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秦瓊生病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遠繼續說道:“太醫開的藥方沒有問題,秦伯父放心服用。小侄所說的是食補,也就是吃。肉食多吃瘦肉,牛肉最佳,豬肝、羊肝等肝髒也是補血上品,蔬菜就多吃芹菜、菠菜等綠葉蔬菜,再加上花生衣煮水當茶飲用,七八天就能改善,月餘即可恢複正常。等身體養好,我再想辦法處理你的舊傷。”
秦瓊喜道:“此言當真!”
王遠笑道:“自然是真。三位伯父,小侄迴望江樓取副豬肝,迴來做個豆豉豬肝,這可是補血的好菜,順便帶些藥來,咱們就在秦伯父府上用飯。”
程知節一拍腦門,說道:“俺想起來了,俺府裏還有十幾斤牛肉,這就迴去取來!”
尉遲恭說道:“我那裏還有一副馬肝!”
“老黑,有這種好東西不早拿出來!”
三人說著走了出去,秦瓊坐在炕上嗬嗬笑,管家上前幫他穿上衣服。
王遠和許家兄弟騎車返迴別墅,讓許家兄弟去酒樓拿了一些蔬菜和一副豬肝,王遠取了一些消炎片和一壇子豆豉,又扛了一大包花生迴到秦府。
尉遲恭和程知節早就到了,王遠說道:“三位伯父,接下來就等小侄的操作了!”
秦瓊笑道:“賢侄做的美食,叔伯們可都喜愛的緊!”
王遠來到廚房,讓秦府廚娘幫忙,先炒了些花生,將花生衣搓下,留著給秦瓊煮水喝。
教給廚娘用芹菜和豆芽打底,做了一鍋水煮牛肉和一盆豆豉豬肝,又做了一大盤馬肝刺身,青菜做了一盤芹菜炒肉和一盆菠菜湯。
炕上擺上小方桌,四人坐到炕上,王遠給秦瓊倒了杯花生衣煮的茶水,說道:“秦伯嚐嚐味道如何?若是不合味口,可以加點蜂蜜。”
秦瓊笑道:“這些菜聞著就香,哪裏還顧的上飲茶?”
“哈哈哈……”眾人大笑。
秦瓊還是喝了一口,說道:“微微有些苦澀,迴味很香。”
四人吃了口菜,程知節說道:“果然美味!二哥,快把你府上的好酒來上一壇!”
秦瓊讓下人搬來一壇酒,王遠給尉遲恭和程知節倒上,說道:“秦伯父,身體恢複之前是不能飲酒的,再等數月,等小侄確定確實康複,才可飲酒。”
“什麽?這不是要了伯父的命嗎?”
尉遲恭說道:“你就聽賢侄的吧,總比丟了性命強,等身體好了,咱們再陪你暢飲!”
程知節笑道:“就是就是,省的你惦記著,不如將府上的好酒都拿出來,俺們替你喝了!”
“哈哈哈……”
“你想的美,我不會留到數月之後再喝?”
“哈哈哈……”
看著王遠三人喝酒,聞著酒香,可把秦瓊饞壞了,無奈隻能以茶代酒。
吃飽喝足,秦瓊說道:“從今往後,你們不準在我府上飲酒!”
“哈哈哈……”
笑過之後,王遠掏出一個紙包,取出兩片灰黃色藥片,給秦瓊服下,說道:“秦伯父,這些藥每日飯後服用兩粒,可以緩解舊傷的疼痛,但並不能去除病根,傷處的肉已經壞死,若要治好,還需將那些肉剜去。伯父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秦瓊點頭說道:“我明白,無非就是再受一次傷罷了!”
王遠笑道:“秦伯父放心,等身體休養的差不多了,小侄來給你做,不會太痛的,到時再休養個把月,身體就可以恢複如初了!”
