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等人來到車遲國,發現車遲國敬道滅僧,車遲國滅佛滅到什麽程度?


    原文:也共有二千餘眾,到此熬不得苦楚,受不得厓煎,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自盡了有七八百,隻有我這五百個不得死本來就是幾千和尚。


    本來車遲國有幾千和尚,奴役死了六七百,自殺了七八百,最後隻剩這五百和尚。


    原文:禦筆親題。若有官職的,拿得一個和尚,高升三級;無官職的,拿得一個和尚,就賞白銀五十兩,所以走不脫。且莫說是和尚,就是剪鬃、禿子、毛稀的,都也難逃。四下裏快手又多,緝事的又廣,憑你怎麽也是難脫。我們沒奈何,隻得在此苦捱。


    可以看出車遲國是見和尚就抓,哪怕是光頭都抓,所以這裏的和尚都無法幸免。


    孫悟空變成了一個雲水全真的道士,遇兩道士以禮相待,其中還有一個還是三仙的徒弟,猴子謊稱尋親,實則查探敬道滅僧的原因,兩道士召來五百個和尚來讓孫悟空認親,這裏的和尚各個都怕道士,都是怕的要死那種。


    這些和尚一聽說有道士來認親,各個都希望自己就是那個親。


    孫悟空從和尚那裏得知車遲國之所以敬道滅僧,是因為車遲國常年幹旱,突然一天來了三仙能求雨,從此後車遲國開始敬道滅僧。


    孫悟空還得知六丁六甲與護教伽藍早就托夢告訴了這些和尚孫悟空會來救他們。


    原文:眾僧道:“不是鬼,乃是六丁六甲、護教伽藍,但至夜就來保護。但有要死的,就保著,不教他死。”行者道:“這些神卻也沒理,隻該教你們早死早升天,卻來保護怎的?”眾僧道:“他在夢寐中勸解我們,教不要尋死,且苦捱著,等那東土大唐聖僧往西天取經的羅漢。他手下有個徒弟,乃齊天大聖,神通廣大,專秉忠良之心,與人間報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隻等他來顯神通,滅了道士,還敬你們沙門禪教哩。”


    孫悟空轉頭對兩道士說這五百個和尚都是他親戚,兩道士一聽就知道這是亂說,五百個和尚怎麽可能都是孫悟空親戚,就罵孫悟空神經病。孫悟空簡短問道放不放人,兩道士說不放。孫悟空一聽不放,直接翻臉拿出棒子打死了兩道士。


    從前文裏得知孫悟空雖嫉惡如仇,以暴製暴,但從不亂殺無辜。而且孫悟空此時已相對大鬧天宮時成熟了很多,不會瞎犯錯。再說這兩道士對孫悟空還不錯啊,聽說孫悟空尋親,連忙幫忙,這裏孫悟空為什麽二話不說就打死了兩道士。


    我們來整理一下可能的原因。


    1.兩道士其中有一個是三仙的徒弟,而孫悟空知道三仙是三個妖怪。


    2.兩道士不肯放人,薄了孫悟空的麵子。


    3.孫悟空現在也是和尚,替和尚出頭。


    4.解救這五百個和尚


    孫悟空此時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孫悟空了,不可能因為2、3兩點打死兩道士,那麽隻能因為1、4了。


    孫悟空打死兩道士後,其中還有一個是護國法師的徒弟,這五百和尚因此各個驚慌失措。孫悟空安撫道你們別慌,我不是什麽雲水道士,我就是來救你們的孫悟空。僧人迴你不是孫悟空,太白金星早就托夢告訴我們了孫悟空的樣子。這時候孫悟空是變成雲水全真道士的模樣,所以僧人沒有認出是孫悟空。


