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改設六科
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 作者:白羽謀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發生什麽事了麽?”
夜晚,荀正點燃了閣樓裏的一盞燭火。
顏丹青坐在他的對麵,剛剛的問題也是他問的。
“古拙結束閉關,讓你和我們一同去見他。”
荀正望著那燭火,他的眼中也似有火在燃燒,可是於眸間倒映的火種卻如同風雨飄搖般幾欲熄滅。
看著久久不語的顏丹青,荀正有些按捺不住。
“你說,咱們還有勝算麽?”
顏丹青依舊不語。
“若是我等不惜性命...”
荀正攥手為拳,他真的不甘心啊!
布局直到今日,若失敗天魔必定破體而出,屆時恐怕整座天道大陸都將永遠沉淪在黑暗中。
“說到底,無非死中求活。”
在唯有一線光亮的閣樓裏,顏丹青輕輕笑了笑,給出了答案。
他瞎了的雙眼好似仍有目光,能夠跨過荀正的皮,直直刺入這位同樣飽經世事的大學官還殘餘不少的骨頭縫裏。
這目光讓後者顫栗,而後幡然醒悟。
“夠了,這就夠了。”
求得答案的荀正釋懷一笑。
他不怕死,隻怕死得不值。
“那何時動身?”
“挑個好日子再去,別急。”顏丹青摩挲著手中枯筆,“不過去歸去,計劃照常。”
伴隨著如豆般的燈火熄滅,整個閣樓再度陷入黑暗。
“她到底怎麽樣了?”
白秩見麵前王詡沉默,他一瞬間便紅了眼眶。
他用最快的語速和最顫抖的聲音重新問了一遍。
“她在家鄉染病亡故,距今已有數年,這是她托我交給你的遺物。”王詡後退半步,“還請節哀。”
王詡猶豫片刻,終究沒有按照那位姑娘交代的話去說,反而選擇了以實相告。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白秩需要知情。
“她那麽好的一個女孩,怎麽會死呢?”白秩借著微弱的月光死死盯著手中那串再熟悉不過的紅珠,嘴唇忍不住地顫抖。
“她馬上就要苦盡甘來了啊...”
“人間事或許就是如此,好似月有陰晴圓缺。”
王詡看他那難受模樣心裏也並不好受。
因為這讓他想起了花翎。
“月尚有一日是圓的,可是人間事何嚐圓滿!”白秩嘴角露出苦笑,“我飽讀詩書,期盼著迴鄉給她最好的生活。可是,可是...”
白秩說到這裏,猶如被抽走了所有精氣神。
“她一定會恨我吧?”
王詡抿了抿嘴,沒說話。
恨麽?自然不恨。
可若說愛,那也隻能徒增思念。
生死如天壑,古今一切有情人都需要跨過的一道坎。
而這道坎,唯有白秩自己去跨。
“謝謝,謝謝您為我、為我妻子碧浣所做的這一切...”
白秩跪在地上,手中緊緊攥著紅珠。
他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哪怕聲音顫抖也要堅持說完。
“這一切,白秩銘記在心!”
“他日,必報厚恩!”
王詡長長歎了一口氣,將他扶起。
“今日你也累了,我也累了,碧浣交托之事今已了卻,那就早點休息吧,死者不能複生,生者更不能尋死,這需要你慢慢療愈了。”
“至於報答我更沒必要,當初也不過是順手為之。”
“您真實實力不止須彌吧...”白秩沉默著片刻後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白禮官說那一劍是他刺出的,他們都信了,但我不信。”
“因為我就站在您身後,親眼見證到了那一劍。”
“我知道您此行進入學宮定有秘密,不過我白秩和手下素衣學社的成員願意成為您的馬前卒,還請不吝驅使。”
“我也隻是一個新入學宮的學子...”
“這樣啊...”
