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對於韓國的接收,有條不紊,隻待這邊穩定後就可以開始攻伐楚國,現在剩下的幾國都開始備戰,有防守的有進攻的。


    進攻分成了兩個戰區,其中楚國是最大的一支,畢竟除了秦國,就楚國實力最強,燕趙聯軍也已經開始集結。魏國齊國倒是加大了防禦力量不準備摻和,準備看戲了,就等著秦與兩邊打完後再看情況了。


    陳峰是準備直接滅了楚,先掃掉這個最強的硬骨頭,後麵慢慢來,就像趙國原先就被白起坑殺了幾十萬,現在還沒恢複元氣就來大量召集人手,隻要拖住他們,耗到他們糧草枯竭自會土崩瓦解,趙國總不能讓自家士兵餓著肚子與大秦開戰吧。


    而且守城戰消耗遠比攻城戰來的少,既能引得諸國自己送上門來,何必費心費力去強攻,要不是陳峰不準備自己親自動手,哪還有這麽多事,若是陳峰真的毫不顧忌地出手,諸國還真扛不住多久,現在是拿這幾國先練練大秦將領的經驗,總不能每次都要靠王翦頂上吧,統治全球的任務要是隻靠王翦一個,再給五百年時間都遠遠不夠。


    時間一晃就是兩個月,韓國各個城池基本穩定,各個新興產業也都覆蓋到這邊,特別是水泥作坊已經開始大麵積投入使用,現在已經開始生產出來了,也不需要再從大秦本土費時費力的運送,一些還能繼續播種的高產糧食都已經有後勤軍隊去種植,隻要挺過這一年,後勤壓力就能大大降低。


    雖然能夠耗時間去拖,但陳峰已經耐不住了,直接大軍開拔前往秦楚交界,這一戰陳峰準備簡單出手,不是去殺傷楚國士卒,但隻打破楚國士氣也是簡單的事情,為了防止意外,或者說等待秦國內部意外發生,陳峰特地將靈能空間裝滿了糧草。


    大軍到達邊界,這裏已經充裕了戰火的氣息,看得出來楚國早就忍不住韓國被秦所滅了,而且楚國大多地界處於魚米之鄉,出售糧草給秦國的事情對他們影響並不大,所以內亂可以說沒有,這次整軍待發前來與秦交戰可謂是信心滿滿,畢竟秦國多線作戰,一個不小心就會出現危機,大秦一家獨大的場景就會消失不見。


    趙高的羅網早已經滲透過去,也傳來了消息,楚國共出兵六十五萬,其中主力二十五萬,其他協作部隊四十萬,主帥是楚國項氏項燕,真是太巧了,曆史上也是項燕多次抵抗秦軍,而且還打敗過秦將李信所帶的二十萬大軍,雖然有昌平君熊啟的背叛緣故,但也不可小覷,後被白起擊敗,項燕隨之自殺。


    還有一個消息就是原本楚王熊悍知道秦王親征,也吵著要親征,來個王與王的對決,這差點沒嚇死一眾楚國大臣,好勸歹勸終於打消了楚王熊悍的搞笑念頭,不過楚王熊悍讓項燕要打出楚國的威風與霸氣來,不然他就自己上場接手,項燕也隻能拍著胸膛保證必定做到,按理說這種軍機大事沒那麽容易打探到的,這還是楚王熊悍自己宣傳出來的,完全是白撿的情報。


    陳峰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裏是十萬個吐槽,難怪楚軍會主動出戰,項燕也不至於這麽腦殘冒著大量損失來攻城,原來背後有個腦殘的君主在幫著大秦,這一戰要是大秦去攻城,搞不好還要損失不小,結果現在來了個防禦戰,真特麽的搞笑了,自己是來攻城的啊,怎麽現在畫風都變了,是楚王熊悍覺得大秦的軍隊提不動刀子了,還是楚王熊悍腦門被驢夾了後再被門夾了。


    這消息傳到大秦各個將領手上時候,一眾將領都覺得大秦被侮辱了,紛紛要出戰給楚國大軍一個教訓,不過王翦直接就拒絕了,更勸眾將讓秦軍裝得弱一點再弱一點,一定要讓楚王熊悍覺得秦軍不堪一擊,更加賣力為大秦‘效力’,然後大秦再來個一網打盡,這種神奇的‘隊友’不坑一把都過意不去,秦軍將領聽完王翦的說辭後都露出了古怪的笑容,紛紛表示一定會把戲演好。


