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師弟被抓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大哥,如此會不會太張揚了?”李雪兒微微蹙眉,“李家之大富人盡皆知,可李家究竟多富,外人並無一個清晰概念……”
李浩:“你是擔憂,朝廷會咄咄逼人,要麽以此架著李家,好試探出李家財富幾何,再要麽……直接吃了李家?”
李雪兒搖頭:“有他呢,吃是不太可能,不過……所謂財不露骨,如此難免遭人眼紅,最起碼惹人側目。李家雖是為了朝廷,可朝廷卻未必會感謝李家。”
“這話確是說到點子上了。”
李浩緩緩點頭,歎道,“可這就是李家宿命啊,這麽多錢,花又花不完,屯著也不過是廢鐵一堆,還能如何?”
頓了頓,“青爺讓李家崛起,本就是為了這個。”
李浩苦笑著說:“小妹啊,你還不明白嗎?”
“什麽?”
“李家這龐大的財富,從一開始流進來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再流出去。”李浩幽幽道,“李家能吃盡紅利,是因為青爺;青爺選李家,是因為他相信李家會反哺迴去。如果李家不自願……也會被自願。”
“大哥說的這些,我當然知道!”
李雪兒無奈道,“唉,我是怕如此……皇帝乃至朝廷上下有恃無恐,從而毫無節製,致使財政進一步赤字。到頭來,落得個不得不吃下這些錢,以維持大明的江山社稷。”
李浩輕輕點頭,沉吟道:“這個擔憂不無道理,不過,在相當漫長的時期內,都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就小皇帝的人品……?”李雪兒挑眉,持懷疑態度。
李浩輕笑道:“這與人品無關,且不說如此對工商業的打擊,以及遭到的反噬……即便排除一切不利因素,這把戲也隻能玩一次,隻一次,一次之後,再沒可能持續。”
“?”
李雪兒不太明白。
李浩解釋:“這項國策執行的時間越久,新鈔……亦或說朝廷的相關資金儲蓄量,就會越大,除非大明大亂。可若大明真要大亂了,在大亂前夕一口吃下,才是上上之選;最不濟也能迴好一大口血,保底安穩一代人,甚至絕處逢生。”
“這樣麽……”
李浩頷首:“你可以懷疑小皇帝的人品,可你不能懷疑小皇帝的智商。”
李雪兒微微點頭,繼而審視著大哥。
“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
“咳咳……推行國策的建議方麵,是的。”李浩淡然說道。
“這些解析呢?”
“……你大侄子。”李浩清了清嗓子,“青爺不在,你一女兒家又不懂政治,收到黃錦的信,我就去找了他。”
“就知道……”李雪兒撇撇嘴,“要告訴他嗎?”
“人在哪兒我都不知道,怎麽告訴他?”李浩白眼道,“皇帝也找他呢。”
“做什麽?”李雪兒好奇,“不是撕破臉了嗎?”
李浩:“要青爺給太後治病。”
“嗬嗬,可真行,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李雪兒譏諷道,“你說他咋這麽厚的臉皮?”
李浩聳了聳肩道:“老朱家的人不都這樣?”
“這倒是……”
這點,李雪兒持肯定態度。
兄妹倆沒有繼承娘親的價值觀,對親姥爺都不感冒,何況是其他姓朱的?
說起來,朱李兩家可謂是親上加親了,前有太祖、李文忠舅甥,後有李宏、朱婉清夫妻,
如今,朱厚照也‘心懷不軌’。
李雪兒哼哼道:“做弟弟的臉皮厚如城牆,當哥哥的更是拐彎的城牆,你大侄子跟你說沒?”
“小妹是說……結親?”
“嗯。”
李浩嗬嗬一樂,“結唄。都過了直係三代了,結一下也挺好的,親上加親又不是第一次了。”
頓了下,“此事青爺也知道了,持肯定態度。”
聞言,李雪兒也沒再說什麽,轉而歎道:“王小雲的故逝,他又要難過一陣兒了。”
“王小雲也是你叫的?人可是陽明先生,再說,論年齡,人也比你大好不好?”
李浩瞪了她一眼,繼而也是一歎,隨即又是一笑,“青爺他……快無敵了。”
李雪兒:-_-||
這話說的俏皮,倒是實情。
“是該無敵了。”
~
四更天,一座建到一半的學塾中,李青躺在梁上睡得正香。
突然,
“大師兄,不好了。”
一個滿臉灰黑的壯年男子衝進來。
李青驚坐而起,迷迷瞪瞪的來了句:“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妖怪?”
“咳咳,誰那裏出了事?”
“十九師兄被官府抓走了。”
“啊?”李青徹底清醒,自梁上一躍而下,驚問道:“二十,二十一呢?”
“大師兄,我就是二十一啊。”道二十一撥開散在額前的長發,湊近李青。
李青也顧不上三七二十一了,急道,“帶路帶路……二十呢?”
