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林邑國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遠詢問了下林邑的情況,馮盎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簡單地說了一下。
原來李二派來的使者至今還在林邑城中,馮盎多次派人詢問,都被林邑國王以正在商議為由搪塞過去,到現在已經數月過去了。
據探子傳來的消息,林邑國似乎與扶南國狼狽為奸。
林邑國,位於中南半島東部之古國名。又作臨邑國,約在今越南南部順化等處。
此地原係占族之根據地,西漢設為日南郡象林縣,稱為象林邑,略去象,故稱林邑。
東漢末年,有名為區連者,殺害縣令,自稱林邑國王。東晉末屢屢侵擾中國,南朝劉宋永初元年,宋武帝遣交州刺史杜慧度南征林邑國,林邑請降向劉宋稱臣納貢。
隋大業年間,隋將劉方征服之,設置林邑郡。
真臘將其逐漸蠶食,也就成了一城之地,此時早已脫離了唐朝的掌控。
王遠忿忿地說道:“林邑一個巴掌大的小國竟敢扣押我大唐使臣,看來他膽子不小!馮伯父,明日小侄就啟程去林邑國,看看他國王如何抵抗我大唐煌煌天威!”
馮盎連忙說道:“賢侄不可莽撞,至少要想個穩妥之計,上奏朝廷,調集兵馬,才敢與其開戰。”
聞言,馮盎一方連連點頭,而王遠一方卻直搖頭。
王遠笑道:“等朝廷傳信迴來數月都過去了,馮伯父放心,小侄此來聖上已經授意,讓小侄全權行事,區區林邑小國滅之易如反掌!”
尉遲寶琳說道:“耿國公可能不知,北方的梁師都比林邑強吧?我們小將軍隻帶著外麵那倆護衛就將其滅了,說是一人滅一國也不為過!”
馮盎震驚地說道:“智戴信中說賢侄一人滅了梁國,起初老夫還以為是賢侄帶兵,看來是真的!”
王遠說道:“馮伯父,那兩艘大船上還有秘密武器,就憑小侄這兩千多人再加上這秘密武器足夠了!”
馮盎知道秘密武器是不能說的,開口問道:“賢侄,明日可否帶伯父一同前去,也讓伯父見識一下?”
王遠點頭說道:“成,明日伯父隨小侄一同上船!另外還要準備幾艘貨船,前往林邑帶迴稻種!”
接著王遠和馮盎又商議了下嶺南與皇商展開合作,就開設鹽場、種植茶樹、果樹、開辦酒樓、建造鋼鐵廠、水泥廠和大型碼頭等事宜達成一致。
眾人一直商談到深夜,就在馮盎府裏客房住下,對馮盎安排的婢女,王遠讓她迴去了。
翌日一早,王遠早早起床,和許家兄弟在院中鍛煉完,眾人都陸續起床,在馮盎府上簡單地吃了早餐,便一同走向城外。
到了城外,招唿士兵們登船,通知留下了一些工匠、廚師、茶工、鹽工等,全部準備出發。
登船後,立即起錨升帆,船隊緩緩離開廣州。
隨行的除了馮盎、馮智彧外,還有五艘空的貨船。
給馮盎父子安排好房間,眾人便在指揮室中用茶,
馮盎喝了兩口,詫異地說道:“想不到如此簡單衝泡的茶水竟然很香!”
王遠笑道:“到時嶺南茶場建起來,馮伯父想喝多少喝多少。並且從這裏出海賣往其他國家,將是非常賺錢的!”
馮盎點頭說道:“嗯,等迴來老夫親自盯著,將茶場盡快建起來!”
中午,馮盎父子吃了頓船上士兵們的夥食,頓時讚不絕口。
蔬菜都是夥頭軍在船上生的豆芽和蒜苗,配上臘肉無論是炒還是燉,都別有一番風味。
第二天,吃過早飯,眾人無事就在指揮室喝茶閑聊或者下棋,要不就去釣魚。
特種兵每日至少三個時辰在甲板上訓練,馮盎見過之後異常震撼,若這兩千多人全部是這樣的戰力,滅掉林邑這樣的小國也並非不可能。
第五天,士兵來報,前方發現一座大島。
王遠幾人來到甲板上,拿出望遠鏡觀看。
王遠將望遠鏡遞給馮盎,說道:“馮伯父,請用這個觀看。”
馮盎看了一下,驚訝地問道:“這是何物?為何能將遠處景物拉到近前?”
“這是小侄製作的望遠鏡,能觀遠處景物,伯父若是喜歡,這個就送你了!”
馮盎大喜,說道:“多謝賢侄!”
馮盎看了一會兒,遞給馮智彧。
“賢侄,南麵是崖州,北麵便是智彧的東合州,不如我等在此休整一日,也好讓智彧盡盡地主之誼?”
