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左若童從水雲手中接過信看完後,臉色一沉對著水雲吩咐道:


    “召集在山上的門人來大殿!”


    看到師父的神情,水雲不敢耽擱趕忙出去通知。


    三一門大殿之內,所有的弟子都在安靜的等待左若童到來,似衝時不時的看向大殿的側門。


    像今天這麽著急的把大家都召集到大殿,這些年可從來沒有過。


    不過具體什麽事大家還都不知道,水雲也不知道那信中的內容,隻知道是天師府張天師的親筆信。


    沒一會兒赤腳的左若童從側門走進大殿,將手中的信甩給一旁的似衝後,自己神色平靜的盤腿坐下。


    待到左若童感覺似衝看完了的時候,左若童對著一眾三一門人開口說道:


    “這信是龍虎山張天師寄給我的,說劉得水那小子在迴三一門的路上,被一夥不知哪的人給盯上了,往龍虎山跑這才被人家保了下來。”


    眾人聞言皆都麵露憤怒之色,《逆生三重》本就是出了名的難學難練,所以三一門的弟子說實話對比背的宗門要少上些。


    所以大家的感情相對來講要深一些,此時的似衝也是一臉憤怒的對著左若童說道:


    “師兄,上次孔武那小子也被人截過,看來是我三一門行事過善了,師兄您說這次的事怎麽辦?”


    左若童掃了一眼眾人,隨後開口道:


    “似衝,你帶著澄真、長青、陸瑾……還有慕玄,去龍虎山帶上得水不用迴山。”


    “查!不論哪門哪派,說不出的由頭來,參與的全誅!”


    幾人聞言紛紛起身領命。


    而左若童此時看向剛才讓他有些猶豫的李慕玄,想了想還是說道:


    “慕玄此次跟隨你師叔下山,除了處理此事,為師還望你能明悟己身,須知你現在隻是在路上,而道懸天邊,勿讓那肥仔上空的心擾了你的登天之路。”


    李慕玄聞言點頭稱是,心中卻想起了出身龍虎山的張之維。


    見李慕玄如此,左若童也不再言語。


    似衝五人下山的時候,孔武還和風清揚窩在秦嶺之中,對自己徒弟被追殺的事情完全不知情。


    此時的風清揚雖然還不能言語行走,但是對這具身體已經適應,而孔武也在昨日將風清揚平時所用佩劍給渡了過來。


    此時正帶著風清揚和腓腓過一遍這二十四節穀了。


    還是按照原路線前進,但是孔武考慮到風清揚和腓腓的身體狀況,準備將在山穀中待足一天,讓他們充分適應這種炁在體內運行的感覺。


    隨著周邊的山穀和地麵的線條再一次充斥到眼中,孔武對這驢已經沒有什麽其他的感覺了。


    而風清揚此時漂浮在半空,懷中還抱著一柄比自己還長的劍,一邊打量著四周,一邊感受著體內的變化。


    而腓腓也是同樣如此,不過關於這隻異獸孔武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可能沒有烏雲那頭驢聰明。


    因為同樣的封神之後,烏雲沒隔多長時間就會說話了,哪怕不會說的時候,孔武也大致明白烏雲的意思。


    但是這隻白鼬卻不同,它到現在還不會在心底說話,而且傳達出來的意思,孔武不太能懂,隻能是連猜帶蒙的去理解它的意思。


    所以孔武也不清楚這一趟它會不會有收獲。


    山穀之中除了有幾隻不敢冒頭的金絲猴,也就沒有其他生物。


    所以孔武一路上也沒有波折,非常的順利。


    到達山洞之時,風清揚小小的身軀之中已經有了炁的存在。


    而腓腓也算是沒有應了孔武的最壞打算,也成功的獲得了修煉的法門。


    隻是煉化橫骨什麽的就別想了,孔武估計它想要和自己正常溝通,還得再等個幾年了。


    而自己說的要將烏雲領悟的法門傳授給它,看來時間也得延後,它現在的狀態完全學不會。


    孔武也不磨嘰,直接帶著風清揚來到了‘人身難得’洞中。


    隨後將風清揚和他的劍放在洞內,給點上了盞燈就退了出去。


    看著洞內還沒有反應,孔武說了句:


    “風太師叔,您老要是有事就招唿一聲就行,小子就在門口。”


    沒聽見洞內的反應,孔武也不在意,隻是將腓腓兩隻手包著放在掌心,隨即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著《悟真篇》。


    沒過一會,孔武就感覺門口一道青光閃過,雖然時間極短,但是孔武確定自己絕對沒有看錯。


    心中清楚風清揚果然如同自己猜測的那樣,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而且孔武心中清楚,風清揚所領悟的必和劍有關係。


    在參考了自己和烏雲所領悟的功法,在去對比原著中的‘八奇技’,卻發現每個人領悟到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而讓孔武來想,他感覺紫陽真人應該沒那麽厲害,能夠留下一篇石刻,就能傳授給人適合自己的功法。