“二十師兄在盯著呢。”
“說說怎麽一迴事……”
…
趕去數十裏外縣衙的路上,李青得悉了事情經過。
當初離開餘姚之後,李青並未帶著師弟長途跋涉,隻在江浙兩省一帶活動,一來,這兩省的富紳最多,也最富;二來,普及教育也是在這兩地先行展開,剛好可以兼顧。
一行人也沒個明確的去處,整日待在一起又惹人注目,且也浪費資源,李青便將隊伍打散,分三人一組,兼顧更多的同時,也能彼此有個照應。
今晚,二十一這一組與李青一樣,在一座未建成的學塾落腳,休息的同時,還能看著‘場子’,中途聞到煙火味兒,驚醒之後,發現有人正在放火。
於是乎,三人立即行動,一邊阻止,一邊滅火。
由於是在夜裏,遠水解不了近渴,又要搶時間,小十九藝高人膽大,讓兩個師弟救火,自己一人阻擋縱火者……
大晚上的視線不清,被一人偷襲,給一悶棍給撂倒了。
“對方多少人?”
“十幾個。”道二十一匆匆解釋,“這點人,對我們師兄弟三人來說不算什麽,可官府的人來的太快了,等我們從裏麵衝出來時,十九師兄已然被人架著帶走了。”
“莫慌,師兄救十九出來不難……對了,火滅了沒?”
道二十一:“深更半夜不好找水,時間又緊迫,便拆了兩間做防火牆,總共損失了三間房子。”
“很好了。”李青點點頭,趁著趕路,考教師弟,“你覺得問題出在哪兒?”
“有勾結!”
“還有呢?”
“還有……”道二十一喘著粗氣搖搖頭,“師弟不知道了。”
“咱們已經暴露了。”李青道,“自打來了這個縣,咱們已經阻止了好幾起學塾縱火,被人盯上了。”
“嘶!”道二十一驚道,“那怎麽辦,十九師兄他不會……?”
“不會有性命之憂。”李青寬慰道,“地方官可沒有直接砍人頭的權力,莫說知縣,便是知府,也一樣不行,殺頭要皇帝勾連才行。”
“那萬一可勁兒打板子呢?”
“犯不上,且這個點兒,知縣老爺還在睡大覺呢。”李青一手拉住小師弟,速度更快了些……
天不亮,二人便趕到了縣衙門前。
道二十正翹首以盼,見李青來了,差點喜極而泣……
“大師兄,你可算來了,十九師兄他……”
“交給我。”李青說道,“你倆收拾一下自己,吃點東西,去我那裏待著,我和十九很快迴去。”
二人知道大師兄的本事,道了句“師兄小心”便放心地迴去了。
李青盯著縣衙,目光幽冷,“此地官府竟如此爛麽……”
深吸一口氣,李青潛入縣衙……
黎明前的黑暗,正是人睡眠最好的時候,獄卒、犯人睡的都挺死,李青一路暢通,很快就找到了小師弟的關押處。
掙開鎖鏈,走進牢中,發現小師弟隻是昏迷了,李青稍稍鬆了口氣,將其救醒。
“大師兄……”
“感覺怎麽樣?”
小十九摸了摸腦袋,疼得吸了口氣,悻悻道:“其實我打得過,隻是那人裝暈……”
“行啦,迴去再說。”李青好氣又好笑,“吃一塹長一智……”
話沒說完,
忽聞一連串的腳步聲響起,緩緩逼近,還伴隨著“知縣大人”,李青不由眸光一凝。
很快,小十九也聽到了,不由緊張起來。
“大師兄,這可咋辦?”
李青也有些為難,官府爛歸爛,可師弟還在呢,總不能當著師弟的麵對暴打官吏吧?
這會帶壞師弟……
一旦養成動不動對官府大打出手的習慣,後果隻會難以收拾。
官府再爛,也有相當大的積極作用。
——壓製人心的惡。
不能輕易讓官府失去權威,失去震懾人心的能力。
腳步聲越來越近,李青還在沉思……
道十九不禁著急起來,“大師兄,你先跑吧。”
“……”李青笑了笑,“無妨,正好會一會這個知縣。”
說著,李青起身撿起鎖鏈,又給拴上了,迴頭給了小師弟一個放心的眼神。
不多時,
一個外表儒雅,穿著官袍的年輕人走至牢門前,看到李青二人,不由目光一凝,迴身道:
“不是隻抓到一個嗎?”
李青:“知縣大人真會說笑,我不是人?”
年輕知縣眸光驚詫,驚詫於李青的淡定,不過並未計較,轉頭道:“到底抓到幾個?”