王遠囑咐了些注意事項,便與尉遲恭、程知節告辭離去。
時間飛逝,進入了七月,天氣越來越熱,又是一個幹旱之年。
灞遠鎮外造紙廠已經接收到上千人,都是傷殘士兵及其家眷,孩子們直接安排到鎮上的學堂讀書。
十數台水力機械已經開始運行,各種各樣的紙被生產出來。
王遠將樣品送到宮中,李二看過之後非常滿意,特別是用過衛生紙以後,再也不會遭受廁籌的痛苦了,頓時就愛上了。
下令宮中如廁全部用衛生紙,至於其他紙,還須循序漸進。
東西兩市的灞遠雜貨鋪中開始上架了衛生紙、平板玻璃和玻璃瓦。
在王遠和老皇帝的別墅都換上了玻璃瓦和玻璃門窗後,許多有錢人家都羨慕不已。
但是一問價格,就勸退了大部分人。
由於購買玻璃的人家灞遠鎮施工隊還負責上門安裝,再根據安裝多少收錢,所以還是有不少有錢人家購買的。
長安城中最不缺的就是達官顯貴和有錢人家,一套宅院全部裝上玻璃瓦和玻璃門窗若花上七八萬貫,隻能說這個宅院太小,有的人甚至都花了二三十萬貫。
所有人都認為那就琉璃,因為氣泡太多,所以比琉璃便宜多了。
有了不良人的推波助瀾,頓時長安城中的這種琉璃風靡一時,更受那些大戶人家的吹捧。
每天都有大量的銅錢和布帛拉去皇宮,李二整天都樂的合不攏腿。
一想到王遠和自己賺的同樣多,李二心中不就爽,又不想自己花錢翻修皇宮了。
王遠知道李二見到這麽多錢,守財奴的心理肯定又要發作了,肯定又惦記著自己的錢了,便進宮麵聖。
禦書房中,杜如晦、房玄齡、李孝恭、李靖、韓仲良、段綸、魏征、王珪等幾大常委都在。
見禮過後,李二問道:“王愛卿,今日見朕所為何事?”
王遠笑道:“陛下,微臣此來先講一個小故事。”
“講!”
“從前,一個房客去住店,交給店主一百文錢房費,店主用這一百文錢房費還給了賣豬肉的,賣豬肉的又用這一百文錢還給養豬的,養豬的用一百文錢還給了賣飼料的,賣飼料的又還給了妓女,妓女住店又把這一百文錢給了店主,房客對房子不滿意要退房,店主又把這一百文錢退給了房客。”
“陛下、各位相公,這一百文錢轉了一圈子,又迴到那個房客手中,你們說,這些人是賺了還是賠了?”
眾人都陷入沉思。
李二問道:“你到底要說什麽?”
“嘿嘿,陛下、各位相公,你們都知道我給手下的農戶和工匠的工錢很高,有的都比一個縣令的俸祿都高,這是為何?難道我是可憐他們嗎?”
秦瓊喜道:“此言當真!”
王遠笑道:“自然是真。三位伯父,小侄迴望江樓取副豬肝,迴來做個豆豉豬肝,這可是補血的好菜,順便帶些藥來,咱們就在秦伯父府上用飯。”
程知節一拍腦門,說道:“俺想起來了,俺府裏還有十幾斤牛肉,這就迴去取來!”
尉遲恭說道:“我那裏還有一副馬肝!”
“老黑,有這種好東西不早拿出來!”
三人說著走了出去,秦瓊坐在炕上嗬嗬笑,管家上前幫他穿上衣服。
王遠和許家兄弟騎車返迴別墅,讓許家兄弟去酒樓拿了一些蔬菜和一副豬肝,王遠取了一些消炎片和一壇子豆豉,又扛了一大包花生迴到秦府。
尉遲恭和程知節早就到了,王遠說道:“三位伯父,接下來就等小侄的操作了!”
秦瓊笑道:“賢侄做的美食,叔伯們可都喜愛的緊!”
王遠來到廚房,讓秦府廚娘幫忙,先炒了些花生,將花生衣搓下,留著給秦瓊煮水喝。
教給廚娘用芹菜和豆芽打底,做了一鍋水煮牛肉和一盆豆豉豬肝,又做了一大盤馬肝刺身,青菜做了一盤芹菜炒肉和一盆菠菜湯。
炕上擺上小方桌,四人坐到炕上,王遠給秦瓊倒了杯花生衣煮的茶水,說道:“秦伯嚐嚐味道如何?若是不合味口,可以加點蜂蜜。”
秦瓊笑道:“這些菜聞著就香,哪裏還顧的上飲茶?”
“哈哈哈……”眾人大笑。
秦瓊還是喝了一口,說道:“微微有些苦澀,迴味很香。”
四人吃了口菜,程知節說道:“果然美味!二哥,快把你府上的好酒來上一壇!”
