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糧票和國庫券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靖對排兵布陣最有研究,當先看出了門道,開口說道:“這個雕板上的字可以靈活組排,也就是說可以重複使用!”
眾人瞬間想出其中的關鍵,也就是說弄出一套字模,可以往複循環使用,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錯了一個字,整個雕版就廢了。
王遠說道:“不錯,此種印刷不同於以往雕版印刷,哪個字錯了,將其換下就成,字模可以靈活排列,循環利用,因此小侄稱其為活字印刷。有了活字印刷,書籍的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房玄齡問道:“成本大約降低多少?”
王遠說道:“差不多兩成。”
房玄齡搖頭說道:“賢侄,以各大世家的底蘊,區區兩成,還不足以動搖他們的根基。”
王遠笑道:“房伯父可用過灞遠雜貨鋪的衛生紙?”
“自然是用過,那不都是些邊角料製作的嗎?確實便宜又好用。”
“非也。那隻是造紙的工序不一樣而已,小侄造出來的紙比衛生紙貴不了多少。也就是說,我印出來的書籍比市麵上的紙張還便宜!”
“嘶!”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此言宛如一道驚雷在眾人腦海中炸響,這完全超越了所有人的認知。
這幾年紙張的價格居高不下,朝廷都節省著用,一些買不起紙張的書生甚至都在樹葉上練字。
這哪止動搖世家的根基,這簡直是將他們的根基都刨了。
魏征說道:“陛下,這次紙張和書籍的售賣必須讓戶部參與其中,上個月商船迴來,陛下就從內帑拿出一些香料補充國庫,至使官員們的俸祿都加上了香料,已經有些官員產生了怨言。”
“什麽?”王遠疑惑地問道:“為何俸祿都加上了香料?”
杜如晦說道:“你整日不上朝,哪裏知道情況,國庫的錢糧大部分都用於賑濟災民了,這次多虧本帶迴來大批香料,其價值堪比黃金,聖上也隻好用香料充抵俸祿。你領取俸祿之時沒有接到告知?”
王遠尷尬地撓撓頭,笑道:“嘿嘿,小侄就沒領取過俸祿,向來是我那個管家代我去領的。”
“哼!”李二瞪了他一眼。
“嘿嘿,陛下,這個微臣有解決辦法!”
“速速道來!”
“朝廷可以發行糧票啊。再過月餘,嶺南的水稻就成熟了,朝廷就不缺糧了。”
“糧票?是何物?”
“糧票就是用特殊的紙印刷上特殊的油墨,上麵寫上一兩、二兩、五兩、一斤、二斤、五斤等,用這種糧票可以到咱們開辦的供銷社或者雜貨鋪兌換對應的糧食,當然也可以用糧票換取其他物品,比如食鹽、肥皂、茶葉、鐵鍋、爐子、煤炭等所有貨物。”
李二瞬間明白了,怪不得方才王遠說要收迴鑄造錢幣的權利,這是要改變以往的付錢方式。
房玄齡問道:“若是糧票發下去,都拿著去換東西,供銷社和雜貨鋪不就賠了嗎?”
王遠搖頭說道:“雜貨鋪和供銷社收到糧票後自然也可以去換其他貨源,慢慢的就在民間流通開了。以往買東西都是拿著大量錢幣或者布帛,特別是一些商人需要購買大批貨物時,往往需要幾輛馬車拉著錢幣和布帛,笨重不說,清點和丈量起來也費勁。”
“而這種糧票不記名,誰拿著都可以換,並且非常輕便,數字一目了然,又不用清點。”
杜如晦說道:“陛下,老臣認為此事完全可行,隻要發行的糧票不能超過現有的糧食的六成,留下四成糧食兜底或以備不時之需。”
王遠笑道:“無妨,隻要不超過儲備的糧食就成,因為百姓不可能隻買糧食,他們很多自家也種糧食。”
“此言有理,老臣附議!”
“臣附議!”
王遠喝了口茶說道:“陛下,微臣還有個主意,就是發行國庫券。”
“國庫券?”