    原文:眾僧道:“我們夢中嚐見一個老者,自言太白金星,常教誨我等,說那孫行者的模樣莫教錯認了。”行者道:“他和你怎麽說來?”眾僧道:他說那大聖——


    磕額金睛幌亮,圓頭毛臉無腮。諮牙尖嘴性情乖,貌比雷公古怪。


    慣使金箍鐵棒,曾將天闕攻開。如今皈正保僧來,專救人間災害。


    這裏就很奇怪了,先有六丁六甲和佛門護教伽藍托夢相告孫悟空要來救他們,現又有天庭上的太白托夢相告孫悟空模樣。車遲國敬道滅佛的事道佛兩家都知道,卻沒有人管。


    不難感覺到道佛兩家表麵上風平浪進,實際上暗流湧動。作者會不會又是用此故事暗諷當時社會上的某件事?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這些單場景小故事在《西遊記》裏看起來算是枯燥乏味,作者完全可以幾筆帶過,而作者為什麽偏偏把這些小故事經過情景寫的那麽詳細呢?小道覺得這極可能是作者為了暗諷當時現實中的某件事或某個人。由於時隔久遠,我們根本不知道當時社會上發生了哪些事。所以根本就無法求證作者暗諷當時什麽事和人。


    車遲國護國大師就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仙,這三仙實際是三個妖怪。


    初遇三仙是孫悟空與豬八戒沙悟淨三人在三清觀偷吃供奉,正好遇三仙來拜祭三清,孫悟空等人變成三清泥像,三仙在下跪求聖水,孫悟空等哪有什麽聖水,於是就各自撒了一泡尿予之三仙,之後跑了。


    中間有個情節有點意思,孫悟空要八戒把原三清雕像搬去“五穀輪迴之所”藏起來。這五穀輪迴之所是哪呢?是茅坑。


    從三仙拜祭三清來看,這三仙是很尊敬道家神仙的,可能自身也有一定的修為。


    孫悟空與三仙初次鬥法。車遲國常年幹旱,需要高人求雨,於是車遲國國王就讓護國法師求雨,孫悟空插了一杠子,說他們更能求雨,護國法師不行。


    然後就開始鬥法,先是虎力大仙帶著團隊上場,開始求雨,孫悟空直接上天幹預風婆、雲童,雷公、龍王。自然虎力大仙一滴雨都求不到。孫悟空在天上得到一個信息。


    原文:鄧天君領著雷公電母到當空,迎著行者施禮。行者又將前項事說了一遍,道:“你們怎麽來的誌誠!是何法旨?”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個真的。他發了文書,燒了文檄,驚動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


    這個虎力大仙的五雷法是真的!不是騙雨,求雨,是真的驚動玉帝下令下雨!


    不難推斷出,三仙有道家背景,加上他們先前禮拜三清,不難猜測。


    同時可以看出,這時的玉帝還是有點昏,做不到明察秋毫。先不說這,繼續說鬥法。


    虎力大仙一滴雨沒求到,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對國王謊稱風婆雲童雷公龍王等都不在家。


    好,這時該孫悟空上場了,孫悟空把唐僧帶上去求雨,唐僧很快求的傾盆大雨,當然,唐僧能求到雨那是因為孫悟空在天上和龍王他們早就商量好了的。


    本來這次鬥法虎力大仙輸了,結果大仙不甘心,在國王那強解是他先前求雨龍王等不在家,這時正好迴來了來降雨,正好趕上唐僧在那求雨,實際這雨是他虎力大仙求來的。


    孫悟空直接把龍王叫下來了,國王親眼看到四個龍王,這還了得,瞬間拜了唐僧等為高人。三仙地位瞬間下降。


    三仙不服,又找唐僧等人鬥法,略鬥小法,三仙皆輸,虎力大仙怒言。原文:虎力大仙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貧道將鍾南山幼時學的武藝,索性與他賭一賭。”


    原來虎力大仙出自終南山。


    最後鬥法,虎力大仙與孫悟空比斷頭,孫悟空先斷頭,喊頭迴,結果鹿力大仙用五雷法喚使土地按住了孫悟空的頭。孫悟空見狀喊了頭長,直接又長了一個出來。該虎力大仙斷頭了,虎力大仙一斷頭,孫悟空拿根毫毛變成黃狗把他頭叼跑了,虎力大仙不會像孫悟空那樣再長個頭出來,所以涼了。