白秩愣了愣,隨即苦笑著轉過身。
昏暗的月光下,這位剛剛還意氣風發的讀書人如今卻走得踉踉蹌蹌,甚至好幾次險些趔趄地摔倒在地上。
夜寒露重,冷風陣陣。
白秩身著薄衫,襯得他越發蕭瑟。
“原上草色今初發,饒盡筆墨不盡華。
我窮典籍三萬萬,難及與卿片刻話。”
白秩仰頭吟詩,聲音淒厲,好似鬼哭狼嚎。
王詡望著他的背影,恍惚間如同看到了一個老頭,滿是灰頭土臉的狼狽模樣。
他心中實在不忍。
“其實,她還有意識保留,隻是成了鬼魂,就在大魏紫竹林,他日我可帶你前去看望。”
“隻是...人鬼殊途,切莫沉浸。”
月光映在青瓦上,青年在一處屋簷下停住腳步,他用袖子抹了抹臉,轉頭正了正衣襟,朝王詡深施一禮。
“謝謝。”
......
“陛下,此番春闈,我大燕學子紛紛摩拳擦掌,隻望一展心中所學聖人之道,單單是來京赴考的舉人們實力各個都是溫神境往上的修士,而且足有六千之眾。”
燕帝閉著眼睛,聽禮部尚書念叨著。
“嗯,你這老頭子雖說歲數大了,可倒是耳清目明,什麽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你的眼睛,是不是這京城大小的所有事,你都知道啊?”
禮部尚書梅執禮一聽這話,立馬跪倒在地,故作惶恐狀討饒道:“臣惶恐,臣知道的這些,都是陛下讓臣知道的,陛下不讓臣知道的,臣一概不知。”
“哈,你這老頭,朕剛即位你就在任上,這麽多年禮部官員走走停停,起起落落,倒是你穩坐尚書之位。”
燕帝睜開眼睛,繼續打趣眼前老頭。
“全賴陛下恩厚,老臣方能今日於大殿上為您匯報春闈之事。”
梅執禮滿臉笑容,拱了拱手。
“行了,朕說正事了。”
燕帝緩緩斂起笑容,嚴肅道:“春闈取士乃大燕根基,馬虎不得。”
“禮部上下官員,定會力保春闈一應環節,為國擇才。”梅執禮也正色迴複道。
他雖有些納悶為什麽陛下今年會這麽重視,不過看燕帝沒有解釋的意思,他自然也就收斂起了好奇心。
得益於春秋學宮的啟發,士子們可以通過誦讀經典來提高境界,雖說比係統修煉艱難一些,但也算除去獲取知識後一個不小的福利。
而舉人們能夠通過誦讀經典達到溫神境,自然更為不易。
大燕有文官也有武官。
而文官起碼要溫神境打底。
顯然這次參與春闈的舉人們素質不錯。
“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燈火五更雞。這些個讀書人一年到頭就忙活著讀書了。”
“不過雖說僅此一件事,可是幹明白的很少,能幹精巧、稱得上一句好的就更少了。”
燕帝敲了敲桌案。
“所以,一定不要讓這些人中的有用之才對國家寒心。”
“陛下的意思是...”
梅執禮竟一時有些摸不到頭腦。
“嗯,自己看。”
梅執禮接過一旁太監遞來的字條,細細閱讀。
正是王詡給顧東風的那張。
“臣明白了,日後選才不重詩詞而重經義,同時再把那些隻為為官一味媚上之徒一律黜落。”
“不,這樣不夠。”
燕帝笑了笑。
“受皇兒啟發,朕關於日後的春闈秋闈有了個新想法。”
“考試既不重詩詞,也不重經義。”
“陛下的意思是?”
“考核日後要重實踐!”
燕帝哈哈大笑。
“朕計劃廢除原有製度,改設政、軍、農、商、工、武六科,擇優而取。”
“政入吏,務百姓;軍從將,伐四方;農進田,富口糧;商經市,增國財;工鑄器,利百業;武歸宮,護一域。”
“陛下此舉有些大膽...”梅執禮不顧燕帝的目光,大聲說道。
“但是如此細分,實在是利國利民。”
“故而老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拚得名聲性命也要蹚出一條路!”
“好,那便從今年春闈開始,改設六科!傳令下去,尋找六科德高望重、才華過人之輩,朕要一一考校後,擇選出題之人。”
燕帝摩拳擦掌,一錘定音。
待到梅執禮走後,鐵龍城從殿外進來。
“龍城,朕這計劃如何?”