“與糧票有異曲同工,最少十文、二十文、五十文,最高一貫,有民部發行,任何人都可以用錢或布帛購買,民部可以用這些錢來建鋼鐵廠、磚廠、石灰廠等還可以用來修路,將來的收益反饋到國庫券上,最高漲兩成,也就是十文錢的國庫券可以換迴十二文,同樣是不記名,都可以用國庫券交換物品。”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皆在彼此眼中看到了震驚,有朝廷背書,這個辦法完全可行,若是推行開來,全天下的經濟命脈將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朝廷隻需要宏觀調控就成。
這些個老狐狸哪裏看不出來其中的妙處?對朝廷和百姓都有好處,真不知道王遠年紀輕輕的,小腦袋瓜子是怎麽長的。
“老臣認為可行!”
“臣附議!”
王遠笑道:“陛下、各位相公,這兩件事若是推廣開來,其他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一切都會迎刃而解,大唐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不出幾年,大唐將迎來盛世,超越以往的貞觀盛世!”
王遠說的慷慨激昂,眾人聽的渾身顫抖。
王遠抿了口茶,繼續說道:“這個盛世將由陛下帶領在座的各位相公來描繪,不知陛下和各位大家做好了迎接盛世到來的準備了嗎?”
李二和眾宰相真想大喊一聲:時刻準備著!
李二輕咳一聲:“此事必須落實,由民部主導,其他各部全力配合!王愛卿此事你來負責如何?”
王遠擺手說道:“不不不,微臣年紀尚小,不適合挑這麽重要的擔子,微臣還是負責研究和印刷糧票和國庫券就成。”
李二作勢欲踢,王遠一個箭步躲到長孫皇後身後。
王遠不搭理李二,笑著問道:“皇後姐姐,稚奴哪裏去了?”
長孫皇後嫣然一笑:“你呀你,看把聖上給氣的!稚奴睡著了。”
見李二氣的胡子一抖一抖的,王遠諂笑道:“陛下,微臣想要幾名讀書人,負責排版和審查。”
李二罵道:“滾!別在朕麵前礙眼,自己去找岑文本,少拿這些瑣事來煩朕!”
“好嘞!微臣告退。”
說完,出了立政殿。
“哈哈哈……”立政殿內傳出笑聲。
長孫無忌說道:“陛下,將來這中書令一職非他莫屬。”
李二說道:“看他那個憊懶的樣子,還得磨練一下性子!”
眾人瞬間想出其中的關鍵,也就是說弄出一套字模,可以往複循環使用,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錯了一個字,整個雕版就廢了。
王遠說道:“不錯,此種印刷不同於以往雕版印刷,哪個字錯了,將其換下就成,字模可以靈活排列,循環利用,因此小侄稱其為活字印刷。有了活字印刷,書籍的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房玄齡問道:“成本大約降低多少?”
王遠說道:“差不多兩成。”
房玄齡搖頭說道:“賢侄,以各大世家的底蘊,區區兩成,還不足以動搖他們的根基。”
王遠笑道:“房伯父可用過灞遠雜貨鋪的衛生紙?”
“自然是用過,那不都是些邊角料製作的嗎?確實便宜又好用。”
“非也。那隻是造紙的工序不一樣而已,小侄造出來的紙比衛生紙貴不了多少。也就是說,我印出來的書籍比市麵上的紙張還便宜!”
“嘶!”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此言宛如一道驚雷在眾人腦海中炸響,這完全超越了所有人的認知。
這幾年紙張的價格居高不下,朝廷都節省著用,一些買不起紙張的書生甚至都在樹葉上練字。
這哪止動搖世家的根基,這簡直是將他們的根基都刨了。
魏征說道:“陛下,這次紙張和書籍的售賣必須讓戶部參與其中,上個月商船迴來,陛下就從內帑拿出一些香料補充國庫,至使官員們的俸祿都加上了香料,已經有些官員產生了怨言。”
“什麽?”王遠疑惑地問道:“為何俸祿都加上了香料?”
杜如晦說道:“你整日不上朝,哪裏知道情況,國庫的錢糧大部分都用於賑濟災民了,這次多虧本帶迴來大批香料,其價值堪比黃金,聖上也隻好用香料充抵俸祿。你領取俸祿之時沒有接到告知?”
王遠尷尬地撓撓頭,笑道:“嘿嘿,小侄就沒領取過俸祿,向來是我那個管家代我去領的。”
“哼!”李二瞪了他一眼。
“嘿嘿,陛下,這個微臣有解決辦法!”
