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因交換人生綜藝而毀了的留守兒童5
快穿:龍崽被讀心後主角們缺德了 作者:高閣向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996還在哇啦哇啦講,【殿下,你知道嗎?杏花村本來有望脫貧致富的,是這裏的村民愚昧無知害了他們自己。】
“這麽說杏花村錯失了一個億?展開來講講”。
【秦老爺子他媳婦是被杏花村的村民害死的,他媳婦長得很漂亮,和他一樣是下鄉知青,兩人相識相愛也是緣於一場英雄救美。】
【可是好景不長,女知青長得太漂亮,被當時村長家的小兒子惦記上了,故意設計女知青落水,他跳下去救人,想壞人家名聲。】
【女知青那時已經跟秦老爺子結婚,落水的瞬間就知道了有人要害她,為了自己的名聲,她不願意被別的男人救,自己拚命往下沉,最後溺死了。】
長安張了張嘴,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麽好?
簡直離譜之極,名聲難道比命更重要?
996察覺到她的想法,【殿下,你又不是沒去過年代文世界,那個時代就是有這麽離譜,多的是人為了名聲丟了性命的。】
長安迴想了一下,她還真沒遇到過。
“當時秦老爺子幹嘛去了?自己媳婦出事都沒趕上趟”。
【這就是我要說的杏花村錯過的發展機會,當年那批知青是真奔著建設農村來的,都在努力幫助杏花村改變生存狀態。】
杏花村之所以叫杏花村,是因為曾經的杏花村種滿了杏子。
這是七十年代杏花村唯一的特產,知青們腦子活泛,他們計劃著在村子建罐頭廠,然後擴大水果種植基地。
但是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利,生產出來的罐頭怎麽運出去是個問題。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這事也不是知青們能決定的。
女知青出事那天,秦老爺子和村支書,還有另外幾個知青去了縣城開會,就是說有關杏花村修路和辦罐頭廠的事兒。
等秦老爺子從縣城迴來,卻被告知才新婚一個月的妻子溺水而亡。
【秦老爺子不相信妻子的死是意外,畢竟是大院子弟,從小耳濡目染,他幹偵查很有一套。
沒多久就查出了妻子的死與村長家小兒子有關,得知真相時他黑化了。
村長的小兒在不久後,以同樣的方式淹死在了那條河裏,後來就是村長一家無緣無故的暴斃家中。】
村民們都猜測是秦老爺子幹的,但是他們沒有證據,誰都不敢去做那出頭鳥,沒有人舉報,秦老爺子就這樣相安無事在杏花村生活到現在。
因為村民們的旁觀不作為,同樣被秦老爺子記恨,知青們也很團結,關於杏花村的發展規劃後來在秦老爺子的操作下被取消。
錯失了那個機會後,杏花村不再有發展機會,村裏的杏樹也在一年年減少,直到現在看不到一棵杏樹。
長安聽著996的講述,來到了村尾秦老爺子的家裏,房子還是四十多年前他跟他妻子結婚時建的泥磚房子。
老舊的房子收拾的幹淨整齊,院子裏圍著一個雞圈養著五隻老母雞和一隻公雞。
“秦爺爺?”
屋簷下坐著一個背脊挺直,麵容冷肅的老者,哪怕已是耄耋之年,依然能看出他年輕時的風華。
秦老爺子順著聲音望向院子門口,哦,是那個孩子啊。
他與孩子的爺爺是舊識,當初孩子出生後,老家夥開心的抱著剛出生的小孫女來他家,讓他幫忙給孩子取個名。
他想也沒想,脫口而出,“長安,一世長安的長安”。
可惜那麽喜歡孫女的李未來,還沒來得及看她長大,早早的就病逝了。
孩子有一個無知的奶奶,一對鼠目寸光,人品卑劣的父母,人生已經毀掉大半。
若是李未來還活著該有多好?這個孩子不會是現在這副模樣,黑瘦黑瘦的,頭大身子小,一看就是沒吃飽過飯。
秦老爺子收迴飄遠的思緒,他向長安招了招手,“進來吧”。
長安手裏拖著一隻咯咯噠叫個不停的老母雞跑進院子裏,“秦爺爺,送隻老母雞給你吃,補補身體”。
看到她手裏那隻生無可戀的老母雞,秦老爺子愣了下神,李老婆子轉性了?
他以為是李老太讓長安送來的,想想好像也不對,李未來去世後,他們兩家就沒了來往,今天送這隻雞來是幹什麽?