燕帝撫須而笑。
“陛下改設六科,眼下定會陣痛,梅執禮更會被天下讀書人口誅筆伐,但是長久來看,值得!”
“臣不善奉承,但此時不得不說一句陛下聖明!”
“哈哈哈,龍城啊,改設六科這種破天荒的荒唐事這可不是我的主意!”
四下無人,燕帝放聲大笑。
“哦?”鐵龍城配合地露出驚愕的表情。
“這是朕的秦王,朕的好兒子王詡給的主意!”燕帝得意洋洋地說道,“虧這小子還是先給顧東風寫了信,之後才給我寫的!”
“信裏讓顧東風告訴朕整頓官場,可是整頓官場還不夠,還要特意給朕下命令,把科舉改成六科對應選拔製度。”
燕帝雖言語中有責備之意,但是眼中笑意卻是怎麽也藏不住。
“這小子能想出這麽個鬼點子,嘖嘖...”
“朕這麽一琢磨,可行!”
“秦王殿下當真是驚才絕豔。”鐵龍城抱拳一笑,“臣在此恭賀陛下。”
“龍城,你不要拘謹,朕準備了家宴,一同吃些。”燕帝哈哈大笑,“這次你從邊關迴京城,多休息兩日吧。”
“人如琴弦,不緊則廢,過繃則斷。”
“可是邊關...”
“就休息小半個月,無礙的。”燕帝說著便從龍椅上走下來,拉著鐵龍城坐下,“來,剛好菜上來,咱倆喝點。”
“今天這裏沒君臣,不要拘謹,就和年少時你我在軍中那般!”
“那臣便恭敬不如從命...”
“哎,這就對嘛!”
待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兩個刻意壓製修為的老頭子喝得滿臉通紅。
“龍城,我心裏高興,你知道嗎?”
“臣...臣明白。”
“不,你不如我明白...”
燕帝一個手撐著桌案,一個手揉著眉心緩解著醉意。
“我高興啊,這國家日後有兩個頂梁柱,等我哪天蹬腿了,也不至於像大魏一般那麽狼狽。”
夜晚,荀正點燃了閣樓裏的一盞燭火。
顏丹青坐在他的對麵,剛剛的問題也是他問的。
“古拙結束閉關,讓你和我們一同去見他。”
荀正望著那燭火,他的眼中也似有火在燃燒,可是於眸間倒映的火種卻如同風雨飄搖般幾欲熄滅。
看著久久不語的顏丹青,荀正有些按捺不住。
“你說,咱們還有勝算麽?”
顏丹青依舊不語。
“若是我等不惜性命...”
荀正攥手為拳,他真的不甘心啊!
布局直到今日,若失敗天魔必定破體而出,屆時恐怕整座天道大陸都將永遠沉淪在黑暗中。
“說到底,無非死中求活。”
在唯有一線光亮的閣樓裏,顏丹青輕輕笑了笑,給出了答案。
他瞎了的雙眼好似仍有目光,能夠跨過荀正的皮,直直刺入這位同樣飽經世事的大學官還殘餘不少的骨頭縫裏。
這目光讓後者顫栗,而後幡然醒悟。
“夠了,這就夠了。”
求得答案的荀正釋懷一笑。
他不怕死,隻怕死得不值。
“那何時動身?”
“挑個好日子再去,別急。”顏丹青摩挲著手中枯筆,“不過去歸去,計劃照常。”
伴隨著如豆般的燈火熄滅,整個閣樓再度陷入黑暗。
“她到底怎麽樣了?”
白秩見麵前王詡沉默,他一瞬間便紅了眼眶。
他用最快的語速和最顫抖的聲音重新問了一遍。
“她在家鄉染病亡故,距今已有數年,這是她托我交給你的遺物。”王詡後退半步,“還請節哀。”
王詡猶豫片刻,終究沒有按照那位姑娘交代的話去說,反而選擇了以實相告。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白秩需要知情。
“她那麽好的一個女孩,怎麽會死呢?”白秩借著微弱的月光死死盯著手中那串再熟悉不過的紅珠,嘴唇忍不住地顫抖。
“她馬上就要苦盡甘來了啊...”
