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褫奪王位
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 作者:白羽謀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什麽?”
燕帝霍然起身,他眯著眼睛沉聲道:“朝堂可不是兒戲之地,你所言都要有實證相符。”
“臣所言句句屬實,父王所謀之事甚大,甚至有損國本。在這種情況下,臣不得不大義滅親,先國而後家。”王蒼梧一個頭磕在地上,大聲說道。
齊王被燕帝封住了嘴,一聽這話不禁嗚嗚地叫了起來,甚至於眼角留下兩行老淚來。
饒是奸詐狡猾如他,也從未設想過有一日會栽在自己兒子手下。
齊王用眼角的餘光望著自己的兒子,自己的血脈至親。
看著他似乎此刻誌得意滿,又仿若大仇得報。
再看看另一側王詡攏著衣袖冷眼旁觀,一副看猴戲的模樣。
齊王頓時悲憤至極,恨不得仰天長嘯。
傻兒子,你以為把你老子賣了就能繼承王位了嗎?
燕帝和他兩個兒子能留著你這個禍害嗎?
就算能留,你又僥幸繼承了王位,可百官又會如何看待你這個連父親都能出賣的小王爺?
老夫聰明了大半輩子,怎麽培養出你這麽個蠢貨...
齊王想到這裏,不禁閉上了眼睛。
“既然你說句句屬實,那麽證據在哪裏?”
“證據就在王府書房中,那裏有父王與周國聯係的密函。”王蒼梧立功心切,眼下他是破罐子破摔,一心奔著王位使勁。
“去,把證據找來。”燕帝吩咐道。
“把證據帶上來!”
隻見顧東風吩咐一聲,早就在外麵等候信號的葉蓁蓁隨即帶著一大包東西走了進來。
同時剛剛衝在前麵的王詡此刻卻不再步步緊逼,而是和一旁王烈有說有笑地不知聊些什麽。
在場的官員都是人精,哪裏還不知道這就是王詡布的局?
不然證據會這麽快出現?
一看就是有備而來,齊王已經垮了。
一念至此,不少背地裏受過齊王恩惠的官員頓時改變了策略,不敢替齊王喊一句冤。
而且齊王所做之事他們也都多有耳聞,老實說王詡除掉齊王,也算是利大於弊。
畢竟大燕朝堂穩定,他們這些官員也能多坐兩天不是?
燕帝強忍怒火翻看完證據後頓時眉頭一立。
“齊王,朕平日待你不薄,你居然敢通敵賣國!”
隨即燕帝站起身走下高台,他環顧在座諸臣,目光極冷。
“你們要是想替齊王鳴冤,朕不攔著,朕倒是想看看,想鳴冤的人看完這些證據後的嘴臉!”
“臣等不敢。”
群臣忙是起身請罪,熟悉燕帝的都知道,燕帝平日裏極好說話,但是一旦真發起火來,那就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了。
須知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在座的都是拖家帶口,都怕殃及池魚。
“沒人鳴冤?”燕帝踱了兩步,猛地迴頭,他的目光如熾陽一般注視著齊王,“朕給過你機會,但是你還想著蒙騙朕。”
“但你畢竟是王侯之尊,朕給你體麵,允許你留下遺言。”
說著,他解除了齊王的封印。
“證據確鑿,我沒什麽好辯解的,隻是此事確與蒼梧無關,還望王兄不要牽連他...”
“這一點,朕自會查明。”燕帝打斷了他。
“如此,我便再沒有顧慮了。”齊王嗬嗬一笑,“你是雄才大略的明主,你的兩個兒子各有本事,前途無量,隻是本王一時被迷了心智,竟妄圖與王兄你作對。”
齊王低下頭,無奈地搖了搖。
“實在是...自不量力。”
他突然看向燕帝,“王兄,借劍一用。”
說罷,他已摸向燕帝腰間寶劍,而燕帝一步未動。
“陛下!”
顧東風見狀忙是衝上前去護駕,他還以為齊王要奮力一搏。
哪知後者隻是將劍橫在脖子處狠狠一劃,隨即一代齊王就此殞命。
燕帝手一抬,將寶劍收歸鞘中,轉身吩咐道:“傳朕旨意,齊王通敵賣國,現褫奪其王位,屍體以庶民規格下葬。”
一旁侍衛趕忙走了過來,將齊王的屍體用草席卷了卷,隨後拖走了。
廣場上多了一抹蜿蜿蜒蜒的血色。
“陛下,臣有本啟奏!”
眾官員愕然抬頭,怎麽這個節骨眼還有愣頭青往上撞呢?
結果他們發現說話的是顧東風。
一旁還沒從亢奮中緩過來的王蒼梧見顧東風盯著自己,不由得心生不安。
王蒼梧渾身發抖,保持跪在地上的姿勢不敢動,他相信燕帝一定會留他這個大義滅親者一命,作為聖明的象征。
可是現在看顧東風這個樣子,他又不太確定了。
自己這美好生活還沒開始,怎麽感覺要結束了呢?