王遠說道:“伯父的好意小侄心領了,還是先辦正事要緊,等返航之時再來叨擾!”
“嗯,此言有理!”
命令船隊穿過海峽,全速航行。
崖州便是海南島,南朝梁武帝在此設崖州,統於廣州,再以前一般設兩個郡。
隋在海南島設臨振、珠崖兩郡。唐貞觀五年海南島設瓊州,州治位於瓊山縣內(今舊州鎮),領瓊山、臨機、萬安、富遼等五縣。
為了安全,沿著海岸線航行,三日之後到了交州,由交州轉向南方。
向陸地看去,大多是原始森林,偶爾能看到幾個小山村,卻都是三五十戶破爛的小茅屋,遇到一兩個城池也是殘垣斷壁,破敗不堪,顯然是才經曆過戰爭不久。
經過馮盎介紹,這些地方原先都是林邑的,最近才被真臘蠶食。
由於缺乏六分儀和航海圖等重要導航工具,船隻的航行速度逐漸減緩。王遠麵色凝重地叮囑負責了望的士兵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務必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
王遠心裏暗自思忖著,雖然這片廣袤的叢林充滿神秘,但他堅信隻要耐心尋覓,就一定能夠找到蛤蚧。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同行的所有人之中,除了他自己對這種熱帶叢林稍有了解之外,其他人對此幾乎一無所知。
即便是馮盎父子這樣經驗豐富之人,對於這片叢林也不過是略知一二罷了,萬不得已不敢派人貿然深入其中冒險探索。
時間就這樣在緩慢流逝中又過去了五日,終於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已經抵達林邑!
聽聞此訊,眾人立刻興奮地湧上甲板,紛紛迫不及待地拿出望遠鏡觀察。
透過望遠鏡看去,可以看到林邑城整體保存得還算較為完好,距離岸邊大約隻有四五裏之遙。不過,城牆上依稀可見一些戰爭洗禮的痕跡,仿佛訴說著這裏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鬥。
盡管如此,在這段時間以來所見到的諸多城池中,林邑無疑算得上是規模最大且最為完整的一座了。
當然,如果將其與大唐國內那些繁華熱鬧的縣城相比,林邑或許隻能算是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存在。
隻見城門上方用隸書鐫刻著“象林邑”三個大字,那字跡已然顯得有些斑駁陳舊,顯然有著頗為悠久的曆史歲月。
原來李二派來的使者至今還在林邑城中,馮盎多次派人詢問,都被林邑國王以正在商議為由搪塞過去,到現在已經數月過去了。
據探子傳來的消息,林邑國似乎與扶南國狼狽為奸。
林邑國,位於中南半島東部之古國名。又作臨邑國,約在今越南南部順化等處。
此地原係占族之根據地,西漢設為日南郡象林縣,稱為象林邑,略去象,故稱林邑。
東漢末年,有名為區連者,殺害縣令,自稱林邑國王。東晉末屢屢侵擾中國,南朝劉宋永初元年,宋武帝遣交州刺史杜慧度南征林邑國,林邑請降向劉宋稱臣納貢。
隋大業年間,隋將劉方征服之,設置林邑郡。
真臘將其逐漸蠶食,也就成了一城之地,此時早已脫離了唐朝的掌控。
王遠忿忿地說道:“林邑一個巴掌大的小國竟敢扣押我大唐使臣,看來他膽子不小!馮伯父,明日小侄就啟程去林邑國,看看他國王如何抵抗我大唐煌煌天威!”
馮盎連忙說道:“賢侄不可莽撞,至少要想個穩妥之計,上奏朝廷,調集兵馬,才敢與其開戰。”
聞言,馮盎一方連連點頭,而王遠一方卻直搖頭。
王遠笑道:“等朝廷傳信迴來數月都過去了,馮伯父放心,小侄此來聖上已經授意,讓小侄全權行事,區區林邑小國滅之易如反掌!”
尉遲寶琳說道:“耿國公可能不知,北方的梁師都比林邑強吧?我們小將軍隻帶著外麵那倆護衛就將其滅了,說是一人滅一國也不為過!”
馮盎震驚地說道:“智戴信中說賢侄一人滅了梁國,起初老夫還以為是賢侄帶兵,看來是真的!”
王遠說道:“馮伯父,那兩艘大船上還有秘密武器,就憑小侄這兩千多人再加上這秘密武器足夠了!”
馮盎知道秘密武器是不能說的,開口問道:“賢侄,明日可否帶伯父一同前去,也讓伯父見識一下?”
王遠點頭說道:“成,明日伯父隨小侄一同上船!另外還要準備幾艘貨船,前往林邑帶迴稻種!”
