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個客觀事實我們必須重視,進入八十年代之後,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國家經濟迎來了高速飛躍發展,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升。收入增加有了錢,相應的國內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改善提高,消費能力自然也隨著提升。特別是在吃的方麵,也更舍的投入花錢,越來越多人從原先的隻要能吃飽就行,逐漸變成了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吃的健康營養。”


    胡偉天將市場需求,經濟發展局,民眾生活習慣的變化等領域分析的頭頭是道,很顯然是在這些方麵下了一番功夫進行研究過的,否則也不能看的如此透徹;“在這種大趨勢下,民眾對好的,高級的食材的需求自然會越來越大,而且在不久的未來這種市場需求增幅還會以十分驚人的速度增長。”


    “雖然這麽說或許有些老王賣瓜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我們大棚基地出產的那些水果蔬菜,放眼現如今的整個華國境內,也算得上是品質不錯的好食材,高檔貨。”胡偉天很是自豪,眼中更是藏著掩飾不住的驕傲。


    大棚基地能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可是他們那麽多夥伴一起努力,共同拚搏奮鬥的成果。那麽多品質優良,美味健康的水果蔬菜的出現,更是離不開在大棚基地工作的所有人的悉心栽培嗬護。


    而胡偉天作為其中的一員,理所當然的感到與有榮焉,對大棚基地的成就感到驕傲。


    “通過近段時間的對比調查,我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雖然我們大棚基地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最大限度的提升產能,但卻遠遠趕不上市場需求的增加。”


    話到此處,胡偉天麵上不禁湧現一片擔憂;“如果按照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要不了多久,甚至也就是三五個月內的事,大棚基地的產能,都未必能滿足國內這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就更別提對外出口了。”


    “所以,想要確保萬無一失,徹底拿下對外出口這部分業務,將這塊蛋糕真正吃到自己肚子裏,我們必須進一步擴充大棚基地的規模,大幅度提高產能。”


    胡偉天麵上一片肅然鄭重,向朱楠武闡述著自己的意見和觀點;“而且不是像以前那般小打小鬧,循序漸進般的一點一點的緩慢擴大規模。是直接大跨越式的一口氣將大棚基地擴大數倍,乃至十幾倍。”


    “唯有如此大幅度的擴增規模,將產能成幾何倍數的提升上來,才能跟得上國內日益急劇增長市場,同時還能滿足對外出口的需求。”


    說到這些的時候,可以明顯的看到,胡偉天的麵上早已浮現一絲向往和熱切。


    朱楠武聽完胡偉天的講述,淡淡一笑,麵露讚許之色。看得出來, 自打接手管理大棚基地以來,胡偉天成長進步了許多。不僅對對大棚基地的處境現況看的透徹,而且還很有前瞻性,目光長遠,對大棚基地的未來發展有著精準的把控


    “很好,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我十分讚成你的那些看法和觀點。”朱楠武滿臉笑意的拍了拍胡偉天的肩膀;“有關進一步擴充大棚基地規模,我沒有任何意見,你們盡管放手去幹,既然我已經把大棚基地全權交給你們管理,就代表著我對你們的絕對信任,而這份信任既包括能力方麵的,同樣也包含品行和人品。”


    “所以,你們盡管按照你們製定的計劃去擴大大棚基地的規模,我會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你們的後方不會掉鏈子拖後腿。”朱楠武大手一揮,豪氣幹雲的說道;“遇到其他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可隨時來找我,我們一起想辦法。”


    “是,我知道了,謝謝老板的支持和信任。”胡偉天滿臉的激動,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


    古語有雲,士為知己者死,不談其他,就憑朱楠武對他的這份無條件信任和支持,胡偉天也要將大棚基地管理發展好。


    “這些年大棚基地也都是交給你和劉愛國,江青山幾人打理的,我就是個甩手掌櫃。大棚基地能有今時今日的發展成就,全都是你們的功勞。”朱楠武笑著毫不吝嗇對胡偉天等人的溢美之詞,更是對他們的付出和成功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表揚;“你們幾人的辦事能力有目共睹,以後大棚基地的發展也要繼續靠你們了。”


    “其他的我都不怎麽擔心,就是增加大棚基地的規模所需的用地,你們能搞定嗎?”朱楠武有些擔憂的關心問道。


    大棚基地建成至今也有了好幾年,一路走來都還算穩穩當當,順順利利,也早步入了穩定的發展正軌。


    不僅在管理運營方麵積累了不少的經驗,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備成熟的體係。更是在大棚栽種技術領域不斷精益求精,推陳出新研發出多種新型培育栽種技術。


    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麵也都發展的不錯,沒什麽大問題。


    按理來說, 各方麵都具備了條件,發展勢頭如此迅猛的大棚基地,早該將大棚基地的規模提升上來,不應隻是現在的這種小打小鬧。


    然而,實際上卻有一個客觀存在,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一直存在著並極大的限製了大棚基地的規模發展。


    不是別的,正是用地問題。


    搞溫室大棚種植,首先必備的就是得有大棚。而想要建大棚,就離不開土地。


    可以說,一直以來製約朱楠武的大棚基地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能用來建造溫室大棚的土地麵積十分的有限。


    前些年就不用說了,所有的地都是公有的。即便後來改革開放了,上麵放寬了對土地管理的限製,但主要針對的是耕地一類的農業用地。對商業用途的土地的管理依舊很嚴。


    除了那些經濟特區有關商業用途的用地管理在改開後,一開始就比較寬鬆,就比如深城2,羊城。


    而像京市,海市這些非經濟特區的城市,商業用途的土地的各種政策,都是隨著時間循序漸進,逐步放開的。


    而現在才不過1981年,改開才開始沒幾年,即便是京市,海市這樣的大城市,個體私營經濟依舊也隻是處在緩慢發展階段,民營的商業用地自然不可能太多,想要弄到,十分的不容易。


    不僅要有錢,還得看人脈關係,甚至有時還要看運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到七零,我娶了個古代媳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心不改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心不改尋月並收藏重生到七零,我娶了個古代媳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