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又買兩套房
重生到七零,我娶了個古代媳婦 作者:初心不改尋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不長,沈天福派去拉貨的手下人迴來了,貨雖然不多,也就一車,但卻的確都是品質極佳的好東西。
特別是那些新鮮的野味和魚蝦河蟹,在這個時節的京市那絕對是難得一見的好物,不愁賣不出高價。
沈天福的確如他所說,以最高的收購價吃下了這批貨,最後經過稱重,合算。
這批貨共計共計5300塊。
一下子,朱楠武就進賬五千多塊錢!也難怪沈天福說他是在哭窮。
錢貨兩清之後,沈天福投桃報李,為了感謝朱楠武給他送了這麽品質上佳的一批貨,告知他一個他肯定感興趣的消息;“對了,楠武兄弟,你不是讓我給你留意京市有沒有人想要賣房子的嗎?最近我還真收到幾個消息,說是有幾家想要出手房子的。”
朱楠武聞言,果然是立刻麵露喜色;“真的嗎?那還請沈哥把那些想要賣房子的人家的信息告訴我,這份人情我定當銘記。”
“兄弟這可就見外了不是。”沈天福佯裝不悅的皺起眉;“這點小事不值一提,不過就是一點情報罷了。”
“或許對沈哥來說那的確是不足為道的小事,但對我來說卻是關係重大的大事。”
朱楠武鄭重其事的搖搖頭,認真說道;“我在京市人生地不熟的,想要獲取那些情報可謂是千難萬難,也就多虧有沈哥幫忙,我才能有渠道得知那些信息。”
“哈哈,瞧你說的,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倒是被你說成了多了不得的大忙似的。”
沈天福雖然嘴上這麽說,但對朱楠武所展現出的態度還是很滿意的。
是個知分寸,挺上道的家夥!
他透露出有人要賣房子的情報,的確是想要投桃報李,但也存著賣個人情給朱楠武,進一步打好關係的目的。
但好在朱楠武是個明白通透人,理解了他的意圖,很上道。
所以,為了獎勵朱楠武的上道,沈天福笑著說道;“既然兄弟你都把話說到那個份上了,那我就陪你親自走一趟,也不算白受了你的感謝。”
“這樣當然最好,有沈哥在,想必待會買房的事必將一帆風順,事半功倍。”朱楠武帶著笑意恭維道。
沈天福哈哈一些,然後帶著幾個手下人陪著朱楠武一起去看房。
他不知道朱楠武為何這麽執著於買房子,他也曾經懷疑過是不是京市的房子以後會增值暴漲。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打探,他自己就否定了這個猜測。
現在城裏人的住房大多都還是單位分配,根本還沒盛行起房屋買賣。
至於後世流行的商品房買賣,那就更得要等十幾年後才會從港城那邊傳來。
炒房的概念那就更遙遠了。
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沈天福完全看出不出房價會暴漲。
這也難怪沈天福會有這種看法和觀點。畢竟他又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不可能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麽樣,更不可能知道房價會如坐火箭一般暴漲。
至於朱楠武為什麽要買那麽多房,沈天福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可能是他個人的愛好。
就比如有人喜歡集郵,有人喜歡收集美酒,有人喜歡搜集古董文物,,,那難道就不能有人愛好買房收集房子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癖好,很正常。
接下來的時間,朱楠武在沈天福的帶領下,先後看了兩戶人家的房子。
