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誌剛說得很熱鬧很嚴重,但既然提出來了,肯定有辦法。喬岩迎合他的故弄玄虛,道:“是是是,這樣說來,難度確實大。我確實想參加一下,如果能把王家溝確定為調研點,那就更好了。潘科長,這件事還得您費費心。”
潘誌剛眯著眼睛似笑非笑,道:“我試試吧,別抱太大希望,成就成,不成就拉倒,那就等下次機會吧。”
“好的,不管怎麽說,都萬分感謝……”
潘誌剛說酒量不行,倆人喝了一瓶半。喬岩有些暈乎乎的,反觀他一點事都沒有。
吃過飯,喬岩提議去活動一下。或許是關係還沒到,潘誌剛委婉拒絕了,下次再說。叫了個代駕,把他送迴家,又把帶的東西給拿上去,一番推辭後,“勉強”收下了。
喬岩沒想到這次吃飯還有意外收獲。如果能代表景陽市站在全省會議上發言,這份榮耀彌足珍貴。新來的部長要能到王家溝走一圈,那更是莫大的榮譽。得到省裏的肯定,對他未來的發展無疑是增添了萬丈光芒。
這次機會,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爭取。
潘誌剛真的能行嗎?喬岩想通過其他渠道爭取一下,想想還是算了。既然對方答應了,再找別人,犯了大忌。一個科長到底有多大權力,能影響這種大型會議的走向嗎,不得而知。
潘誌剛這種人,屬於典型的雙重人格。在外人麵前,一本正經,鐵麵無情,原則和底線意識特別強,給人一種難以接近,不想好處的錯覺。一旦攻破他的防線,立馬露出真實麵目,堅硬的外殼下,也是普通的凡人,隻不過不輕易對外展現而已。
喬岩若不是當初費勁幫助他母親渡過難關,這種人很難攻破。連一起參加工作的童偉都不買賬,何況其他人呢。
通過這次的接觸,喬岩了解到他真實的一麵,也是有血有肉,知恩圖報的人。而且很樂意和他交朋友,不管出於目的,能給他透露這樣的信息已經很不容易。也讓他更加堅定的決心,潘誌剛這條線要精心培養,說不定將來對自己有大用處。
當天晚上,喬岩又輾轉來到省城,找了個酒店住下來。第二天一早,先去拜訪了恩師,大學教授溫學群。潘誌剛的事,若沒有他出手相助,也不會有後來的事。
教師行業是個獨特的圈子,手無丁點權力,培養的學生遍布各個行業,但凡有事,一個電話就能輕鬆搞定。尤其大學裏德高望重的教授,不僅學生桃李滿天下,各行各業的精英都能觸及到。有的甚至受命於政府,為治國理政出謀劃策。
溫學群不僅在南江省名氣很大,就是在全國行業內都有一席之地。學術造詣高,作品精品多,在社會治理和行政管理方麵研究深,據說,省委多次邀請他到政研室任職,都被拒絕了。他不想從政,不擅長交際,更不喜歡勾心鬥角,活得單純點,過得純粹點,躲在象牙塔裏潛心研究學問,這才是他想要的人生。
到了學校時,溫學群有一場學術論壇,邀請了國內的知名作家,喬岩十分渴望再迴到校園當一迴學生,可浮躁的心始終無法平靜,匆匆見了一麵,趕往財經大學,探望丁光耀。
說實話,喬岩並不想來,見了麵聊什麽,是他一路在想的問題。談感情,沒有多深厚,僅僅跟過一年,那有童偉的那種關係。論關係,曾經的上下級,再怎麽隨意,畢竟隔了一層。但這麽長時間不來看望,顯得自己很功利似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托對方調動工作的事,還以為登門催來了,弄得他左右為難。不管怎麽樣,人生路上的貴人,就憑這一點,他必須來。
在副校長辦公室,喬岩見到了丁光耀。
丁光耀見到他,異常吃驚,很快平靜下來,起身從辦公桌挪到沙發上,仔細打量了一番點頭道:“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很不錯,這正是我想看到的。一會兒,我還得去省教育廳開會,中午可能不迴來,晚上不走吧,一起吃個飯。”
