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茶館。


    在一眾錦衣衛警戒之下,薑離和王守仁分別落座。


    王守仁看著薑離的目光有些好奇,而薑離亦是極為有興趣的打量著王守仁。


    兩人都是這世間英傑,一人好奇對方小小年紀,便身居如此高位,能與劉瑾抗衡,另一人則是對於對方的武功以及日後的成就感興趣了。


    誰又能想到,日後被封為儒家亞聖的王陽明,竟然修煉的一身好武藝?


    薑離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王守仁,笑著張口道:“王大人,你那句直以報怨,我很是喜歡。”


    “慚愧,慚愧……”


    王陽明搖頭苦笑,道:“父親和一眾師長都告誡我,要收斂心性,多包容忍讓,奈何我是個衝動的性子,胸中有話委實是憋不住,這才得罪了劉瑾,落得如今的下場。”


    說到這,王陽明站了起身,拱手行禮道:“在下多謝薑大人出手相助了,如不是大人,隻怕在下難逃一劫,救命之恩,銘感五內。”


    “王大人不必客氣,錦衣衛本就是要懲治不法,護我大明安寧,都是分內之事罷了。”薑離毫不居功的道。


    錦衣衛什麽時候懲治不法了?


    一旁的青龍聽的心中一愣,他記得清楚,薑大人前兩日對付劉瑾時,還說栽贓陷害便是錦衣衛的拿手好戲,這要懲治不法,豈不是得把自己懲治進去了?


    薑離自然是不會懲治自己的,他極有興趣的看著王守仁道:“王大人區區一介文臣,卻有一身不俗武功在身,如不是薑某親眼所見,卻是難以置信,敢問王大人,您這一身武功師承何門何派?”


    王陽明的武功很奇特,至少以薑離的眼力是辨認不出來曆的,不僅僅是他,他手下一眾供奉也是不知。


    “叫薑大人見笑了,隻是在下的武功,卻都是野路子學來的,倒沒什麽師承。”


    王陽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早些年,在下剛中進士之際,蒙先帝垂青,令在下入皇宮內庫整理古籍,在下閑暇之際,觀摩了幾本武學秘籍,又結合了一些聖人至理,瞎練了幾年,沒成想,倒還有一些作用。”


    自創武學?!


    錦衣衛眾人聽的心中大驚,須知,沒有名師指點,休說自創武功,便是神功絕技擺在眼前,等閑人也未必練成。


    而眼前之人,毫無武學基礎,不旦自己練了武功,還自己創了一門,最關鍵的是,他中進士也不過是頭些年的事,到今日滿打滿算也沒十年,這就成了一流高手了?!


    瞎練幾年真要有如此功效,隻怕多少江湖豪傑都要哭著喊著瞎練了。


    武學奇才!此人必然是武學奇才!


    一眾錦衣衛高手心中都在恰檸檬,他們可是練了一輩子武功,才有今日這點成就,還未必打的過眼前這書生,偏偏人家隻是閑暇時練了幾年,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薑離倒是不如何驚訝,須知,王陽明可是成聖的人物,中華五千年文明以來,又有幾個儒家聖人?


    而且王陽明的成聖,那是實打實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都做到了,相比朱熹這等隻立了言的聖人,可是高明到不知道哪裏去。


    連黃裳都能通讀道藏,自創九陰真經,更何況是王陽明這等千年難出一位的大才?


    皇室內庫之中,珍藏了中華幾千年的珍本古籍,涉獵天文星象、地理宗教每一個領域,遠比宋朝的藏書豐富,王陽明能結合武學和儒家經典,自創一門武功,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不過薑離對於王陽明的武功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卻是王陽明那攝人心魄的一聲大吼。


    是以他笑道:“王大人不但文章做得天下少有,武道天賦卻也是當世拔尖,薑某佩服。不過薑某極是好奇大人那一聲喝退曹少欽三人的絕技,不知大人可否賜教?”


    精神法門,對於修煉阿難破戒刀大有裨益。


    蓋因這一門刀法,走的不是硬殺硬砍或是精巧絕倫的路子,它的威能,全在刀意之上,然而每一式刀意都是大不相同,不領悟到那種意境,很難練成刀招。


    而精神修煉,卻是能幫助薑離領會刀意,是以他才對王陽明的那一聲大喝極有興趣。


    當然,這等絕技,放在江湖中人身上,那必然是視若珍寶,死都不肯外泄的,不過在王陽明這種文官身上,又是不一樣。


    儒家傳承幾千年,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對於其餘百家的學說,都是視之微末技藝,根本不值一提,王陽明日後雖然是聖人,可歸根結底還是個讀書人,讀書人嗎,除了聖賢書外,什麽練武修道,創新發明,都是不帶正眼瞧的,也正是因為如此,薑離才開口詢問。


    果不其然,王陽明並不藏私,而是道:“大人何談賜教,在下自創的一點小玩意,卻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大人與在下有救命之恩,在下告訴大人又何妨?”


    當下,卻見王陽明一字一句的將那一聲大喝的法門盡數說出,聽的薑離連連點頭,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


    這一聲大喝,便喚做浩然正氣,取自孟子,讀書人講究養浩然正氣,書讀的多了,自有一股氣勢在身,而這門絕學,便是以驅動這種氣勢,在精神層麵壓迫人。


    這浩然正氣,uu看書 ww.uuknshu 與佛家的當頭棒喝,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卻是地地道道的儒家武學,非飽讀詩書多年,一身正氣的大儒施展不出來。


    薑離自然也沒法練成這門浩然正氣,誰讓他專心練武,讀書少呢?


    不過他使不出浩然正氣,卻是可以使出其他的氣。


    儒家有書生氣,道家有出塵氣,佛家有禪意,諸子百家,各有不同,放之尋常人身上,差異則是更大。


    匹夫有血氣,兵者有殺氣,上位者,自有統率下屬的威嚴。


    俗話說居養氣頤養體,薑離身居錦衣衛同知日久,大權在握,早就養出了這股威嚴。


    他完全可以借助王陽明浩然正氣的法門,將這股威嚴驅使出來對敵,不過卻是需要一段日子練習而已。


    不過名字嗎,自然不能叫浩然正氣了,可以改叫官威!


    “王大人,授業之恩,薑某沒齒難忘。”薑離拱手謝道。


    “大人客氣,與大人救命之恩相比,這實在不值一提。”王陽明答道。


    莫元笑了一笑,卻是站起身來,道:“王大人,天色不早了,我還有要事在身,便不久留,隻是希望大人為我想令尊大人帶一句話,日後如是朝局有變,還請令尊大人出手助薑某一臂之力。”


    王陽明心頭一凜,他自然知道薑離口中的朝局有變,指的是什麽。


    當今之世,除了劉瑾,再也沒第二個變局了。


    王守仁一臉鄭重的道:“請大人放心,隻要是與大明有利,與天下有利之事,在下與父親大人,必然站在大人這一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世界裏的錦衣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椒鹽可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椒鹽可樂並收藏武俠世界裏的錦衣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