秦瓊讓下人搬來一壇酒,王遠給尉遲恭和程知節倒上,說道:“秦伯父,身體恢複之前是不能飲酒的,再等數月,等小侄確定確實康複,才可飲酒。”
“什麽?這不是要了伯父的命嗎?”
尉遲恭說道:“你就聽賢侄的吧,總比丟了性命強,等身體好了,咱們再陪你暢飲!”
程知節笑道:“就是就是,省的你惦記著,不如將府上的好酒都拿出來,俺們替你喝了!”
“哈哈哈……”
“你想的美,我不會留到數月之後再喝?”
“哈哈哈……”
看著王遠三人喝酒,聞著酒香,可把秦瓊饞壞了,無奈隻能以茶代酒。
吃飽喝足,秦瓊說道:“從今往後,你們不準在我府上飲酒!”
“哈哈哈……”
笑過之後,王遠掏出一個紙包,取出兩片灰黃色藥片,給秦瓊服下,說道:“秦伯父,這些藥每日飯後服用兩粒,可以緩解舊傷的疼痛,但並不能去除病根,傷處的肉已經壞死,若要治好,還需將那些肉剜去。伯父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秦瓊點頭說道:“我明白,無非就是再受一次傷罷了!”
王遠笑道:“秦伯父放心,等身體休養的差不多了,小侄來給你做,不會太痛的,到時再休養個把月,身體就可以恢複如初了!”
王遠囑咐了些注意事項,便與尉遲恭、程知節告辭離去。
時間飛逝,進入了七月,天氣越來越熱,又是一個幹旱之年。
灞遠鎮外造紙廠已經接收到上千人,都是傷殘士兵及其家眷,孩子們直接安排到鎮上的學堂讀書。
十數台水力機械已經開始運行,各種各樣的紙被生產出來。
王遠將樣品送到宮中,李二看過之後非常滿意,特別是用過衛生紙以後,再也不會遭受廁籌的痛苦了,頓時就愛上了。
下令宮中如廁全部用衛生紙,至於其他紙,還須循序漸進。
東西兩市的灞遠雜貨鋪中開始上架了衛生紙、平板玻璃和玻璃瓦。
在王遠和老皇帝的別墅都換上了玻璃瓦和玻璃門窗後,許多有錢人家都羨慕不已。
但是一問價格,就勸退了大部分人。
由於購買玻璃的人家灞遠鎮施工隊還負責上門安裝,再根據安裝多少收錢,所以還是有不少有錢人家購買的。
長安城中最不缺的就是達官顯貴和有錢人家,一套宅院全部裝上玻璃瓦和玻璃門窗若花上七八萬貫,隻能說這個宅院太小,有的人甚至都花了二三十萬貫。
所有人都認為那就琉璃,因為氣泡太多,所以比琉璃便宜多了。
有了不良人的推波助瀾,頓時長安城中的這種琉璃風靡一時,更受那些大戶人家的吹捧。
每天都有大量的銅錢和布帛拉去皇宮,李二整天都樂的合不攏腿。
一想到王遠和自己賺的同樣多,李二心中不就爽,又不想自己花錢翻修皇宮了。
王遠知道李二見到這麽多錢,守財奴的心理肯定又要發作了,肯定又惦記著自己的錢了,便進宮麵聖。
禦書房中,杜如晦、房玄齡、李孝恭、李靖、韓仲良、段綸、魏征、王珪等幾大常委都在。
見禮過後,李二問道:“王愛卿,今日見朕所為何事?”
王遠笑道:“陛下,微臣此來先講一個小故事。”
“講!”
“從前,一個房客去住店,交給店主一百文錢房費,店主用這一百文錢房費還給了賣豬肉的,賣豬肉的又用這一百文錢還給養豬的,養豬的用一百文錢還給了賣飼料的,賣飼料的又還給了妓女,妓女住店又把這一百文錢給了店主,房客對房子不滿意要退房,店主又把這一百文錢退給了房客。”
“陛下、各位相公,這一百文錢轉了一圈子,又迴到那個房客手中,你們說,這些人是賺了還是賠了?”
眾人都陷入沉思。
李二問道:“你到底要說什麽?”
“嘿嘿,陛下、各位相公,你們都知道我給手下的農戶和工匠的工錢很高,有的都比一個縣令的俸祿都高,這是為何?難道我是可憐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