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岱君也確實是個比梁夏還更有長遠目光的牛人,她很清楚,像她這種既沒背景,自身也既沒過硬本事的人,想要成功,想要實現階層的跨越,就隻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點一點往上發展。
過去這些年她就是過來的,當別的打工人在追求短期利益時,她卻把目光放得很長遠,把幫老板踏踏實實地辦好事放在首位。
事實證明她也是對的。
跟她同一時期入行或者稍晚入行的那些人,可能有些人比她發跡得早,可真正能站得很高的卻一個都沒有,有的甚至隻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這一行所淘汰。
而現在的她呢,可能不是最有錢的,但絕對是江湖地位最高的,至少在整個坪洲翡翠圈裏,再也沒人敢不把她當一迴事,甚至連光頭文、何老板那樣的業界翹楚都得用正眼來看她。
這就是站得高的好處。
等真正在這一高度站穩了,想賺錢還不是件簡單的事?
就好比說八鈅,別看她最近一段時間緊抱魏陽的大腿沒少賺,可魏陽漏給她的其實也就一點湯湯水水而已,能跟林琳比嗎?
人家林琳,別看她平日裏根本就不過來套近乎,可不管是魏陽還是李玉珺對她都是真心認可,這一認可,就啥好處都可以給她。
原維恩的成品存貨直接是以成本價給,喜陽陽自己的東西也是以業界最低價給,真正都主動塞給她……
對現在的林琳來說,這錢不要太好賺了好吧!
隻管賺,一點風險都不用擔,這樣的待遇八鈅能比?
因此,郭岱君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也能獲得林琳那樣的地位,到了那個時候,她想賺錢不過是一件手到擒來,輕鬆得不要再輕鬆的事。
而她也很清楚,她跟林琳是不一樣的,至少跟魏陽沒有感情瓜葛,在這種情況下,她要想獲得跟林琳同樣的待遇,那隻有一個前提,就是幫魏陽和李玉珺把事情幹好,幹到他們沒有了她也不影響大局為止。
那就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再說。
想清楚了其中的邏輯之後,她開口提議道:“玉珺,既然魏總還在不停地收料子,那咱們不妨也大膽一點,把想切的料子全都切了吧,反正有魏總在,咱們不用愁以後沒料子可切。”
按照喜陽陽現在的分工,原料那塊歸魏陽負責,成品這一塊則是由李玉珺統管,而她的主要職責,則是除了幫李玉珺把成品這一塊的事理順之外,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切料子和成品加工,以及把同行放料這一件事給做好。
也就是說,原料加工和同行放料這一部分才是她真正擔責的一塊。
其實這一塊並不是那麽好做的。
按照幾乎所有成品翡翠從業人士的共同認知,除非必要,翡翠原料能不動就最好不要輕易動它,不動的話,它永遠也不會掉價,可一旦動了,就再也迴不去了。
因此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裏,她切料子其實是切得非常小心的,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去切它們,這就弄得她到了要向同行放料時就非常被動。
就好比說現在,她跟李玉珺已經在倉庫挑了好一會了,都還沒決定好最終切哪兩塊料子。
現如今,她一聽說魏陽竟然還在不停地收料,她覺得自己的思路也可以適當改一改了。
既然喜陽陽有魏陽在,根本就不可能缺料子,那她為啥不可以多切一點?
反正不管是魏陽還是李玉珺都是那種很好說話的主,就算她萬一犯小錯誤了也不會責怪她!
“可以啊,你想切哪塊就挑哪塊,隨便你切。”
不出她所料,李玉珺根本就沒有半點反對的意思。
這下好了,她可以徹底放開了。
這一放開就簡單了,她原本就在倉庫裏看中了很多塊想切的料子,隻是因為選擇實在是太多太多,一時不知該挑哪兩塊下刀而已。
現在一放開就不存在選擇困難症了。
很快,她就在倉庫裏一連挑選了大大小小的十來塊料子,準備把它們拉迴加工廠全部切了進行加工。
一迴到加工廠,把料子放下之後,她就跟李玉珺直往魏陽的辦公室奔。
此時的魏陽還在跟胖子談料子。
料子的買賣過程確實很繁瑣。
尤其是那些還沒被人給過價的料子。
通常來說,賣主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料子盡可能賣高價,而想要賣高價卻是一個漫長而又繁瑣的博弈過程。
怎樣才能將一塊料子賣出盡可能的高價?