    鹿力大仙與孫悟空比開腸破肚,孫悟空用毫毛變的餓鷹給他把五髒六腑叼走了,鹿力大仙和虎力大仙一樣,涼了。


    就剩羊力大仙了,羊力和孫悟空比下油鍋,孫悟空跳到油鍋裏毫發無損,在油鍋裏像玩水一樣。


    這時猴子看見八戒和沙僧閑聊,猴子一下心理不平衡,心想我在這與妖怪鬥法,你們卻在那閑聊,猴子一下變成釘子裝死。


    原文:那監斬官近前又奏:“萬歲,小和尚被滾油烹死了。”國王大喜,教撈上骨骸來看。劊子手將一把鐵笊籬,在油鍋裏撈,原來那笊籬眼稀,行者變得釘小,往往來來,從眼孔漏下去了,那裏撈得著!又奏道:“和尚身微骨嫩,俱劄化了。”


    國王教:“拿三個和尚下去!”


    這段原文有一點,國王以為孫悟空死了大喜!他喜什麽?三仙死了兩個了?現在孫悟空死了他有什麽好喜的?應該是喜他可以繼續敬道滅僧了。而且他立馬下令要八戒沙僧唐僧接著鬥法下油鍋。


    猴子死了,那麽猴子比下油鍋就是輸了,就導致八戒他們要接替孫悟空去下油鍋。


    看這時唐僧。原文:,慌得三藏高叫:“陛下,赦貧僧一時。我那個徒弟,自從歸教,曆曆有功,今日衝撞國師,死在油鍋之內,奈何先死者為神,我貧僧怎敢貪生!正是天下官員也管著天下百姓,陛下若教臣死,臣豈敢不死?隻望寬恩,賜我半盞涼漿水飯,三張紙馬,容到油鍋邊,燒此一陌紙,也表我師徒一念,那時再領罪也。”


    可以看出唐僧也是以為孫悟空真的死了,他居然慈悲起來了給國王說要替孫悟空做法事,很明顯唐僧借口去做法事,就是八戒沙悟淨先下油鍋。


    看八戒說什麽,原文:八戒聽見道:“師父,不是這般祝了。沙和尚,你替我奠漿飯,等我禱。”


    八戒看穿了唐僧的那點心思,八戒這話的意思就是師傅你別做猴子一個人的法事了,你幹脆把你三個徒弟的法事都做了的了,要指望你這個師傅救命那算是完了。看後文


    原文:那呆子捆在地下,氣唿唿的道:“闖禍的潑猴子,無知的弼馬溫!該死的潑猴子,油烹的弼馬溫!猴兒了帳,馬溫斷根!”孫行者在油鍋底上聽得那呆子亂罵,忍不住現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鍋底道:“饢糟的夯貨!你罵那個哩!”


    這兩師兄弟蠻搞笑,看八戒罵的多毒。


    原文:監斬官恐怕虛誑朝廷,卻又奏道:“死是死了,隻是日期犯兇,小和尚來顯魂哩。”行者聞言大怒,跳出鍋來,揩了油膩,穿上衣服,掣出棒,撾過監斬官,著頭一下打做了肉團,道:“我顯甚麽魂哩!”


    這時猴子本來裝死,又被八戒罵“活”了,此時一個監斬官說猴子是死了還魂。猴子火帽三丈直接一棒子把監斬官打死了。


    值得注意的是猴子打死監斬官。


    猴子是不打好人的。在分析監斬官說這話意味著什麽?明明是個活人卻直接對國王說猴子是還魂,國王要是真認為猴子是還魂,那猴子就是輸了,八戒就繼續下油鍋。所以這個監斬官不是個好東西,可能是和三個妖怪一夥的人。


    這裏還值得注意的是唐僧。猴子是嫉惡如仇,以暴製暴。


    而唐僧呢?唐僧是最喜歡jjyy和念緊箍咒的,此時看見猴子打死一個凡人卻什麽都沒說?怎麽不念緊箍咒了?


