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日,楊陵除了和劉勝男做運動之外,就是去洛陽城外的西涼軍營與董卓麾下的涼並諸將結伴狩獵宴飲。


    在外人看來,楊陵已經已經成為了董卓的支持者。


    當日顯陽夜宴上的豪言壯語,似乎已經變成了漢室老臣口中一聲悠長的歎息。


    落日西沉,與涼並諸將喝的醉醺醺的楊陵在典韋的護衛下迴到了衛將軍府。


    走入書房之後,本來醉眼惺忪的楊陵目光瞬間變的清明起來。


    “今日宴飲,郭汜說丁原被其義子呂奉先給殺了!並州兵馬,由呂布統領,盡歸董卓!”楊陵一進門就冷冷的說道。


    早已在書房中恭候楊陵的魏忠賢頷首道:“主公已經知道了?那丁建陽雖然收了呂布為義子,借其武勇卻又處處防備打壓,該有此報。”


    楊陵揉了揉太陽穴說道:“說吧,還有什麽消息。”


    魏忠賢頓了頓又說道:“這幾日河南尹王允多次拜訪董卓,昨日陛下下旨將王允封為了司徒,位列三公。呂奉先被封為左將軍,賜爵溫侯,並拜董卓為義父,涼並將士皆有封賞。”


    楊陵笑道:“看來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布置,董卓還是要行廢立之事以顯示自己的權柄與威勢啊。奉孝的信我看了,此時本侯還不能走。來都來了,就得了一匹赤兔馬就走,太不劃算了。”


    九月朔,朝會於太極殿。


    少帝劉辯在兩名宦官的攙扶下登上了龍椅,而董卓卻執劍在前。


    楊陵身著武官紅袍,站在武官行列之首。


    楊陵見董卓執劍在手,抬眼望去不禁心中大驚。


    讓他吃驚的並不是跋扈的董卓或者頭戴冠冕的少帝劉辯,而是劉辯身旁的一個小太監。


    “張三符!不會吧!他怎麽在皇宮?還成了內侍?”楊陵心中驚道。


    扶著劉辯登上龍椅的其中一個小太監,居然是廣宗之戰後一路從河北追著楊陵到荊州,後來被楊陵丟給魏忠賢,被魏忠賢任命為錦衣衛南鎮撫司小旗官的張三符。


    張三符眼神眼觀鼻鼻觀心身材微微佝僂著侍候在少帝左側,仿佛根本沒有看到楊陵似的,這讓楊陵一開始一度以為自己認錯了人。


    直到那個頭戴高帽,一身宦官黑袍,酷似張三符的人衝他比了個手勢。


    楊陵因為站在了武官首位,所以看的真切。那宦官握著拂塵的左手,中指是伸出來的!


    “臥槽!真是他,臉上塗的這麽白差點沒認出來!看來魏忠賢幹了不少事啊。”楊陵心中不禁有些想笑。


    正當楊陵在心裏褒獎魏忠賢時,董卓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天子暗弱,不足以君臨天下!今有策文一道,文武諸卿聽之!”董卓大聲道。


    立於文官行列的李儒上前幾步,轉身麵向滿朝文武:“先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陳留王協,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請奉陳留王繼皇帝位!”


    李儒讀完,董卓冷笑道:“太傅袁隗!請扶弘農王下殿!解下璽綬!”


    一頭白發的袁隗顫顫微微的走上玉階,枯樹枝一般的手顫抖著從劉辯身上解下的印璽,而劉辯麵色慘白渾身發抖。


    秦漢天子掌璽七枚,即封三公以下官爵的皇帝行璽、賞賜諸侯王用書的皇帝之璽、發兵征戰用的皇帝信璽、征召大臣用的天子行璽、策拜外交事務的天子之璽、宗廟祭祀用的天子信璽,以及無上權柄的傳國玉璽。


    七枚玉璽用處各異,但最珍貴的,當屬大秦宰相李斯篆刻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那枚傳國玉璽。


    可是白虎門之變後,傳國璽丟失,董卓進入洛陽之後遍尋宮室也沒找到,此刻隻能用皇帝行玉璽來代替。


    “請!忠武侯!楊陵!扶新帝登基!係璽!”董卓的聲音再次在太極殿響起。


    楊陵一愣,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崩騰而過。他抬頭直接望向了李儒,而李儒則一臉笑意的看著他。


    雖然楊陵心中早已做了最壞的打算,但他以為最多也隻是附和幾句,沒想到扶漢獻帝劉協登基的居然是他!


