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趕大集
大唐,我有一個現代小鎮 作者:源源不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王遠點頭說道:“第二件事就是,本縣子看到一些小商販經常在鎮中街道上售賣一些貨物,我想在那條街道上開個集市。”
“集市?”
王遠解釋了一下,也就是後世農村的趕大集,也方便附近各村百姓互通有無,采買物品,省的走很遠的路去縣城。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這可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王遠說道:“最好是五天一次,請諸位商量一下,哪天比較合適。”
眾人蹲在大棚裏,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意見,最後王遠拍板,定在每月逢二、七開大集,讓他們迴去通知各村百姓,地攤費隻是象征性的五十收一,十二月十二日第一次開集。
事情交待完,眾人便一同迴到鎮內,宅院外,停著幾輛馬車,拉著一些財物,王遠讓他們全部拉了迴去,過些日子鎮上舉行集體婚禮,邀請他們前來吃席。
眾人千恩萬謝地離開。
待他們走後,王遠問道:“老頭兒,這些村裏可有欺壓百姓之人?”
老李頭搖頭說道:“沒有,大唐開國之初百姓都分了田地,這裏雖然偏遠,但也是靠近長安的,除了當初咱們齊王莊,還未聽聞哪個村子有欺壓百姓之人。”
“如此甚好。明日你就安排人手,去幫他們搭建大棚,讓施掌櫃寫好契約,一定要告訴他們大棚的用法,用法不當會中毒死人的。”
“放心吧少爺!”
第二天,老李頭就安排人手去各村幫忙搭建大棚,儲存的白布一下全部搬空,王遠不得不安排人去縣城和長安購買。
老李頭告訴王遠,找人算過日子,十二月十六日便是黃道吉日,婚禮就定在那日。
對於王遠來說,哪一天都無所謂。
臨近中午,楊老四等人全部迴來,並帶迴來一堆的零件。
吃過午飯,王遠便指揮著他們安裝馬車,李德謇更加好奇,不時地問東問西,王遠也就不厭其煩地給他講解,畢竟自己是收了錢的。
人多做的快,第二天半上午,一輛四輪馬車便出現在鐵匠作坊,車輪還是木製的,今年杜仲膠沒收多少,等來年收多了,就能換上鋼鐵輪胎了。
王遠和李德謇坐上馬車,讓楊老四將馬車趕到大院門前。
馬車內的座椅都鋪著棉墊,坐著非常舒服,雖然是木製車輪,但有了減震,顛簸的很輕。
李德謇羨慕地說道:“賢弟,這輛馬車太穩了,可否給為兄也打造一輛,我給你一百貫!”
王遠搖頭說道:“這恐怕很難,就說這個減震吧,裏麵添加了一些特殊金屬,並且必須在渭南縣基地才能做出來,你這一百貫恐怕隻夠做兩個彈簧的。即使真的給你做出來,恐怕你也坐不成。”
李德謇想想也是,做出來後李靖那關都過不了。
接下來幾天,全鎮上除了準備婚禮的,就是準備開集的。
王遠讓鐵匠和木匠打造了多輛各式餐車,教給一些婦女做出各種小吃,李德謇跟著王遠天天不吃飯,淨吃小吃了,這些小吃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
到了十二日那天,一早就有商販過來擺攤,這些人都是經常走街串巷售賣雜物的小商販,聽到經常在這裏擺攤的人說的,這才過來試試看。
周圍村莊也有村民過來,有的售賣野味兒,有的售賣糧食等。
鎮上也安排了人前來擺攤,賣衣服的、布料的、各種小吃、新鮮蔬菜、豆類製品等,頓時吸引了趕集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趕集的人越來越多,其實最多的人還是鎮上的人,退役宮女太監就有上千人,而且一個個的都非常有錢。
周圍村莊加起來也就七八百戶,全部都來也沒多少人。
王遠和李德謇也走在人群之中,身後跟著一群人,小冰小玉、許家兄弟、方興兄妹,李鬆十幾個護衛,還有狗蛋領著一群小孩子也跟在後麵,仿佛巡街一般。
有認識的見到王遠就喊一聲少爺,或者叫一聲王縣子,王遠都一一點頭迴禮。
在賣小吃的攤位前,王遠小手一揮,說道:“去,給每個餐車一貫錢,大夥兒隨便吃!”
