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耀似乎已很久沒有感受煙火氣息了,四處張望,看到朝氣蓬勃的學生,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或許在感歎年輕真好,亦或在欣賞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快樂,在他任期內能讓金安縣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這是他最大的心願。
“喬岩,躲那麽遠幹嘛,跟上來。”
景色雖好,喬岩卻無心欣賞。今天被丁光耀訓斥,他才體會到什麽是敬畏。並不是害怕,而是被領導自帶的磁場所壓製。他腦子裏盤算著如何向對方道歉,醞釀了好幾次都說不出口。聽到對方叫,快步跟了上去。
喬岩找好了說辭,打開公文包,將今天在財政局和地稅局調取的數據拿出來,遞到麵前道:“丁書記,按照您的吩咐,我今天去把全縣各大煤礦的稅費都調出來了,而且請專業人士分析了下,從賬麵上看不出任何端倪,都按照標準合理合法納稅。”
丁光耀沒有接資料,背著手繼續往前走,若有所思道:“這麽說,這些煤企都沒有問題?”
喬岩既然知道了下一步要整頓煤礦,順著他的意思迴應道:“還是我上次和您說的,我們無法管控每個煤礦的生產量,多生產出來的就流失了。再者,地稅局提供的報表雖然完美無缺,可我總覺得他們沆瀣一氣,在這上麵動了手腳。”
丁光耀麵無表情,良久道:“沒有根據的話別亂說,要拿到真憑實據,工作必須嚴謹紮實。”
喬岩麵露赧色,不再作聲。
又走了一段路程,丁光耀又道:“下周,隆森實業集團的宋總要過來考察,不大張旗鼓,不宣傳報道,到時候你陪著他們走走,讓他們盡快拿出煤礦整合方案來。”
“明白。”
丁光耀停止腳步轉身道:“我記得你是新聞學專業出身,還能寫了稿子嗎?”
喬岩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道:“畢業了就沒從事新聞工作,不過功底還在,問題不大。”
丁光耀頷首道:“這樣,你最近思考寫一篇新聞調查深度稿件,就以煤企為例,把金安縣存在的問題毫不掩飾地反映出來,讓眾人看到真實麵目。最後要契合主題,改革勢在必行,整合才是唯一出路。寫好後讓我看看,可以的話在省報上刊登一下,有認識的人嗎?”
喬岩點頭道:“有同學,省電視台總編是我大學學長,他們應該和省報聯係密切。”
“嗯,如果你一個人不行,可以請外援,但這事必須保密,隻有你我知道。到時候省台也可以邀請過來曝光一下,至於發稿,到時候再說。”
童偉的判斷果然沒錯。別的領導是捂著、壓著醜事醜聞不讓報道,而丁光耀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把金安的家底宣揚出去,通過輿論造勢,掀起一場大討論,讓眾人來評判金安是否要改革。
此外,如此舉動比較極端,冒很大風險。一旦過頭了,對金安的形象是毀滅性的打擊。如果省領導盯上了,會認為丁光耀的能力不足,說不定會影響仕途。
他既然敢這麽做,肯定是認真研判,反複思考過的。再者,背後有高人為其撐腰,就是把金安翻個底朝天,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仕途。而這個高人,僅憑他的老領導,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林福東還不夠硬,或許還有更厲害的人物。
官場,說到底就是圈子文化。同學、師生、親戚、朋友之間都有可能形成特定的圈子。確定核心人物後,通過利益的交織,觸角的延伸,範圍的擴大,確保每個領域都有自己人,以鞏固圈子的地位,建立牢不可破的同盟。
當今社會,一個官員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沒有強大的背景和雄厚的財力是無法實現的。比如蔡小虎,以家族式的利益擴大圈子,在金安縣織出一張令人震驚的網絡。如果不是丁光耀下定決心弄他,其地位無法撼動。
同樣,丁光耀也身處圈子。或許早些年是圈子裏的小角色,如今主政一方,需要借助圈子的力量來施展手腳。是真正為金安發展謀福利,還是為了鞏固圈子來提升自己,真實目的隻有他們知道。
其實,喬岩也被無形中拉入到丁光耀的圈子。省委組織部長林福東、市委副書記秦川文,南江投資開發集團總經理王江勇,以及宏圖集團的關宏誌、隆森實業集團宋文琦,不出意外都是這個圈子當中的。
丁光耀要整合金安煤企,目的是提高稅收,但拉進自己人來實施……喬岩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揣摩,以及多年的紀檢經驗,已經嗅到不一樣的味道。
不管這麽說,隻要是為了金安發展,其他的不去過問,更不能過問。低調行事,謙虛做人,畢竟才剛剛起步,需要學得東西很多。最關鍵的,丁光耀這人還不錯,如果能進入他們的圈子,對未來的發展是有極大幫助的。就怕成了別人利用的棋子,用後棄之,是他最不願看到的。
丁光耀繼續道:“寫完這篇稿件後,最好找一個筆杆子寫一篇評論文章,既要有深度廣度,還要有高度和力度。可以的話,在網上也發酵一番,讓那些大v也參與進來討論熱議。不要怕事大,盡可能地造勢,為下一步改革做足鋪墊。迴頭我和童偉說一下,不安排你其他事,安安心心把這件事做好。這仗要是打漂亮了,接下來的事情就都好辦了。”
喬岩聽著心潮澎湃,仿佛上戰場一般,讓他放開手腳,馳騁沃野。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幹的事業嗎,能為家鄉發展貢獻一點力,不枉此生。
“請丁書記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丁光耀眼神篤定點點頭道:“明天調研結束後你就著手這件事,需要用錢我和關宏誌說,讓他全力配合你。”
喬岩有些納悶,明天市委書記來調研,丁光耀好像並不重視,要不哪有閑心在這裏散步,還和他說這些。有沒有可能,他沒把馮開誠當迴事。
“喬岩,躲那麽遠幹嘛,跟上來。”
景色雖好,喬岩卻無心欣賞。今天被丁光耀訓斥,他才體會到什麽是敬畏。並不是害怕,而是被領導自帶的磁場所壓製。他腦子裏盤算著如何向對方道歉,醞釀了好幾次都說不出口。聽到對方叫,快步跟了上去。
喬岩找好了說辭,打開公文包,將今天在財政局和地稅局調取的數據拿出來,遞到麵前道:“丁書記,按照您的吩咐,我今天去把全縣各大煤礦的稅費都調出來了,而且請專業人士分析了下,從賬麵上看不出任何端倪,都按照標準合理合法納稅。”
丁光耀沒有接資料,背著手繼續往前走,若有所思道:“這麽說,這些煤企都沒有問題?”