“呃…沈大人,是一……是小人說錯了,兩個,就是兩個。”捕頭訕笑道。
多抓一個,多一份功勞,管他呢……
“大哥,如此會不會太張揚了?”李雪兒微微蹙眉,“李家之大富人盡皆知,可李家究竟多富,外人並無一個清晰概念……”
李浩:“你是擔憂,朝廷會咄咄逼人,要麽以此架著李家,好試探出李家財富幾何,再要麽……直接吃了李家?”
李雪兒搖頭:“有他呢,吃是不太可能,不過……所謂財不露骨,如此難免遭人眼紅,最起碼惹人側目。李家雖是為了朝廷,可朝廷卻未必會感謝李家。”
“這話確是說到點子上了。”
李浩緩緩點頭,歎道,“可這就是李家宿命啊,這麽多錢,花又花不完,屯著也不過是廢鐵一堆,還能如何?”
頓了頓,“青爺讓李家崛起,本就是為了這個。”
李浩苦笑著說:“小妹啊,你還不明白嗎?”
“什麽?”
“李家這龐大的財富,從一開始流進來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再流出去。”李浩幽幽道,“李家能吃盡紅利,是因為青爺;青爺選李家,是因為他相信李家會反哺迴去。如果李家不自願……也會被自願。”
“大哥說的這些,我當然知道!”
李雪兒無奈道,“唉,我是怕如此……皇帝乃至朝廷上下有恃無恐,從而毫無節製,致使財政進一步赤字。到頭來,落得個不得不吃下這些錢,以維持大明的江山社稷。”
李浩輕輕點頭,沉吟道:“這個擔憂不無道理,不過,在相當漫長的時期內,都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就小皇帝的人品……?”李雪兒挑眉,持懷疑態度。
李浩輕笑道:“這與人品無關,且不說如此對工商業的打擊,以及遭到的反噬……即便排除一切不利因素,這把戲也隻能玩一次,隻一次,一次之後,再沒可能持續。”
“?”
李雪兒不太明白。
李浩解釋:“這項國策執行的時間越久,新鈔……亦或說朝廷的相關資金儲蓄量,就會越大,除非大明大亂。可若大明真要大亂了,在大亂前夕一口吃下,才是上上之選;最不濟也能迴好一大口血,保底安穩一代人,甚至絕處逢生。”
“這樣麽……”
李浩頷首:“你可以懷疑小皇帝的人品,可你不能懷疑小皇帝的智商。”
李雪兒微微點頭,繼而審視著大哥。
“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
“咳咳……推行國策的建議方麵,是的。”李浩淡然說道。
“這些解析呢?”
“……你大侄子。”李浩清了清嗓子,“青爺不在,你一女兒家又不懂政治,收到黃錦的信,我就去找了他。”
“就知道……”李雪兒撇撇嘴,“要告訴他嗎?”
“人在哪兒我都不知道,怎麽告訴他?”李浩白眼道,“皇帝也找他呢。”
“做什麽?”李雪兒好奇,“不是撕破臉了嗎?”
李浩:“要青爺給太後治病。”
“嗬嗬,可真行,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李雪兒譏諷道,“你說他咋這麽厚的臉皮?”
李浩聳了聳肩道:“老朱家的人不都這樣?”
“這倒是……”
這點,李雪兒持肯定態度。
兄妹倆沒有繼承娘親的價值觀,對親姥爺都不感冒,何況是其他姓朱的?
說起來,朱李兩家可謂是親上加親了,前有太祖、李文忠舅甥,後有李宏、朱婉清夫妻,
如今,朱厚照也‘心懷不軌’。
李雪兒哼哼道:“做弟弟的臉皮厚如城牆,當哥哥的更是拐彎的城牆,你大侄子跟你說沒?”
“小妹是說……結親?”
“嗯。”
李浩嗬嗬一樂,“結唄。都過了直係三代了,結一下也挺好的,親上加親又不是第一次了。”
頓了下,“此事青爺也知道了,持肯定態度。”
聞言,李雪兒也沒再說什麽,轉而歎道:“王小雲的故逝,他又要難過一陣兒了。”
“王小雲也是你叫的?人可是陽明先生,再說,論年齡,人也比你大好不好?”
李浩瞪了她一眼,繼而也是一歎,隨即又是一笑,“青爺他……快無敵了。”
李雪兒:-_-||
這話說的俏皮,倒是實情。
“是該無敵了。”
~
四更天,一座建到一半的學塾中,李青躺在梁上睡得正香。
突然,
“大師兄,不好了。”
一個滿臉灰黑的壯年男子衝進來。
李青驚坐而起,迷迷瞪瞪的來了句:“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妖怪?”
“咳咳,誰那裏出了事?”
“十九師兄被官府抓走了。”
“啊?”李青徹底清醒,自梁上一躍而下,驚問道:“二十,二十一呢?”
“大師兄,我就是二十一啊。”道二十一撥開散在額前的長發,湊近李青。
李青也顧不上三七二十一了,急道,“帶路帶路……二十呢?”