“好嘞!”
許家兄弟和方興上前給錢。
一眾人喊道:“謝少爺賞!”
聲音洪亮,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
王遠帶著一群人在餐車後麵矮桌旁坐下。
各種小吃陸續上來,燒烤、炸串、麻辣燙、餛飩、麵條、肉夾饃……
香味吸引著趕集之人的目光。
臨近午時,前來趕集的人越多,但是最多的還是那些退役宮女,這些宮女雖然大部分都是年紀大了,但相貌俱是中上之資,常年接受宮中禮儀熏陶,走起路來輕盈嫋娜,那些個鄉巴佬哪裏見過此等姿色,一個個的眼睛都看直了。
這些宮女見到王遠也都停下,在餐車前點上一些小吃,到後麵向王遠施禮,坐下吃了起來,以致於後來的都沒有了座位,隻能點上幾樣,放入竹筒中,邊走邊吃。
王遠還看到前幾天過來的裏正和鄉紳們也在趕集,互相也都打過招唿,幾人吃完便離開迴去了,空下的座位瞬間被占滿。
這些小吃的味道隻要嚐上一口就會喜歡上,手頭上有些閑錢的人都想來嚐嚐,關鍵還有美女觀看,若是能得到哪個的青睞,那還不爽翻了。
王遠在那裏吃東西就是為了吸引那些人來吃,這周圍村莊的百姓沒幾個有錢的,主要是靠口碑打出去,早晚能吸引縣城和其他地方的有錢人,將來這裏也會越來越熱鬧。
剛迴到宅院,見馬震找了過來,便遣散眾人,讓他們各自去玩。
馬震拿出一張紙條,說道:“少爺,那些人出了長安,在南山賞雪!”
王遠接過紙條,這是飛鴿傳書,點點頭,說道:“先去備馬,在鎮外等候,你隨我一同前去!”
“喏!”
王遠看了一眼紙條扔進爐子,打了一個包裹,來到鎮外,與馬震一起騎馬出了峽穀,開始打馬狂奔。
大約兩個時辰過去了,二人來到一片樹林。
忽然,林中走出一人,來到馬震近前,拱手說道:“大哥!”
“集市?”
王遠解釋了一下,也就是後世農村的趕大集,也方便附近各村百姓互通有無,采買物品,省的走很遠的路去縣城。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這可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王遠說道:“最好是五天一次,請諸位商量一下,哪天比較合適。”
眾人蹲在大棚裏,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意見,最後王遠拍板,定在每月逢二、七開大集,讓他們迴去通知各村百姓,地攤費隻是象征性的五十收一,十二月十二日第一次開集。
事情交待完,眾人便一同迴到鎮內,宅院外,停著幾輛馬車,拉著一些財物,王遠讓他們全部拉了迴去,過些日子鎮上舉行集體婚禮,邀請他們前來吃席。
眾人千恩萬謝地離開。
待他們走後,王遠問道:“老頭兒,這些村裏可有欺壓百姓之人?”
老李頭搖頭說道:“沒有,大唐開國之初百姓都分了田地,這裏雖然偏遠,但也是靠近長安的,除了當初咱們齊王莊,還未聽聞哪個村子有欺壓百姓之人。”
“如此甚好。明日你就安排人手,去幫他們搭建大棚,讓施掌櫃寫好契約,一定要告訴他們大棚的用法,用法不當會中毒死人的。”
“放心吧少爺!”
第二天,老李頭就安排人手去各村幫忙搭建大棚,儲存的白布一下全部搬空,王遠不得不安排人去縣城和長安購買。
老李頭告訴王遠,找人算過日子,十二月十六日便是黃道吉日,婚禮就定在那日。
對於王遠來說,哪一天都無所謂。
臨近中午,楊老四等人全部迴來,並帶迴來一堆的零件。
吃過午飯,王遠便指揮著他們安裝馬車,李德謇更加好奇,不時地問東問西,王遠也就不厭其煩地給他講解,畢竟自己是收了錢的。
人多做的快,第二天半上午,一輛四輪馬車便出現在鐵匠作坊,車輪還是木製的,今年杜仲膠沒收多少,等來年收多了,就能換上鋼鐵輪胎了。
王遠和李德謇坐上馬車,讓楊老四將馬車趕到大院門前。
馬車內的座椅都鋪著棉墊,坐著非常舒服,雖然是木製車輪,但有了減震,顛簸的很輕。
李德謇羨慕地說道:“賢弟,這輛馬車太穩了,可否給為兄也打造一輛,我給你一百貫!”