“人間事或許就是如此,好似月有陰晴圓缺。”
王詡看他那難受模樣心裏也並不好受。
因為這讓他想起了花翎。
“月尚有一日是圓的,可是人間事何嚐圓滿!”白秩嘴角露出苦笑,“我飽讀詩書,期盼著迴鄉給她最好的生活。可是,可是...”
白秩說到這裏,猶如被抽走了所有精氣神。
“她一定會恨我吧?”
王詡抿了抿嘴,沒說話。
恨麽?自然不恨。
可若說愛,那也隻能徒增思念。
生死如天壑,古今一切有情人都需要跨過的一道坎。
而這道坎,唯有白秩自己去跨。
“謝謝,謝謝您為我、為我妻子碧浣所做的這一切...”
白秩跪在地上,手中緊緊攥著紅珠。
他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哪怕聲音顫抖也要堅持說完。
“這一切,白秩銘記在心!”
“他日,必報厚恩!”
王詡長長歎了一口氣,將他扶起。
“今日你也累了,我也累了,碧浣交托之事今已了卻,那就早點休息吧,死者不能複生,生者更不能尋死,這需要你慢慢療愈了。”
“至於報答我更沒必要,當初也不過是順手為之。”
“您真實實力不止須彌吧...”白秩沉默著片刻後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白禮官說那一劍是他刺出的,他們都信了,但我不信。”
“因為我就站在您身後,親眼見證到了那一劍。”
“我知道您此行進入學宮定有秘密,不過我白秩和手下素衣學社的成員願意成為您的馬前卒,還請不吝驅使。”
“我也隻是一個新入學宮的學子...”
“這樣啊...”
白秩愣了愣,隨即苦笑著轉過身。
昏暗的月光下,這位剛剛還意氣風發的讀書人如今卻走得踉踉蹌蹌,甚至好幾次險些趔趄地摔倒在地上。
夜寒露重,冷風陣陣。
白秩身著薄衫,襯得他越發蕭瑟。
“原上草色今初發,饒盡筆墨不盡華。
我窮典籍三萬萬,難及與卿片刻話。”
白秩仰頭吟詩,聲音淒厲,好似鬼哭狼嚎。
王詡望著他的背影,恍惚間如同看到了一個老頭,滿是灰頭土臉的狼狽模樣。
他心中實在不忍。
“其實,她還有意識保留,隻是成了鬼魂,就在大魏紫竹林,他日我可帶你前去看望。”
“隻是...人鬼殊途,切莫沉浸。”
月光映在青瓦上,青年在一處屋簷下停住腳步,他用袖子抹了抹臉,轉頭正了正衣襟,朝王詡深施一禮。
“謝謝。”
......
“陛下,此番春闈,我大燕學子紛紛摩拳擦掌,隻望一展心中所學聖人之道,單單是來京赴考的舉人們實力各個都是溫神境往上的修士,而且足有六千之眾。”
燕帝閉著眼睛,聽禮部尚書念叨著。
“嗯,你這老頭子雖說歲數大了,可倒是耳清目明,什麽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你的眼睛,是不是這京城大小的所有事,你都知道啊?”
禮部尚書梅執禮一聽這話,立馬跪倒在地,故作惶恐狀討饒道:“臣惶恐,臣知道的這些,都是陛下讓臣知道的,陛下不讓臣知道的,臣一概不知。”
“哈,你這老頭,朕剛即位你就在任上,這麽多年禮部官員走走停停,起起落落,倒是你穩坐尚書之位。”
燕帝睜開眼睛,繼續打趣眼前老頭。
“全賴陛下恩厚,老臣方能今日於大殿上為您匯報春闈之事。”
梅執禮滿臉笑容,拱了拱手。
“行了,朕說正事了。”
燕帝緩緩斂起笑容,嚴肅道:“春闈取士乃大燕根基,馬虎不得。”
“禮部上下官員,定會力保春闈一應環節,為國擇才。”梅執禮也正色迴複道。
他雖有些納悶為什麽陛下今年會這麽重視,不過看燕帝沒有解釋的意思,他自然也就收斂起了好奇心。
得益於春秋學宮的啟發,士子們可以通過誦讀經典來提高境界,雖說比係統修煉艱難一些,但也算除去獲取知識後一個不小的福利。
而舉人們能夠通過誦讀經典達到溫神境,自然更為不易。
大燕有文官也有武官。
而文官起碼要溫神境打底。
顯然這次參與春闈的舉人們素質不錯。
“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燈火五更雞。這些個讀書人一年到頭就忙活著讀書了。”
“不過雖說僅此一件事,可是幹明白的很少,能幹精巧、稱得上一句好的就更少了。”
燕帝敲了敲桌案。
“所以,一定不要讓這些人中的有用之才對國家寒心。”
“陛下的意思是...”
