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魏陽還不知道,他又一次淪為了林大恩的獵物,而是正在忙著料子的事情。
那塊高冰多彩的料子切是切開了,並且又一次印證了他的預判,但事情卻並沒有完,那就是要不要壓高冰多彩手鐲的樣鐲出來的問題。
“魏生,你怎麽打算,要不要繼續下一片出來?”
已細細檢查完料子的歐陽女士用期盼的眼神征求起魏陽的意見來,很顯然,她是很希望能親手壓一條樣鐲出來的,畢竟達到這種品質的多彩手鐲,這市麵上實在是太罕見。
她也敢保證,這種品質的高冰多彩手鐲一旦被壓出來,其美豔程度,估計隻有有名的國寶幫所弄出來的染色多彩手鐲能相提並論。
這對魏陽來說,卻又是一個讓他有點糾結的小問題。
毫無疑問,站在收藏的角度來說,這種品質的料子最好是大塊收藏,能不動就盡量不要動,一旦切片,被切下來的片就從收藏品變成了商品。
可是不繼續動刀的話,樣鐲又怎麽弄出來?
畢竟高冰多彩樣鐲也是另外類型的收藏品啊!
還有,要不要把它的一部分變成商品,另外來籌集一部分富餘的資金?
糾結中,他卻考慮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說起來,現在的他其實已經暫時不缺資金了,要知道,上次那半塊金絲種料子的拍賣,可是讓他足足收獲了7.5個億,然後歐陽女士、八鈅、光頭文、何老板幾人買去的幾片滿綠料子,又讓他收獲了將近5個億,這讓他手頭的資金已經多達十二個多億。
而他現在的欠款,也就許老板的兩個多億,以及林琳家的三個多億,等還完這兩筆欠款,他手頭的富餘資金還足足有六個多億。
這樣算下來,就算他真打算花五六個億來自建辦公大樓,也已經足矣。
可不知為什麽,魏陽還是覺得自己的錢不夠花,他生怕又突然冒出來大筆的意外支出,來打亂他的資金安排。
是攤子越鋪越大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嗎?
或許是的,他總覺得,在資金方麵一定要留有充足的富餘,才能應對意外的來臨,而不能僅僅是剛剛好。
說白了,市井出身的他,暫時還不擅長於複雜的資本遊戲,隻有自己手中有足夠的錢才能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那就直接下一片出來吧。”
他立即就用手指了指還架在切機上沒取下來的那半塊料子。
這其實是一個讓他有點肉疼的決定。
毫無疑問,這塊料子一旦下一片下來之後,被下出來的那一片,除了一條樣鐲可以作為他自己的收藏品之外,剩下的部分就隻能當成商品來處理了。
能壓手鐲的壓手鐲,壓不了手鐲的邊角料就隻能用來做雕件、掛件等,這些,除了少部分有收藏價值的以外,最終都將是淪為商品的命運。
明明是一塊值得收藏的料子,卻要將它變成身外之物,確實是想想就肉疼,也好在魏陽對收藏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癡迷,而是被老李逼著不得不走上這條路。
他肉疼,歐陽女士卻是暗自竊喜。
不用說,對於嗜高端翡翠成品如命的歐陽女士來說,對於這種品質的多彩手鐲,她也很難抵擋它的誘惑,假如有可能的話,哪怕花再高的價錢,她也想從魏陽手中買下一條來收藏。
反正對於上了年紀的她來說,錢已經屬於帶不進棺材的身外之物,假如留給子孫後代的話,又很容易被敗光,唯有收藏級的翡翠是可以當成傳家寶一代一代往下傳承的。
而要想從魏陽這裏弄到一條這樣的手鐲,也隻有料子下片了她才可能有機會。
於是,一看魏陽已經答應,她又連忙指揮起了蘇廠長,來給料子下片。
弄得生怕魏陽反悔似的。
她覬覦的還不止是這塊高冰多彩料子所能出的手鐲。
還有另外一塊。
她當然沒有忘記,那塊更為難得的玻璃春底金絲綠料子也還在切機上,並且不同的是,那塊料子還是已經直接下了一片出來。
這也就意味著,假如她想要一條玻璃春底金絲綠手鐲的話,接下來她需要做的,就是開價,看魏陽會不會動心,舍得讓給她一條。
“魏生,走,咱們再去看看另外那塊料子吧。”
趁著蘇廠長指揮著切料師傅們開始忙碌,她先招唿起了魏陽,準備跟他一起去看那塊料子的切片結果。
隻不過她內心卻是在想:怎樣才能說服魏陽分給她一條手鐲?
