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爺,你們三個幹嘛呀?一起過來玩呀。”沈蘭蘭端著酒杯走進了包廂。


    沈方直起身子摟著二女:“你們玩吧,我們去別的地方浪漫了。”


    “對了,別瞎玩哈,早點迴去。”


    說罷沈方就帶著兩個寶貝走出了包廂。


    三人坐上車。


    沈方笑嘻嘻看著二女。


    “如家,還是你家?”


    成宥利翻了翻白眼,李富真也沒說話。


    沈方......不說話就是同意唄。


    沈方看向司機:“新羅酒店。”


    李富真嘴角抽搐打斷道:“不去新羅酒店,迴我家。”


    “好的,大小姐。”


    20分鍾後,停在了一處非常幽靜的江南區別墅。


    李富真打開房門,三人走了進去。


    李富真先是退下高跟鞋,穿上托著,轉頭又蹲下身子給沈方推下鞋子,很是賢惠,準確的說賢惠的把一旁的成宥利看的一愣一愣的。當然了也包括沈方。


    沈方一把抱起李富真:“富真,不用這樣。”


    李富真把頭靠在沈方的胸口:“我愛你,我願意呀,而且你知不知道,今天你向我求婚,我真的好開心,好開心。你知道嗎?”


    一旁的成宥利尬在哪裏了,你求婚了?那我算什麽?


    李富真看了成宥利一眼,又看向沈方。


    “還不去解釋一下?”


    沈方放下李富真,拉著二女來到客廳。又把自己的情況給說了一遍,雖然成宥利也猜到了像沈方這種人肯定是有不少的紅顏知己,隻不過沒想到這麽多。


    成宥利看了一眼李富真,又看像沈方,帶著些許的期盼:“我也要。”


    沈方明白成宥利要什麽。


    “沒問題。”


    李富真這會兒已經把酒給沏好了。


    三人端起酒杯,開喝。


    沈方一邊喝一邊捏著李富真的黑絲小腳腳,額玉足真軟和,摸完這個又摸了摸成宥利的白絲,嘿嘿,雙倍快樂。然後還聞了一下,嘿一點都不臭。(據說女性的腳會比男性的腳要臭6倍。)


    李富真和成宥利受不了沈方的猥瑣行為了,一人給了他一腳。


    沈方早有準備,一左一右把兩個大長腿夾住,開始了腿玩年。真白,真嫩,真滑溜。(廢話絲襪能不滑溜不。)


    就在沈方準備再過分點向上的時候被李富真給按住了。


    嘴角微揚:“不許太過分。”


    沈方...我玩的正起勁呢,你這讓我停了多難受。


    沈方還想眼神對視撒個嬌,糊弄過去,但是李富真一點都沒有讓沈方繼續下去的想法,她知道這個男人得寸進尺。


    “親愛的,現在我有個問題想要想你請教一下,你覺得我們三星集團的地產走向。”


    沈方摸了摸下巴。


    “這個講好了,有什麽獎勵?”


    李富真對著沈方的耳朵吹了口氣:“你想怎麽樣都可以,包括你那個想法。”


    沈方搓了搓手看了成宥利一眼又看像李富真。


    “這可是你說的。”


    成宥利......


    李富真嘬了一口沈方。


    “沈老爺,快點的吧。”


    “韓國的房地產,根據住宅的性質可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1960年到2000年,一個是2001年到今天,這兩個階段的情況不太一樣,先說第一個階段。”


    成宥利舉手:“為什麽分為兩個階段?”


    李富真白了成宥利一眼:“沒事多看看書。”


    成宥利委屈巴巴的看著沈方,一臉求安慰的樣子,惹的沈方哈哈大笑。摸了摸成宥利的小腦袋瓜。


    “乖。”


    沈方喝了口酒:“我們通常說,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那麽咱們先從人口這個長線入手。上世紀60年代,麵對貧窮的韓國。樸正熙上台了,就是那個被槍殺的那一位總統。好像是你們國家第三位總統吧?”


    李富真點了點頭:“是的,樸正熙在位期間確實做了不少好事。”


    沈方點頭,他也挺認同的。這位將發展經濟作為國家的首要課題,確定了出口導向戰略,建立首爾-仁川工業區,正式開啟了韓國的工業化進程。帶領了韓國走向工業化的道路,讓韓國的經濟騰飛起來。


    “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於是韓國的人口紛紛湧向首都圈(即首爾、京畿道和仁川等地)。這和我們內地的走向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走的路子相同,這也導致了你們韓國本土,除了首爾地區之外,其他地區比較貧窮。貧富差距比較大。”


    隨著韓國經濟騰飛,尤其是從70年代開始的製造業升級,以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家電為主的新興產業陸續出現,導致首都圈的人口遷入速度也越來越快。從1960年到1990年,首都圈一共增長了1338萬人,平均每年增加44.6萬。


    除了大量遷入的新市民,韓國人當時也非常能生,從1950到1960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6左右,這也是首都圈人口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在進入60年代之後,韓國的總和生育率開始迅速下跌,直到1985年才趨於平穩。


    這種恐怖的增長一直持續到1992年,當時首爾的人口高達1100萬。1992年之後,首爾的人口才開始緩慢下滑,但整個首都圈還在緩慢增長。到了今天,僅占國土總麵積12%的首都圈居住著2600萬人,占韓國總人口的一半,經濟總量更是占到70%以上。


    其實這是一種病態,宇宙國的經濟都在首爾,誰要是一顆原子彈打到首爾,宇宙國直接就能癱瘓了。所以韓國也被稱唿為“半城市國家”。人口和經濟高度集中於首都圈,其他城市可以說的上是可有可無,發不發展也就那樣。


    所以韓國首爾看起來確實光鮮亮麗,非常的繁華,廢話能不繁華嘛,都聚攏到一塊了。


    這是理解韓國房地產的一個基礎,韓國的地產說實話,除了首爾,其他地區的開發價值也就一般。


    不過什麽事情都需要逆向思維去理解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電藝考:從欺負神仙姐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秋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秋天並收藏北電藝考:從欺負神仙姐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