    他不相信那張伯端有這麽多的功法。


    在孔武的感覺中,此地更像是天然形成的一個氣局,而此處是最接近道的地方。


    所以張伯端才會在曆史上在此處悟道。


    而紫陽真人悟道成功之後,在二十四節穀中刻畫了痕跡,讓世間生靈萬物皆可得炁。


    而張伯端在這‘人身難得’洞中刻畫在石壁上的《悟真篇》更像是一個引子。


    若是元神足夠強的情況下,可以在此地感受到絲絲道痕。


    當道與自身所學功法還有元神中的祈願相交之時,誕生或者說傳承出了這些神異的功法。


    就像是原著中的‘八奇技’就是比較符合那八人自身的祈願和修煉功法。


    而孔武和烏雲的也同樣如此。


    在安靜等著風清揚的同時,孔武一邊繼續給腓腓誦讀《悟真篇》,一邊想著如何給自己獲得的術起個名字。


    不過剛有這個想法之時,元神中的掌心懸浮的小金球突然冒出三個大字:


    《化仙禁》


    仿佛早在這門術成的時候,已經將名字就定好了一般。


    在名字不用自己操心的情況下,孔武又想到一事,那就是要不要直接把此處給占下來,不給無根生再來的機會。


    想到這一點後,孔武馬上就感覺自己必須把這裏給占下來,至於無根生和那三十六賊,愛去哪去哪。


    若是這樣‘八奇技’不會再出現,那就不再出現。


    反正現在世界上沒有‘八奇技’各門各派也都挺好。


    反而是有了‘八奇技’後卻又死了那麽多人,倒是真應了原著中對‘八奇技’的評價:


    “八奇技就是取亂之術!”


    想到此處孔武有些明白了無根生為何要把紫陽真人所刻的《悟真篇》全部抹掉了。


    除了自己之前想的那兩種可能,隻怕最有可能的是不願再見到如此神異的術再出現。


    隻要不再出現同等威力的術,那麽他們幾人掌握的‘八奇技’就是還是最頂級的術,練好了就如同《大羅洞觀》和《風後奇門》那樣,世間少有人能威脅自身。


    想明白這一點後,孔武看了眼手中的腓腓心中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如同原著中的無根生一樣,將紫陽真人所留全部銷毀。


    他在這世上所在乎的人很少,在最開始救了自己一命的左若童被自己改變命運後。


    三一門基本不用擔心後期滅門了。


    而跟著自己來到此界的現在隻有風清揚和一獸一驢,自己現在也有信心能護住他們。


    完全沒有必要將這麽危險的地方留在世上。


    而哪怕自己要將花花三上的一部分人帶到此界,花花三本身的手段就已經足夠了。


    想通這一點的孔武下定了決心,等到腓腓用完自己就先將洞內石刻抹去。


    若以後還要用自己就原樣刻上去試試,若是不行就算了,反正是不能留。


    時間一晃就是半個月過去了。


    此時在洞中的風清揚閉著眼睛,整個人躺在懸空飛起的劍上。


    在他進來沒一會兒的時間就將整個山洞內的《悟真篇》逐字逐句的通讀一遍。


    隨後卻沒有越看越細,而是直接將石壁化為一片一片的觀看,然後那些文字在風清揚就成了一幅幅的畫。


    畫上的線條又騰空而出,最後匯成一整幅畫卷的同時,風清揚感知到了自己的元神。


    風清揚被帶著迴憶起的自己的一生,從自己的第一次握劍到第一次揮劍,從第一次出招到修煉《獨孤九劍》。


    一幕幕自己都早已忘卻的記憶,此時清晰的浮現在自己的腦海之中。


    而就在風清揚仿佛將所有的記憶都記起時,一段段的記憶又隨風消散,仿佛從沒來過一樣。


    到了最後,風清揚的全部記憶都被清空,他忘記了自己從哪裏來、忘記了自己所有學過的武功劍法、忘了華山、忘了孔武、直到忘了自己的名字、忘了自己。


    此時的風清揚心中隻剩下一把劍,一把他從未見過也不會用的劍。


    而此時外界一直托著他在室內懸空的長劍漸漸腐朽,化為一片片鏽鐵散落開來,最後風清揚身下沒有任何劍,卻還空中漂浮著。


    隨著身下的佩劍腐朽,風清揚感受到心中的那把劍仿佛一下脫離了束縛,隨著自己的意念,無需控製就可飛舞。


    而此時的孔武,隻見磕著‘人身難得’下麵的洞口處,柔和的青色一閃而過,隨即就聽見了風清揚的聲音從洞內傳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長相超兇的我,拜師嶽不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鹽加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鹽加點並收藏綜武:長相超兇的我,拜師嶽不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