梅執禮竟一時有些摸不到頭腦。
“嗯,自己看。”
梅執禮接過一旁太監遞來的字條,細細閱讀。
正是王詡給顧東風的那張。
“臣明白了,日後選才不重詩詞而重經義,同時再把那些隻為為官一味媚上之徒一律黜落。”
“不,這樣不夠。”
燕帝笑了笑。
“受皇兒啟發,朕關於日後的春闈秋闈有了個新想法。”
“考試既不重詩詞,也不重經義。”
“陛下的意思是?”
“考核日後要重實踐!”
燕帝哈哈大笑。
“朕計劃廢除原有製度,改設政、軍、農、商、工、武六科,擇優而取。”
“政入吏,務百姓;軍從將,伐四方;農進田,富口糧;商經市,增國財;工鑄器,利百業;武歸宮,護一域。”
“陛下此舉有些大膽...”梅執禮不顧燕帝的目光,大聲說道。
“但是如此細分,實在是利國利民。”
“故而老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拚得名聲性命也要蹚出一條路!”
“好,那便從今年春闈開始,改設六科!傳令下去,尋找六科德高望重、才華過人之輩,朕要一一考校後,擇選出題之人。”
燕帝摩拳擦掌,一錘定音。
待到梅執禮走後,鐵龍城從殿外進來。
“龍城,朕這計劃如何?”
燕帝撫須而笑。
“陛下改設六科,眼下定會陣痛,梅執禮更會被天下讀書人口誅筆伐,但是長久來看,值得!”
“臣不善奉承,但此時不得不說一句陛下聖明!”
“哈哈哈,龍城啊,改設六科這種破天荒的荒唐事這可不是我的主意!”
四下無人,燕帝放聲大笑。
“哦?”鐵龍城配合地露出驚愕的表情。
“這是朕的秦王,朕的好兒子王詡給的主意!”燕帝得意洋洋地說道,“虧這小子還是先給顧東風寫了信,之後才給我寫的!”
“信裏讓顧東風告訴朕整頓官場,可是整頓官場還不夠,還要特意給朕下命令,把科舉改成六科對應選拔製度。”
燕帝雖言語中有責備之意,但是眼中笑意卻是怎麽也藏不住。
“這小子能想出這麽個鬼點子,嘖嘖...”
“朕這麽一琢磨,可行!”
“秦王殿下當真是驚才絕豔。”鐵龍城抱拳一笑,“臣在此恭賀陛下。”
“龍城,你不要拘謹,朕準備了家宴,一同吃些。”燕帝哈哈大笑,“這次你從邊關迴京城,多休息兩日吧。”
“人如琴弦,不緊則廢,過繃則斷。”
“可是邊關...”
“就休息小半個月,無礙的。”燕帝說著便從龍椅上走下來,拉著鐵龍城坐下,“來,剛好菜上來,咱倆喝點。”
“今天這裏沒君臣,不要拘謹,就和年少時你我在軍中那般!”
“那臣便恭敬不如從命...”
“哎,這就對嘛!”
待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兩個刻意壓製修為的老頭子喝得滿臉通紅。
“龍城,我心裏高興,你知道嗎?”
“臣...臣明白。”
“不,你不如我明白...”
燕帝一個手撐著桌案,一個手揉著眉心緩解著醉意。
“我高興啊,這國家日後有兩個頂梁柱,等我哪天蹬腿了,也不至於像大魏一般那麽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