其中一戶是個一進的四合院,保存的還算完好。
另一家是普通的磚瓦房,而且還都很陳舊,不過優點就是房子戰地麵具足夠大,戰地足有三百平方,而且還都是位於一環以內的市區。
最終朱楠武兩個房子都買了,花了整整一萬塊。
雖然一下花出去這麽多錢,但朱楠武卻花的很開心,也很值得。
要知道京市隨便一套的房子,再過個十年二十年,價錢將會直接暴漲十倍二十倍不止。
現在在京市買房囤地,可要比做任何生意的迴報率都要高。
既然他朱楠武得機緣來到這個時期,手中又積累了足夠的資金,他自然不會錯過這等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可不僅滿足於今天買下這兩套房,以後隻要碰到合適的,他還會繼續買。
而且錢放在手裏隻會貶值,越來越不值錢,不如花掉買能升值的房子。
沈天福跟過來確實幫了朱楠武不少忙,有他這個地頭蛇在場,付錢,辦手續,,,整個買房過程都是相當順利。
當然,這也有朱楠武出手大方,沒有還價的原因,才使得這兩個交易進行的如此順利。
辦理完過戶手續,成功拿到兩處房產歸屬權證明之後,朱楠武為了答謝沈天福的幫忙,請他和手下們去京市最大的國營飯店吃了頓大餐。
推杯換盞之間,兩人的交情又深了幾分,朱楠武趁機拜托沈天福繼續幫他留意京市內賣房子的信息。
成功入手買了兩套房子,之後的幾天朱楠武也就沒再折騰,就是出去隨便逛逛,觀察一下京市內大街小巷的變化,以此推測政策的變動,做到心裏有數。
就比如他發現近段時間,大街小巷出現了不少擺攤的,由此來看,上麵已經開始放鬆對做買賣這塊的管理,對於那些的小打小鬧買賣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距離那個會議的召開,也就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而已,想來這也是先行試水看看效果。
臨近京大開學之前,朱楠武和高雪瑤按照當初的約定,去拜訪了已經恢複正式工作,在京大任職的蘇清顏。
蘇清顏對夫妻倆的到來自然是歡迎之至,熱情的招待了兩個幫了他很多的恩人。
夫妻倆也從她那裏了解到了不少京大的消息。
終於到了京大開學的這一天,一大早,夫妻倆就換上了高雪瑤親手設計做的新衣服,帶上行禮去京大報名。
之所以要帶上行禮,是因為他們從蘇清顏那裏了解到,京大的第一學期是不允許住在外麵,必須得住校。
不過,雖然京大不允許新生第一學期住外麵,但卻不禁止出入學校。
特別是那些新鮮的野味和魚蝦河蟹,在這個時節的京市那絕對是難得一見的好物,不愁賣不出高價。
沈天福的確如他所說,以最高的收購價吃下了這批貨,最後經過稱重,合算。
這批貨共計共計5300塊。
一下子,朱楠武就進賬五千多塊錢!也難怪沈天福說他是在哭窮。
錢貨兩清之後,沈天福投桃報李,為了感謝朱楠武給他送了這麽品質上佳的一批貨,告知他一個他肯定感興趣的消息;“對了,楠武兄弟,你不是讓我給你留意京市有沒有人想要賣房子的嗎?最近我還真收到幾個消息,說是有幾家想要出手房子的。”
朱楠武聞言,果然是立刻麵露喜色;“真的嗎?那還請沈哥把那些想要賣房子的人家的信息告訴我,這份人情我定當銘記。”
“兄弟這可就見外了不是。”沈天福佯裝不悅的皺起眉;“這點小事不值一提,不過就是一點情報罷了。”
“或許對沈哥來說那的確是不足為道的小事,但對我來說卻是關係重大的大事。”
朱楠武鄭重其事的搖搖頭,認真說道;“我在京市人生地不熟的,想要獲取那些情報可謂是千難萬難,也就多虧有沈哥幫忙,我才能有渠道得知那些信息。”
“哈哈,瞧你說的,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倒是被你說成了多了不得的大忙似的。”
沈天福雖然嘴上這麽說,但對朱楠武所展現出的態度還是很滿意的。
是個知分寸,挺上道的家夥!
