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帝接過梅執禮的奏折,翻閱了兩眼便放到一旁。


    “是老梅那家夥,他是來知會朕一聲咱們新科的小家夥有什麽表現的。對了,軍科那些小家夥怎麽樣?”


    “迴陛下,軍科人才濟濟,一時間讓臣都挑花了眼。而這還要歸功於我大燕這些年來不曾放下的備戰狀態,以及陛下您的英明神武。”


    “朕?朕如何就英明神武了?”燕帝一聽,不由得發笑,“龍城啊,時光荏苒,你這個老小子現在怎麽也學會拍馬屁了,今天逮住你了,你可得好好給朕說出個所以然來,不然定不饒你。”


    鐵龍城拱手一笑,隨即細數起來。


    “陛下在位的這些年,雖說總有不開眼的國家前來犯境,不過在您的龍威下他們也隻能灰溜溜地抱頭鼠竄。”


    “而且陛下舍得把兩位殿下下放到軍伍中與兵士們同甘共苦,甚至秦王殿下還在大魏經曆了許多困境,險些有性命之虞,這些百姓和廟堂上的諸公也都看在眼裏,若不是您的旨意,他們本可以留在皇城享福的。”


    “再加之魏帝登基後對大燕百姓多有優待政策,雙方互利互惠,百姓也富足了不少。”


    燕帝臉上露出了笑意,他捋了捋胡須。


    “唉,真別說,你這麽一說,朕倒是發覺這些年來的確幹了不少事情,好在百姓都受了益。”


    “不過說到底,也是朕的兩個皇子爭氣,給朕添了不少威望。”


    “陛下謙虛了,您功蓋四海,德澤萬民,兩位殿下也是被您教導的好。”


    “龍城啊,這裏邊不光有我的功勞,也有你的功勞。”燕帝眉開眼笑,“若不是你這個當老師的時時耳提麵命,這兩個小子早把我這大殿的房蓋掀個底朝天了。”


    鐵龍城則報以一笑。


    君臣相視,自在不言中。


    “好了,說迴正題,朕欲一舉滅涼,不知可行性幾何?”燕帝緩緩收斂笑意,再度說迴了伐涼一事。


    麵對燕帝的問題,鐵龍城沒有直接給出迴答,而是開口先介紹起了情況。


    “涼國卑劣狡詐,曆年來已與大燕交戰數次,這兩年尤烈,然鳳棲山一敗,銳氣大喪;驪涼聯軍再敗,更是大傷元氣。依臣之見,如今涼國軍中善戰者以十不存一,臣的老對手巫湖更是被廢為庶民。”


    “與此同時,涼國政局並不穩定,涼帝勞民傷財組織地兩次大征已經激起了民間不少百姓的不滿,同時勳貴與涼帝也存在著一定的隔閡,這些若無外部重壓,則尚可彌合,若是重壓之下,難保不會心生嫌隙,分崩離析。”


    “加之涼國百姓生活貧苦,遠不如我大燕富足。”


    “反觀我大燕,數次征戰已經把將士們的士氣打出來了,不少人磨刀霍霍,就等著衝上戰場奮力廝殺,搏一個光明的未來。百姓們則是對我們這些軍伍中人極為崇敬,故而臣推斷,他們也是支持出兵的。”


    “故而臣先明言,伐涼一事可行。”


    “那這麽說,你認為滅涼不可?”燕帝詢問道,“還是說其中會有一些阻力?”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臣雖為大將軍,說到底卻也不過是個軍伍中人。臣的目光不夠長遠,故而隻能做陛下手中的一把快刀,帶著陛下的威嚴去蕩滌四方。”


    “兵威隻會強迫別人投降,而陛下的教化才能讓涼民人心向燕,徹底覆滅涼國社稷。所以滅涼一事,陛下還是要和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商討才是。”


    “你呀你,被文官的奏折參了這麽多年,也學起了明哲保身,變成了縮頭烏龜!”燕帝笑罵道。


    “行了,你先一步迴潼武關做準備吧,朕與他們議議章程。”


