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皇帝明明看過話本了,卻又喜歡過來聽書,估計是喜歡湊熱鬧。


    王遠看向李綱,問道:“阿翁腿疾可有好轉?”


    李綱笑道:“多虧了你送的膏藥確實好多了。”


    王遠當初聽到他說的症狀,應該是風濕性關節炎,就讓王福送了一些膏藥,看來是有療效的。


    王遠便不再說話,喝著茶聽書,在這桌,自己就是個添茶倒水的工具人,來此主要是自己想聽聽這個羅藝反唐的傳播效果。


    隻聽下方聽書的傳出陣陣叫好聲,說書已經到了高潮之處。


    “羅藝陳兵數萬大軍於豳州城外,咱們王小將軍衝到陣前,勒馬迴身一看,隻有自己的兩個護衛。”


    “王小將軍問道,兩位哥哥,你們怕嗎?”


    “為了大唐,雖死無憾!”


    “王小將軍說道,聖上在看著我們,大唐千千萬萬的百姓在看著我們,我們不是孤軍奮戰!隨本將軍,殺!”


    “殺!殺!殺!”


    “王小將軍三人向著數萬大軍衝去!豪情在天,誰能與我爭鋒!雖千萬人吾往矣!”


    “好!”整個茶樓一片喝彩。


    “啪!”說書人一拍醒目,手中折扇揮舞,“隻見王小將軍三人直衝中軍,王小將軍手中一杆長槍使出全力!”


    “隻見槍影,不見槍身,槍鋒如刺,水潑不進!奪命十三槍噴噴薄而出。”


    “第一槍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相思!第二槍,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斷腸!眼見為虛心聽則實,第三槍,盲龍!……第十三槍,我命油我不油天!”


    “好!好!好!”喝彩聲幾乎將茶樓掀翻。


    老皇帝瞪了王遠一眼,不過這話本從說書人口中說出,確實讓人聽的熱血沸騰,至於王遠給自己編排了個李五戒並不抵觸,畢竟這都有利於李唐江山的穩定。


    聽了一上午的書,陪著老皇帝和李綱吃了頓包子。


    下午閻立本來了,工匠名單已經交到了工部,兩人就渭南基地接下來的工作方向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一致。


    閻立本對王遠的別墅非常感興趣,王遠便帶他參觀了一下,並到後麵正在建設的幼兒園參觀了一遍。


    這些建築既不同於基地廠房,也不同於傳統建築,在堅固和防火之外又兼顧了美觀,看著就高端大氣上檔次,閻立本不由地歎為觀止。


    王遠說道:“幼兒園建完,這裏還要建造一個學堂,我那房子旁邊給太上皇建造一個行宮,另外平康坊春華樓也要拆了重建。不知閻兄可否願意過來幫忙?”


    閻立本有這個學習的機會,自然是十分願意的,王遠答應他,過幾天就向李二請求將他調過來。


    閻立本走後,木匠們將一個漂亮的梳妝台送到別墅,抬到二樓雲汐的房間,雖然雲汐沒怎麽住過。


    王遠親手將一麵橢圓形的鏡子鑲了上去,雲汐自然是喜歡的不得了,激動的與王遠來了個愛的抱抱。


    第二天,王遠將自己寫的關於囚犯減刑的實施辦法寫了個奏章,親手交給李靖,讓他看過之後再拿到朝堂上。


    第三天,發生了一件事,資治通鑒曰:胄前後犯顏執法,言如泉湧,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


    不良人查出來一個叫柳雄的官員,曾經偽造資曆,移交大理寺審理,被戴胄判處流放。


    李二對戴胄說道:“朕曾下令,不自首者死罪,你卻判他流放,這不是讓朕失信於天下嗎?”


    戴胄說道:“陛下如果直接下詔處死,臣管不了。但陛下既然將他交付法司,臣就要依法辦案。”


    李二問道:“你隻管自己守法,而讓朕失信嗎?”


    戴胄:“律法是布告天下、取信於民的國家大法,陛下的話不過是一時喜怒說出來的。陛下憑借一時氣忿所說的話而殺人,這怎麽可以呢?現在將案犯處之以法,乃是忍小忿而存大信。”


    李二欣慰地說道:“朝廷執行法律有失,愛卿能加以糾正,朕還擔憂什麽呢?”


    為此,戴胄還找到王遠。


    王遠不由地感歎,在這柳雄事件之中,李二所展現的品質確實難能可貴,在數千年中華民族從奴隸製到封建製,甚至資本主社會中,這種品質都實屬罕見。


    這也就體現了皇權與法權之爭,聖令與律法之間究竟哪個大,哪個更具有威信。


    在這個時代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純屬扯淡,因此也導致了貞觀年間出現了許多的諫臣,代表人物如蕭瑀和魏征,這些人懟李二大多是拿律法說事,李二也就不得不退讓。


    因此王遠建議,將案犯柳雄判個終身監禁,暫押收監,到時押往監獄,通過減刑和赦免,還可提前出獄。


    第四天,工部與刑部的官員將工匠分配妥當,與王遠一同帶著一些工匠前往盩厔縣。


    盩厔縣於武德三年拆分為兩個縣,各隸屬兩個州,如今聽取王遠的建議,又合為一個縣,隸屬雍州。


    這一個冬天不少的難民安排在這裏挖礦,如今已遣返大半,剩下的都是一些離的近的和一些孤兒,還有少部分不願意迴去的,因為迴去也沒房沒地,不如留下賺點工錢,王遠索性讓這些留下,當做技工,負責教會犯人挖礦。


    一連三天,王遠都在盩厔縣,指揮著建造一個大型監獄和一個中型監獄。


    中型監獄在煤礦上,主要負責挖煤,大型監獄在鐵礦邊,那裏有河流經過,所以這裏是挖礦和煉鐵一體的綜合性監獄。


    三天過後,建設基本步入正軌,以後自己時常過來看一下就成,留下了數十張圖紙就離開了。


    這種監獄雖然建築簡單,但就這麽點人,沒有半年時間是建不成的。


    迴到長安,幼兒園已經建成,再過幾日幹透了就可以使用了。


    這幾天藍田縣王縣丞被遣返原籍,在迴鄉的路上暴葬,死的不明不白。


    恰逢這天渭南基地傳來消息,李德謇紡紗機研製成功了。


    王遠帶著許家兄弟快馬加鞭趕到渭南基地,看到了珍妮紡紗機,這個自己前世都沒見過,甚至在體內小鎮的資料中隻寫了理論,沒有圖片可以參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源源不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源源不遠並收藏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