這個問題也確實是需要她來認真考慮了。
要知道,按照計劃,等看完那塊料子的下片情況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由她來給片料畫圈,並且挑選一個最好的位置壓一條樣鐲出來。
壓出的樣鐲,肯定是會被魏陽自己收藏的,而她想要的話,最好跟樣鐲一起壓,否則下次就未必有機會開這個口了。
要不……當眾給他一個讓他難以拒絕的價格?
她心底立即又冒出一個有點衝動的念頭。
眾所周知,越是頂級的收藏級翡翠成品,價格就越是不確定,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來衡量它到底價值多少,最為準確的方式就是上拍看它最終的成交價。
而上拍後的成交價,也是不確定的,具體還得看有多少有實力的買家鍾意它。
鍾意它的實力買家多,價格就能拍得高。
鍾意它的實力買家少,價格就上不去。
但上拍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那就是一旦有實力的買家多了,最終能不能拍到它,那可就不一定了,就算狠心搶到,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站在歐陽女士的角度來說,如非迫不得已,她當然是不希望到拍賣會上跟眾多實力買家去搶的,畢竟在這個資本遊戲已經玩爛了的時代,實力比她高的有錢買家實在是太多太多。
那樣很容易出意外。
再說,假如現在不說服魏陽的話,等他以後越來越不缺錢了,他還舍得把這樣的好東西送拍嗎?
那得出多少錢合適?
歐陽女士緊急思索起了這一問題。
那塊高冰多彩的料子切是切開了,並且又一次印證了他的預判,但事情卻並沒有完,那就是要不要壓高冰多彩手鐲的樣鐲出來的問題。
“魏生,你怎麽打算,要不要繼續下一片出來?”
已細細檢查完料子的歐陽女士用期盼的眼神征求起魏陽的意見來,很顯然,她是很希望能親手壓一條樣鐲出來的,畢竟達到這種品質的多彩手鐲,這市麵上實在是太罕見。
她也敢保證,這種品質的高冰多彩手鐲一旦被壓出來,其美豔程度,估計隻有有名的國寶幫所弄出來的染色多彩手鐲能相提並論。
這對魏陽來說,卻又是一個讓他有點糾結的小問題。
毫無疑問,站在收藏的角度來說,這種品質的料子最好是大塊收藏,能不動就盡量不要動,一旦切片,被切下來的片就從收藏品變成了商品。
可是不繼續動刀的話,樣鐲又怎麽弄出來?
畢竟高冰多彩樣鐲也是另外類型的收藏品啊!
還有,要不要把它的一部分變成商品,另外來籌集一部分富餘的資金?
糾結中,他卻考慮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說起來,現在的他其實已經暫時不缺資金了,要知道,上次那半塊金絲種料子的拍賣,可是讓他足足收獲了7.5個億,然後歐陽女士、八鈅、光頭文、何老板幾人買去的幾片滿綠料子,又讓他收獲了將近5個億,這讓他手頭的資金已經多達十二個多億。
而他現在的欠款,也就許老板的兩個多億,以及林琳家的三個多億,等還完這兩筆欠款,他手頭的富餘資金還足足有六個多億。
這樣算下來,就算他真打算花五六個億來自建辦公大樓,也已經足矣。
可不知為什麽,魏陽還是覺得自己的錢不夠花,他生怕又突然冒出來大筆的意外支出,來打亂他的資金安排。
是攤子越鋪越大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嗎?
