反對,態度十分模糊。
但端木賜卻笑了。
楚國伐晉,晉國沒有態度就是最好的態度。
最起碼能說明晉國沒有幫助齊國的意思。
趙無恤輕聲吩咐下人取來幾條熱氣騰騰的毛巾,送到他們麵前。接過毛巾,二人輕輕地敷在臉上,感受著那股溫熱帶來的舒爽,仿佛能驅散些許疲憊,讓精神重新振作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良久之後,趙無恤方才揮手示意一旁伺候的寺人退下。
待室內隻剩下他們二人時,趙無恤一邊輕輕揉著臉頰,一邊開口向張孟談問道:“今日與那楚使端木賜交談之時,他所說之話究竟是真是假,不知你對此作何看法?”
聽到趙無恤的問話,張孟談的臉色依舊平靜如水,他目光直直地看向趙無恤,反問道:“卻不知主君所指的,是端木賜所言的哪一句話呢?”
趙無恤見張孟談如此神情,心中不禁一緊,臉上立刻浮現出一絲苦笑,連忙賠罪道:“哎呀呀,還望張子莫要怪罪於我。今日之事,確實是本相太過衝動魯莽了些。”
張孟談不僅是趙無恤的親密摯友,更是趙無恤最為信賴的心腹謀士。因此,在私下相處之際,二人之間的關係頗為隨意自在,彼此間無需過多拘泥於禮節。
而張孟談也向來直言不諱,從不因顧及趙無恤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保留。
張孟談眼見自家主君已然放低姿態,主動向自己承認錯誤,原本緊繃著的麵龐終於有所舒緩,神色也逐漸變得嚴肅且專注起來。
隻見他微微頷首,緩聲說道:“臣認為,端木賜所提及的楚王有意聯合晉國共同征伐齊國這一言論應該是真的,而且楚國將澠池等地域歸還於晉國一事亦非虛言,至於讓晉國出兵攻取衛國領土之事,同樣屬實。”
趙無恤聽聞此言,劍眉微蹙,凝視著張孟談,開口追問道:“那麽依你之見,此事應當如何處置?”
然而,麵對主君的詢問,張孟談並未即刻作答,而是稍作沉默後,反問道:“主君莫非當真渴望得到衛國之地嗎?”
趙無恤目光堅定地點了點頭,坦然應道:“衛地人口多達百萬之眾,其境內盡是肥沃良田。晉國數百年來一直對這片土地夢寐以求卻始終未能如願以償,就連本相我亦是如此。”
“倘若此次能夠成功攻占衛地,便可徹底填補先前失去河西之地所造成的損失。故而,本相的確對衛地心馳神往。”說罷,趙無恤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貪婪之色。
張孟談聞聽此言,臉色愈發凝重,他直視著趙無恤,鄭重其事地提醒道:“主君可曾知曉,如今的衛地已然落入齊國之手。”
“本相當然清楚,但現在楚國要攻打齊國,齊楚兩國實力應該差不多,若是晉國攻取衛地,料想齊國也不敢與晉國翻臉”,趙無恤說道。
“主君若是真要這麽做,恐怕齊晉聯盟不再,說不定下次就該輪到齊、楚、秦三國分晉了”,張孟淡搖著頭對趙無恤說道:“為了一個衛地,就要主動攻打自己的盟友,這是不智”。
張孟淡的話讓趙無恤的臉有些滾燙,但趙無恤本是梟雄,很快就明白了張孟談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張孟談見趙無恤麵露思索之色,於是繼續說道:“主君,楚國用一個已經屬於齊國的土地就來誘導晉國進攻自己的盟友,伐齊之後,楚國不論勝負,齊晉兩國決裂就是必然”
“齊晉聯盟決裂,但秦楚聯盟可還在,到時,秦國繼續東出,楚國繼續北上,我們晉國還能求助哪一國,是齊國還是其他小國?”
“你是說,楚國這麽做的目的就是想要分化晉齊聯盟?”,趙無恤緊了緊眉頭沉聲問道。
“依臣看來,楚國此舉主要還是不想讓晉國相助齊國”,張孟談眼眸之中露出精芒,笑著說道。
“這麽說來,楚國討伐齊國是一定的了?”,趙無恤問道。
“楚國恐怕已經決定攻打齊國了”,張孟談說道。
“那我們該怎麽辦?”,趙無恤問道。
聽到趙無恤的話,張孟談抬起頭看著趙無恤,臉上帶著似有似無的笑,說道:“看來主君依舊不想放棄衛地”。
“還請張子助我”,趙無恤起身對著張孟談鞠躬說道。
張孟淡見自家主君這般模樣,臉上露出苦笑,而後對趙無恤還禮說道:“主君又何苦執著於衛地呢,須知齊楚乃是第一第二的強國,此兩國相鬥,如同兩頭老虎爭鬥,必有一傷,若是齊國勝利,晉國可揮師南下攻楚,不論是攻取三川郡、潁川郡,還是攻滅鄭國,所得之利不亞於衛地”。
“那若是齊國輸了呢?”,趙無恤問道。
“若是齊國不敵楚國,損兵折將,那楚國一定會狠狠的在齊國身上咬下一大口肉,到時候齊國就隻能求助晉國,而到時那衛地就是我們晉國出兵的酬勞,如此我們也不會得罪盟友,最重要的是,經此一役,齊晉聯盟就要以我們晉國為主了”,張孟淡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說道。
“善”,聽到張孟淡的話,趙無恤臉上也露出笑意。
齊楚爭霸,得利將會是自己的晉國,若是能收複被楚國占去的晉國土地,那趙氏在晉人心中的形象將會得到極大的改善,日後代晉也能更加的順理成章。
看到趙無恤臉上的笑容,張孟淡心裏卻有著些許的愁緒。
坐看齊楚爭霸成敗雖然能讓晉國得利最大,但他自己卻更傾向於聯齊抗楚。
隻要齊晉兩國齊心,楚國就算打著大義之名,也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楚國的盟友秦國現在內部出現了傾軋的局麵,無法幫助楚國。
隻要楚國沒有以一敵二的實力,楚國就得老實起來。
這樣天下依舊還是兩個聯盟互相牽製的局勢,這樣一來晉國就能有更多的時間發展。
晉國坐看齊楚兩國相爭,或許大概率會獲取巨大利益,但天下局勢也一定會發生大改變。
這種改變或許是利於晉國,也許是不利於晉國。
這是張孟淡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張孟淡乃是智謀之士,胸中自有韜略,他不願意看到局勢超出自己的掌控。
但自家的主公太過看重利益了。
到了第二日,端木賜在晉國相趙無恤的帶領下晉見了晉侯。
晉侯姬鑿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表示晉國一切事物皆可由相國趙無恤處理,端木賜對於這情況一點也沒有意外。
之後,端木賜趁著與趙無恤獨處的時候,再次詢問了晉楚聯合攻齊的事情。
這次趙無恤表現得十分精明,既不答應,也不反對,態度十分模糊。
但端木賜卻笑了。
楚國伐晉,晉國沒有態度就是最好的態度。
最起碼能說明晉國沒有幫助齊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