喬岩婉拒了他的好意,道:“下次吧,晚上我還得趕迴去,我就是過來看看您。”
丁光耀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知道這段時間不方便,笑了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好好努力,堅持下去一定會看到曙光的。你和我說的事,我正在加緊辦,有眉目了第一時間告訴你。”
喬岩知道他會說此事,連連道:“丁書記,您千萬別誤會,我來可不是為了此事。不過,也是為了此事。我暫時不想離開金安縣,就不麻煩您了。如果以後有了想法,再過來找您。”
丁光耀一愣,欲言又止,拍拍肩膀歎了口氣道:“喬岩,我的情況你也知道,現在還處於……不說了,你能來看我,我很高興,有時間咱們再聊。”
簡短的交談結束了這次見麵。喬岩能感受到丁光耀身上的壓力,林福東的事情至今沒下文,隻要一天不結束,這條線上的所有人都無法解除危險,何況曾經的身邊人。
喬岩聽出了他的難處,所以為其卸下了包袱。景陽市的人現在躲他還來不及,怎麽可能替他辦事呢。
另外,喬岩並沒有做好去市裏的思想準備。誠然,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到了更高級別舞台更廣闊,但不代表發展前景一定會好。其中,有一道硬傷,即便再過硬的關係未必能逾越,縣裏到市裏不能“逆流”。
所謂“逆流”,縣一級公職人員不能直接向市一級機關跨層次調動,除非提拔,還必須是提副處。這是上麵明文規定,嚴厲禁止的。如果想調動可以,隻能通過“遴選”途徑實現。除此之外,再無他法。
假如非要去市裏,那就剩下“借調”這一途徑了。借調手續還在縣裏,不可能因為你工作時間長,給你辦了調離手續。縣裏在市裏借調的人大有人在,最後的結果縣裏人事調整趕不上,市裏有位置輪不上,處境極其尷尬。
潘誌剛眯著眼睛似笑非笑,道:“我試試吧,別抱太大希望,成就成,不成就拉倒,那就等下次機會吧。”
“好的,不管怎麽說,都萬分感謝……”
潘誌剛說酒量不行,倆人喝了一瓶半。喬岩有些暈乎乎的,反觀他一點事都沒有。
吃過飯,喬岩提議去活動一下。或許是關係還沒到,潘誌剛委婉拒絕了,下次再說。叫了個代駕,把他送迴家,又把帶的東西給拿上去,一番推辭後,“勉強”收下了。
喬岩沒想到這次吃飯還有意外收獲。如果能代表景陽市站在全省會議上發言,這份榮耀彌足珍貴。新來的部長要能到王家溝走一圈,那更是莫大的榮譽。得到省裏的肯定,對他未來的發展無疑是增添了萬丈光芒。
這次機會,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爭取。
潘誌剛真的能行嗎?喬岩想通過其他渠道爭取一下,想想還是算了。既然對方答應了,再找別人,犯了大忌。一個科長到底有多大權力,能影響這種大型會議的走向嗎,不得而知。
潘誌剛這種人,屬於典型的雙重人格。在外人麵前,一本正經,鐵麵無情,原則和底線意識特別強,給人一種難以接近,不想好處的錯覺。一旦攻破他的防線,立馬露出真實麵目,堅硬的外殼下,也是普通的凡人,隻不過不輕易對外展現而已。
喬岩若不是當初費勁幫助他母親渡過難關,這種人很難攻破。連一起參加工作的童偉都不買賬,何況其他人呢。
通過這次的接觸,喬岩了解到他真實的一麵,也是有血有肉,知恩圖報的人。而且很樂意和他交朋友,不管出於目的,能給他透露這樣的信息已經很不容易。也讓他更加堅定的決心,潘誌剛這條線要精心培養,說不定將來對自己有大用處。
當天晚上,喬岩又輾轉來到省城,找了個酒店住下來。第二天一早,先去拜訪了恩師,大學教授溫學群。潘誌剛的事,若沒有他出手相助,也不會有後來的事。