眾所周知,翡翠是非標品,就算是同一塊料子,不同的行家來看,也會看到不同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賣高價,隻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輕易成交。
隻要你不輕易成交,就會有更多的買家來給價,等給價的人多了之後,你就能大概知道這塊料子到底能值多少錢了。
這就是沒給過價的料子很難成交的原因。
麵對那些沒給過高出底價的料子,魏陽也實在是頭疼,他一連給了好幾塊的價,最終卻一塊都沒能成交,弄得他很煩很煩。
也就在他根本就不想繼續談的時候,李玉珺跟郭岱君迴來了。
一看到郭岱君,他就覺得救星來了,於是不耐煩地跟胖子說:“算了,這些料子我懶得跟你磨嘰了,每一塊我都給你出個價,然後你慢慢跟貨主去談,等差不多了,你就拿料子來找郭姐,加多加少由她來決定。”
他又一鍋甩到了郭岱君頭上。
至於為啥不甩給李玉珺,當然是因為李玉珺真正入行時間尚短,對料子的價值暫時還不如郭岱君清楚。
還有,這種討價還價的過程實在是太煩心,他也不想把這種煩心的事甩到李玉珺身上去,因為李玉珺一煩,最終吃虧的還是他自己。
這卻是郭岱君沒想到的。
她沒想到,自己剛一迴來,隻不過想來看個熱鬧,卻被魏陽甩了這麽大一鍋。
這鍋好背嗎?
真不好背!
打過工的人都知道,伴君如伴虎,再好說話的老板,也最好不要承擔太深的利益關係,如果一不小心損害了老板的利益,就隨時有被砍頭的危險。
於是她忍不住問道:“魏總,你就這麽相信我?就不怕我加價加狠了讓公司虧本?”
過去這些年她就是過來的,當別的打工人在追求短期利益時,她卻把目光放得很長遠,把幫老板踏踏實實地辦好事放在首位。
事實證明她也是對的。
跟她同一時期入行或者稍晚入行的那些人,可能有些人比她發跡得早,可真正能站得很高的卻一個都沒有,有的甚至隻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這一行所淘汰。
而現在的她呢,可能不是最有錢的,但絕對是江湖地位最高的,至少在整個坪洲翡翠圈裏,再也沒人敢不把她當一迴事,甚至連光頭文、何老板那樣的業界翹楚都得用正眼來看她。
這就是站得高的好處。
等真正在這一高度站穩了,想賺錢還不是件簡單的事?
就好比說八鈅,別看她最近一段時間緊抱魏陽的大腿沒少賺,可魏陽漏給她的其實也就一點湯湯水水而已,能跟林琳比嗎?
人家林琳,別看她平日裏根本就不過來套近乎,可不管是魏陽還是李玉珺對她都是真心認可,這一認可,就啥好處都可以給她。
原維恩的成品存貨直接是以成本價給,喜陽陽自己的東西也是以業界最低價給,真正都主動塞給她……
對現在的林琳來說,這錢不要太好賺了好吧!
隻管賺,一點風險都不用擔,這樣的待遇八鈅能比?