接著王遠和馮盎又商議了下嶺南與皇商展開合作,就開設鹽場、種植茶樹、果樹、開辦酒樓、建造鋼鐵廠、水泥廠和大型碼頭等事宜達成一致。
眾人一直商談到深夜,就在馮盎府裏客房住下,對馮盎安排的婢女,王遠讓她迴去了。
翌日一早,王遠早早起床,和許家兄弟在院中鍛煉完,眾人都陸續起床,在馮盎府上簡單地吃了早餐,便一同走向城外。
到了城外,招唿士兵們登船,通知留下了一些工匠、廚師、茶工、鹽工等,全部準備出發。
登船後,立即起錨升帆,船隊緩緩離開廣州。
隨行的除了馮盎、馮智彧外,還有五艘空的貨船。
給馮盎父子安排好房間,眾人便在指揮室中用茶,
馮盎喝了兩口,詫異地說道:“想不到如此簡單衝泡的茶水竟然很香!”
王遠笑道:“到時嶺南茶場建起來,馮伯父想喝多少喝多少。並且從這裏出海賣往其他國家,將是非常賺錢的!”
馮盎點頭說道:“嗯,等迴來老夫親自盯著,將茶場盡快建起來!”
中午,馮盎父子吃了頓船上士兵們的夥食,頓時讚不絕口。
蔬菜都是夥頭軍在船上生的豆芽和蒜苗,配上臘肉無論是炒還是燉,都別有一番風味。
第二天,吃過早飯,眾人無事就在指揮室喝茶閑聊或者下棋,要不就去釣魚。
特種兵每日至少三個時辰在甲板上訓練,馮盎見過之後異常震撼,若這兩千多人全部是這樣的戰力,滅掉林邑這樣的小國也並非不可能。
第五天,士兵來報,前方發現一座大島。
王遠幾人來到甲板上,拿出望遠鏡觀看。
王遠將望遠鏡遞給馮盎,說道:“馮伯父,請用這個觀看。”
馮盎看了一下,驚訝地問道:“這是何物?為何能將遠處景物拉到近前?”
“這是小侄製作的望遠鏡,能觀遠處景物,伯父若是喜歡,這個就送你了!”
馮盎大喜,說道:“多謝賢侄!”
馮盎看了一會兒,遞給馮智彧。
“賢侄,南麵是崖州,北麵便是智彧的東合州,不如我等在此休整一日,也好讓智彧盡盡地主之誼?”
王遠說道:“伯父的好意小侄心領了,還是先辦正事要緊,等返航之時再來叨擾!”
“嗯,此言有理!”
命令船隊穿過海峽,全速航行。
崖州便是海南島,南朝梁武帝在此設崖州,統於廣州,再以前一般設兩個郡。
隋在海南島設臨振、珠崖兩郡。唐貞觀五年海南島設瓊州,州治位於瓊山縣內(今舊州鎮),領瓊山、臨機、萬安、富遼等五縣。
為了安全,沿著海岸線航行,三日之後到了交州,由交州轉向南方。
向陸地看去,大多是原始森林,偶爾能看到幾個小山村,卻都是三五十戶破爛的小茅屋,遇到一兩個城池也是殘垣斷壁,破敗不堪,顯然是才經曆過戰爭不久。
經過馮盎介紹,這些地方原先都是林邑的,最近才被真臘蠶食。
由於缺乏六分儀和航海圖等重要導航工具,船隻的航行速度逐漸減緩。王遠麵色凝重地叮囑負責了望的士兵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務必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
王遠心裏暗自思忖著,雖然這片廣袤的叢林充滿神秘,但他堅信隻要耐心尋覓,就一定能夠找到蛤蚧。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同行的所有人之中,除了他自己對這種熱帶叢林稍有了解之外,其他人對此幾乎一無所知。
即便是馮盎父子這樣經驗豐富之人,對於這片叢林也不過是略知一二罷了,萬不得已不敢派人貿然深入其中冒險探索。
時間就這樣在緩慢流逝中又過去了五日,終於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已經抵達林邑!
聽聞此訊,眾人立刻興奮地湧上甲板,紛紛迫不及待地拿出望遠鏡觀察。
透過望遠鏡看去,可以看到林邑城整體保存得還算較為完好,距離岸邊大約隻有四五裏之遙。不過,城牆上依稀可見一些戰爭洗禮的痕跡,仿佛訴說著這裏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鬥。
盡管如此,在這段時間以來所見到的諸多城池中,林邑無疑算得上是規模最大且最為完整的一座了。
當然,如果將其與大唐國內那些繁華熱鬧的縣城相比,林邑或許隻能算是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存在。
隻見城門上方用隸書鐫刻著“象林邑”三個大字,那字跡已然顯得有些斑駁陳舊,顯然有著頗為悠久的曆史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