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楚王熊章並未因彌生的奉承之言而稍有和緩之色。隻見他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來,怒目圓睜,厲聲道:


    “在吳地膽敢陰謀叛亂的原吳國舊貴族,寡人自當嚴懲不貸。可那齊國技擊司竟然在寡人的國土之上肆意屠殺無辜百姓,致使三百多條鮮活生命慘遭橫禍!此等血海深仇,寡人又該如何去討要一個公道?”


    楚王熊章此言一出,原本安靜肅穆的大殿之內頓時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聲。眾臣皆麵露驚色,麵麵相覷,一時間竟無人敢貿然出言迴應。


    “王上,楚人的血仇,唯有用敵人的鮮血才能消除”,就在這時,理政殿大臣景琰起身恭敬的對楚王說道。


    楚王熊章給了景琰一個讚許的表情。


    “王上,齊人在楚境內肆意殺虐我楚國百姓,此乃踐踏我楚國的威嚴,是可忍,孰不可忍,還請王上伐之”,總理大臣彌生一臉肅然的說道。


    “王上,齊國自宿敵彌兵以來,先是扣留魯國之君滅魯,而後滅衛,全然沒有天下伯主的德行,今又在楚境屠戮我國百姓,還請王上興義師而討伐齊國這個無道之國”,端木賜起身對熊章說道。


    端木賜的話一下就將楚國出兵的緣由提升了一個層次。


    “善”,楚王熊章對端木賜的話十分讚同。


    “王上,楚國自攻滅巴蜀以來,已經有三年未曾興兵,如今府庫充盈,兵甲齊備,對齊可攻之”,理政殿大臣樊須說道。


    聽到樊須的話,楚王熊章臉上露出了笑意,難得在樊須的嘴裏聽到府庫充盈這幾個字。


    “王上想要攻打齊國複仇,臣是讚同的,齊國無道,雖有諸侯伯長之名,但隻知攻伐,不修仁德,天下苦齊久矣,楚國以有道而伐無道,臣以為伐齊正當其時”,範蠡也是讚同的說道。


    “上將軍,你的意思呢?”楚王熊章將目光看向上將軍孫念問道。


    “兵精糧足,朝堂上下同仇敵愾,齊國可伐也”,上將軍孫念給予肯定的迴答。


    楚王熊章見諸卿對自己的伐齊之議都表示讚同,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既然諸卿都讚同伐齊,那寡人就決議伐齊,隻是齊國雖然不修德行,但也是當世強國,且外有晉國作為盟友,楚國若是伐齊,恐怕晉國會幫助齊國,楚國想要同時對付兩個強國,恐怕力有不殆,諸卿以為如何?”,楚王熊章對眾人問道。


    當世齊、楚、秦、晉四個大國並立,四國之間的關係也形成了秦楚聯盟對抗齊晉聯盟。


    所以楚國不論是以什麽理由攻打齊國,秦晉兩國都會主動或被動被牽扯其中。


    如今秦國因變法使得國內鬥爭不斷,已然無力出兵。


    所以楚國攻打齊國,極有可能會同時對上晉國和齊國。


    以如今楚國的實力,恐怕還做不到能同時壓製兩大強國。


    這也是楚王熊章的顧慮。


    “王上,齊晉兩國雖是聯盟,不久之前晉國趙氏也與楚國簽訂了商貿協定,而趙氏之所以急著與楚國通商,目的就是為了對抗齊商,所以臣以為,楚國攻齊,晉國極有可能作壁上觀,至少在齊楚沒有決出勝負之前,晉國不會幫助齊國,至少不會直接出兵援齊”,理政大臣端木賜分析道。


    “王上,臣以為端木大人的話有理,晉國覬覦衛國的土地已經不算是秘密,之前秦楚兩國與齊晉兩國交戰期間,晉國的趙氏就奪取了原衛國朝歌以西的土地,之後,齊國趁著晉國內戰,直接滅亡了衛國,晉國對齊國未必就沒有不滿,臣以為可以派遣使者出使晉國,離間齊晉兩國的盟友關係”,理政殿大臣範蠡說道。


    “王上,臣以為可以試試,就算不能離間齊晉兩國的關係,隻要能讓晉國保持中立也是極好的”,總理大臣彌生對楚王熊章說道。


    “可以,端木卿,此事由你們外交部去處理”,熊章對端木賜說道。


    “臣領命”,端木賜起身應道。


    “上將軍,攻打齊國,楚國需要出動多少兵馬?”,楚王熊章對上將軍問道。


    “王上是想弱齊還是滅齊?”,上將軍孫念對楚王熊章問道。


    楚王熊章聽到上將軍的話,臉上露出無奈之色,說道:“自然是弱齊”。


    依照齊國紙麵上的實力,在無其他國家幹預的情況下,楚國以全國之力,至少有七成的把握攻滅齊國。


    哪怕齊國是如今名義上的霸主,但熊章有這個自信,這就是這些年楚國積攢的底氣。


    但在這戰國時代,一國滅而天下驚,當世四大強國並立,隻要楚國滅掉了其他三大國家的任意一家,天下諸國都會孤立楚國,並形成一個對抗楚國的聯盟。


    這不是猜想,而是事實。


    其他三個國家也不會坐視有一個跟自己差不多的強國在一對一的情況下被滅掉。


    “王上若隻是想弱齊,那麽臣以為當需要至少出動二十萬大軍,這也是齊國可以籌集的最強戰力,這還是晉國可以作壁上觀的情況,若是將晉國納入防備,那就需要三十萬大軍,其中二十萬大軍攻打齊國,十萬大軍防備晉國”,上將軍思考了一番之後,初步給出了一個兵力預算。


    “三十萬大軍,至少需要四十萬民夫,可有問題?”,楚王熊章聽到上將軍孫念的話,想了一會兒,又將目光看向總理大臣彌生,詢問道。


    總理大臣彌生在心裏默默的思量了一番,而後對楚王熊章說道:“籌集四十萬民夫沒有問題,隻需要將楚國境內的工程緩緩便能集齊,但一下子要籌備至少七十萬人的吃用,恐怕需要一段時間”,總理大臣彌生說到。


    “需要多長的時間?”,熊章問道。


    “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總理大臣彌生沉聲說道。


    “那寡人就給你一年的時間”,楚王熊章對彌生給的期限並沒有再壓縮。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縱然熊章現在有著多麽迫切的攻齊心思,但也不能倉促出兵。


    主不可怒而興師。


    吳地三百多人被齊國技擊司屠殺,楚王熊章當然生氣,但這點氣還不足以讓熊章上頭,要堵上國運。


    “上將軍”,楚王熊章看向上將軍孫念。


    “臣在”,上將軍孫念起身應道。


    “寡人拜你為伐齊主將,三十萬大軍,民夫、糧草寡人都可以給你備足,大將白毅和荊雲等麾下兵馬都歸你節製,望你一年之後出兵,最後能將勝利帶迴楚國”,楚王熊章看著上將軍,一臉鄭重的說道。


    “臣定不辱使命”,上將軍孫念臉色十分的平靜的應道,仿佛攻齊主將不是他一般。


    但楚王熊章對上將軍的反應十分滿意,因為他感受到了孫念平靜之下的自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