    為什麽呢?因為猴子如果是還魂,八戒就繼續下油鍋,八戒死了,接著是沙僧下油鍋,沙僧完了再接著就是唐僧他自己下油鍋,所以猴子裝死沒嚇到八戒但嚇到唐僧了。


    雖說這裏道士的首領是妖怪,也就僧和假道士的過節,實際上也是佛道大戰的縮影,孫悟空對國王說過這樣一句話:三教合一,養育人才,才能保江山永固。


    如果佛家代表外族,道家代表本家,三教合一代表什麽?不就是代表統一嗎。


    原文:行者將身一抖,收了毫毛,對君臣僧俗人說道:“這些和尚實是老孫放了,車輛是老孫運轉雙關穿夾脊,捽碎了,那兩個妖道也是老孫打死了。今日滅了妖邪,方知是禪門有道,向後來再不可胡為亂信。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為什麽猴子能說出這樣的大道理,因為從目前狀況來看,他們三師兄弟就是被天庭趕走的人才。


    其實這次遭遇妖怪的最後一段,作者故意設計了一個小情節,暴漏了4個人的人品。


    就用粗說吧,猴子下油鍋時耍他們,變成了鐵釘裝死了。這時候國王要他們繼續下油鍋。唐僧以為猴子死了,哭的一塌糊塗,說什麽師徒情深,非要替徒弟做法事,搞的像他多仁慈一樣,他就在那做法事,八戒沙僧就倒黴了,接著去下油鍋。


    八戒說了一句,你們就別做一猴子一個人的法事,幹脆把我的法事也做了。八戒這句話其實很重。隱晦意思:恩悟空死了你做法事,那不就說為了讓我們先去下油鍋。不是看著我們去死?


    此時唐僧麵對八戒一點反應都沒,他不聖僧嗎?他不是師傅嗎?他怎麽不去把八戒換迴來,大徒弟死了,再看著二徒弟去死?


    其實八戒很聰明,知道他堅持做法事就是不想先去下油鍋。


    八戒也明白,指望他個坑貨那是有多少條命都是不夠死的。


    八戒既沒有掙紮,也沒有爭辯,從容的奔向油鍋,看書ww.uukanshu 因為他知道猴子隻是在耍他們而已,根本沒有死。


    八戒也很清楚,指望唐僧還不如想辦法把猴子逼出來。


    所以八戒快進油鍋時沒有罵唐僧沙僧,而是大罵猴子,比以往罵的毒多了,罵猴子到處惹事,死了活該,斷子絕孫都是活該。氣的猴子利馬從鍋裏跳出來了,麵對八戒罵的這麽毒也沒打他。機油畢竟是機友,隻是迴罵他。


    猴子跳出來後八戒就自然得救了,所有的包袱自然由猴子去接著抗了。看此時唐僧說:哎悟空嚇死師傅了,師傅還以為你死了。


    恩悟空死了你就做法事,你唐僧就眼看著八戒去死無動於衷。


    沙僧也假:我就知道大師兄沒死。


    很明顯,真正知道孫悟空沒死的隻有豬八戒。


    悟空跳出來後打死了那個監斬官。因為監斬官汙蔑說悟空已經死了還魂。


    悟空一棒子打死他,很明顯監斬官不是什麽好人,睜著眼睛說瞎話。


    而唐僧此時呢?怎麽不像三打白骨精時念咒了?不趕孫悟空走了?裝作沒看見?隻字不提?為什麽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怕現在猴子走了,或者又變沒了,因為那樣唐僧他就得死。


    當初打死白骨精時唐僧之所以敢趕走孫悟空,那是因為白骨精死了,他唐僧是安全的,方才敢牛哄哄的趕走孫悟空。


    補充一點,唐僧知道他有滿天神佛庇護,唐僧沒那麽容易死,他卻不去賭一把,堵神佛來救他,而是看著八戒去送人頭。


    可見唐僧有多自私。又是多狡猾,還把自己掩飾的很仁愛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裏那些真正含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失的小道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失的小道士並收藏西遊記裏那些真正含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