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天下局勢動蕩不安,齊國攻破魯國都城曲阜的時間最晚不會超過一個月。而那晉國趙氏在一個月前突襲代國,代國恐怕難以支撐太久。秦國已然將目光投向了蜀國。”


    “因此,寡人覺得盡管我國正在休養生息,但也絕不能毫無作為,以免被列國輕視。”熊章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語氣沉穩地說道。


    的確,薛國和邳國規模過小,楚國出兵剿滅這兩國,最多隻能算作楚國這個龐大身軀稍稍動彈一下,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出手。


    “王上是否有意借此機會樹立威信?”總理大臣彌生恭敬地問道。


    “既為立威,更是複仇!”楚王熊章的眼中閃過一絲熾熱的光芒。


    “王上難道有意討伐巴國?”總理大臣彌生聽到熊章的話語,心中已經大致猜到了楚王熊章的目標。


    “距離巴國東出巫地,侵我國土,至今已經過去四年了,但寡人一刻也不敢忘記巴國入侵之恥!”楚王熊章坐在王位之上,麵色陰沉,聲音低沉而有力。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巴國的深深仇恨和決心。


    “王上,楚國真正休養生息也才一年多一點,如今國內情況剛好一些,討伐巴國之事能否再緩一緩?”理政大臣樊須起身說道,他的臉上帶著憂慮之色。


    他深知楚國目前的狀況雖然有所改善,但仍需要時間來鞏固和發展。


    “那你認為該緩到什麽時候?”楚王熊章的目光銳利地看向樊須,仿佛要穿透他的內心。


    樊須感受到楚王熊章的目光,心中一緊,但還是堅定地迴答道:“王上,巴國群山連綿千裏,地勢陡峭異常,大軍糧草難以運輸,後勤壓力太大。臣擔心討伐巴國恐怕會拖成持久戰,所以臣認為緩一年最好,這樣楚國就能有更多的糧食儲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長時間戰爭。”


    樊須分管戶部,對於國家的財政狀況有著深刻的了解。


    如今戶部府庫中的錢糧好不容易富足了起來,現在又要打仗,他擔心戰事時間一長楚國府庫又會變得空虛起來。


    而且,如果楚國再次遭遇天災,那麽楚國的處境將會變得極為困難,甚至可能麵臨危機。因此,他希望能夠通過延緩戰爭的時間,來為楚國爭取更多的準備和應對機會。


    他作為楚國府庫的實際掌控者,對於楚國的經濟狀況有著深入了解和擔憂。


    盡管楚國目前處於相對穩定的時期,但他深知這種表麵的繁榮可能掩蓋著潛在的危機。


    尤其是兩年多以前那場嚴重的旱災給楚國帶來的巨大衝擊,讓他深刻認識到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聽到樊須的話,熊章並未感到不悅或不滿。


    他理解樊須的立場和出發點,因為樊須作為戶部的負責人,有責任關注國家財政狀況並提出合理建議。樊須的觀點雖然不被熊章所認同,但也是出於對楚國未來發展的考慮,因此並無過錯。


    “讓黑衣衛統領前來勤政殿議事”,楚王命令身旁的寺人伍傳喚黑衣衛統領前來勤政殿。


    寺人伍應道之後快步離開了大殿,不久後,黑衣衛統領壹進入大殿,向熊章行禮參拜。


    “你將這幾年巴蜀兩國的情況給幾位大臣說說”,熊章指示黑衣衛統領壹將當前巴蜀兩國的情況詳細報告給諸位大臣,以便他們全麵了解局勢,並做出明智的決策。


    “唯!”,黑衣衛統領壹隨即站直了身體,他的眼神沉穩而堅定,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殿內的幾位大臣,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逃不過他敏銳的觀察力。


    隨後他就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說道:“自四年前楚國將巴國入侵擊退之後,黑衣衛就加大了巴蜀兩國的滲透力度,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一年前,蜀國突然對苴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苴國無奈之下向巴國求救。巴國為了救助苴國,同時也想借此機會擴大自己的領土,於是傾盡全力派遣大軍援助苴國。”


    “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一年,最終由於巴國國力不支,被蜀國擊敗。巴國的大軍被迫撤迴國內,苴國的國君也被蜀王廢除,重新立了一個苴侯,苴國再次成為蜀國的附庸。”


    “既然巴蜀兩國的戰事已經結束,那我們現在出兵巴國,豈不是錯過了最佳時機?”,宗正子閭的臉上露出了惋惜的神情,他為楚國錯失良機而痛惜。


    “宗正大人,您完全不用惋惜,現在因為秦國的介入,如今巴蜀兩國的局勢再度變得緊張起來,戰事有可能會重新爆發。”黑衣衛統領壹的語氣平靜,但卻透露出一種十分隱蔽的興奮。


    “為何?”,問話的是理政大臣樊須。


    “秦國大軍東出占據晉國河西少梁城之後,秦君在秦國獲得了極大的威望,如今已經全麵掌控了秦國的國政,如今秦君在秦國如同我們楚國一樣,實行軍功授爵,秦軍士氣大振”


    “現在秦君有意南下攻蜀,已經在備戰,巴國看到秦國有意伐蜀,於是立刻就有了向蜀國複仇的心思,所以如今巴蜀之地,儼然已經在孕育第二次大戰了”,黑衣衛統領說道。


    “秦國居然想要攻打蜀國?”,總理大臣彌生臉色頗為意外。


    楚王熊章見彌生對秦、蜀、巴幾個國家的複雜關係有些模糊,就將目光看向端木賜,說道:“端木卿,可能給眾人解惑?”


    端木賜拱手道:“啟稟大王,臣願意為大家解釋一下。秦國與巴國雖然都是周王室的諸侯國,但他們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地緣政治和曆史矛盾。”


    “蜀國自當年輔助周武王打敗了殷商之後,就被周王室冊封為諸侯,並在蜀中遷都郫邑,教民耕種,開疆拓土,使蜀國成為西南地區的大國,並占據了蜀中最富庶的土地”


    “巴國被楚國向西驅趕,在丟失了漢江流域的領土之後,國力大減,所以巴國就十分覬覦蜀國的土地,但因為國力比不上蜀國,所以巴國在對抗蜀國的時候還對蜀國的附庸苴國實行了拉攏,所以巴國與蜀國因為苴國的原因爆發了數次大戰,所以巴蜀兩國成為了宿敵。”


    “至於秦國與蜀國的仇怨嘛,就要追溯到三百年前,蜀國在曆代蜀王治理之下日益強盛,所以蜀國就想著衝出大山,穿過秦嶺,於是蜀國就與立國不算太久的秦國爆發了戰爭,秦國羸弱,在蜀國的攻打之下節節敗退,差點連雍城都丟了,秦國以為恥”


    “後來,自秦穆公以後,秦國強大以後多次伐蜀,但蜀國有群山守護,秦國雖然打贏了,但卻不能拿蜀國怎麽樣,所以久而久之,秦蜀兩國的仇怨就這麽結下來了”。


    眾大臣聽到端木賜對這番話,他們才明白秦、蜀、巴三國的恩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師小麵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師小麵包並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