長安看出他的疑惑,“這是我自己抓來的,我奶奶她病了躺床上,我爸媽在照顧她,我昨天夢到我爺爺,他說讓我照顧你,給你養老送終”。
當然都是瞎扯的,那是996扒拉出來的信息裏,有一段是原主爺爺和秦老爺子是舊識,兩人關係還不錯。
秦老爺子無語的敲了一下長安的額頭,“瞎扯,說吧,找我什麽事?”
他抓起長安手裏的老母雞扔進了雞圈裏,不收白不收,以後下了蛋煮給小丫頭吃。
送迴老李家的話,小丫頭雞毛都吃不上。
長安丟下一個驚雷,“秦爺爺,我來跟你一起生活,等我長大了給你養老送終”。
她說的很認真,沒有半點玩笑的意思。
秦老爺子眉心一跳,這孩子不會是腦子壞了吧?
“你有父母,還輪不到我來照顧你,以後有什麽事可以來找我,我能幫的就會幫你”。
長安沒有多失望,知道他肯定會拒絕,她現的身份又不是孤兒,父母在人家也沒有收養她的理由。
“好勒,秦爺爺,我先迴去了”。
秦老爺子看著跑遠的小身影,杏花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成了一種傳統,哪怕已經到了新時代,那些人的腦子還活在舊社會。
其實養個小家夥好像也不錯,要是阿苑還在世該多好,他就不用饞別人家的孩子了。
李家,李大山和張小翠看著長安出去,沒有任何阻礙。
他們也試著想出去,結果還是像早晨那樣被攔住。
夫妻倆心裏更加確定,女兒被邪祟附身了,他們害怕的牙齒都在打顫。
兩人說不出話,都在對方眼睛裏看到了恐懼。
長安迴來就看到李大山和張小翠抱在一起縮在屋簷下,目光驚恐的望向她。
她隻是懶懶得瞥了他們一眼,轉身就進了旁邊的柴房。
柴房經過改造,看上去寬敞明亮,寬敞是因為裏麵隻有一張羅漢榻,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
窗戶也改大了,安裝上了玻璃,牆壁上貼了一層996從係統商城換來的白色牆紙,把原本的泥巴牆全遮擋住了,幹淨又衛生。
地上還鋪了一層防木製地板的地墊,不再是最原始是泥巴地。
李大山和張小翠因為太害怕,不敢去招惹長安,每天過的戰戰兢兢。
半個月後,那檔交換人生的綜藝節目終於開拍了。
城裏的五個孩子獨自帶著行李,陸陸續續到了杏花村。
“這麽說杏花村錯失了一個億?展開來講講”。
【秦老爺子他媳婦是被杏花村的村民害死的,他媳婦長得很漂亮,和他一樣是下鄉知青,兩人相識相愛也是緣於一場英雄救美。】
【可是好景不長,女知青長得太漂亮,被當時村長家的小兒子惦記上了,故意設計女知青落水,他跳下去救人,想壞人家名聲。】
【女知青那時已經跟秦老爺子結婚,落水的瞬間就知道了有人要害她,為了自己的名聲,她不願意被別的男人救,自己拚命往下沉,最後溺死了。】
長安張了張嘴,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麽好?
簡直離譜之極,名聲難道比命更重要?
996察覺到她的想法,【殿下,你又不是沒去過年代文世界,那個時代就是有這麽離譜,多的是人為了名聲丟了性命的。】
長安迴想了一下,她還真沒遇到過。
“當時秦老爺子幹嘛去了?自己媳婦出事都沒趕上趟”。
【這就是我要說的杏花村錯過的發展機會,當年那批知青是真奔著建設農村來的,都在努力幫助杏花村改變生存狀態。】
杏花村之所以叫杏花村,是因為曾經的杏花村種滿了杏子。
這是七十年代杏花村唯一的特產,知青們腦子活泛,他們計劃著在村子建罐頭廠,然後擴大水果種植基地。
但是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利,生產出來的罐頭怎麽運出去是個問題。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這事也不是知青們能決定的。
女知青出事那天,秦老爺子和村支書,還有另外幾個知青去了縣城開會,就是說有關杏花村修路和辦罐頭廠的事兒。
等秦老爺子從縣城迴來,卻被告知才新婚一個月的妻子溺水而亡。
【秦老爺子不相信妻子的死是意外,畢竟是大院子弟,從小耳濡目染,他幹偵查很有一套。
沒多久就查出了妻子的死與村長家小兒子有關,得知真相時他黑化了。
村長的小兒在不久後,以同樣的方式淹死在了那條河裏,後來就是村長一家無緣無故的暴斃家中。】
村民們都猜測是秦老爺子幹的,但是他們沒有證據,誰都不敢去做那出頭鳥,沒有人舉報,秦老爺子就這樣相安無事在杏花村生活到現在。
因為村民們的旁觀不作為,同樣被秦老爺子記恨,知青們也很團結,關於杏花村的發展規劃後來在秦老爺子的操作下被取消。
錯失了那個機會後,杏花村不再有發展機會,村裏的杏樹也在一年年減少,直到現在看不到一棵杏樹。
長安聽著996的講述,來到了村尾秦老爺子的家裏,房子還是四十多年前他跟他妻子結婚時建的泥磚房子。
老舊的房子收拾的幹淨整齊,院子裏圍著一個雞圈養著五隻老母雞和一隻公雞。
“秦爺爺?”
