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咚!”


    “咚咚咚!”


    山下鼓聲陣陣,砸在每一個棲字道和山字道的守備士卒心裏。


    煙塵彌漫在棲、山兩道上。


    山字道上,有層層關卡橫亙在糧倉與涼軍之間。


    每層關卡上都有軍士駐守。


    在離涼軍最近的山字道關卡上,剛征召入伍還未滿三年的常生緊緊握著掌中槍杆,看向一旁正斜倚在守關牆根曬太陽的老兵,不安地問道:“他們是不是要打上來了?”


    雖然已經當了兩年多的小兵,可是常生還沒真正經曆過戰爭,所以他此刻有點緊張,還隱隱有些興奮。


    “嘁,後生,這麽急著送死...”老兵微眯的雙眼露出了一條縫,扭頭往外麵看了一眼,嘟囔了一句,“雷聲大雨點小,沒甚意思。”


    常生卻不敢信他的話,聽著山下那喊打喊殺聲,他幾乎快將手中長槍攥出印子來。


    不光是他,身旁那些年輕士卒們也不約而同地攥緊了手中長槍,屏住唿吸,靜靜地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嗬,揍性。”老兵見常生這幅樣子,微微搖了搖頭,再次合上了眼睛,享受起了陽光。


    就這樣足足等了半個時辰,等到鼓聲停了,喊殺聲也沒了,涼軍還是連影都沒有。


    還真是雷聲大,雨點小。


    常生這時才意識到自己被涼軍耍了,他不解地看向老兵,“杆爺,您咋看出來他們是假把式的?”


    杆爺不是老兵的真名,他的真名沒人知道,隻是聽說他有一杆長槍使得出神入化,曾有人敬稱其為杆爺,久而久之,大夥就都這麽稱唿了。


    “用腦子唄。”杆爺從懷中摸出一個小葫蘆,拔開木塞,頓時酒香四溢,他陶醉地抿了一口,又將小葫蘆塞迴懷中。


    “杆爺,你不好好站崗還喝酒,要是劉校尉來了,肯定責罰你。”常生小聲道。


    他往四周警惕地撇了兩眼,見周圍士卒沒人注意杆爺,這才放下心來。


    “嘁,劉校尉?他算個鳥...他來此地的年頭還沒你長呢。”杆爺咂咂嘴,“廟小妖風大,勳貴子弟來這兒博資曆...”


    “哎呀,杆爺,您老少說兩句。”常生趕忙打斷他的話,想他常生剛來此地的時候就是杆爺教他本事,他自然不希望杆爺得罪劉校尉。


    不得不說,杆爺在這鳳棲山上待了很多年了,雖然是兵,但是不少軍官也認識他,也偶爾賣杆爺一個麵子,隻是這劉校尉不同,一直針對著杆爺。


    杆爺自然心中也有怨氣。


    “校尉好!”


    常生尋聲看去,原本在內室待著的劉校尉此刻已經走了出來。


    “杆爺,快起來呀...”常生急得頭都冒汗了,大敵當前這個節骨眼,要是劉校尉抓住杆爺懶散的樣子,還不是隨意拿捏杆爺?


    杆爺似是沒聽見,還懶洋洋地倚在那裏。


    一顆豆大的汗珠自常生額頭滴下,來不及了...


    校尉緩步走到了常生這裏。


    常生大氣都不敢出,這位劉校尉是出了名的狠辣,動輒便是鞭打士卒。


    不過奇怪的是,他似是沒看見杆爺,目光直直地注視著山下。


    鼓聲再一次響起。


    士卒們都站得筆直,不敢絲毫鬆懈。


    當然,除了杆爺。


    常生的餘光有意無意地瞥著這位劉校尉,涼軍的戰鼓在響,而這位劉校尉的手在有節奏地打著拍子,和鼓聲一模一樣的拍子。


    難不成這劉校尉還通音律?


    常生不太理解。


    倒是曬著太陽的杆爺尋聲看了一眼,他的眼神中若有所思。


    待鼓聲散去,常生發現劉校尉似乎心情不錯,臉上帶著笑意。


    “你們這群懶散貨,今天倒是表現不錯,剛好本校尉心情不錯,今天晚上賞你們每人一隻燒雞,開開葷。”


    “上官,俺問一句,為啥不能現在給俺們呢?俺都餓了。”一個兵士鼓起勇氣問道。


    “就知道吃,這光天化日的,本校尉要是讓你們現在吃,身後關卡那些個混不吝的東西看到不得來搶?”劉校尉罕見的沒有發脾氣,而是笑罵著言道,“行了,都給我守好關。”


    說完他便又進入了內室。


    “校尉大人真是好人啊...”一眾士卒竊竊私語道。


    常生也是在心中默默感慨,難不成自己一直都看走了眼?這劉校尉竟是個大善人?


    正感慨著呢,一旁倚著牆根的杆爺卻說道:“待會夜裏發燒雞,你不準吃,把燒雞給我。”


    “您這是明搶....”常生委屈地說道。


    “搶你咋了。”杆爺瞪了瞪眼,“臭小子孝敬師父不是很正常?”


    ......


    王烈一身龍騎黑甲,與徐雅以及徐驍共同站在最後一道關口上。


    這是鳳棲山最後的關隘,他們的身後,就是供給大半個潼武關的糧倉。


    此處守牆極高,牆體極為堅固,甚至曾請魏國的鑄器大師前來設計過一番。


    這處關隘也是王烈有信心守住鳳棲山的原因之一。


    傳令兵遊走於各道關卡,而後將信息歸於此處。


    王烈、徐雅以及徐驍組成了戰略中心,他們在商議過後,向各處傳達布防指令。


    相當於中樞與軀幹之間的關係。


    “殿下,鳳棲山共三道防線。”此時城上徐驍正在介紹自己原有的安排。


    “第一道便是各道的第一關隘,重兵把守,縱使三五倍的兵力強攻也攻不下;而第二道則是散落於各道分布的小型關隘,若第一道防線崩潰,士卒可退守各處小型關隘,一,是能利用地形優勢,盡可能磨掉敵方兵力;二是能留出大部隊後撤進第三道防線固守的時間。第三則是此處,此處糧草與水源皆充足,城高兵足,足以撐到大燕各地發現異樣後前來支援,不知殿下有沒有想變動的地方?”


    “如此布置很完備,看得出徐將軍的用心,目前布置不變即可。”王烈稱讚了一句。


    他的確沒什麽可補充的。


    按計劃來便是。


    大戰他是有經驗的,看起來很難很複雜,其實用八個字便能概括。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報,棲、山兩道不斷有陣陣涼軍擂鼓之聲。”傳令兵登城說道。


    “這是疲兵之計啊...”王烈冷笑一聲,“傳令下去,全軍分三隊輪換守關,一隊關卡上觀察,若敵軍真打來了,再讓另外兩隊一起上。”


    他這麽設計,便可讓惶恐不安的士卒得到充分的精神休整。


    他的命令傳下去後,鳳棲山的士卒也從一開始的緊張逐漸變成了無所謂,他們發現涼軍不過是來唬人的。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在不時傳來的鼓聲中,夜幕降臨。


    劉校尉承諾的燒雞,也到了士卒手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羽謀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羽謀士並收藏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