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點頭說道:“各位愛卿,那咱們就如王愛卿所言,感受一下百姓疾苦!”


    眾人都學著王遠,開始用湯汁拌飯,扒拉著吃了起來。


    紛紛讚道:“這個吃法確實香!”


    李二說道:“這讓朕想起以前征戰的日子,有時餓極了,在路邊一蹲,拿起碗來就向口中扒拉,哪裏顧的上顏麵斯文,能填飽肚子就成!”


    老皇帝也感歎道:“確實如此,二郎,那時真苦了你了!”


    李二眼圈微紅,有些哽咽地說道:“父皇……”


    兒臣心裏苦,但兒臣不說。


    見他們父慈子孝的樣子,眾大臣也有些感同身受,有的抬袖擦著眼角。


    王遠看不下去了,開口說道:“太上皇、陛下,咱們去外麵用茶吧!”


    老皇帝起身說道:“你們去吧,朕去茶樓聽書。”


    眾人出了餐廳,一個小女孩跑來,拉著李二的衣袖說道:“皇兄,這裏的食物太美味了,臣妹是否可以常來玩耍?”


    李麗質和李澄霞也走了過來,眼巴巴的看著李二。


    “這……”李二看看老皇帝,又看看王遠。


    王遠見那個小姑娘大約八九歲,頂多比李麗質大兩歲,開口問道:“不知是哪位公主?”


    那小女孩說道:“吾乃永嘉公主,本公主很喜歡你,將來你可以去我府中管理膳食。”


    “哈哈哈……”


    眾人大笑,隻當她是童言無忌,別說王遠現在是中郎將、縣伯爵位,根本就不可能去任何人的府中做廚子,哪怕皇宮都不可能,更何況李二是將他當宰相陪養的。


    王遠笑了笑,說道:“公主說笑了,你若是喜歡,隨時可以過來。”


    看似並不在意,但是心中卻早就想起永嘉公主的資料。


    永嘉公主是老皇帝的第六個女兒,也是他登基後的第一個女兒,長樂公主出嫁之時,李二為其籌備嫁妝,禮數加倍於永嘉公主,嚴重逾越製度,遭到諫議大夫魏征進諫。


    永嘉公主嫁了兩任丈夫,其生活混亂程度更甚於高陽公主,第一任丈夫被其活活氣死,第二任丈夫估計是為了跨越階級的門檻才選擇娶了永嘉公主,成親之後永嘉公主依然我行我素,而第二任丈夫根本不聞不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兩人相處得倒也融洽。


    王遠隻是敷衍一下,看在兩位皇帝的麵子上,她想來就來,自己對她敬而遠之,不和她有瓜葛就是了。


    老皇帝很滿意,說道:“好了,別打擾他們議事,都陪朕去茶樓聽書!”


    王遠說道:“雲汐,你們也都陪太上皇和皇後、太子、公主們一起去吧!”


    老皇帝幾人走後,王遠親自泡茶,眾人在圓桌旁坐下。


    王遠問道:“陛下,雲汐姑娘贖身可是有你幫忙?否則怎會自己贖迴?”


    李二笑道:“人家姑娘鍾情於你,朕也就做個順水人情,你也老大不小了,先納個妾室,平時也好照顧你的起居!”


    既然人都贖身了,那就勉為其難地收下了吧。


    王遠點點頭說道:“如此多謝陛下了!微臣聽聞那春華樓好像是李孝常的產業,陛下難道是想重用他?”


    李二說道:“此人畢竟是皇家宗親,以前立過功勞,做過華陰縣令,還是有些能力的。朕準備讓其接替羅壽,任利州都督。”


    長孫無忌說道:“任命已經發出,李孝常這幾日就該走馬上任了。”


    王遠說道:“既然已經決定了,微臣就不多言了。但是此人不得不防,畢竟他是從郡王位置上下來的。”


    李二說道:“正是鑒於此,朕才決定重用他。”


    房玄齡說道:“王小將軍所言有理,陛下,微臣建議將其改任刺史,兵馬之事交給治中,或者在周圍幾個州安排一些可靠之人,以防有變。”


    杜如晦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後者可行,畢竟聖旨已下,不可更改。”


    “確實如此。”


    “臣附議!”


    李二問道:“各位愛卿可有何人選?”


    眾人陷入沉思,看似在想著人選,其實是在權衡利弊。


    王遠說道:“陛下,豳州治中趙慈皓與統軍楊岌在平叛羅藝謀反之事有大功,不知可有封賞?”


    王遠隻是點一下,怎麽用是你們的事。


    李二眼睛一亮,這兩人有勇有謀,確實可以重用。


    高士廉說道:“陛下,巴州與興州距利州很近,且成犄角之勢,可以將二人安在此二州。”


    李二點點頭,說道:“此事迴去再議。王愛卿,對劉師立之事你怎麽看?”


    王遠說道:“陛下、各位相公,劉師立乃原秦王府的老人,各位都比我熟悉,你們相信他會勾結羅藝謀反嗎?”


    李二與眾大臣都搖頭,高士廉說道:“劉師立一向忠心,雖然與羅藝交好,但老臣不信其會謀反,否則羅藝反叛之時劉師立肯定會於長安響應,而其檢校右武侯大將軍之時卻將城中治安維護的很好,可見其根本不似傳言那樣夥同羅藝謀反。”


    李二點頭說道:“朕對劉師立也是信的過的。諸位愛卿以為將其如何安排為好?”


    房玄齡說道:“微臣認為劉師立不宜再待在長安,可以將其放到其他州府,臣有兩點建議,一是封其為涇州或者夏州刺史,接替羅藝管理政務,防備突厥,攻略梁師都;二是讓其鎮守歧州,最近吐穀渾時常犯邊,令其防守。”


    杜如晦說道:“陛下,老臣以為還是選擇後者,劉師立之事本來就是因羅藝引起,不宜再去北地,不如讓其檢校歧州刺史。”


    李二問道:“各位愛卿可還有建議?”


    王遠說道:“陛下,吐浴渾也並非鐵板一塊,亦可令劉師立用反間之計使其分化,等我大唐休養生息之後,將其一舉拿下。”


    裴矩問道:“小將軍為何總想著將其吞並,和平共處不是更好?”


    王遠笑道:“裴相於前隋經略過西域,不知可曾聽聞吐穀渾有三大鹽湖?”


    裴矩點頭:“老夫隻是聽聞有一個鹽湖。”


    “其實吐穀渾境內有三個鹽湖,其中一個最大的鹽湖可保我大唐百姓食用數百年而不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源源不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源源不遠並收藏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