“說。”
“臣彈劾王蒼梧利用齊王世子身份侵犯良家婦女五人,致使兩人投井;縱馬遊街,致使坊市中數十攤位經營者家破人亡;藐視國法,曾指派殺手暗中處刑朝堂大員,致使後者橫死街頭;助紂為虐,發現其父反誌而不檢舉揭發,反而事到臨頭將罪行全部堆到其父身上妄圖逃脫一死!”
“這些都是臣所掌握的證據,還請陛下明察。”
說著顧東風又讓葉蓁蓁遞上新的證據,這些原本都是齊王收集起來想著用來警告兒子的,不成想確實警告了,順便也把他兒子的死罪也敲定了。
“嗬,齊王一家,真是忠公體國,世代賢良。”
燕帝看完後氣極反笑,他把王蒼梧的卷宗傳給群臣去看。
眾臣看後除了少數問心無愧者,大多都是麵紅耳赤,不是熱的,是臊的。
“顧卿,朕給你這個權力,凡是協助齊王勢力作惡者,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拿下,定罪後交由王詡評估,該罰俸的罰俸,該降階的降階,該免官的免官。”
顧東風和王詡抱拳領命。
這正是王詡要達到的目的,攘外必先安內,一個強盛的大燕,內部決不能有任何不穩定的因素。
君不見,強橫如虎狼的大秦就是從內部土崩瓦解的麽?
燕帝當然明白自己兒子的想法,所以配合他演了一出父子雙簧。
而王詡借由封王理由一舉拿下齊王,將盤根錯節的齊王勢力一舉斬首。
那麽接下來無非是將其連根拔起,然而沒了齊王的統攝,其手下勢力定是群龍無首,伏法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由於百官都對王蒼梧的罪行沒話說,所以王蒼梧連申辯的權利都沒有就被帶走了。
而等待他的,將是燕帝口中“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斬刑。
王詡抬頭看了看天,嗬出一口熱氣。
而隨著王蒼梧的落幕,大燕的政治環境也將隨之幹淨不少。
至此,封王前的一切工作告一段落。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禮部,可以開始了。”
一旁太監聞言過來撤下碗碟以及桌椅板凳。
燕帝率先起身,走向奉天殿中。
王烈、王詡跟在身後,百官再次之。
封王對於每一個直係血脈的皇子都彌足珍貴,不單單是權力的擴張,他們更要在奉天殿中通過先祖帝魂的認可。
而這對他們的實力也將會有不小的提升。
所以曆來封王都是皇子人生經曆中極重要的一環。
現在,輪到了王詡與王烈。
燕帝霍然起身,他眯著眼睛沉聲道:“朝堂可不是兒戲之地,你所言都要有實證相符。”
“臣所言句句屬實,父王所謀之事甚大,甚至有損國本。在這種情況下,臣不得不大義滅親,先國而後家。”王蒼梧一個頭磕在地上,大聲說道。
齊王被燕帝封住了嘴,一聽這話不禁嗚嗚地叫了起來,甚至於眼角留下兩行老淚來。
饒是奸詐狡猾如他,也從未設想過有一日會栽在自己兒子手下。
齊王用眼角的餘光望著自己的兒子,自己的血脈至親。
看著他似乎此刻誌得意滿,又仿若大仇得報。
再看看另一側王詡攏著衣袖冷眼旁觀,一副看猴戲的模樣。
齊王頓時悲憤至極,恨不得仰天長嘯。
傻兒子,你以為把你老子賣了就能繼承王位了嗎?
燕帝和他兩個兒子能留著你這個禍害嗎?
就算能留,你又僥幸繼承了王位,可百官又會如何看待你這個連父親都能出賣的小王爺?
老夫聰明了大半輩子,怎麽培養出你這麽個蠢貨...
齊王想到這裏,不禁閉上了眼睛。
“既然你說句句屬實,那麽證據在哪裏?”
“證據就在王府書房中,那裏有父王與周國聯係的密函。”王蒼梧立功心切,眼下他是破罐子破摔,一心奔著王位使勁。
“去,把證據找來。”燕帝吩咐道。
“把證據帶上來!”
隻見顧東風吩咐一聲,早就在外麵等候信號的葉蓁蓁隨即帶著一大包東西走了進來。
同時剛剛衝在前麵的王詡此刻卻不再步步緊逼,而是和一旁王烈有說有笑地不知聊些什麽。
在場的官員都是人精,哪裏還不知道這就是王詡布的局?
不然證據會這麽快出現?
一看就是有備而來,齊王已經垮了。
一念至此,不少背地裏受過齊王恩惠的官員頓時改變了策略,不敢替齊王喊一句冤。
而且齊王所做之事他們也都多有耳聞,老實說王詡除掉齊王,也算是利大於弊。
畢竟大燕朝堂穩定,他們這些官員也能多坐兩天不是?
燕帝強忍怒火翻看完證據後頓時眉頭一立。
“齊王,朕平日待你不薄,你居然敢通敵賣國!”