“速速道來!”
“朝廷可以發行糧票啊。再過月餘,嶺南的水稻就成熟了,朝廷就不缺糧了。”
“糧票?是何物?”
“糧票就是用特殊的紙印刷上特殊的油墨,上麵寫上一兩、二兩、五兩、一斤、二斤、五斤等,用這種糧票可以到咱們開辦的供銷社或者雜貨鋪兌換對應的糧食,當然也可以用糧票換取其他物品,比如食鹽、肥皂、茶葉、鐵鍋、爐子、煤炭等所有貨物。”
李二瞬間明白了,怪不得方才王遠說要收迴鑄造錢幣的權利,這是要改變以往的付錢方式。
房玄齡問道:“若是糧票發下去,都拿著去換東西,供銷社和雜貨鋪不就賠了嗎?”
王遠搖頭說道:“雜貨鋪和供銷社收到糧票後自然也可以去換其他貨源,慢慢的就在民間流通開了。以往買東西都是拿著大量錢幣或者布帛,特別是一些商人需要購買大批貨物時,往往需要幾輛馬車拉著錢幣和布帛,笨重不說,清點和丈量起來也費勁。”
“而這種糧票不記名,誰拿著都可以換,並且非常輕便,數字一目了然,又不用清點。”
杜如晦說道:“陛下,老臣認為此事完全可行,隻要發行的糧票不能超過現有的糧食的六成,留下四成糧食兜底或以備不時之需。”
王遠笑道:“無妨,隻要不超過儲備的糧食就成,因為百姓不可能隻買糧食,他們很多自家也種糧食。”
“此言有理,老臣附議!”
“臣附議!”
王遠喝了口茶說道:“陛下,微臣還有個主意,就是發行國庫券。”
“國庫券?”
“與糧票有異曲同工,最少十文、二十文、五十文,最高一貫,有民部發行,任何人都可以用錢或布帛購買,民部可以用這些錢來建鋼鐵廠、磚廠、石灰廠等還可以用來修路,將來的收益反饋到國庫券上,最高漲兩成,也就是十文錢的國庫券可以換迴十二文,同樣是不記名,都可以用國庫券交換物品。”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皆在彼此眼中看到了震驚,有朝廷背書,這個辦法完全可行,若是推行開來,全天下的經濟命脈將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朝廷隻需要宏觀調控就成。
這些個老狐狸哪裏看不出來其中的妙處?對朝廷和百姓都有好處,真不知道王遠年紀輕輕的,小腦袋瓜子是怎麽長的。
“老臣認為可行!”
“臣附議!”
王遠笑道:“陛下、各位相公,這兩件事若是推廣開來,其他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一切都會迎刃而解,大唐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不出幾年,大唐將迎來盛世,超越以往的貞觀盛世!”
王遠說的慷慨激昂,眾人聽的渾身顫抖。
王遠抿了口茶,繼續說道:“這個盛世將由陛下帶領在座的各位相公來描繪,不知陛下和各位大家做好了迎接盛世到來的準備了嗎?”
李二和眾宰相真想大喊一聲:時刻準備著!
李二輕咳一聲:“此事必須落實,由民部主導,其他各部全力配合!王愛卿此事你來負責如何?”
王遠擺手說道:“不不不,微臣年紀尚小,不適合挑這麽重要的擔子,微臣還是負責研究和印刷糧票和國庫券就成。”
李二作勢欲踢,王遠一個箭步躲到長孫皇後身後。
王遠不搭理李二,笑著問道:“皇後姐姐,稚奴哪裏去了?”
長孫皇後嫣然一笑:“你呀你,看把聖上給氣的!稚奴睡著了。”
見李二氣的胡子一抖一抖的,王遠諂笑道:“陛下,微臣想要幾名讀書人,負責排版和審查。”
李二罵道:“滾!別在朕麵前礙眼,自己去找岑文本,少拿這些瑣事來煩朕!”
“好嘞!微臣告退。”
說完,出了立政殿。
“哈哈哈……”立政殿內傳出笑聲。
長孫無忌說道:“陛下,將來這中書令一職非他莫屬。”
李二說道:“看他那個憊懶的樣子,還得磨練一下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