    鐵龍城單膝跪地,抱拳震聲道:“臣告退。”


    看著鐵龍城的雙鬢,燕帝從龍椅上緩緩起身,走下台階,他捏著鐵龍城的兩臂,感慨難言。


    “朕的少年將軍,如今白發都這麽多了。”


    “身雖老,猶可一戰。”鐵龍城笑著迴道,“此生不悔。”


    “的確不悔,隻是你我都不年輕了。”


    “而且今年馬上要組織的殿試你也無緣參加,好在人才你已經為朕挑出來了,不然朕還真不放心你就這麽迴邊關。”


    燕帝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麽看,愛卿為國當真是拋家舍業,奉獻一生。”


    正說著,他自顧自地披上貂裘。


    “來,朕送送你這個大將軍!”


    鐵龍城走了,是燕帝親自把他送出殿的,見到這一幕的內侍們的目光無比驚訝,在他們的記憶裏,史書中從未有一個帝王對臣子禮遇至此,也從未有過哪一個臣子獨攬軍權還沒有其餘派係分持權柄,如此的權傾朝野。


    而陛下卻這麽做了,鐵龍城也接受了。


    難道陛下不怕嗎?


    或許怕,又或許不怕。


    常言道,帝心似海,權惑臣心。


    常言又道,君臣相宜,至死不渝。


    是非由後人評說吧。


    相比於皇城的春和景明,潼武關的寒風愈發凜冽。


    王烈的心情還不錯,因為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所有信息。


    夜白衣把那兩個知道內情的“舌頭”抓了迴來,在風雨樓的刑罰麵前,這兩個人的抵抗是那麽的無力,很快就交待了被抓走的百姓和風雨樓諜子的下落。


    和王烈自己推測的不差分毫,就是涼國太子所為。


    不過真相比他想象的結果還要荒謬,一國太子居然為了飼養一隻靈獸,不惜派人直接命令剛剛過來駐防的蕭梟抓捕燕國百姓。


    而且蕭梟還不敢不做,因為他被太子握住了把柄。


    兩個舌頭爭先恐後地交待著細節。


    蕭梟此人極為好色,曾有許多次在後宮與涼帝寵妃嬉鬧的風流曆史。


    而且在涼國太子的布局下,這事隻有太子一係的人知曉並且掌握著關鍵證據,涼帝還不知道自己被這位剛剛提拔起來的心腹大將戴了綠帽子。


    所以相比於藥師痛快的死去,王烈意識到這兩個人的作用很大,不能輕易給他倆一個痛快了。


    不過蕭梟也沒那麽容易就被太子要挾,據兩個舌頭交待,蕭梟把原本要給太子送過去的燕國俘虜扣留在了離潼武關不遠的涼國城中,要太子把證據銷毀才肯送人。


    如今雙方正僵持不下。


    王烈對此嗬嗬一笑,那孤來做這個破局之人!


    “殿下,要怎麽做?”


    “知道了地方,自然要救援。”王烈目露精光,“徐將軍,此事你來安排,不宜聲張,挑精兵強將,力求一戰功成。同時孤會讓風雨樓在旁策應,減輕救援壓力。”


    “末將遵命。”


    徐來走出大帳便開始安排起了相關事宜。


    王烈則是翻看著王詡送來的信。


    信裏寫到天機閣會予以自己全力支援,讓他直接給顧東風下命令。


    王烈看著看著哈哈大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真是不假!”


    “殿下,皇城有人來!”傳令兵在帳外喊道。


    “傳!”


    “太子殿下,皇城急報,鐵老將軍即將迴到潼武關籌備攻涼一事,陛下剛剛的決定。”


    “好好好!”


    王烈霍然起身,手已經按在了腰間佩劍的劍鞘上。


    “父皇英明,真乃天助我也!”


    ......


    王詡這邊也沒閑著,他的丹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羽謀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羽謀士並收藏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