隨即燕帝站起身走下高台,他環顧在座諸臣,目光極冷。
“你們要是想替齊王鳴冤,朕不攔著,朕倒是想看看,想鳴冤的人看完這些證據後的嘴臉!”
“臣等不敢。”
群臣忙是起身請罪,熟悉燕帝的都知道,燕帝平日裏極好說話,但是一旦真發起火來,那就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了。
須知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在座的都是拖家帶口,都怕殃及池魚。
“沒人鳴冤?”燕帝踱了兩步,猛地迴頭,他的目光如熾陽一般注視著齊王,“朕給過你機會,但是你還想著蒙騙朕。”
“但你畢竟是王侯之尊,朕給你體麵,允許你留下遺言。”
說著,他解除了齊王的封印。
“證據確鑿,我沒什麽好辯解的,隻是此事確與蒼梧無關,還望王兄不要牽連他...”
“這一點,朕自會查明。”燕帝打斷了他。
“如此,我便再沒有顧慮了。”齊王嗬嗬一笑,“你是雄才大略的明主,你的兩個兒子各有本事,前途無量,隻是本王一時被迷了心智,竟妄圖與王兄你作對。”
齊王低下頭,無奈地搖了搖。
“實在是...自不量力。”
他突然看向燕帝,“王兄,借劍一用。”
說罷,他已摸向燕帝腰間寶劍,而燕帝一步未動。
“陛下!”
顧東風見狀忙是衝上前去護駕,他還以為齊王要奮力一搏。
哪知後者隻是將劍橫在脖子處狠狠一劃,隨即一代齊王就此殞命。
燕帝手一抬,將寶劍收歸鞘中,轉身吩咐道:“傳朕旨意,齊王通敵賣國,現褫奪其王位,屍體以庶民規格下葬。”
一旁侍衛趕忙走了過來,將齊王的屍體用草席卷了卷,隨後拖走了。
廣場上多了一抹蜿蜿蜒蜒的血色。
“陛下,臣有本啟奏!”
眾官員愕然抬頭,怎麽這個節骨眼還有愣頭青往上撞呢?
結果他們發現說話的是顧東風。
一旁還沒從亢奮中緩過來的王蒼梧見顧東風盯著自己,不由得心生不安。
王蒼梧渾身發抖,保持跪在地上的姿勢不敢動,他相信燕帝一定會留他這個大義滅親者一命,作為聖明的象征。
可是現在看顧東風這個樣子,他又不太確定了。
自己這美好生活還沒開始,怎麽感覺要結束了呢?
“說。”
“臣彈劾王蒼梧利用齊王世子身份侵犯良家婦女五人,致使兩人投井;縱馬遊街,致使坊市中數十攤位經營者家破人亡;藐視國法,曾指派殺手暗中處刑朝堂大員,致使後者橫死街頭;助紂為虐,發現其父反誌而不檢舉揭發,反而事到臨頭將罪行全部堆到其父身上妄圖逃脫一死!”
“這些都是臣所掌握的證據,還請陛下明察。”
說著顧東風又讓葉蓁蓁遞上新的證據,這些原本都是齊王收集起來想著用來警告兒子的,不成想確實警告了,順便也把他兒子的死罪也敲定了。
“嗬,齊王一家,真是忠公體國,世代賢良。”
燕帝看完後氣極反笑,他把王蒼梧的卷宗傳給群臣去看。
眾臣看後除了少數問心無愧者,大多都是麵紅耳赤,不是熱的,是臊的。
“顧卿,朕給你這個權力,凡是協助齊王勢力作惡者,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拿下,定罪後交由王詡評估,該罰俸的罰俸,該降階的降階,該免官的免官。”
顧東風和王詡抱拳領命。
這正是王詡要達到的目的,攘外必先安內,一個強盛的大燕,內部決不能有任何不穩定的因素。
君不見,強橫如虎狼的大秦就是從內部土崩瓦解的麽?
燕帝當然明白自己兒子的想法,所以配合他演了一出父子雙簧。
而王詡借由封王理由一舉拿下齊王,將盤根錯節的齊王勢力一舉斬首。
那麽接下來無非是將其連根拔起,然而沒了齊王的統攝,其手下勢力定是群龍無首,伏法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由於百官都對王蒼梧的罪行沒話說,所以王蒼梧連申辯的權利都沒有就被帶走了。
而等待他的,將是燕帝口中“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斬刑。
王詡抬頭看了看天,嗬出一口熱氣。
而隨著王蒼梧的落幕,大燕的政治環境也將隨之幹淨不少。
至此,封王前的一切工作告一段落。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禮部,可以開始了。”
一旁太監聞言過來撤下碗碟以及桌椅板凳。
燕帝率先起身,走向奉天殿中。
王烈、王詡跟在身後,百官再次之。
封王對於每一個直係血脈的皇子都彌足珍貴,不單單是權力的擴張,他們更要在奉天殿中通過先祖帝魂的認可。
而這對他們的實力也將會有不小的提升。
所以曆來封王都是皇子人生經曆中極重要的一環。
現在,輪到了王詡與王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