    為了演得更加出色,陳峰都親自上場出演大戲了,直接城牆上各種吃喝玩樂,然後被一箭射中,然後暗地裏傳出秦王中箭,深受重傷,不宜挪動,隻能在邊城安心療養,各個將領都紛紛哭泣,一臉悲痛,那演技真的是沒的說,不過明麵上給出的消息是秦王已經坐著車攆往前韓國都城新鄭去了,還派出了好些車攆裝成陳峰正在迴去的路上,車攆有很多架,讓人不知道哪一架是真的。


    楚王熊悍得到消息後,直接表示那些車攆都是假的,秦王肯定還在前線,然後就帶著一眾大臣來到了前線,直接就將項燕的軍權給奪了,表示自己要活捉秦王,來到當天就要大舉進攻,好歹被人勸住了。


    這個消息一傳到秦軍手裏,那是一臉懵逼,要不要這麽坑,臨陣換將不說還不知分寸瞎來,沒看自家大王都不管大軍調動嗎,現在陪著大夥吃吃喝喝的人安安穩穩坐著好不好,自己演技都還沒發揮到極境,你丫就自己送來了,之前隻是前戲啊,我們真的還能再演一波的。


    陳峰與王翦也都楞了半天,都不知道楚王熊悍這智商是怎麽當上楚王的,怎麽會這麽單純可愛,後麵一分析得出一個結論,關鍵還是陳峰親征的緣故,要不是陳峰這位秦王親征,也不會給楚王熊悍隻要抓住秦王就大事了結的錯覺。


    楚王熊悍都已經上鉤了,還上鉤得這麽徹底,再不給他麵子就不好了,四處隱藏的秦軍紛紛開始出動,各路開始合圍,陳峰在包圍圈已經完成的時候就出場將楚軍帥旗抹去,然後直接將楚王熊悍抓了迴來,這麽單純可愛的楚王陳峰真舍不得下手,決定帶迴鹹陽好好養著。


    帥旗被毀,大王被抓,楚國大軍一下子就混亂了,大秦將士開始圍攻,楚國大軍場麵完全失控,兵敗如山倒,項燕想救都救不迴來,已經沒人理會這位前統帥了,隻能帶著些許親衛準備逃向楚國國都郢都。


    不過這麽一支精銳隊伍瞎子才會看不見,而且合圍的小將王賁、蒙恬、李信早就看見了,直接帶著自己所部的將士開始向著項燕所在圍去,一直追到黑夜,李信好運的抓住了項燕,真是天意弄人,曆史上李信被項燕擊敗,這次李信反倒把項燕活捉了。


    項燕這一次可沒自殺,畢竟曆史上項燕是主帥,這一次卻是楚王親征,一通亂來後加上陳峰的出手才導致兵敗,羞愧感也沒那麽強烈,更多的是對楚王熊悍的怨恨,要不是為了家族,項燕絕對不會交出兵權。


    曆史上項燕還把後來繼任的楚王負芻王位給廢了,扶持昌平君熊啟為王呢,這一次倒是沒機會了,因為楚王熊悍為防項燕不聽話,把他全家都帶來了,要不是項燕要帶著家眷一起走,還沒那麽容易被李信捉住,這倒是要更加地感謝楚王熊悍那神來之筆。


    秦軍合圍用了三天時間,楚國大軍逃的逃,降的降,直到三天後才將戰場徹底打掃幹淨,這一戰,秦軍擒獲了四十二萬楚國降軍,十萬楚軍因為各種因素失去了性命,還有十幾萬零零散散的楚軍不知跑去了何方,不過也有四萬多大秦將士在這一戰中失去性命,畢竟兔子急了還咬認呢,何況是裝備齊全的楚國軍隊,總體上來可以說這一戰是完勝,之前陳峰與王翦早就做好二十萬大秦將士損失的準備,現在損失這麽低還多虧了楚王熊悍。


    至於楚王熊悍現在已經老老實實的了,畢竟在敵國大軍中間呆著也是壓力山大,剛剛被陳峰飛過去抓來的時候那種呆滯感完全沒法說,不過被關了三天後,熊悍徹底醒悟明白過來,楚國完蛋了,在知道秦王沒有弄死自己後頓時開心起來,交代他做什麽就做什麽,畢竟楚王熊悍也見識了秦王那飛天能力,還是老老實實的來得好,完全沒了之前那股子意氣風發。


