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玉衣袍帶土,卻如未覺一般,他失魂落魄地從地上起身,“殿下受我之邀進入天山,算算日子,今日便會出來。到時長孫雄圖若是將他抓住,後果不堪設想,我真後悔建議父皇邀請殿下前去天山!”


    這番話連消帶打,看似是勇於擔當,實則卻是把過錯全丟給了長孫雄圖。


    燕帝聞言冷笑一聲,緩緩起身後,一揮衣袖,負手拾階而下。


    見狀,長孫玉眼中閃過一絲莫名光芒,他立刻拱手道:“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但求姑父能看在燕魏兩國世代交好、父皇又是您的莫逆之交的情麵下,救救大魏吧!”


    長孫玉的頭頂猛然出現一隻青玉色的大手,內懷威嚴氣勢,如同將要碾死一隻螻蟻一般迅猛地按在了他的腦袋上。


    一瞬間,長孫玉雙膝一沉,被這隻大手壓得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勢大力沉,一聲接一聲。


    磕頭聲很是響亮。


    在場眾將連同鐵龍城在內無不麵麵相覷。


    而長孫玉身後的兩個侍衛猛然拔劍,“太子殿下視您為姑父長輩,您不幫也就算了,怎可如此折辱與他!”


    主辱臣死,即便燕帝是摘星境強者,他們拚著一死也要討個說法。


    怎料燕帝看都沒看他們一眼,大袖一揮,如同一陣風刮過,再看那兩個侍衛,已經被掃了出去。


    燕帝傳音給身後眾將,“你們先出去。”


    以鐵龍城為首的眾將抱了抱拳,默默離開大帳。


    而長孫玉還在那裏磕頭,他的頭頂已是血肉模糊一片。


    “跪好,我替你父親教訓你。”燕帝淡淡道。


    一提一按便是一下,短短數息已經磕了十餘個響頭。


    血滲進眼睛裏,火辣辣的。


    長孫玉已經分不出自己臉上是血還是淚了,或許兩者都有。


    “我真羨慕王詡,有你這樣一位父親撐腰,為他掃清一切障礙。”他雙手撐著地,掙紮著說道。


    “今天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燕帝冷冷道。


    “你自己幹了什麽,你自己心裏清楚。”


    說罷,燕帝收迴青玉色大手,他最終沒有挑破長孫玉默許長孫雄圖弑父的行徑,給他留了一絲麵子。


    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能有什麽辦法,魏國羸弱,我那弟弟又愚昧不堪,妄圖與虎謀皮,而父皇老弱又遲遲不肯徹底放權,難道我能坐視大魏日落西山麽?那大魏的子民怎麽辦?我絕不能置之不理,隻能兵行險著。”


    在燕帝強大的威壓下,長孫玉卸下自己在人前的偽裝,苦笑著吐露真言。


    他聲音嘶啞,飽含惆悵。


    “大侄子,你很聰明,這一點不假,不光利用輿論攪渾了國內政局,也知道利用王詡來要挾我。但是你光憑這點小聰明就想脅迫一位帝王就範,乖乖出兵助你登臨帝位...”


    “還是嫩了些。”


    “正如你說的那樣,帝者,萬千國民生死係於己身,行事不可不慎。”


    “所以即使你拿我的親兒子來說事,我也得考慮考慮。”


    燕帝背對長孫玉,目光深邃。


    “而且若非朕念在你父親是我的摯友...你不妨想一想,我會不會把你綁了送到魏國換自己兒子迴來。”


    此言一出,長孫玉背後冷汗涔涔,如墜冰窟。


    他的確沒有想到這一點。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失誤,自己險些因此送了命,不過好在聽燕帝話裏的意思似乎並沒有這個打算。


    這也讓他放心不少。


    “所以朕再問你一遍,吾兒如何了?”燕帝轉過頭來,嚴肅道。


    “他的確今日出來,不過相信以殿下的能力,一時半會兒性命無虞。”長孫玉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塵土,根本不顧臉上血汙。


    他向前半步,雙手攏在一起,大袖飄蕩。


    長孫玉居然規規矩矩地給燕帝行了個大禮。


    “謝姑父今日教我,玉感激不盡。”


    燕帝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


    半晌,他走上前去,扶直長孫玉彎著的腰。


    “這未來魏帝的一禮,朕受了。隻是以後這腰杆,便不許彎了。”


    長孫玉熱淚盈眶。


    自己一人監國,已經數不清多少年了。


    扛下了明槍暗箭,扛過了風雨飄搖。


    沒有人懂以太子之身代為管理一國是何其艱難。


    名不正言不順,政令不通,百官勾心鬥角,這些他都是一個人扛過來的。


    他知道父皇的苦衷,但他也希望有一個長輩能夠摸摸頭,告訴他,可以卸下擔子,休息一會兒。


    甚至就連做夢,他都會時常驚醒。


    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一直以來都是他的夢魘。


    而今天,是他第一次體會到長輩嗬護。


    盡管他已經朝這位長輩磕了上百個響頭。


    但是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就在這一瞬間,他甚至有些嫉妒王詡。


    他高舉雙手,大聲說道:“皇天後土在上,他年我若為魏帝,此生定與大燕結為兄弟同盟,秋毫無犯,絕不率先與大燕兵戎相見,如違此誓,萬箭穿心而死!”


    “天道誓言,成!”


    天穹之上一道虛無縹緲的聲音在長孫玉耳邊炸響。


    他居然立下了天道誓言!


    燕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半晌後才笑著說道:“大侄子,你這小聰明第一次用對了地方。”


    “不過是真情所致,姑父勿怪。”長孫玉拱了拱手。


    這天道誓言中有真情嗎?


    有,但不會多。


    更多的是長孫玉遞給燕帝的定心丸。


    既然燕帝說他不會被自己所挾持,那長孫玉便主動遞出善意,增加他稱帝後的政治籌碼,以此來吸引燕帝。


    而對於燕國眾將而言,他們進入盟國征戰也需要有一個名正言順且符合利益的理由,而這個理由,長孫玉也一並給了。


    最後便是長孫玉相信,即使燕帝嘴上說他不可能被自己脅迫去出兵救王詡,但他一定會嚐試營救身陷包圍的親兒子的,這是人之常情。


    戰爭,不興不義之師。


    今燕國師出有名,又符合國家利益,長孫玉相信燕帝沒理由不答應。


    果不其然,燕帝也用他自己的反應來證明他答應了這一點。


    雙方互利互惠,各取所需,蠻好的。


    一念至此,長孫玉不禁有些懷念起那個佝僂著背不時咳嗽的自家老頭子。


    他從小就教自己一個道理。


    政治,向來是各取所需。


    如今這個道理,救了自己一命。


    而他口中那個身陷囹圄的王詡真的會束手無策隻能等大燕出師來救麽?


    王詡親自給出了答案——未必。


    當王詡走出天山的那一刻,他便察覺到了不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羽謀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羽謀士並收藏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