因此,郭岱君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也能獲得林琳那樣的地位,到了那個時候,她想賺錢不過是一件手到擒來,輕鬆得不要再輕鬆的事。
而她也很清楚,她跟林琳是不一樣的,至少跟魏陽沒有感情瓜葛,在這種情況下,她要想獲得跟林琳同樣的待遇,那隻有一個前提,就是幫魏陽和李玉珺把事情幹好,幹到他們沒有了她也不影響大局為止。
那就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再說。
想清楚了其中的邏輯之後,她開口提議道:“玉珺,既然魏總還在不停地收料子,那咱們不妨也大膽一點,把想切的料子全都切了吧,反正有魏總在,咱們不用愁以後沒料子可切。”
按照喜陽陽現在的分工,原料那塊歸魏陽負責,成品這一塊則是由李玉珺統管,而她的主要職責,則是除了幫李玉珺把成品這一塊的事理順之外,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切料子和成品加工,以及把同行放料這一件事給做好。
也就是說,原料加工和同行放料這一部分才是她真正擔責的一塊。
其實這一塊並不是那麽好做的。
按照幾乎所有成品翡翠從業人士的共同認知,除非必要,翡翠原料能不動就最好不要輕易動它,不動的話,它永遠也不會掉價,可一旦動了,就再也迴不去了。
因此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裏,她切料子其實是切得非常小心的,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去切它們,這就弄得她到了要向同行放料時就非常被動。
就好比說現在,她跟李玉珺已經在倉庫挑了好一會了,都還沒決定好最終切哪兩塊料子。
現如今,她一聽說魏陽竟然還在不停地收料,她覺得自己的思路也可以適當改一改了。
既然喜陽陽有魏陽在,根本就不可能缺料子,那她為啥不可以多切一點?
反正不管是魏陽還是李玉珺都是那種很好說話的主,就算她萬一犯小錯誤了也不會責怪她!
“可以啊,你想切哪塊就挑哪塊,隨便你切。”
不出她所料,李玉珺根本就沒有半點反對的意思。
這下好了,她可以徹底放開了。
這一放開就簡單了,她原本就在倉庫裏看中了很多塊想切的料子,隻是因為選擇實在是太多太多,一時不知該挑哪兩塊下刀而已。
現在一放開就不存在選擇困難症了。
很快,她就在倉庫裏一連挑選了大大小小的十來塊料子,準備把它們拉迴加工廠全部切了進行加工。
一迴到加工廠,把料子放下之後,她就跟李玉珺直往魏陽的辦公室奔。
此時的魏陽還在跟胖子談料子。
料子的買賣過程確實很繁瑣。
尤其是那些還沒被人給過價的料子。
通常來說,賣主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料子盡可能賣高價,而想要賣高價卻是一個漫長而又繁瑣的博弈過程。
怎樣才能將一塊料子賣出盡可能的高價?
眾所周知,翡翠是非標品,就算是同一塊料子,不同的行家來看,也會看到不同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賣高價,隻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輕易成交。
隻要你不輕易成交,就會有更多的買家來給價,等給價的人多了之後,你就能大概知道這塊料子到底能值多少錢了。
這就是沒給過價的料子很難成交的原因。
麵對那些沒給過高出底價的料子,魏陽也實在是頭疼,他一連給了好幾塊的價,最終卻一塊都沒能成交,弄得他很煩很煩。
也就在他根本就不想繼續談的時候,李玉珺跟郭岱君迴來了。
一看到郭岱君,他就覺得救星來了,於是不耐煩地跟胖子說:“算了,這些料子我懶得跟你磨嘰了,每一塊我都給你出個價,然後你慢慢跟貨主去談,等差不多了,你就拿料子來找郭姐,加多加少由她來決定。”
他又一鍋甩到了郭岱君頭上。
至於為啥不甩給李玉珺,當然是因為李玉珺真正入行時間尚短,對料子的價值暫時還不如郭岱君清楚。
還有,這種討價還價的過程實在是太煩心,他也不想把這種煩心的事甩到李玉珺身上去,因為李玉珺一煩,最終吃虧的還是他自己。
這卻是郭岱君沒想到的。
她沒想到,自己剛一迴來,隻不過想來看個熱鬧,卻被魏陽甩了這麽大一鍋。
這鍋好背嗎?
真不好背!
打過工的人都知道,伴君如伴虎,再好說話的老板,也最好不要承擔太深的利益關係,如果一不小心損害了老板的利益,就隨時有被砍頭的危險。
於是她忍不住問道:“魏總,你就這麽相信我?就不怕我加價加狠了讓公司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