教師行業是個獨特的圈子,手無丁點權力,培養的學生遍布各個行業,但凡有事,一個電話就能輕鬆搞定。尤其大學裏德高望重的教授,不僅學生桃李滿天下,各行各業的精英都能觸及到。有的甚至受命於政府,為治國理政出謀劃策。
溫學群不僅在南江省名氣很大,就是在全國行業內都有一席之地。學術造詣高,作品精品多,在社會治理和行政管理方麵研究深,據說,省委多次邀請他到政研室任職,都被拒絕了。他不想從政,不擅長交際,更不喜歡勾心鬥角,活得單純點,過得純粹點,躲在象牙塔裏潛心研究學問,這才是他想要的人生。
到了學校時,溫學群有一場學術論壇,邀請了國內的知名作家,喬岩十分渴望再迴到校園當一迴學生,可浮躁的心始終無法平靜,匆匆見了一麵,趕往財經大學,探望丁光耀。
說實話,喬岩並不想來,見了麵聊什麽,是他一路在想的問題。談感情,沒有多深厚,僅僅跟過一年,那有童偉的那種關係。論關係,曾經的上下級,再怎麽隨意,畢竟隔了一層。但這麽長時間不來看望,顯得自己很功利似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托對方調動工作的事,還以為登門催來了,弄得他左右為難。不管怎麽樣,人生路上的貴人,就憑這一點,他必須來。
在副校長辦公室,喬岩見到了丁光耀。
丁光耀見到他,異常吃驚,很快平靜下來,起身從辦公桌挪到沙發上,仔細打量了一番點頭道:“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很不錯,這正是我想看到的。一會兒,我還得去省教育廳開會,中午可能不迴來,晚上不走吧,一起吃個飯。”
喬岩婉拒了他的好意,道:“下次吧,晚上我還得趕迴去,我就是過來看看您。”
丁光耀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知道這段時間不方便,笑了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好好努力,堅持下去一定會看到曙光的。你和我說的事,我正在加緊辦,有眉目了第一時間告訴你。”
喬岩知道他會說此事,連連道:“丁書記,您千萬別誤會,我來可不是為了此事。不過,也是為了此事。我暫時不想離開金安縣,就不麻煩您了。如果以後有了想法,再過來找您。”
丁光耀一愣,欲言又止,拍拍肩膀歎了口氣道:“喬岩,我的情況你也知道,現在還處於……不說了,你能來看我,我很高興,有時間咱們再聊。”
簡短的交談結束了這次見麵。喬岩能感受到丁光耀身上的壓力,林福東的事情至今沒下文,隻要一天不結束,這條線上的所有人都無法解除危險,何況曾經的身邊人。
喬岩聽出了他的難處,所以為其卸下了包袱。景陽市的人現在躲他還來不及,怎麽可能替他辦事呢。
另外,喬岩並沒有做好去市裏的思想準備。誠然,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到了更高級別舞台更廣闊,但不代表發展前景一定會好。其中,有一道硬傷,即便再過硬的關係未必能逾越,縣裏到市裏不能“逆流”。
所謂“逆流”,縣一級公職人員不能直接向市一級機關跨層次調動,除非提拔,還必須是提副處。這是上麵明文規定,嚴厲禁止的。如果想調動可以,隻能通過“遴選”途徑實現。除此之外,再無他法。
假如非要去市裏,那就剩下“借調”這一途徑了。借調手續還在縣裏,不可能因為你工作時間長,給你辦了調離手續。縣裏在市裏借調的人大有人在,最後的結果縣裏人事調整趕不上,市裏有位置輪不上,處境極其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