王遠搖頭說道:“這恐怕很難,就說這個減震吧,裏麵添加了一些特殊金屬,並且必須在渭南縣基地才能做出來,你這一百貫恐怕隻夠做兩個彈簧的。即使真的給你做出來,恐怕你也坐不成。”
李德謇想想也是,做出來後李靖那關都過不了。
接下來幾天,全鎮上除了準備婚禮的,就是準備開集的。
王遠讓鐵匠和木匠打造了多輛各式餐車,教給一些婦女做出各種小吃,李德謇跟著王遠天天不吃飯,淨吃小吃了,這些小吃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
到了十二日那天,一早就有商販過來擺攤,這些人都是經常走街串巷售賣雜物的小商販,聽到經常在這裏擺攤的人說的,這才過來試試看。
周圍村莊也有村民過來,有的售賣野味兒,有的售賣糧食等。
鎮上也安排了人前來擺攤,賣衣服的、布料的、各種小吃、新鮮蔬菜、豆類製品等,頓時吸引了趕集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趕集的人越來越多,其實最多的人還是鎮上的人,退役宮女太監就有上千人,而且一個個的都非常有錢。
周圍村莊加起來也就七八百戶,全部都來也沒多少人。
王遠和李德謇也走在人群之中,身後跟著一群人,小冰小玉、許家兄弟、方興兄妹,李鬆十幾個護衛,還有狗蛋領著一群小孩子也跟在後麵,仿佛巡街一般。
有認識的見到王遠就喊一聲少爺,或者叫一聲王縣子,王遠都一一點頭迴禮。
在賣小吃的攤位前,王遠小手一揮,說道:“去,給每個餐車一貫錢,大夥兒隨便吃!”
“好嘞!”
許家兄弟和方興上前給錢。
一眾人喊道:“謝少爺賞!”
聲音洪亮,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
王遠帶著一群人在餐車後麵矮桌旁坐下。
各種小吃陸續上來,燒烤、炸串、麻辣燙、餛飩、麵條、肉夾饃……
香味吸引著趕集之人的目光。
臨近午時,前來趕集的人越多,但是最多的還是那些退役宮女,這些宮女雖然大部分都是年紀大了,但相貌俱是中上之資,常年接受宮中禮儀熏陶,走起路來輕盈嫋娜,那些個鄉巴佬哪裏見過此等姿色,一個個的眼睛都看直了。
這些宮女見到王遠也都停下,在餐車前點上一些小吃,到後麵向王遠施禮,坐下吃了起來,以致於後來的都沒有了座位,隻能點上幾樣,放入竹筒中,邊走邊吃。
王遠還看到前幾天過來的裏正和鄉紳們也在趕集,互相也都打過招唿,幾人吃完便離開迴去了,空下的座位瞬間被占滿。
這些小吃的味道隻要嚐上一口就會喜歡上,手頭上有些閑錢的人都想來嚐嚐,關鍵還有美女觀看,若是能得到哪個的青睞,那還不爽翻了。
王遠在那裏吃東西就是為了吸引那些人來吃,這周圍村莊的百姓沒幾個有錢的,主要是靠口碑打出去,早晚能吸引縣城和其他地方的有錢人,將來這裏也會越來越熱鬧。
剛迴到宅院,見馬震找了過來,便遣散眾人,讓他們各自去玩。
馬震拿出一張紙條,說道:“少爺,那些人出了長安,在南山賞雪!”
王遠接過紙條,這是飛鴿傳書,點點頭,說道:“先去備馬,在鎮外等候,你隨我一同前去!”
“喏!”
王遠看了一眼紙條扔進爐子,打了一個包裹,來到鎮外,與馬震一起騎馬出了峽穀,開始打馬狂奔。
大約兩個時辰過去了,二人來到一片樹林。
忽然,林中走出一人,來到馬震近前,拱手說道:“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