屋簷下坐著一個背脊挺直,麵容冷肅的老者,哪怕已是耄耋之年,依然能看出他年輕時的風華。
秦老爺子順著聲音望向院子門口,哦,是那個孩子啊。
他與孩子的爺爺是舊識,當初孩子出生後,老家夥開心的抱著剛出生的小孫女來他家,讓他幫忙給孩子取個名。
他想也沒想,脫口而出,“長安,一世長安的長安”。
可惜那麽喜歡孫女的李未來,還沒來得及看她長大,早早的就病逝了。
孩子有一個無知的奶奶,一對鼠目寸光,人品卑劣的父母,人生已經毀掉大半。
若是李未來還活著該有多好?這個孩子不會是現在這副模樣,黑瘦黑瘦的,頭大身子小,一看就是沒吃飽過飯。
秦老爺子收迴飄遠的思緒,他向長安招了招手,“進來吧”。
長安手裏拖著一隻咯咯噠叫個不停的老母雞跑進院子裏,“秦爺爺,送隻老母雞給你吃,補補身體”。
看到她手裏那隻生無可戀的老母雞,秦老爺子愣了下神,李老婆子轉性了?
他以為是李老太讓長安送來的,想想好像也不對,李未來去世後,他們兩家就沒了來往,今天送這隻雞來是幹什麽?
長安看出他的疑惑,“這是我自己抓來的,我奶奶她病了躺床上,我爸媽在照顧她,我昨天夢到我爺爺,他說讓我照顧你,給你養老送終”。
當然都是瞎扯的,那是996扒拉出來的信息裏,有一段是原主爺爺和秦老爺子是舊識,兩人關係還不錯。
秦老爺子無語的敲了一下長安的額頭,“瞎扯,說吧,找我什麽事?”
他抓起長安手裏的老母雞扔進了雞圈裏,不收白不收,以後下了蛋煮給小丫頭吃。
送迴老李家的話,小丫頭雞毛都吃不上。
長安丟下一個驚雷,“秦爺爺,我來跟你一起生活,等我長大了給你養老送終”。
她說的很認真,沒有半點玩笑的意思。
秦老爺子眉心一跳,這孩子不會是腦子壞了吧?
“你有父母,還輪不到我來照顧你,以後有什麽事可以來找我,我能幫的就會幫你”。
長安沒有多失望,知道他肯定會拒絕,她現的身份又不是孤兒,父母在人家也沒有收養她的理由。
“好勒,秦爺爺,我先迴去了”。
秦老爺子看著跑遠的小身影,杏花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成了一種傳統,哪怕已經到了新時代,那些人的腦子還活在舊社會。
其實養個小家夥好像也不錯,要是阿苑還在世該多好,他就不用饞別人家的孩子了。
李家,李大山和張小翠看著長安出去,沒有任何阻礙。
他們也試著想出去,結果還是像早晨那樣被攔住。
夫妻倆心裏更加確定,女兒被邪祟附身了,他們害怕的牙齒都在打顫。
兩人說不出話,都在對方眼睛裏看到了恐懼。
長安迴來就看到李大山和張小翠抱在一起縮在屋簷下,目光驚恐的望向她。
她隻是懶懶得瞥了他們一眼,轉身就進了旁邊的柴房。
柴房經過改造,看上去寬敞明亮,寬敞是因為裏麵隻有一張羅漢榻,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
窗戶也改大了,安裝上了玻璃,牆壁上貼了一層996從係統商城換來的白色牆紙,把原本的泥巴牆全遮擋住了,幹淨又衛生。
地上還鋪了一層防木製地板的地墊,不再是最原始是泥巴地。
李大山和張小翠因為太害怕,不敢去招惹長安,每天過的戰戰兢兢。
半個月後,那檔交換人生的綜藝節目終於開拍了。
城裏的五個孩子獨自帶著行李,陸陸續續到了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