喬岩既然知道了下一步要整頓煤礦,順著他的意思迴應道:“還是我上次和您說的,我們無法管控每個煤礦的生產量,多生產出來的就流失了。再者,地稅局提供的報表雖然完美無缺,可我總覺得他們沆瀣一氣,在這上麵動了手腳。”
丁光耀麵無表情,良久道:“沒有根據的話別亂說,要拿到真憑實據,工作必須嚴謹紮實。”
喬岩麵露赧色,不再作聲。
又走了一段路程,丁光耀又道:“下周,隆森實業集團的宋總要過來考察,不大張旗鼓,不宣傳報道,到時候你陪著他們走走,讓他們盡快拿出煤礦整合方案來。”
“明白。”
丁光耀停止腳步轉身道:“我記得你是新聞學專業出身,還能寫了稿子嗎?”
喬岩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道:“畢業了就沒從事新聞工作,不過功底還在,問題不大。”
丁光耀頷首道:“這樣,你最近思考寫一篇新聞調查深度稿件,就以煤企為例,把金安縣存在的問題毫不掩飾地反映出來,讓眾人看到真實麵目。最後要契合主題,改革勢在必行,整合才是唯一出路。寫好後讓我看看,可以的話在省報上刊登一下,有認識的人嗎?”
喬岩點頭道:“有同學,省電視台總編是我大學學長,他們應該和省報聯係密切。”
“嗯,如果你一個人不行,可以請外援,但這事必須保密,隻有你我知道。到時候省台也可以邀請過來曝光一下,至於發稿,到時候再說。”
童偉的判斷果然沒錯。別的領導是捂著、壓著醜事醜聞不讓報道,而丁光耀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把金安的家底宣揚出去,通過輿論造勢,掀起一場大討論,讓眾人來評判金安是否要改革。
此外,如此舉動比較極端,冒很大風險。一旦過頭了,對金安的形象是毀滅性的打擊。如果省領導盯上了,會認為丁光耀的能力不足,說不定會影響仕途。
他既然敢這麽做,肯定是認真研判,反複思考過的。再者,背後有高人為其撐腰,就是把金安翻個底朝天,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仕途。而這個高人,僅憑他的老領導,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林福東還不夠硬,或許還有更厲害的人物。
官場,說到底就是圈子文化。同學、師生、親戚、朋友之間都有可能形成特定的圈子。確定核心人物後,通過利益的交織,觸角的延伸,範圍的擴大,確保每個領域都有自己人,以鞏固圈子的地位,建立牢不可破的同盟。
當今社會,一個官員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沒有強大的背景和雄厚的財力是無法實現的。比如蔡小虎,以家族式的利益擴大圈子,在金安縣織出一張令人震驚的網絡。如果不是丁光耀下定決心弄他,其地位無法撼動。
同樣,丁光耀也身處圈子。或許早些年是圈子裏的小角色,如今主政一方,需要借助圈子的力量來施展手腳。是真正為金安發展謀福利,還是為了鞏固圈子來提升自己,真實目的隻有他們知道。
其實,喬岩也被無形中拉入到丁光耀的圈子。省委組織部長林福東、市委副書記秦川文,南江投資開發集團總經理王江勇,以及宏圖集團的關宏誌、隆森實業集團宋文琦,不出意外都是這個圈子當中的。
丁光耀要整合金安煤企,目的是提高稅收,但拉進自己人來實施……喬岩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揣摩,以及多年的紀檢經驗,已經嗅到不一樣的味道。
不管這麽說,隻要是為了金安發展,其他的不去過問,更不能過問。低調行事,謙虛做人,畢竟才剛剛起步,需要學得東西很多。最關鍵的,丁光耀這人還不錯,如果能進入他們的圈子,對未來的發展是有極大幫助的。就怕成了別人利用的棋子,用後棄之,是他最不願看到的。
丁光耀繼續道:“寫完這篇稿件後,最好找一個筆杆子寫一篇評論文章,既要有深度廣度,還要有高度和力度。可以的話,在網上也發酵一番,讓那些大v也參與進來討論熱議。不要怕事大,盡可能地造勢,為下一步改革做足鋪墊。迴頭我和童偉說一下,不安排你其他事,安安心心把這件事做好。這仗要是打漂亮了,接下來的事情就都好辦了。”
喬岩聽著心潮澎湃,仿佛上戰場一般,讓他放開手腳,馳騁沃野。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幹的事業嗎,能為家鄉發展貢獻一點力,不枉此生。
“請丁書記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丁光耀眼神篤定點點頭道:“明天調研結束後你就著手這件事,需要用錢我和關宏誌說,讓他全力配合你。”
喬岩有些納悶,明天市委書記來調研,丁光耀好像並不重視,要不哪有閑心在這裏散步,還和他說這些。有沒有可能,他沒把馮開誠當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