“二十師兄在盯著呢。”
“說說怎麽一迴事……”
…
趕去數十裏外縣衙的路上,李青得悉了事情經過。
當初離開餘姚之後,李青並未帶著師弟長途跋涉,隻在江浙兩省一帶活動,一來,這兩省的富紳最多,也最富;二來,普及教育也是在這兩地先行展開,剛好可以兼顧。
一行人也沒個明確的去處,整日待在一起又惹人注目,且也浪費資源,李青便將隊伍打散,分三人一組,兼顧更多的同時,也能彼此有個照應。
今晚,二十一這一組與李青一樣,在一座未建成的學塾落腳,休息的同時,還能看著‘場子’,中途聞到煙火味兒,驚醒之後,發現有人正在放火。
於是乎,三人立即行動,一邊阻止,一邊滅火。
由於是在夜裏,遠水解不了近渴,又要搶時間,小十九藝高人膽大,讓兩個師弟救火,自己一人阻擋縱火者……
大晚上的視線不清,被一人偷襲,給一悶棍給撂倒了。
“對方多少人?”
“十幾個。”道二十一匆匆解釋,“這點人,對我們師兄弟三人來說不算什麽,可官府的人來的太快了,等我們從裏麵衝出來時,十九師兄已然被人架著帶走了。”
“莫慌,師兄救十九出來不難……對了,火滅了沒?”
道二十一:“深更半夜不好找水,時間又緊迫,便拆了兩間做防火牆,總共損失了三間房子。”
“很好了。”李青點點頭,趁著趕路,考教師弟,“你覺得問題出在哪兒?”
“有勾結!”
“還有呢?”
“還有……”道二十一喘著粗氣搖搖頭,“師弟不知道了。”
“咱們已經暴露了。”李青道,“自打來了這個縣,咱們已經阻止了好幾起學塾縱火,被人盯上了。”
“嘶!”道二十一驚道,“那怎麽辦,十九師兄他不會……?”
“不會有性命之憂。”李青寬慰道,“地方官可沒有直接砍人頭的權力,莫說知縣,便是知府,也一樣不行,殺頭要皇帝勾連才行。”
“那萬一可勁兒打板子呢?”
“犯不上,且這個點兒,知縣老爺還在睡大覺呢。”李青一手拉住小師弟,速度更快了些……
天不亮,二人便趕到了縣衙門前。
道二十正翹首以盼,見李青來了,差點喜極而泣……
“大師兄,你可算來了,十九師兄他……”
“交給我。”李青說道,“你倆收拾一下自己,吃點東西,去我那裏待著,我和十九很快迴去。”
二人知道大師兄的本事,道了句“師兄小心”便放心地迴去了。
李青盯著縣衙,目光幽冷,“此地官府竟如此爛麽……”
深吸一口氣,李青潛入縣衙……
黎明前的黑暗,正是人睡眠最好的時候,獄卒、犯人睡的都挺死,李青一路暢通,很快就找到了小師弟的關押處。
掙開鎖鏈,走進牢中,發現小師弟隻是昏迷了,李青稍稍鬆了口氣,將其救醒。
“大師兄……”
“感覺怎麽樣?”
小十九摸了摸腦袋,疼得吸了口氣,悻悻道:“其實我打得過,隻是那人裝暈……”
“行啦,迴去再說。”李青好氣又好笑,“吃一塹長一智……”
話沒說完,
忽聞一連串的腳步聲響起,緩緩逼近,還伴隨著“知縣大人”,李青不由眸光一凝。
很快,小十九也聽到了,不由緊張起來。
“大師兄,這可咋辦?”
李青也有些為難,官府爛歸爛,可師弟還在呢,總不能當著師弟的麵對暴打官吏吧?
這會帶壞師弟……
一旦養成動不動對官府大打出手的習慣,後果隻會難以收拾。
官府再爛,也有相當大的積極作用。
——壓製人心的惡。
不能輕易讓官府失去權威,失去震懾人心的能力。
腳步聲越來越近,李青還在沉思……
道十九不禁著急起來,“大師兄,你先跑吧。”
“……”李青笑了笑,“無妨,正好會一會這個知縣。”
說著,李青起身撿起鎖鏈,又給拴上了,迴頭給了小師弟一個放心的眼神。
不多時,
一個外表儒雅,穿著官袍的年輕人走至牢門前,看到李青二人,不由目光一凝,迴身道:
“不是隻抓到一個嗎?”
李青:“知縣大人真會說笑,我不是人?”
年輕知縣眸光驚詫,驚詫於李青的淡定,不過並未計較,轉頭道:“到底抓到幾個?”
“呃…沈大人,是一……是小人說錯了,兩個,就是兩個。”捕頭訕笑道。
多抓一個,多一份功勞,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