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此之外,還有局域衛星隨時提供著技術支持,在出海第一時間就能定位到深潛器的位置。”劉天明翻看著一張被帶下海底的紙質世界地形圖說,“如果問為啥?那就得感謝布滿了整個太平洋的監測浮標和從海溝上方跨越過去的海底電纜以及對標聲呐發信器。”


    地圖是老版本的,天都大學地質出版社第三次印刷,和普通的世界地圖不同,這種地圖的質感凹凸不平,代表著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區。


    上麵有他畫的兩條斜線,代表了這條新出現的大型海溝,和一旁斜插過去的馬裏亞納海溝形成鮮明對比。


    隻有第二十六次印刷的世界地形圖才收錄了這條海溝,這個五十多年前的老版本自然是沒有。


    “在此之前,這些深潛器已經掃過了六百多萬平方公裏的海床。它們就像篩子一樣輕輕地梳理著海底地形,探尋了曾經鋪設海底電纜的路徑,從馬裏亞納海溝一直抵達我們現在所在的羅曼斯海溝。”劉天明看著地圖上的斜線說,現在,華龍十六號就在這兩條線中間下潛。


    而這裏,就是羅曼斯海溝了,地球上如今最深的地方。


    它位於南太平洋地區,距離菲律賓海隻有四百多海裏的距離,距離馬裏亞納海溝也隻有一百多海裏的距離,是近年來形成的一條全新的海溝。


    最開始人類對新海溝沒什麽興趣,畢竟水下海溝真的太多了,還有馬裏亞納海溝作為鎮場子的。


    可當人類開始進行軍用海底電纜維修時才發現,這條海溝遠比他們想象中要大,內部深度超過一萬六千米,分成三個極淵,其規模之震撼,大約相當於幾百個個科羅拉多大峽穀。


    它的成因是一次罕見的超大規模環太平洋火山地震活動,其烈度在地球曆史上也實屬罕見。


    地震波一路傳播,在沿岸城市產生了高達六米的大浪,導致阿羅哈和一些南太平洋群島建築損毀。


    但幸運的是,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深達幾千公裏,不會大規模傳到地表上來,造成的最大破壞就是導致海床大規模塌陷,並形成好幾個海溝,在這種規模的破壞下,建築損毀都不算什麽。


    還記得那天,一些膽大的戰地記者們不顧當時還是戰區的太平洋,冒著生命危險進行現場直播,結果海底塌陷的時候,海麵上形成了巨大的漩渦,新聞直升機都被強烈的負壓卷了進去……


    根本沒有人去搜救,因為他們的價值已經沒有了。


    所以這條海溝,同樣也是被國際社會新認定的危險帶,方圓幾百海裏都被設定為禁航區。


    新誕生的海溝裏一切都是未知的,因為處於禁航區內,所以想申請深入探測未知難上加難。


    還好這裏是公海地帶,因此天華海事部門與地球聯邦海運部商議後,才同意開放這片禁航區。


    不過他們也有時間限製,今天就是最後一天,如果沒有找到任何物證的話,就必須要打道迴府了。


    因此,極淵之下,華龍十六號深潛器的載員不免有些擔心受怕的,隔著一層金屬是超過一千四百個大氣壓的可怕壓力,可以把人壓成肉餅,而他們的心理壓力,遠比外麵的壓力更大。


    如果不是可靠的石墨烯外殼配雙層強化玻璃鋼以及最新品種的抗壓環氧樹脂,這台深潛器沒辦法撐到這裏,在高壓下,它的直徑縮小了大約十厘米,出海之後估計也差不多報廢了。


    因為遲遲沒有收獲,所以三個人壓力還是沒有消解下來。


    他們是國內最頂尖的潛水專家,海洋學家和地質專家,其中最後一位還是國內地質元老的學生,深得真傳,肩負的責任自然也比常人更重。


    ……


    深度:水下12000米。


    壓強:約1204個大氣壓。


    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


    再正常不過了,甚至正常到了讓人覺得無聊的程度。


    忽然,水下聲納探測器探測到了異常的迴波,發出蜂鳴警報聲:“滴滴滴——滴滴滴——”


    “啥情況?”