他透露出有人要賣房子的情報,的確是想要投桃報李,但也存著賣個人情給朱楠武,進一步打好關係的目的。
但好在朱楠武是個明白通透人,理解了他的意圖,很上道。
所以,為了獎勵朱楠武的上道,沈天福笑著說道;“既然兄弟你都把話說到那個份上了,那我就陪你親自走一趟,也不算白受了你的感謝。”
“這樣當然最好,有沈哥在,想必待會買房的事必將一帆風順,事半功倍。”朱楠武帶著笑意恭維道。
沈天福哈哈一些,然後帶著幾個手下人陪著朱楠武一起去看房。
他不知道朱楠武為何這麽執著於買房子,他也曾經懷疑過是不是京市的房子以後會增值暴漲。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打探,他自己就否定了這個猜測。
現在城裏人的住房大多都還是單位分配,根本還沒盛行起房屋買賣。
至於後世流行的商品房買賣,那就更得要等十幾年後才會從港城那邊傳來。
炒房的概念那就更遙遠了。
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沈天福完全看出不出房價會暴漲。
這也難怪沈天福會有這種看法和觀點。畢竟他又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不可能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麽樣,更不可能知道房價會如坐火箭一般暴漲。
至於朱楠武為什麽要買那麽多房,沈天福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可能是他個人的愛好。
就比如有人喜歡集郵,有人喜歡收集美酒,有人喜歡搜集古董文物,,,那難道就不能有人愛好買房收集房子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癖好,很正常。
接下來的時間,朱楠武在沈天福的帶領下,先後看了兩戶人家的房子。
其中一戶是個一進的四合院,保存的還算完好。
另一家是普通的磚瓦房,而且還都很陳舊,不過優點就是房子戰地麵具足夠大,戰地足有三百平方,而且還都是位於一環以內的市區。
最終朱楠武兩個房子都買了,花了整整一萬塊。
雖然一下花出去這麽多錢,但朱楠武卻花的很開心,也很值得。
要知道京市隨便一套的房子,再過個十年二十年,價錢將會直接暴漲十倍二十倍不止。
現在在京市買房囤地,可要比做任何生意的迴報率都要高。
既然他朱楠武得機緣來到這個時期,手中又積累了足夠的資金,他自然不會錯過這等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可不僅滿足於今天買下這兩套房,以後隻要碰到合適的,他還會繼續買。
而且錢放在手裏隻會貶值,越來越不值錢,不如花掉買能升值的房子。
沈天福跟過來確實幫了朱楠武不少忙,有他這個地頭蛇在場,付錢,辦手續,,,整個買房過程都是相當順利。
當然,這也有朱楠武出手大方,沒有還價的原因,才使得這兩個交易進行的如此順利。
辦理完過戶手續,成功拿到兩處房產歸屬權證明之後,朱楠武為了答謝沈天福的幫忙,請他和手下們去京市最大的國營飯店吃了頓大餐。
推杯換盞之間,兩人的交情又深了幾分,朱楠武趁機拜托沈天福繼續幫他留意京市內賣房子的信息。
成功入手買了兩套房子,之後的幾天朱楠武也就沒再折騰,就是出去隨便逛逛,觀察一下京市內大街小巷的變化,以此推測政策的變動,做到心裏有數。
就比如他發現近段時間,大街小巷出現了不少擺攤的,由此來看,上麵已經開始放鬆對做買賣這塊的管理,對於那些的小打小鬧買賣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距離那個會議的召開,也就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而已,想來這也是先行試水看看效果。
臨近京大開學之前,朱楠武和高雪瑤按照當初的約定,去拜訪了已經恢複正式工作,在京大任職的蘇清顏。
蘇清顏對夫妻倆的到來自然是歡迎之至,熱情的招待了兩個幫了他很多的恩人。
夫妻倆也從她那裏了解到了不少京大的消息。
終於到了京大開學的這一天,一大早,夫妻倆就換上了高雪瑤親手設計做的新衣服,帶上行禮去京大報名。
之所以要帶上行禮,是因為他們從蘇清顏那裏了解到,京大的第一學期是不允許住在外麵,必須得住校。
不過,雖然京大不允許新生第一學期住外麵,但卻不禁止出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