    對於四十二萬楚國降軍,陳峰也沒有選擇武安君白起那套,全都被後續來的秦軍拉迴韓國幫忙建設這一塊新加入大秦的版圖,至於讓他們在楚國建設那是以後的事了,畢竟這些降軍對於楚國太熟悉了,萬一跑了那就是大秦的損失,還不如拉去韓國呢,至於大秦本土早就有月氏人在建設了。


    楚國剩下的城池都是兵馬空虛,早就被調得幹幹淨淨,一路來因為有楚王熊悍的帶領勸說,各大城池都紛紛獻城投降,打已經沒法打了,死守也已經不會有援軍前來了,畢竟屈原那種人物是少數,不想投降的城主有倒是有,不過城裏有的是想要投降的,所以結果沒有任何變化,大不了臨時換個城主上去,至於之前的城主怎麽了就不關大秦的事了。


    接收城池不需要陳峰這位大秦君主去管,陳峰在接收了楚國國都郢都後就沒再去理會了,楚王熊悍以及一幹楚國大臣也被連家帶口的被送往鹹陽,在沒有想好如何處置之前是不準備將他們留在楚國的,項燕一家子也被送往秦國,到時候都怎麽處理都要看情況。


    現在楚國戰敗,直接與大秦接壤的就隻有三國了,趙、魏、齊,至於燕國剛好被這三國護在後麵,無需直麵大秦兵鋒,不過這一次戰局變換得太快了,完全出乎幾國的意料,要不是陳峰不想直接去攻打剩下幾國了,保不準還能再打幾個下來,不過韓楚兩國各地需要平定,不管不顧隻會讓大秦自顧不暇,還不如讓餘下幾國在惶惶不可終日中慢慢煎熬。


    燕趙聯軍在得到大秦已經將楚國滅了後,直接就解釋了,好吧,他們也沒集結多久,貌似正牆都還沒打上去過,第一個撤離的就是燕國,完全不管趙國的感受,這讓趙國軍隊的士氣一下子就奔潰到底,秦國邊界也突然進入了安靜和諧的氛圍,這一切都要得益於楚王熊悍的大力相助。


    注1:楚國在嬴政登基以後的順序


    楚幽王熊悍(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28年)——楚哀王熊憂(公元前228年在位,公元前266年----公元前228年)——楚王熊負芻(在位時間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23年)——昌平君熊啟


    注2:嬴政時期各個楚王的事跡簡略


    楚幽王,羋姓,熊氏,名悍,戰國時期楚國國君,楚考烈王之子(一說經過李園設計,楚幽王實為春申君之私生子),幽王十年(公元前228年)三月,幽王卒。


    楚哀王,羋姓,熊氏,名猶,楚幽王之弟。楚哀王繼位二月餘,被其異母兄負芻的門客殺死。


    楚王負芻羋姓,名熊負芻,楚哀王之弟。哀王繼位二月餘,哀王異母弟負芻的門客殺哀王,負芻自立為楚王。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領兵伐楚,堅壁不出,待楚軍調動之際,大破楚軍,追至蘄南(今湖北蘄春西北),uu看書.ukanshu 楚將項燕被殺(一說自殺);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再度出兵攻楚,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秦王親往樊口受俘,責負芻以弒君之罪,廢為庶人。


    昌平君(公元前271年-公元前223年),羋姓熊氏,戰國末期楚王(公元前223年在位),母親為秦國公主,外祖父為秦昭襄王。他是楚國公子,受封為昌平君,仕於秦,為秦莊襄王、秦王政之臣,與呂不韋、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亂,任相國。後反秦於郢陳,被楚將項燕擁為楚王,最終兵敗身亡,楚國滅亡。(登基到滅國在同一年)


    注3:項燕(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23年),楚國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宿城區)人,戰國末期楚國大將軍,是抗秦將領項梁之父,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


    他曾大破李信20萬大軍,殺死秦七名都尉。後被王翦60萬大軍打敗。公元前223年,其兵敗自刎。


    注4:項羽(西楚霸王,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


    注5:時間線差不多在公元前240年(項羽現在的胚胎都還木有存在)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駕崩,13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當時呂不韋為秦相,獨擅大權。秦王政即位時由於年少,尊呂不韋為仲父,國政皆由呂不韋把持。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歲即將親政,但此時秦國朝廷中卻掀起了激烈的政治鬥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之碑鎮萬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唯橘梗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唯橘梗號並收藏諸天之碑鎮萬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