    海洋學家牧羽警惕起來,這可不是什麽正常的現象。


    他對這一片水下區域的海底地形和岩石成分差不多都摸清了——


    這裏布滿了玄武岩、沉積岩和因為當年海底火山爆發而堆積的硫化物,搞不好還有熱液噴口,可能會噴射出危險的物質,需要足夠警惕。


    那麽這迴波是什麽情況?他看見電腦屏幕上開始出現混亂的波形,一條一條的消失在屏幕盡頭,然後再次循環出現,產生一些起伏極大的落差。


    根據距離測定來看,產生波形的源頭就在眼前,距離不超過兩百米。


    而且,波形抖動越來越劇烈,倒像是一條條貪吃蛇,毫無規律。


    “是金屬,金屬才會造成這種特殊的迴波!”牧羽自語道,“這就有點好玩了,我這輩子還沒有見過這種情況……馬裏亞納根本就比不了……”


    “水下有礦床嗎?”地質專家譚雷注意到了,納悶著呢。他知道到太平海底布滿了錳結核礦,但應該不會造成影響。更何況他們現在所處的海域比平均四千米深的太平洋海底深了幾倍,可以用各種可能的猜測來解釋這一切——


    畢竟,一切都是第一次。


    就像五年前人類第一次登月一樣,對月球上的一切也都是好奇的。


    而深海更是如此,那是人類比月球了解還要少的地方。


    ……


    深度:水下14000米。


    壓強:約1420個大氣壓。


    ……


    劉天明將訊息放在“待發送”一欄後開始撥起操作杆,調轉方向道:“不清楚,看看就知道了。”


    礦床有沒有,不是靠嘴巴說的,而是要看實際的探測數據。


    “嗯,看看吧。我忽然有種預感,這裏會有大秘密。”


    譚雷點點頭。


    沒錯,這種預感是合理的,過去,他在荒無人煙的山區裏跟隨著勘探隊起尋找礦脈時就有過這樣的感覺,金屬探測器發現了一些微弱的金屬痕跡,最開始,同行的隊員們都沒有怎麽在意,可偏偏譚雷就是對這種痕跡上心了,越往深處,就發現此地的金屬性越強。


    於是之後,一個天華乃至全球最大的赤鐵礦就被找到了,甚至還附帶一個龐大的稀土礦。


    水下信號很糟糕,原來真的存在大片金屬帶,產生的磁場亂流也同時影響著華龍十六號的儀表。


    好在劉天明不僅是國內潛水第一人,uu看書ww.uknhu 開深潛器也是一把好手,有過馬裏亞納、扶桑極淵和大西洋海淵多次下潛經驗,順帶發現了許多新物種。


    因此,在他的控製下,深潛器有驚無險地朝那片隱秘的金屬帶滑去。


    三個人的心思各不一樣,但對於接下來的旅程還是很有信心的。


    ……


    深度:水下16000米。


    壓強:約1670個大氣壓。


    安靜。


    隻要不說話,就是安靜。


    ……


    “沒什麽問題啊。”牧羽有些納悶的看向圓形舷窗外。


    的確是沒什麽問題,外邊兒的海底一片正常,當然,燈光無法照到的地方,也一片漆黑。


    但很快,舷窗就被一陣陣“霧氣”所籠罩了。


    深潛器帶起了一片煙塵,這些都是海底積壓的淤泥和沉積物。在煙塵彌漫間,瓦斯雷再次橫掃,光輪迴旋,如同燈塔。劉天明很快停止了尾部的螺旋槳運行,這個幾十噸重的大家夥安靜的漂浮在海溝最下方,隨後幾個折疊蓋打開,一顆顆固定釘被液壓機打在沉積岩表麵。


    於是它就完成了穩定工作,深潛器在一陣陣輕微的震動後就徹底安靜下來,如同一塊石頭。


    不遠處幾十米,就是聲呐上顯示的金屬帶所在處。


    “到底是什麽東西……”


    劉天明有些疑惑看向那邊,忍不住搓了搓手。


    “對啊……到底是什麽東西?”另外兩個家夥也如此自語道,眼神中,是滿滿的求知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迴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櫻怒放之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櫻怒放之冬並收藏神話迴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