    就在楊陵驚訝之時,身穿十二章紋龍袍,頭戴冠冕的劉協已經在內侍的攙扶下向楊陵走來。


    “忠武侯!還不快扶天子登位!”董卓大聲斥道。


    楊陵隻好出列轉身,走到劉協身邊,牽著劉協的小手往玉階上的龍椅處走去。


    等到劉協桌上了龍椅,李儒高聲道:“請忠武侯!為天子係璽!”


    方才侍候劉辯的宦官端著“皇帝行璽”走到楊陵身邊,跪地將放著玉璽的金絲檀木盤高舉過頭頂。


    楊陵仔細看了看,這人確實是自己南鎮撫司的小旗官張三符!那高效的【神偷】天賦應該不會有第二個人了。


    但此時他是沒機會敘舊了,當他雙手捧起那枚“皇帝行璽”之時,係統提示音響起。


    “叮~恭喜獲得帝國七璽之皇帝行璽!”


    【帝國七璽之皇帝行璽——神階寶物】


    說明:漢帝國至寶。掌此璽,可敕封三公以下官職!疆域之內,特殊人才出仕提高20%、官員行政效率提高40%;


    楊陵心中一驚:“玉璽居然不是擺設道具!還有逆天的屬性!”


    即便楊陵對於這枚玉璽非常眼饞,但此刻他要是敢揣進兜裏,別說董卓了,盧植、王允這些漢室老臣估計也會衝上來揍他。


    楊陵念念不舍的將這枚玉璽係在了劉協的帝綬之上,用隻有兩人能聽清的聲音說道:“陛下今陷於賊手,暫且忍之!”


    劉協聞言,抿了抿嘴唇,沒有說話。


    當楊陵係好玉璽之後係統提示音再次響起。


    “叮~隱藏任務【血色婚禮之挾天子而宰天下】完成。由於僅達成【擁立漢帝】,洛陽為董卓掌控,係統判定完成度為c級,獎勵漢帝寶庫令1枚,聲望6000點!”


    【中平二年(185年)夏,漢帝劉宏以陵忠武,賜婚尚長公主萬年。次日帝暴卒於長樂宮,十常侍擁立弘農王劉辯承繼大統,史稱漢少帝。同日,大將軍何進謀誅十常侍不密,事敗被誅。司隸校尉紹,引軍攻入白虎門,欲行謀逆之事。陵迎長公主萬年與東明門,驚聞噩耗,以一腔忠勇,單騎衝陣,所向披靡。時有羽林郎嗣業者,引千餘陌刀軍來援,紹懼陵之武勇,遂引軍退走。陵尋帝於長樂宮,不得。至邙山,遇董卓兵馬,帝為卓所虜。陵謂左右:今天子陷於賊手,吾等當救之,唯死而已!東緝事廠廠公、時任南鎮撫使指揮使魏忠賢諫曰:賊兵勢大,君侯且留有用之身,以圖後效!陵遂龍潛京都。同年秋,卓於顯陽苑議廢立之事,群臣膽寒,陵怒而斥。卓拔刀在手曰: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陵握劍怒目而對曰:天下鋒銳者,豈唯汝乎?卓懼陵之聲威,故而作罷。然大廈傾而獨木難支。九月朔,卓廢少帝於太極殿,立陳留王協為帝,改元初平,史稱漢獻帝。——《竟陵楊氏族譜-楊陵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出來混要講家世,你算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莯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莯莀並收藏三國:出來混要講家世,你算什麽最新章節