或許是的,他總覺得,在資金方麵一定要留有充足的富餘,才能應對意外的來臨,而不能僅僅是剛剛好。
說白了,市井出身的他,暫時還不擅長於複雜的資本遊戲,隻有自己手中有足夠的錢才能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那就直接下一片出來吧。”
他立即就用手指了指還架在切機上沒取下來的那半塊料子。
這其實是一個讓他有點肉疼的決定。
毫無疑問,這塊料子一旦下一片下來之後,被下出來的那一片,除了一條樣鐲可以作為他自己的收藏品之外,剩下的部分就隻能當成商品來處理了。
能壓手鐲的壓手鐲,壓不了手鐲的邊角料就隻能用來做雕件、掛件等,這些,除了少部分有收藏價值的以外,最終都將是淪為商品的命運。
明明是一塊值得收藏的料子,卻要將它變成身外之物,確實是想想就肉疼,也好在魏陽對收藏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癡迷,而是被老李逼著不得不走上這條路。
他肉疼,歐陽女士卻是暗自竊喜。
不用說,對於嗜高端翡翠成品如命的歐陽女士來說,對於這種品質的多彩手鐲,她也很難抵擋它的誘惑,假如有可能的話,哪怕花再高的價錢,她也想從魏陽手中買下一條來收藏。
反正對於上了年紀的她來說,錢已經屬於帶不進棺材的身外之物,假如留給子孫後代的話,又很容易被敗光,唯有收藏級的翡翠是可以當成傳家寶一代一代往下傳承的。
而要想從魏陽這裏弄到一條這樣的手鐲,也隻有料子下片了她才可能有機會。
於是,一看魏陽已經答應,她又連忙指揮起了蘇廠長,來給料子下片。
弄得生怕魏陽反悔似的。
她覬覦的還不止是這塊高冰多彩料子所能出的手鐲。
還有另外一塊。
她當然沒有忘記,那塊更為難得的玻璃春底金絲綠料子也還在切機上,並且不同的是,那塊料子還是已經直接下了一片出來。
這也就意味著,假如她想要一條玻璃春底金絲綠手鐲的話,接下來她需要做的,就是開價,看魏陽會不會動心,舍得讓給她一條。
“魏生,走,咱們再去看看另外那塊料子吧。”
趁著蘇廠長指揮著切料師傅們開始忙碌,她先招唿起了魏陽,準備跟他一起去看那塊料子的切片結果。
隻不過她內心卻是在想:怎樣才能說服魏陽分給她一條手鐲?
這個問題也確實是需要她來認真考慮了。
要知道,按照計劃,等看完那塊料子的下片情況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由她來給片料畫圈,並且挑選一個最好的位置壓一條樣鐲出來。
壓出的樣鐲,肯定是會被魏陽自己收藏的,而她想要的話,最好跟樣鐲一起壓,否則下次就未必有機會開這個口了。
要不……當眾給他一個讓他難以拒絕的價格?
她心底立即又冒出一個有點衝動的念頭。
眾所周知,越是頂級的收藏級翡翠成品,價格就越是不確定,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來衡量它到底價值多少,最為準確的方式就是上拍看它最終的成交價。
而上拍後的成交價,也是不確定的,具體還得看有多少有實力的買家鍾意它。
鍾意它的實力買家多,價格就能拍得高。
鍾意它的實力買家少,價格就上不去。
但上拍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那就是一旦有實力的買家多了,最終能不能拍到它,那可就不一定了,就算狠心搶到,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站在歐陽女士的角度來說,如非迫不得已,她當然是不希望到拍賣會上跟眾多實力買家去搶的,畢竟在這個資本遊戲已經玩爛了的時代,實力比她高的有錢買家實在是太多太多。
那樣很容易出意外。
再說,假如現在不說服魏陽的話,等他以後越來越不缺錢了,他還舍得把這樣的好東西送拍嗎?
那得出多少錢合適?
歐陽女士緊急思索起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